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旗号,为沈家减去了很多阻力,也得到了众多百姓的支持,也不枉俞正道苦心孤诣。

“西宁卫兵马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和岭南卫汇合,朝京兆进发。”

彭瑾汇报着调兵的情况。其实,西宁卫的二十万兵马,包含了本该作为安西都护府兵的五万士兵。为了方便调配,这五万士兵并没有分出去,而是统归在西宁卫之下,由彭瑾和沈则思带领。

沈家起兵,说的就是这二十万士兵。这二十万士兵,过半数是直接听命沈家的。虽然这过半数大多是新兵,但是沈家对他们的战斗力很放心。

这些新兵,可都是基础的。在沈则思和彭瑾的操练之下,也不会比老兵逊色多少。

沈家想要稳住西宁道,并且不断扩大格局,这些兵力就是关键。在举起旗号之前,彭瑾和沈则思就已经将西宁卫士兵安排好了。

“不急,且等一等,看看京兆的动静再说。”

说话的,是俞正道。他抚了抚白胡子,眼中精光频闪。

沈家旗号已举,西宁道和岭南道的态度已明,但是天下还有其余五道,除了蒋博文谋反的陇右道,尚有四道的兵将、官员和百姓,他们会怎么看?

最主要的,是京兆中的景兴帝和朝臣会有什么反应?要知道这些动态,才好走下一步棋。

“岭南道中,有父亲坐镇,又有袁焕支持,局势可平。京兆如今左良哲独霸,必会派兵前来。”

沈则敬皱眉说道,京兆的应对,不难猜。他甚至想到了京兆会派谁前来,必是江南卫无疑!

“江南卫……”沈则思随即也接口。江南卫离岭南道最近,若是朝堂拒绝承认沈家的旗号,那么沈家必和江南卫有一战。

沈家和江南卫若是一战,不管是谁胜谁负,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沈家祖居江南,江南有许多官员、世族都和沈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溪山俞氏、胡氏安和堂,还有叶正纯所在的江南叶氏。

沈家若是和江南卫一战,那么留在江南道那里的姻亲故旧,必会成为江南卫的人质。对于景兴帝、左良哲的狠毒,沈则敬一向作最坏的推测。

就算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秘密撤离了,但还会有远亲在那边。若是这些人折损,沈则敬感到恻然。

“休作这些小儿女情况!既然已经起兵,就知道了最坏的后果。如今所思所想,就是为了稳住两道,然后再向外。不然,别说远亲,就连我们诸位,性命也难保!”

俞正道大喝一声,怒气冲冲地说道。

这些话语犹如当头棒喝,令得沈则敬等人迅速清醒过来。是了,没有不付出伤亡就能有的胜利,沈家既然走上了这一条路,那就是全力前行,将伤亡减至最小才是。

“胡兆昌带着匠人,已经在赶制胡弩床;弓弩、长枪等兵器,也会陆续运来西宁道了。”

沈则远说道。沈家兵器司往西宁道的供给,就是他和沈则学在运作,对这些,他是无比熟悉的。

西宁卫士兵手中有兵器,才能有胜利。沈家无比重视兵器司的发展,沈则远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开玩笑,起兵举旗号之后,沈家已然是走到悬崖深渊之边了。要保存下来,每一个沈家人都要往同一个地方使力!

若是沈则敬带着的西宁卫兵败,咳咳,好吧,沈则远不敢想下去了。

“诛左氏,清君侧,这个旗号,很快就能到达京兆了。京兆若有动静,如流处会第一时间送过来。”

应南图补充的,当然是局势情报。西燕先前败北,短期之内都不会再有什么动作,如今沈家所面对的,就是大永朝廷了。

应南图不担心西燕的情报,反而最着紧京兆的动静。

这些人说的情况,就是天下的局势。整个大永的动静,在这里被一点一滴汇总,使得沈家制定下一步要走的路。

“依我看,兵器也不用大量运来西宁道了。若有战事,岭南道必定是战场。西宁卫士兵,可以出发前去岭南道了。”

俞正道最后说道。沈家起兵举旗,要想站在致胜之地,当然不能龟缩在西宁道内。岭南道,就是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士兵前去的地方。

再说了,沈华善和一众沈家人,还在岭南道那里。俞正道也很想听听,沈宁这个徒儿,对于接下来的局势,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俞正道的建议,自然被沈则敬等人采纳的。带兵前往岭南道,和沈华善等人汇合,再与袁焕的岭南卫汇编,这就是他们下一步路。

只是,西宁道这里的局势,必先稳住了。在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士兵离开西宁道期间,西宁道绝对不能有乱。

西宁道,是沈家倚仗的大后方,这里有军中所需的药材,还有兵器司所需的铁矿,沈家是一定要守住的。

在彭瑾等人调兵的时候,沈则敬唤来了桂州刺史卢智胜和沈则儒。这两个人,都在西宁道有官职,又是沈则敬信任的人,让他们守住西宁道,沈则敬感到放心。

诛左氏,清君侧,沈家举起了旗号,开始了他们争天下的步伐。

一更!收到这么多支持,好开心啊。多谢夜冷瞳、绿水芙蓉衣、小金、lilchilpepr8的粉红!感谢妘锦添的桃花扇!感谢爱彦吉的香囊,感谢苏子、碧海莲的平安符感谢的三张评价!太爱你们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带兵离开

在俞正道的建议下,沈则敬带着十五万士兵离开西宁道,往岭南道进发。

准确地说,是沈家在西宁道的主要力量,也跟随沈则敬一起离开。

俞正道擅长纵横之术,为沈家提供战略决策,当然要跟着沈则敬离开的;彭瑾与沈则思带兵,一为正一为副,不可或缺;应南图武艺高强,又兼刺探情报之责,自当相随。

金碧大街的院落里,何姨娘和沈宛正在收拾行装,忙碌又怅然。自从西燕入侵以来,西宁道的局势天天都在变,她们这些长居后院的人,都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

原本,彭瑾和沈宛是在秋天成亲的。如今沈家起兵,这事只得后延。在政局大事面前,家宅小事自当如此。乱世之中,个人的得失荣誉,似乎都不算什么事情。

何姨娘和沈宛,当然是要跟随沈则敬去岭南道。沈华善和沈俞氏等人都在岭南曲江边,那里是沈家的落脚点。

沈成氏一脸缟素,也在收拾着行装。和来西宁道时的欢喜不同,她离开的时候,无比哀痛。

来时燕双飞,归时独一人。

沈余宏,没法和她在一起了。作为未亡人是沈成氏尽管伤痛,可是日子还是得继续,岭南道里,还有她的两个孩儿。

为了这两个孩儿,她也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她强打起精神,与何氏沈宛一起,做着最后的整理。

前堂中的沈则敬等人,当然也十分忙碌。做着最后的准备。

大军出发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九月初一。这个日子,当然是沈余乐定下的。

经过仔细观测天象和占卜之后,沈余乐才确定了这个日子。这一日的卦象,上乾下乾,六爻皆盈,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见大人,得圣人出,此乃上上之兆,沈余乐将这个占卜告诉了沈则敬等人。西宁卫士兵已经装甲待发,就等九月初一的到来。

“帝星隐,圣人新星越发明亮了。”沈余乐伫立院中,这样对一旁的应南图说道。

时至今日,沈余乐已经知道圣人新星为谁了。有这星象,再有飞龙在天之卦,沈余乐对于沈家起兵,并不担心。

只是,再好的星象卦辞,也不能作实事情一定会顺遂。就如他没有想到,兄长沈余宏会在西宁道过世,看来,人算再尽,也敌不过天算。

唯能做的。就是集众之力,作充足准备,顺应天时人和,此外,无他法。

应南图不知道何为圣人新星,他也没有细问沈余乐,只是长叹一句:“要去岭南道了。”

岭南道那里。有他的妻和子,是他的眷念所在,想到即将回去,他十分期待。只是,这一次,是跟随十五万士兵回去。真的是一切都变了。

沈家已经起兵,这一次去岭南道,是为了应对朝廷可能会有的扑击,身份和立场,都变了。

应南图原本志在游山玩水。却不想卷入了这天下乱局中,与沈宁、沈家一起,成为了局势中不可或缺的人。

如今即将离开西宁道,他和沈余乐一样,都有说不出的复杂心思。最后凝心定神,所坚守的都是全力以赴死而后已。

九月初一,很快就到来了。沈则敬依然骑着碧云骢,身后跟随着彭瑾、沈则思等人,还有十五万士兵,声势浩荡地离开西宁道。

在沈则敬离开的时候,西宁道的官员,都自发齐聚昆州,为沈则敬送行。

这些官员虔诚地希望,沈则敬此行一切顺利。在他们决意追随沈则敬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沈则敬完成“清君侧”之任,保住西宁道的和平,他们才能保存。

除了官员之外,为沈则敬送行的,还有昆州杨、张两家,还有文镇药市行行会的八大药商,并西宁道各大商家。

沈则敬保住了西宁道,就等于保住了西宁道商家的根基。如果西燕占据了西宁道,烧杀抢掠定免不了,人人逃命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有商家的存在?

如今大永四处疮痍,陇右道动乱、河内道有大灾、京兆有震动,只有西宁道这里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说到底,都是因为有沈则敬在坐镇。

杨老爷子甚至眼眶湿湿,目送沈则敬等人离去之后,还抹了一把老泪。他的儿子杨步云,也跟着沈则敬离开。杨老爷子对杨步云决定,感到无比欣慰。

沈则敬起兵,杨家因为矿藏一事,早就和沈家密不可分。杨步云跟随沈则敬,他日沈家有大造化,也是杨步云、杨家之福了。

要想有大利润,必先付出成本,这是商人杨老爷子的算盘。起兵造反,就是一盘大生意啊。

除了官员商人之外,西宁道的百姓,也来为沈则敬送行,甚至有很多百姓,带来了家中的地瓜等食物,送给了西宁卫的士兵,以表达他们的心意。

这些朴素的感恩,令沈则敬震动不已。他这一次,带着西宁卫士兵离开,对于朝廷来说,是大逆不道之举;可是在这些西宁道百姓的心目中,他们此去是为了诛奸臣、谋太平的,是为民之行。

见到这种送行的盛况,俞正道抚着白胡子,心中颇为感叹。沈家起兵,乃民心所向,此乃大道所在。

想到父亲俞谨之临终所言,俞正道心中再一次坚定:必定穷尽一生所学,辅助沈则敬,为天下万民开太平!

西宁道这里,有沈则儒和卢智胜镇守,又有沈则远和杨家合力,没有什么要担忧的。所以沈则敬挺直了背,没有回望一眼。

沈则思和彭瑾等人,还有十五万西宁卫士兵,也都一样。他们挺直背紧抿唇,只直直向前,身后扬起的沙土,昭示着他们的力量和决心。

这样的主官将领,这样的士兵,有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看得送行的百姓,几乎不敢直视。

“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在风中飘扬。这个旗号的旁边,还有另外一面旗帜,上面一个“沈”字,也随风飞扬。

沈则敬带着十五士兵,走的,是沈家开辟出来的商路。这一条商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却颇为隐秘。

就算朝廷知道有这条西宁商路的存在,也很难准确找到这商路的位置。沈家在开辟这条商路的时候,中途设置了许多关卡,还有不少奇巧的机关,譬如迷踪阵法、五行阵法等。

贸然闯入,恐怕没能节省时间,还随时会丧命。袁焕和岭南卫士兵,是在沈则学的带领下,才能顺利通过。

顺着这条商路,从西宁道到岭南道,若紧急行军,三天时间就可以了。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士兵,并不赶时,志在让士兵养精蓄锐,行军颇慢。

当他们到达岭南道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初八。九月初八,是重阳的前一天,过节的隆重气氛满城都是,岭南家家户户插艾登高,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沈则敬起兵,岭南观察使朱敦实响应,岭南卫大将军袁焕支持。从这方面来说,西宁道和岭南道连成一线,这两道乃是荣辱与共生死相存的关系。

沈则敬带着西宁卫十万士兵前来,对于岭南道官场来说,是来了大助力。就算朝廷有什么旨意前来,岭南道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至于普通百姓们,完全没有感受到紧张的气氛。早前,就算西燕三十万敌军入侵,对岭南道有压迫之势,岭南道的百姓也没有害怕过。

非是他们乐天知命了无忧,而是岭南道的官员太给力了。有岭南道观察使朱敦实坐镇,稳定局势平抑粮价,有岭南卫大将军袁焕守家护道,他们真的不担忧的。

先前,传出岭南卫大将军袁焕被罢职、召回京兆问罪的消息,岭南道的百姓都充满忧虑,甚至有人涕泣,拒绝相信这个消息。

毕竟,好的官员将领,太难得了。

袁焕驻守岭南道期间,他带领的士兵,从没侵民扰民之举,虽然岭南卫士兵富得流油,却不是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