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年宪儿出生的时候我还睡得很安稳啊,他胡乱地想着,走出书房打算去看幼子,还要想着要给岳父等姻亲报喜,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

沈华善听到这个消息,本就和善的连更是亲切和蔼无比,双眼都眯了起来。人丁兴旺,很好,这很好啊,对沈俞氏这个媳妇也更加满意起来了,又是查古籍又是翻史书,给这个嫡孙取名沈余宸不论。

刚过沈余宸的洗三礼,沈华善和沈则敬便商量清明祭祖的事情。慎终追远是大事,虽说杭州有沈开善和沈得善在,会把一切都安排妥当的,但是在京兆的沈华善一房也要派人返回杭州祭祖的。往年也是这样的惯例,只是今年工部和考功司的事情忙杂,沈则远又要忙着西宁交易一事,他们都脱不开身,看来要从孙子辈里派人前去杭州了。

人选其实也很容易就确定下来,沈余益和沈余平每日要到国子监报到,沈余文和沈余韬也去京兆官学就读了,剩下的人就不多了,沈华善和沈则敬觉得由沈余宏大带着沈余乐、沈余守前往杭州。一来为祭祖,二来也是锻炼开拓眼界,对他们都有好处。

当沈余宏几个人得知这个消息时,自然是欣然应允的。沈余宏就不用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去杭州祭祖顺便去江南游学,江南的名胜风景和文人风貌,对他明年的春闱也是极有好处的,如流处也有沈余益在京兆看着,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沈余乐一直以来的愿望是游遍大山名川,堪舆它们的风水,验证周易连山易的真伪,现在有了机会亲自游历一番,高兴之余也在忙不迭地准备这罗盘、五帝尺、舆图等物品,看得沈瑶额冒黑线,这个哥哥!他们是去祭祖不是去看风水啊……沈余守倒有些兴趣缺缺,他刚跟二叔接触了庶务不久,觉得这一切都甚为有趣,正想通过新茶交易一事学多一点商道之事呢,这下要去杭州就错失了这么宝贵的观摩机会了。

沈俞氏和沈胡氏知道了这几个人将去杭州,多少也有些不放心,一个劲儿地叮嘱他们要注意路途安全,又各自吩咐了他们要到外祖家拜访,她们是礼品都准备好了的等等,等到沈余宏和沈余乐一见那一大堆礼物,额冒黑线了:要不要这么多啊……

所以在沈余宸洗三礼后第三天,沈余宏他们就出发了,南去杭州祭祖。

沈宁和沈宓等姑娘家对于沈余宏等人的离去也没有太大的感觉。这三个人,一个平时大多时间在前院,一个平时神神叨叨,一个又小孩心性,总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唯一不足的只是外带的小食和玩意儿少了很多了。

沈宁正在和鸣轩看着自己最小的弟弟,才几天大的沈余宸还是皱巴巴的,也看不出像谁来。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闭着眼睛睡觉的,也不吵不闹,看来是个乖巧的孩子,连他的奶娘都表示带这样的小孩极其省心的事情。

沈俞氏脸色有些苍白,毕竟是这个年纪再生产,损伤还是有的,只待时间来慢慢调养了,好在沈胡氏一力保证将家事办妥当,她这才放心修养。见沈宁来了,又问了大孙子沈庆德几句,知道他在六和院一切都好,才问起别的事情来。沈余宸还没有满月,和鸣轩还是属于“暗房”,沈庆德年纪这么小,自然是不能来的,沈俞氏对他也颇为挂念。

李姨娘和何姨娘对于沈俞氏自然是羡慕的,羡慕之中还有几丝期待:沈俞氏怀孕生产期间,沈则敬宿在她们房里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沈俞氏都能老蚌生珠了,她们也要抓住机会才行,说不准还能有个儿子傍身呢。怀着这样隐秘的心思,两个人的小厨房连不少温宫助孕的药都煮上了,对沈则敬那也是热情如火温柔似水,让沈则敬也有点吃不消了,考功司的事情又多,于是也找了借口宿在书房不论。

沈俞氏听到俞妈妈的回报,心想这两个人也算地道,那些药也只是煎来自喝,要是给沈则敬吃那等壮阳的药,她可饶不了她们。机会她是给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她也睁一眼闭一眼,有没有这个福分就看个人造化了,不过敲打敲打也还是必要的,免得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过了几日,等李姨娘和何姨娘来请安的时候,沈俞氏淡淡地说了几句:“你们的小厨房里,煮着的东西可要小心了,不该出现的东西可不能入了老爷的口。”李姨娘和何姨娘听了心里一惊,心知自己的心思瞒不过沈俞氏,脸色也有些羞红,好在沈俞氏也没有多说什么,两人各自回去后,就把下厨房的药给停了,但听天意吧。这么多年和沈俞氏相处下来,两个人都是知道的:沈俞氏是温和谦顺不假,可是杀伐果断之气,也从来没少半分的啊。

当冬赋和夏词把两个姨娘小厨房的事情告诉沈宁的时候,姨娘们也早停药了。沈宁暗暗佩服自己的母亲,明明没有做多少事情,可是偌大的沈家却硬是和睦昌乐,看来管理后院的本事,她也要跟母亲学习学习啊。

第四十章天宁寺踏春

沈俞氏在和鸣轩安心坐着月子,沈胡氏却觉得有些为难,皆因一年一度的上香踏春之时又到了。往年都是由沈俞氏带着大家前往天宁寺上香顺便踏春的,今年她还在坐月子,沈安氏情况也不太正常,今年还去不去?沈胡氏也拿不准。

她把这个事情和沈则远说了,沈则远正忙着西宁道交易茶叶的事情呢,对于这等小事自然是不愿多说的,只对沈胡氏说了一句:“你去找大嫂参详参详。”就匆匆出门去了龙井斋,他还要和颜商过一过相关茶叶的相关事宜。

沈胡氏一想,是这个道理,往年都是沈俞氏做主,还是去问问她吧。她去和鸣轩向沈俞氏说了这个事,还抱着沈余宸摸了摸他滑嫩的小脸蛋。小家伙忒是可爱,让沈胡氏起了多生一个的心思,转念一想好不容易把自家那几个小祖宗拉扯大了,这一两年才闲暇下来,何必自找罪受,就又歇了这心思。

“我道你这两天紧着眉头是为什么呢,这事好办!你带着宁儿、瑶儿几个前去天宁寺上香兼踏春,反正老太爷他们几个朝中都有事,宏儿几个也回杭州去了,你带着她们离开个一天半天。我这儿有俞妈妈和奶娘,都可以的,哪就不行了呢?”沈俞氏说道,想起今年沈华善有工部之事沈则敬有考课之事,怎么都要去天宁寺上香求个心安才是。

沈胡氏一想正是这样,去天宁寺上香求个心安才是主要的。再说乐儿他们几个还远在杭州,四月沈则远还要去一躺西宁道,家有远行之人,上香求平安可不能马虎了。她最后决定带着几个姨娘、小姑娘们前去天宁寺上香,因为不放心沈俞氏和沈安氏等人,沈胡氏决定不像往年一样在天宁寺过夜了,打算当天就回转,连行李都不带,一行人轻便很多。

天宁寺位于京兆西郊,是沈家每年上香礼佛的地方。天宁寺香客一向不多,一来是因为位置有些偏远,二来是因为京兆城中有护国、报恩两大寺。护国、报恩这两大寺香火鼎盛,在大永建立之初就是皇家礼佛的地方,一直到现在,皇亲国戚和京兆百官礼佛上香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前往这两个寺去了,京兆百姓更是相信这两大寺的香火鼎盛会护佑他们。此消彼长,这样一来,来天宁寺的人自然就少了。如果不是因为天宁寺上任住持无嗔禅师和沈家前任族长沈积安交好,现任住持常真禅师又和这任族长沈华善交情甚笃,估计沈家也不会舍近求远前往天宁寺。

去天宁寺上香礼佛的都是沈家女眷,由沈胡氏带队,三个姨娘和六个小姑娘一起跟随,这一路往西郊行去,沈胡氏一行人也情绪高涨。三月末的京兆草长莺飞,带着暮春特有的幽深和舒缓,那花未落春仍在的景色让众人都有了郊外踏春的写意。

借问春光谁管领,一双蝴蝶过溪桥,这桃红柳绿,这春风拂面,这暮春的景色实在别有一番味道。沈家一行人一路上欣赏了京兆的春景,暮春时节外出赏春的人也不少,马车行进得缓慢,沈宛和沈胡氏的小女儿沈佳强忍着兴奋,努力维持着端淑的表情,那故作严肃的样子逗得沈宓和沈瑶两人差点笑出声来。

边赏景边行进,一行人慢悠悠的来到天宁寺。她们到的时候,常真禅师已经等候在山门外了,他早前已经接到沈华善的书信,知道沈家一行要来的事情,以常真禅师和沈家的交情,他怎么着也要来山门接一接沈家人的。

常真禅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和沈华善算得上是忘年之交。许是山林之气养人之故,他虽然年纪很大了,却不显老;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胡子雪白而长,一身简洁的僧衣在春风中微微飘动,仿佛要凌风而起,给人仙风道骨之感。沈胡氏和沈宁等人连忙按照佛家的礼仪给常真禅师行礼,便恭敬地跟在常真禅师后面,在他的带领下,踏进了天宁寺的山门。

和许多古刹旧寺一样,天宁寺依山而建,却并不巍峨,反而含蓄温蕴,极得深山藏古寺的质朴之风。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左右为钟楼和鼓楼,山门后面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和居客堂则位于藏经楼的后面。沈家诸人每年都会来居客堂住上几天,因而对天宁寺布局也是熟悉得很,常真禅师也并不解说,只领着沈胡氏等人先在居客堂安置好,再上香礼佛,他就不奉陪了。沈胡氏连忙谢过常真禅师的厚意,转达了沈华善对常真禅师的问候,道今年有事就不住下了,只等上香跪拜过后吃过斋饭就回转京兆等等。

我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啊——品味着这宁静的禅意,沈宁在心里感叹道。前世里,整整一年的时间,她曾天天出现在天宁寺。当年她嫁给上官长治之后不久,中书令韦景曜家的老太君就长居天宁寺礼佛了,沈宁也就天天出现在天宁寺了,和韦老太君谈佛法论禅理,渐渐获取了韦老太君的好感,使得中书令韦景曜转向支持上官长治。

而现在,沈宁虔诚地跪在大雄宝殿,心中百味不可言说。前世礼佛论禅,每怀忐忑讨好之意,根本就抱着别样心思,言那云在青天水在瓶也不过是为了取得韦家的支持罢了,何来诚心?何来虔真?无皈依虔诚之心,无戒恶修善之意,前世落得那样的下场,何尝不是一种惩罚和报应?

而如今,她望着佛祖慈悲的笑容,那眼眸仿佛阅尽万千世态,又仿佛容纳万千世情的静默,所谓慈悲,乃是默默无言。她都知道了啊,这一世能够重生,是怎样的饶天大幸,是佛祖怜悯又或是佛祖开恩?

总之,我绝不枉了此生。沈宁恭恭敬敬地九叩首,一下一下,都顿得极重,不知道是感恩佛祖还是忏悔业障。

斋饭过后,沈胡氏就带着沈宁一行去和常真禅师辞别了,她还是记挂着沈府的事情,实在不敢逗留太久。

常真禅师那里还有客人,是一个年轻人,看起来比沈余宏大一些,眉目深远的样子,正一脸认真地听着常真禅师在说佛理。沈胡氏连声称打扰,道是家有要事特来和禅师道别,没想到反而打扰禅师了请勿见怪。

“无妨无妨,这是我的小友,清平侯应家的公子,南图,这是工部尚书沈家的家眷……”常真禅师乐呵呵一笑,为沈胡氏等人介绍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也含笑和沈胡氏等人打了招呼,接着就坐在常真禅师再不言语。

应南图?!沈宁低着头眼睛微睁,复又抬起头来快速地看了那年轻人一眼,面生得全无印象,果然是没有见过的。应南图,清平侯应朝阳的嫡长子,二十岁就死了,死在长泰三十六年,所以在公侯权臣里,沈宁没有见过他,只听过这个名字,听人说天妒英才。

眼前这个眉目深远的年轻人,就是那个早夭的应南图?说起来,他名义上还是上官长治的表哥呢,清平侯的继妻李氏正是李贵嫔一母同胞的妹妹。沈宁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个人,前世没有任何轨迹可寻,怎么会遇到这个将死的人呢?

她又抬起头看了应南图一眼,有些心惊,应南图她也只听人说起过一两次而已,怎么今生里会遇到这个人呢?

怎么她的目光这么奇怪?沈宁抬头看他的动作也引起应南图的注意,怎么像是惊骇?又像是不可置信,他好像不认识她吧?沈家的小姑娘……管她呢,还是跟常真老头说说哪里好玩更有意思,只稍稍疑惑,应南图便不再想了。

不管沈宁心里是如何百折千回猜测应南图的事情,也没有得出个所以然来。沈宓看着沈宁这样心神不定的样子,颇为奇怪,回程的途中还悄悄地问了一句:“姐姐怎么了?”神色有点担忧。这将近一年时间相处下来,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很好了,沈宓会这样问也是应有之义。

“没事呢,只是觉得天宁寺的风景越发好了,只是为什么人还是那么少呢……”沈宁想起了这是在回程马车上,忽而有些想笑。怎么回事呢,那应南图是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