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易-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验血,自然不是简简单单把血滴在水里,看它们相不相融。而是利用术法,以术士或者方士,依照血脉中的本源来检查匹配度。只要是三代以内的后裔,都能检查出一二,灵液中会出现色泽不同的光辉。

    “我来吧。我和姑姑血缘都来自于祖母,三代以内可以检测。”

    成元帝心中疑惑,这件事怎么折腾到瑞王府了?他命人找来心腹术士,亲自验证玉蔷郡主的血统。(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宫中宴(四)

    兰宫朱宇,雕阁绮楼。伴随夜幕降临,宴会四周升起金台烛火,整个场地明辉如白昼。

    桌上堆积的各种饭菜逐渐变凉,如今没人有心思下嘴。场地中央摆放桌案,成元帝的贴身术士正忙碌进行验血仪式。

    “请郡主先。”术士恭敬有礼,哪怕玉蔷郡主被诸人质疑,但是她伟力归于自身,她修道有成,仍然不可小觑。

    玉蔷郡主恬静一笑,上前拿金刀割破手指,殷红鲜血滴入玉碗。在空无一物的碗中自动绽放成一朵血色蔷薇。

    蔷薇亭亭玉立,妖娆如芳。

    “郡主的灵力好强。”旁边术士忍不住赞叹道。单看玉蔷郡主的灵力,恐怕已经到第三重天。

    接着是瑞王,瑞王的血滴入玉碗,化作一条血色游龙围绕蔷薇花打转。接着,术士小心翼翼分离游龙的血液本源。

    “人的灵魂来自天地,但是肉身造化于父母,血液中可以清晰看到父系和母系的血统。”术士一边操控一边解释:“郡主和王爷的父亲来自老太妃和老王爷,换言之血脉应该一致。三代之内检测,只需剥离瑞王爷的一半血源和郡主对比即可。”那条游龙一分为二,一部分在玉碗底部堆积,另一部分化作小一点的血龙飞向血蔷薇。

    在众人的眼中,结果渐渐分明。

    ……

    柳子明和申威奉荀易嘱咐前去朱灵殿。

    路上,二人隐约觉得不妙,这宫中侍卫有些多啊。

    柳子明对申威说:“你去宫门口看看,顺带将少爷的参丸找来,我去朱灵殿瞧瞧。”

    二人分开,申威施展轻功跳跃在楼台之间,在宫门口的夹门处看到一大队身穿暗甲的士兵。

    “不妙,这些人并非皇宫守卫,难道说今夜有变?”他拿到参丸后马上回到宴会上。

    宴会上气氛沉寂,荀易等人盯着结果。有人苦笑,有人了然,有人惊疑,有人恐惧,神情百态不过如此。

    申威不明所以,将参丸递给荀易,低声道:“宫门口有皇族之外的士兵。”

    皇族之外的士兵?荀易心中一惊:“哪个门?”

    “貌似是西门?”

    “西门?西门守卫将领难道没察觉?还是说……”荀易顾不得结果,心思飞转。看到瑞王不在座位上,他敲击金盘玉碟,以暗号示警。

    “果然不是么?”七皇子望着结果,暗暗摇头。蔷薇和游龙泾渭分明,术士数次施法将它们融合,但都被一股格格不入的力量阻隔。

    “玉蔷郡主并非瑞王血脉!”七皇子对玉蔷郡主并无感情,毕竟玉蔷郡主年纪大,和他父皇同年。一个是三月末,一个是四月初,前后只隔一天。郡主从小在山上修道,他对此没太大伤感。忽闻击打之声,七皇子扭头看向荀易。荀易小时候学钟时和七皇子交流过,七皇子听到音律,马上推算暗号。

    “西门……有……变?伏兵……埋伏——”七皇子神色一惊,见荀易微不可察摇头,马上做出镇定之色。暗中派心腹打探,另一面设法和父皇母后禀报。

    “今夜这一出,难道仅仅是为掩人耳目?”

    此时,老太妃恢复震惊,幽幽一叹,上前拉住玉蔷郡主的手:“不论你出身如何,终究是老身疼爱多年的小女儿。”老太妃仍然要保持玉蔷郡主的地位。成元帝想了想,没有反对。反正一个出世之人,对王朝影响不大。

    正要开口时,忽然有一个老者赶来:“且慢!”

    太庙宗伯管理皇族之事,中午那私生女本就让人意外。谁想竟然牵扯到瑞王府的玉蔷郡主?

    他带人匆匆赶来:“不对,玉蔷郡主在四十年前由前代宗伯测验过血统,分明是皇族中人!”

    每一个皇家子女在出生之后都会检测体内龙血。当初玉蔷郡主通过龙血检测,如果而今爆出并非皇族中人,那么瑞王府至少有一个监察不清的责任,就连太庙也会牵扯到上一代宗伯的名誉。

    “检查玉蔷郡主的血统,她到底是什么人。”太庙神官端起玉碗,念诵咒语。那朵血蔷薇微微一震,一片花瓣飘然飞向毅王爷。

    老太妃见状,神色大变,正要开口时精神一晃,头晕晕的,使不上力气。毕竟年纪大了,今日思虑过度,她的身子有些支撑不住。

    “啊?”毅王爷年纪比玉蔷郡主只大几岁,苦笑道:“本王大郡主五岁,这也能算到本王身上?”

    始作俑者的吴大人看到牵扯毅王爷,马上进行阻拦:“不错,此事和王爷何干?如今帮瑞王府拨乱反正才是重点。”他设法阻拦宗伯,宗伯眼睛一瞪,神念将他逼退:“闪开!皇族之事,轮得你这种外人说话?”宗伯是祭祀太庙的人,上一代宗伯失察,对整个太庙神官体系都有巨大影响。

    宗伯上前拿金刀滴血:“王爷,失礼了。”

    毅王爷乖乖让宗伯下手,心中暗笑:“就知道这位老爷子性格倔,所以才刻意用这件事引你出太庙。若非混淆血统的大事,想必这位宗伯还不肯走出太庙吧?”

    毅王爷别看他年纪大,真算起辈分来和荀易一般,都是第六代。而玉蔷郡主是第五代,名义上仍然是他的堂姑。

    这一验血,毅王爷的血液化作血龙围绕蔷薇打转。血龙接着一分为二,其中一条血龙盘在蔷薇花中似融未融。

    “有关系,郡主和毅王爷这一脉有关!”顿时众人哗然。

    没多久,血龙又吐出一枚赤金色血珠落入蔷薇花心。

    这一下子,众人了然。但有些明白人更看出其中深层含义,面带恐惧之色。

    毅王爷的父亲,是成元帝的兄长,也就是明宗皇帝的儿子。因为他昔年反叛,杀死明宗皇帝其他儿子而被逐出皇族。在阴间,明宗皇帝跟他一见面就打架。那位废皇子的血和玉蔷郡主相融,至少融合一半,二人来自同一个父亲,同父异母的关系。

    咔嚓——成元帝抓着桌案的手不住使劲,将桌案掰下来一角。而这时候,有两个太监兴冲冲跑来:“陛下,大喜啊,陛下!”

    两个太监过来禀报:“敬妃娘娘查阅宫中记录,又探问那位县君的身世,已经查明其来历。其是当年陈妃娘娘在南巡时所生女儿。陛下,那是您的公主啊。”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诸位王爷惊疑不定看向成元帝。又看向毅王爷和瑞王爷。

    卫王爷睁大眼睛,看着差点昏过去的老太妃,喃喃自语:“这下玩大了。”

    皇后和成元帝身子一晃,心中暗暗叫苦。

    刘氏是成元帝的女儿,这点只要一查就能查出来。于是皇后和成元帝想了个法子,二人将这位县主推在某个已经故亡的妃嫔身上。就说是曾经一次南巡路上所生的女儿,又因为宫斗争斗被人以夭折为名扔入水中。幸而吉人天相,让她活了下来。

    成元帝和皇后精心编造这个谎言,本来是为保全他们颜面。但是现在,反而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宫中宴(五)

    “皇叔,那私生女是您的?”毅王爷颇有几分玩味,频频看向成元帝。

    那两个太监摇头:“王爷错了,那是陈妃娘娘当年留下的公主。因为后宫之争被奸人暗害,如今福大命大才重归陛下膝下。”

    随后他们说了几句喜庆词,眼巴巴望着成元帝讨赏。

    “够了!”皇后一拍桌案:“来人,将这两个满口胡言的家伙拉下去!”她气的满面通红,心中后悔不已。

    本来嘛,这件事运作好了,成元帝颜面无损,大家其乐融融,还能将女儿认回来,多好!

    关键就在于方才吴大人说那个私生女来自瑞王府。而这一检查,玉蔷郡主是先帝明宗的后人。这一琢磨,再联想玉蔷郡主和成元帝的年纪,很多人已经想到某个狗血的老梗。

    “该死,明哥怎么还不回来!”荀易心中焦急,这件事一个不好,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过。而且,整个朝野动荡,什么郑家的问题都是浮云,根本没人在意了。

    气氛压抑低沉,可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

    “这有什么问题,这不是两件事吗?”

    “笨,还不懂吗。玉蔷郡主和那位废皇子的血脉有一半相似。血龙吐珠而入花心,这分明是说玉蔷郡主乃先帝明宗的女儿。她和废皇子同父异母,因此她跟毅王爷是姑侄关系。”

    毅王爷是废皇子之子,明宗皇帝的孙子。因此,在血脉感应上和玉蔷郡主最接近。

    那么,问题来了。

    成元帝呢?

    刚刚玉蔷郡主检查血脉,最接近的人是毅王爷这个侄儿。而不是同样来自明宗的兄弟成元帝,这里面问题就尴尬了。

    还不明白的那些人略略一琢磨,心中大惊。这岂非说明成元帝并非明宗之子?

    “是不是搞错了?也有可能是母系血脉的亲属。”

    “毅王爷的血液分离本源,只有一系相通。如果是母系血缘,说明玉蔷郡主没有皇族血统。那么,玉蔷郡主小时候怎么能通过皇族验证?”

    “但是吴大人刚刚说,瑞王府当年被调包的,是一个女儿?”

    “是男是女,他一面之词谁知道真假?他说掉包是女儿对女儿,但是谁看到了?太医令畏罪服毒,现在谁知道真相?”

    “方才吴大人言,中午凭空出现在太庙的刘家县君和玉燕县主很相似?”一位王爷徐徐开口:“陛下,您怎么说?”

    “……”成元帝苦思不语。这件事,他也是第一次听闻。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卫王爷看向此刻瘫坐在地上的吴大人,他叹息一声,他已经明白吴大人为什么挑这个时候说事。之所以不把那位县君说成瑞王府的私生女,而非要说是老太妃的外孙女,就是为成元帝着想。只要成元帝不认亲,一口推到那位老太妃那位“故去的女儿”身上。从血脉验证上,她和老太妃必然有部分相容性。到时候老太妃一认亲,把这件事盖过去就成。回头只要说通宗伯,大家睁一眼闭一眼,宗伯也不会多管闲事。所牺牲的,唯有玉蔷郡主一人。

    但是现在,大家骑虎难下,尤其成元帝来了一通认亲。主动把吴大人苦心经营的局给破了,又主动将黑锅揽在自己身上。

    宗伯心中忧虑,暗暗恼火:老夫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太庙,怎么赶上这种糟心事?这是有心人在算计我们?

    这时候老头子已经明白怎么回事,恐怕是有人要拿成元帝的血统做文章。成元帝的血统,比起明宗更倾向于瑞王府。再联想玉蔷郡主和成元帝的出生时间只差一天。

    渐渐地,大家心中门清。这是暗指成元帝是老瑞王和老太妃的小儿子,当年和玉蔷郡主掉包互换。换言之,帝系血统不纯,这可是最大的污点!

    他不乐意查下去,但作为宗伯也不能不查。最后一咬牙,宗伯拄着拐杖上前:“陛下,您万金之体,老头子斗胆讨一滴帝血。”

    “何必用父皇的?我等子女劳即可。”肖玉公主笑吟吟起身。荀易扭头看去,嬴琇就坐在她旁边。嬴琇对荀易做口型:“拖延时间。”

    荀易点头,心中一暖。果然还是自家老婆信得过啊。他迫切需要柳子明带一个好消息回来。他神情间露出不对劲,而嬴琇将一切看在眼中,心知未婚夫在等待时机,于是她附耳肖玉公主给荀易拖时间。

    肖玉公主走出来,慢慢悠悠和成元帝请安,然后对众人道:“到底是不是皇家血脉,需要验证一番。”

    “岂能两个太监一张嘴凭空指认?来人,去把县君请来,本公主亲自跟她验血。”

    吴大人神色一动,目光频频看向肖玉公主。是啊,还有救!只要肖玉公主的血跟那位县君对不上,那么这一切就都有救。

    皇后眼睛一亮,对旁边贴身宫女递了个眼色,让她赶紧下去准备。

    这已经不单单是成元帝的事情,成元帝倒了,未来他这几个儿子连同后宫妃嫔都要跟着出事。

    此刻,顾不得内部争斗。保全成元帝的皇位才是重中之重。几位皇子暗起杀心,盘算着要不要杀人灭口。将反成元帝的那些人统统杀死,将这件事隐瞒住。

    肖玉公主让驸马戚景跟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