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这不是赶早,来占个好位置嘛。呵呵。你们是第一次来文镇?这药市啊,起码要到申时才开呢,你们来早了。”老汉说着话。然后再次整理着他的摊子。

这天色一明,就会有些百姓和散客陆续来药市这里了。他得抓紧时间,在药市开门之前做多些生意才是。

“老丈说的是,我们是第一次来文镇,不懂规矩。我听人说文镇的三七是最好的,所以赶来看一看。老丈,你这有三七吗?”那中年人又说话了,笑呵呵的样子。看着就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三七?有的,有的,你等等啊,我给你找找。”老汉一听也来精神了。说不定这问路的还能做成一笔生意呢,便忙不迭地翻出一个小袋子,将它打开给那个中年人看。

“这……文镇不是盛产三七吗?这个头怎么这么小?和我在别处看到的还要差一些啊。”中年人看着老汉递过来的三七,觉得有些诧异。

西宁道滇州一带盛产三七,这里出产的三七数量占了全大永三七数量的七成。而文镇的三七尤其有名,以量大个大效好闻名于世。他远在京兆都曾多次听过文镇的三七之名。

西宁道的药材商人曾以“遍地三七”来夸扬文镇,如今他亲自到了这里一看,却真是有见面不如闻名之感。

“您有所不知啊,文镇盛产三七不假。可是好的个头大的三七,全部都是被别人内定的了,或许你可以去前面的李家和药市行会了解情况。似老汉这样的小摊,都是一些小三七了。”老汉摇摇头,说了这文镇的大概情况,却四顾了一下,显然觉得说的这些话怕被别人听了去。

“哦?请问老丈,这李家和药市行会是怎么说法呢?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文镇就是想收购三七的。西宁道的药商行会我就听说过,这文镇的药市行会,我还真是不知道呢。请老丈不吝赐教。”那中年人面带笑意地问道,一副诚心请教的样子。

“总之,收购三七呢,你去找药市行会就是了。就在前面呢,丘北街道上摆着两尊石狮子的,就是行会李会长的家了。”老汉推拒着说道,不愿意就这样的话题多说什么。

见到中年人还是盯着那一袋三七看,也没有再说什么,又去摆弄他的小袋子了。

“既然这样,老丈,您这一袋三七我都要了,您开个价吧。在下多谢老丈的指点,不然我还不知道要去李家呢。再给我来一些当归、诃子,还有天麻也要一些。麻烦老丈了。”

中年人见老汉没有再说话,也不以为意,吩咐着那赶车小厮将银两拿出去,买下了老汉的不少药材。

那老汉一听,喜不自胜,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呢,他摆好些天摊子也没能卖出这么多药材呢,今天真是遇到贵人了。

那中年人让赶车汉子将药材送回了马车上,然后再问那个老汉道:“老丈,请问这附近哪里有落脚的地方,我这马车和人都要休整一下,总不能在此等一两个时辰的。”

“我们这文镇啊,虽然只是个边陲小镇,但是由于往来的药商很多,客栈倒也不少。前面不远处就有一间文七客栈,地方很大。既可落脚,又有饭点供应的,先生在那里落脚就可以了。”老汉眯着眼睛说道。

他刚刚做成了一笔大生意,对中年人的问话是笑着回答的。

“如此,多谢老丈人了。”那中年人谢过老丈,再次看了一眼老汉的药材摊子,然后跳上马车,吩咐着赶车汉子继续前行了。

在这个中年人马车离开后一小会,又有一辆马车驶过老汉的身边,和前一次马车一样,也是车败马老。只不过,这一次,它没有停下来向老汉打听消息了。

老汉挠挠头,不再理会接连过去的两辆马车,低下头整理药材摊子去了。

文七客栈的小伙计甫一打开客栈门,就见门前停了两辆马车,那两匹老马已经歇鞍,优哉游哉地甩着马尾。

一个小厮和一个汉子正在一咸一淡地扯着话,显然这两辆马车已经在客栈面前等了一段时间了。

谁会这么早来投宿啊,下伙计迷迷糊糊地想着,打开了大门,招呼着门外的客人进来堂中坐下。

而他自己,则一溜烟地跑去后堂吩咐煮热水、备早饭去了,一大早就有客人来投宿,这可得好好表现才是,掌柜的肯定也满意的。

听了赶车小厮的请示,那两辆马车的人也先后下来了。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的,就是在先前在老汉摊子买了药材的那个中年人。他先是跳下马车,然后恭敬地对着马车里面说道:“岳父大人,我们已经到客栈了,请下车吧。”说罢,便弯下了腰,把手伸向马车里面。

马车的车帘再次被撩开,一个老年人下了下车,他头发有些斑白了,然而精神看起来很好,脸上带着笑容,老实敦厚的样子,他呵呵笑着说道:“到了就好,到了就好。我这副老骨头啊,实在不应该走这一趟啊。”

中年人笑了笑,却并没有回话,将老年人迎进了客栈,吩咐赶车小厮打点一应落脚安置事宜,坐下来似是等待着什么人,而小伙计,已经手脚麻利地将热水、碗筷都送上来了。

出乎小伙计的意料,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竟然是一个姑娘家,并一个丫鬟。那姑娘家头戴着帽纬,看不清样子。

那个丫鬟,看起来年纪不小了,看着是精明审慎的人。她们两个施施然地在中年人那一桌落座,显然,他们是相识的。

“宁儿,都叫了你不要跟着来的。一个姑娘家的,跑来这里做什么!你父亲也真是的,就让你跟了过来,这姑娘家,怎么好到处出门!”那中年人嘴里着,却给那丫鬟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给那姑娘倒热水。

“二叔,这是祖父的决定,与父亲无关。况且,我也很想来文镇这里看一看。我这不是挺好的,有秋歌跟着,在马车上也很舒服的。”那姑娘笑着说道,语气里自有一股清爽和疏朗,顿时让中年人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丫鬟,听了这些话,也很有眼色地将一杯热水送到了那姑娘的手中。

“好了,则远,这出门在外,年轻人多长些见识就是好事。”那老年笑着说道,这一路以来,这对叔侄就重复着这样的话语,他觉得自己的女婿说得有点啰嗦了。

“外祖父都这样说了,侄女自然要跟着二叔来见见世面了。其实我真的很想知道最接近西燕的地方是怎样的。就像祖父说的,这才能想出去接下来要走的路。”那姑娘字字句句都搬出“祖父”,令那中年人顿时气结。

原来这一对叔侄,正是沈则远和沈宁,而那个老人,就是沈则远的泰山大人,江南胡氏安和堂的当家人胡不涂,而赶车的人,正是如流处的连山,还有应南图的得用之人陈成,他们一路负责沈则远等人的安全,终于来到了文镇。

文镇是位于大永边陲一个小镇,隶属西宁道昆州,地方很小,人口却是不少,是昆州属下一个十分出名的小镇。沈则远和沈宁等人之所以来到这里,有两个原因。

其一这里是最接近西燕的地方,其二,这里生产药材三七,沈则远和胡不涂要来这里看看,被称为大永军队“金不换”的三七药材,在文镇具体是怎么样的。

沈宁,原本这个时候应该在桂州的,却硬要跟着沈则远、胡不涂来到了这边陲小镇。

这时,已经是长泰四十二年的春天了。

一更!

第两百五十九章西风近

“咳……咳……”忍不住地,沈宁咳了咳,虽然已经来到西宁道将近一个月了,仍然不能适应这里的天气,尤其是来到文镇这里之后,喉咙就有诸多不适。

文镇是大永最靠近西燕的地方,气候和西燕也相似,春秋极其寒冷,虽然京兆的春天也冷,但是却没有这文镇时不时的湿热。

沈宁看着叔父沈则远和胡氏安和堂的胡不涂,再看看身边也有风霜之气的秋歌,心中起了一阵阵感叹。

京兆的一切,似乎还在眼前,仿佛还是昨天,她还和沈俞氏一起去东宫参见太子妃左氏,接着就去钟粹宫拜见容贵妃,但是,实则是她离开京兆已经两个多月了,而文镇,离京兆已经千里远了,真远啊,真快。

她犹记得,祖父在书房下了族令,要沈氏族人全力以赴去做的两件事之一,就是令得善叔祖带着沈家二代、三代子孙前来西宁道,然后,全力开拓西宁商道。

想到族令要做的第二件事,沈宁微微一笑,想必开善叔祖已经带着沈氏子弟前往岭南道了。

他们,都离京兆甚远了。

过完年之后,沈瑶要远嫁西宁道桂州刺史卢智胜的嫡次子卢明知,因而沈家的送嫁队伍浩浩荡荡离开了京兆,送沈瑶出嫁。

送嫁队伍之中,有沈得善、沈则远、沈余璋、沈余守等人,沈宁作为沈家的嫡长女,虽则还没有出嫁,却也来西宁道送沈瑶一程。

当然,沈华善的意思是:反正应南图还在各地游历,那么沈宁就前去西宁道增长见识,顺便为沈家出谋划策,她从俞正道那里所学得的纵横之术也有可用之地。

沈家一行人就来到了西宁到桂州。而胡氏安和堂的人,早就已经来到西宁道了。在进入西宁道之后,沈家队伍就分了两路。一路由沈得善带领,优哉游哉地往桂州出发;另一路则是沈则远和胡不涂汇合。提前来到文镇这里打探消息。

为了掩人耳目,在进入文镇之前,陈成特地换掉了原先一直急行的精良马匹,而换成了两辆老残马车,就是为了得知文镇的最真实情况。

窥一斑而知全豹,知道了这文镇的情况,也就大致知道昆州的情况了。这样,才能方便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文镇离西燕,还有多远?”喝了口热水之后,沈宁缓过神来。问了沈则敬,他之前曾来过西宁道,舆图上所标的一切,应该也会有印象。

“从文镇往西,翻过一座高山。名唤莫窟山的,就是西燕之境了。”虽然沈则远也没有来过文镇,但是文镇的大致情况,他从舆图上也得知一二。

往西,莫窟山?沈宁想了一下。试图勾勒出文镇的大致轮廓。那么,当年,余益堂兄和应南图,也是经由莫窟山而去西燕的吗?

沈宁想起了此刻仍在西燕的沈余益,还有前去西燕游历的应南图,想到了这就是最靠近西燕的地方,心中百味杂陈。

文镇这个地方,她在前一世里曾经听说过,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她能够亲身踏足此地,感受这里的风物,感受这里的人情,亲自来看一看,大永最边陲的地方。

只需翻过那座山,就是西燕了。有关西燕的一切,燕诚公主、司马昊、互市等等,也都一一涌上心头。

原来,她已经和西燕这样近了。

这一世,为了开拓西宁商路,为了继续上一世沈家没有完成的路,她竟然来到了这里,真是不可思议。

“吃过早饭之后,可以顺着文镇往西走一走,既然来到了这里,怎么可以不隔山眺望一下西燕的驻兵?”胡不涂乐呵呵地笑着说道。

他没有说正经事,好像来文镇就是为了纯粹游历一样,令沈则远的眉头皱了皱。

“西燕已经近了。叔父他们应该也快到桂州了。我们要尽快完成这里的查探,然后赶去桂州和他们汇合。”沈则远说道,想起了这一趟文镇之行的目标。

原本查探消息这样的事情,是交由如流处和蚍蜉去做的,但是如流处和蚍蜉在京兆的作用更大,而且胡不涂一定要亲自来文镇看看,他也就来到这里了,办好了这里的事情,他还得赶回桂州送女儿沈瑶出嫁。

“不急不急,得善一定会慢悠悠地去桂州的,反正离成亲日子还有一段日子,我们可以在文镇这里多停留几天。”胡不涂说道。

这一次,最主要的,是去参观一下文镇的药市,了解文镇药市的运作情况,这才是这次来这里最重要的事,还没有做呢,就想着返回桂州,这怎么可以呢?

沈宁听着胡不涂和沈则远的话语,并没有插口,对于商事这样的事情,她并不十分熟悉,不会发表意见。

其实这样的场合,如果是沈宓,就可以说出有用的意见了,但年前她已经和颜商成亲,还在京畿一带过着如蜜甜的日子,沈宁和沈则敬怎么会让她来西宁道呢?

只有沈宁,才是最合适前来西宁道的,因为应南图也在西燕、西宁道一带游历,说不定两人还能重逢。

在文七客栈吃过了早饭,胡不涂就前去休憩了,沈宁则穿上了男装,跟着沈则远出门去查探情况。这一招,当年沈宓在龙井斋的时候就用过,在鉴华堂上课的时候,天衣阁的师傅将化妆、改扮的技巧教导给了这些沈家的姑娘们。

咋一看,沈宁就似个翩翩公子,令沈则远好气又好笑,带着她和连山等人,去药市打探情况。

所谓药市,就是药市商人自发聚集组成的贩卖、收购药材的集市,和普通的市集一样,只不过是领域独特,和药材相关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就逐渐成了药市。

文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