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皇上在紫宸殿不朝,容太后又昏迷不醒,其余的皇爷皇子都死得七七八八了,这天家之人,就是左氏和睿皇子最有威严了。

万一皇上大行,睿皇子就是皇上,左氏就是太后,他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碍着左氏的眼。

不得不说,在沈华善及其一系的官员相继离开朝之后,京兆朝堂剩下的,大多是见风使舵之徒。当此内侍宣旨、皇后在殿之际,谁都知道这旨意突然和怪异,却大多沉默了。

所幸大永两百余年基业,底蕴还是在的。无论朝中再怎样败坏,还是有一两个拎得清的人。他们在朝中有影响力,也敢于直言。

除了卫复礼,还有一个金吾卫大将军魏延庆。

金吾卫司阶孔武的突然死亡,已经让魏延庆心生不祥了。随即容太后昏迷、景兴帝不朝,魏延庆就知道皇宫中出大事了。可是这些事情发生得太紧凑,魏延庆尚未查探出什么,就有了沈家七大罪的旨意。还有皇后出现在宣政殿。

和卫复礼的看法一样,魏延庆觉得景兴帝没有出现,这些旨意就作不得准。他作为金吾卫大将军,负责的就是保卫皇上的安全。可是他竟然也没能见到皇上!

这种情况是极其可笑的,虽然金吾左卫还在皇宫中,可是魏延庆就是无法单独见到景兴帝。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势力,在阻挡着所有的朝臣进入紫宸殿。

这股无形的势力,魏延庆已经认定就是皇后左氏和左家!

“本将军认为卫大人言之有理。皇上既在紫宸殿中养病,臣等自当在紫宸殿侍疾。皇上既然无法视朝,这旨意等皇上醒来再下也不迟。”

魏延庆这样说道。他是金吾卫大将军,率领着左右金吾卫共七万人。他官阶比卫复礼要低,但说的话语,比卫复礼这个尚书左仆射更有分量。

左氏和左良哲听到魏延庆这么说。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

魏延庆会站出来,并不让他们意外。魏延庆是长泰帝留给景兴帝的力量,身后有七万兵马,左氏和左良哲怎么都不会忽略这个人的存在。

幸好他们此前早有应对。在宣政殿定下沈家罪状,如果没有朝臣出列反对。当然最好;就算有朝臣有异议,也是无惧。

就算卫复礼和魏延庆挡在前面,他们也定会让这个旨意生效并执行这个旨意。

只见左氏的怒气有所平息,仍然是沉着声音说道:“皇上抱恙,在紫宸殿中安养。既然朝臣对皇上的旨意有异议,那么就请五省五监九寺的主官,前去紫宸殿面圣吧!”

前去紫宸殿面圣?紫宸殿对外一律声称皇上不见朝臣。他们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见到皇上了。现在怎么可以去面圣了?

“不过,圣旨就是圣旨,皇上的旨意,是绝对不容质疑的。本宫深居后宫,也知道君君臣臣!”

左氏的声音冷凝,眉梢的杀意几可直现。这样的话语明摆着再告诉诸位朝臣:皇上见了。紫宸殿去了,就要遵循皇上的旨意、执行皇上的旨意,不然,就是不臣之举。

卫复礼和魏延庆对望了一眼,觉得事情让他们意外。如果他们能够见到皇上。又怎么会有宣政殿这一则事情?左氏和左良哲葫芦里卖什么药?

等卫复礼和魏延庆去到紫宸殿,才知道左氏和左良哲为什么会这么顺坦让他们面圣。眼前的景兴帝,让他们大吃一惊。

他们没有见景兴帝一段日子,景兴帝似乎就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一样,差点让他们难以置信。

躺在龙床上的景兴帝,形容枯槁,眼睛紧闭,唇色苍白,看着就像是行将就木的人,不是他们印象中意气风发的皇上!

这么短的时间,皇上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刘太医,皇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魏延庆喝道,问着在龙床边服侍的刘太医,看样子十分凶恶。

孙伯扬致仕之后,尚药局的太医倒没怎么换,如今他们跟在刘太医后面,都在紫宸殿中听命。

“回大将军的话语。皇上此时心悸忧焚,心脉堵塞以致体成沉珂,臣等……无能为力!”

刘太医的语气听起来又惊又惧,他自陈,已经集合了尚药局的太医,仍是对景兴帝的病情束手无策。

他及尚药局的太医,只得眼睁睁看着景兴帝仿佛被抽了气一样,迅速变得颓败瘦弱。

刘太医心知,这个世上没有一种病能让一个人颓败得如此迅速的,除非他是中了毒!刘太医猜测景兴帝是中了某种剧毒,可是他不敢说出去。左氏先前已经找了他,让他尽力医治皇上,其余的事情,都不要理。

“若是皇上不治,尚药局之责首当其中。你说本宫该不该保住你呢?”

这是左氏悠哉品着甘茶,语气闲适说出来的一句话,却仍刘太医冷汗不止。

若是皇上有什么事情,他这个尚药局奉御自然难逃一死,可以保证他的性命和地位的,就只有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了!

刘太医不想死,不舍得死,所能做的。就是像左氏说的一样,全力医治景兴帝,别的,再无一句话。

当然。他穷尽自己和尚药局太医的能力,也没能找出景兴帝中了什么毒。

刘太医的话语,让魏延庆恼怒不已,也让卫复礼眼中闪过了然。

就算他们这些臣子来了紫宸殿又有什么用?眼前的皇上闭着眼睛,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昏迷了,他们就算奏了本,就算说了话,皇上有能听见多少?

内侍首领端来了雕花椅,让左氏在龙床边坐下;朝臣们则是跪着,向景兴帝行礼请安。

“臣等给皇上请安!”朝臣们的声音。在紫宸殿内响起,可是“平身”这两个字他们迟迟没有听到,景兴帝依然闭着眼睛,没有半点反应。

“刘太医,这是怎么回事?本宫刚才离开紫宸殿的时候。皇上还是醒着的。如今这是怎么了?”

左氏坐下来之后,就这样问道,好像见到皇上没有反应,她也甚是疑惑。

刘太医硬着皮头说道:“皇上刚才又心悸,昏迷过去了。臣……臣也不知道皇上何时才能醒过来。请皇后娘娘恕罪!”

刘太医跪了下来,声音巍巍颤颤的。

“诸位大臣听到了?皇上不知何时才能醒过来。你们的奏言,皇上是听不到了。”

左氏扫了一眼十几个朝臣。说着大家都知道的情况。皇上已经昏迷,不知道何时才能醒过来,这就是紫宸殿中的实际情形!

朝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左良哲站在朝臣前面,也没有说话。

从宣政殿中开始,左良哲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左氏引导着事情的发展。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他就只静静看着就好了,根本没必要说些什么。

他心中庆幸听取了赵德的建议。就这样直接让景兴帝昏迷下去。就算景兴帝活着,也和死了没什么两样。

景兴帝昏迷,容太后又不省人事,这皇城,就是皇后左氏最尊了。她代表着的就是天家皇权,不,准确地说,她的儿子睿皇子才是天家皇权的象征。

魏延庆和卫复礼见到昏迷的景兴帝,心情无比沉重。就算他们再大胆,再有势力,也不能直接冒犯皇家皇权,他们猛然发现,如果皇上没醒来,作为臣子的他们,竟然什么也做不了!

就在这时,司农卿雷致远忽然开口了:“皇上身体抱恙无法视朝。朝中诸多大事也不能悬着,总得有人总领朝政。先帝病重的时候,侍中大人曾是监国大臣。本官建议:在皇上昏迷期间,可由侍中大人为监国大臣,暂主政事。不知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雷致远是左良哲的姻亲,还是景兴帝旨意中属意的西宁道观察使人选。他就是左良哲的心腹亲信,他说的话语,自然就是对左良哲有利的。

让左良哲为监国大臣,这就是雷致远的建议,并且他提出由朝臣表决,让皇后娘娘最后宣布以成效。

朝臣表决……这朝中,过半数都是左良哲的人,结果还用说的吗?

魏延庆和卫复礼再次皱眉,朝中的局面,真的不容他们说话了。在沈华善退官之后,论名望、资历、威势,就只有左良哲能成为监国大臣了。

这就是皇后让他们来紫宸殿的原因吗?就是为了让左良哲成为监国大臣?

推荐一本书《皇家小地主》,作者:脚滑的狐狸01

一朝穿成九岁农家女,家穷屋破五亩田。

分家?斗极品亲戚?都不惧!因为泼妇娘亲骂街无人能及!

身份?地位?咱也有!官二代倒插门老爹和御赐的称号算不算?

咱的任务是,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可是,那谁,那谁,那谁谁,你们是何许人也?不要以为自己长得帅,就可以在本姑娘这里白吃白喝装大爷儿,标配夫婿只一枚,你们还是洗洗回家睡!

第五百零八章专权狠毒

司农卿雷致远建议,以门下侍中左良哲为监国大臣,暂代朝政。

朝臣的表决,是可以预见的。左半朝的经营和影响,就在此时发挥了作用。超过半数的朝臣赞同雷致远的建议。

随后,皇后左氏联同上官棠,以天家皇权的名义,任命左良哲为监国大臣。任命中有言:在景兴帝昏迷期间,左良哲监管朝政,朝中大小事务,须汇报至左良哲处;同时须呈送坤宁宫,让皇后娘娘得知。

这个任命,十分荒谬,竟然也被中书省和门下省通过了。这事说起来,只让朝臣叹道:时也势也!

暂代中书令的楼乐封,拒绝起草这样的任命,他认为朝政大事,不可托付一人之手,况皇后乃出自左家。左家之权势足以滔天,有专权之嫌。他有言:“一人专权,乃朝堂之祸害。监国大臣可有,但绝对不能是外戚之家。”

楼乐封的话语,让左良哲气得浑身发抖。楼乐封此言实是诛心,楼乐封只差没有直说左家图谋不轨了。

楼乐封之言,自然也传到了皇后左氏的耳中。左氏一点怒意都没有,只是笑着对春喜说道:“这样的蝼蚁,祖父何须生气?”

左氏这话,根本就没有将楼乐封放在眼内。中书侍郎这样的三品官,在左氏的眼中,只是稍微压一下,就碎扁了,根本就不足为虑。

自从诞下睿皇子之后,皇后左氏的气势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景兴帝昏迷之后就更明显。这是一种背后大倚仗的气势,也是一种逐渐膨胀的权力*。

这种权力*,使得左氏的气势行事,都没有了以前的顾忌畏惧,只要没有了容太后和景兴帝,她诞下了皇家血脉,又是皇后之尊。她想做的事情,没有人胆敢阻拦了。

所以楼乐封的话语,在左氏看来甚是可笑。区区三品官而已,他说什么又有什么用呢?(左氏忘记了。大永能官居三品的,也没有多少人。)

春喜并不知道左氏说这句话,代表的是怎样一种张狂。她只觉得,她一直侍奉着的左氏,有些不一样了。

话说,楼乐封毕竟暂代中书令,他既说这个任命是左家专权,中书省就不会草拟这个任命,这个任命自然就搁住了。

坤宁宫和左家,竟然没有什么动静。仿佛中书令不草拟任命,他们也不着急。只是过了几天,楼乐封在退朝返回家中的路上,突然出了意外。

从皇城回到楼府,是要经过祥和大街的。就是在祥和大街。楼乐封乘坐的马车突然失控,马匹像是疯癫一样在人群中乱跑,最后还把楼乐封甩了出去。

这样的变故,吓得车夫脸色发白。被甩出去的楼乐封,一身是伤已经昏了过去,百姓们惊慌尖叫,场面极为混乱。

这一次马车事故。使得祥和大街数名百姓伤亡,也使得楼乐封重伤昏迷,京兆百姓和朝臣都大为惊愕。

无端端的,楼乐封的马车怎么会失控呢?随即,楼乐封的车夫自缢,留有遗书道意外乃是他所为。原因竟然是嫉妒楼乐封貌寝而得高位。

因有车夫遗书,马车意外就查明了。随着朝堂给伤亡百姓和楼家送去抚恤金,这一次意外就算了结了。

只是楼乐封重伤昏迷,中书省就没有了主官,可谓是一片混乱。如今主理中书省的。竟然是一个五品中书舍人刘半谈。

就是在这样的混乱中,左良哲就任监国大臣的任命,就通过了,并且迅速被门下省审议通过,公布天下。

事情进展至此,朝中大臣已经嗅出了楼乐封马车一事,恐怕不是普通意外那么简单。楼乐封出了意外,得益最大的,就是左良哲了。

魏延庆和卫复礼瞬间就变了脸色,楼乐封出事再一次刷新他们对局势的判断。他们没有见到,左家竟然胆大妄为至此,可以随意对朝中三品大臣动杀手。

马车那个意外,肯定是左家人做的手脚。左家肆无忌惮,目中可还有皇上?可还有法纪?可是楼乐封一事,左家撇得干干净净,剩下的,就只是车夫的罪名。

左氏在后宫中只手遮天,左良哲把持朝政,这大永,真的是左家的囊中物了!

京兆朝堂这样混乱,就连一个五品官都能主理中书省,再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了。可笑的朝堂,还有天灾谋反,这样的大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