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天福运之农女青青-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是个意外。”柳全平笑着说道,随后也没有隐瞒柳青青摔跤的事情,“明年我们村子的秧田大部分都会养鱼,我就想着,这样增产的事情也不能瞒着。”

“恩,我知道了。”木县令倒不觉得意外,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实际上是有些麻木了,“我会上报的。”

等到柳全平离开之后,木县令才招来一位懂农事的幕僚的,将柳家村献上来的数据给了对方,看着对方激动的表情。

“这事很大吗?”好吧,木县令在其他方面都很行,可农事却是一点也不懂的。

“大人,这是大喜事啊,”那位幕僚笑着说道,随后又皱眉,“这样的数据,应该不是增产一成,至少也有两三成的。”

管家开口提醒道:“他们村子里的产量一向比较高。”

柳家村都是老实人,既然已经将事情上报,那就更不可能在数字上作假。

幕僚想问是哪个村子,可看着两人的神色,就知道这是不能问的,接着说道:“大人,这事应该尽快推广开来,先不说那些鱼能让那些百姓提高生活,就单单这一成的产量,试想整个大夏的水田都增产的话,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我想很快皇上就不用在为各地的民不聊生而发愁,百姓安居乐业也是指日可待的。”

“那你写一份详细的折子,我会让人递给上面的。”木县令点头。

大人的事情跟柳青青没有多大的关系,在冷风开始吹的时候,她又得给果树苗加衣服,撒草灰,至于养鸡场,她倒是不担心,搭棚子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保暖的问题,按照家里鸡窝的规格做的。

学堂放假后,接下来又是新年,只是,在这之前,柳青才开始在他的学生家里走动,对于念书没什么天分的,他说得委婉,至于如何选择,他交给那些家长。

而柳青才第一个家访的对象就是柳全贵家里,因为过年大家都挺忙碌的,所以,他是吃过了晚饭后再过来的。

最先被提及的是青柏两兄弟,柳梅花期待的奇迹终究没有出现,而听了先生的话,看着她的两个哥哥一副放下重担的模样,就知道青青所说的另一种可能希望更加渺茫。

其他人除了苗氏,脸色倒是很正常,这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接下来就说说青松和青榆两兄弟。”柳青才看着两人,笑着说道:“你们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也有些天分,只是到底启蒙时间有些晚了。”

柳青松两兄弟点头,原本神采飞扬的杨氏脸色有些不好,“青才,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青松今年十四岁了,”柳青才笑着说道:“翻过年就到了说亲的年纪,柳大伯,这也是青松的人生大事,在我看来,我再教青松半年,然后讲他送到县学去认真地读两年,很有可能考中秀才,但在往上的可能性就不大,其实,青瑜也是如此。”

“先生,你是说我的两个儿子都有可能考中秀才?”杨氏眼睛一亮。

“恩,”柳青才点头,“他们继续这么努力下去,可能性很大。”

“那还用说,肯定是让两个孩子继续读啊。”杨氏笑着说道。

“你闭嘴,能不能先听青才把话说完。”柳元宵对着杨氏吼道,杨氏也不介意,点头,喜滋滋地看着柳青才。

“柳大伯,但对于他们兄弟两人能不能考上秀才,我只能说可能性很大,却不能保证,”柳青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柳元宵点头,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关键还是在两个孩子身上。

“青松翻过年已经十五岁了,他的功课可以说是完全靠他自己的努力,若是想尽可能的去考秀才,在读书期间就最好不要说亲,分了他的心思。”柳青才说完停顿了一下,“我觉得青松得到功名的时候最早也要三年以后,到时候青松就十八岁了吧。”

柳元宵点头,他心里明白青才说这话的意思,就怕到时候功名没考的,人又给耽搁了,不好说亲,青瑜倒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爹,我想继续读下去,成亲的事情不着急。”柳青松红着脸说道。

柳元宵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随后看向柳全贵,想听听他的意见。

“读,怕什么,你是家里的长子长孙,就算年纪大了,还怕娶不到媳妇,”柳全贵很有魄力地说道。

柳青才心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到底人别人家的事情,他不能替他们做主。

“二爷爷,接下来就说说你另外四个孙子,”柳青才笑看着柳青桦三兄弟还有柳青檀,“他们在学堂里也是佼佼者,青檀稍微要差一点,四叔,你多督促一些,很快就能赶上他的三个兄弟。”

“恩,”刘元丰点头,儿子的功课他还是很关注的,即使他如今认的字还没有儿子多,但督促从没放松过。

“二爷爷,我建议过了年,就将他们四个送到县学里去,我毕竟是第一次当先生,经验才学等比起县学里的都要差许多,”柳青才对于自己的不足一点也不掩饰,“这样,他们四个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至于以后能够走到哪一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柳全贵点头,还没说话,杨氏就忍不住了,“青才,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两个儿子要再等半年才送去县学,明明是同一时间去的学堂,我的儿子就差他们那么多吗?”

听了这话,柳青松和柳青榆都有些脸红。

“大娘,这事你私下里问青松他们,他们会跟你说的。”柳青才倒也不生气,很是委婉地说道。

只可惜向来直来直去的杨氏并不明白柳青才是在给她的两个儿子留面子,“那照你这么说,我的两个儿子都可能考上秀才,那他们呢?”

“他们,”柳青才看着四人,笑着说道:“他们的天分比我好太多了,如今条件也比我那个时候优越,只要他们不懈怠,我可以说秀才是铁定的,至于再往上,我只能说,可能性同样是很大的。”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柳家人有高兴有失落的,“青才,你的意思我明白,过两天我就去打听打听,去县学需要准备什么。”

“二爷爷,这倒是不用,”柳青才拿出一封推荐信,“到时候二爷爷你带着这封信,那上银子,对了,县学里一年是五两银子,二爷爷最好早些准备好。”

“恩,”柳全贵点头,其他人却是深吸了一口气,苗氏脸上的黯然更甚,杨氏眼里带着明晃晃的嫉妒,不过,想到她的两个儿子下半年就要去县学,倒也什么都没说。

柳青才又说了一些县学的事情,才起身离开。

“你们几个,先生都对你们寄予厚望,”柳全贵面容严肃地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四个孙子,“去了县学后就老老实实的读书,若是被我知道其中有谁偷懒的,我可不会客气的。”

“是,爷爷。”柳青桦兄弟四个同时说道。

苏氏和云氏眼里闪着骄傲,儿子整齐,柳元吉兄弟两人也是高兴的。

“青松,青瑜,你们也要努力啊,争取早日考取功名。”柳全贵将另外两个孙子招上前,同样说道。

两人同时点头,自然是满口答应。

“青柏,青衫,”柳全贵看着两人,这些日子他们也变过来了,只可惜脑子依旧不开窍,“你们真的决定,不再读书了吗?”

“恩,”柳青柏点头。

“那等这年过后,青青的两亩田地爷爷就交给你们打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你爹,也可以问你的叔伯,”柳全贵开口说道:“要是累得撑不下去,想去学堂,就来跟爷爷说,爷爷再送你们去。”

“恩。”两人同时点头。

苗氏一听柳全贵的话,差点就将袖子给扯烂了,同样是孙子,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四个一人一年五两银子的往县学里送,明年下半年另外两个也要进去,那一年光是束脩就是三十两,还不说其他的费用。

而她的两个儿子却在家里种地,凭什么?

柳全贵看着他的四个儿子,即便他在努力维持,平衡依旧被打破,罢了,如今只希望二儿子能够明白他的用心,不要走进死胡同,否则,他也没有法子。

第47章

“你们跟我说说,咋就差那么多?”杨氏看着她的两个儿子,有些咋呼地说道:“你们和那四个是同一年进的学,同样的先生,为什么他们已经可以去县学?你们却还要等半年?明明你们比他们大,应该比他们厉害才是的。”

回到自己房内,杨氏实在是忍不住了,如今她对于二房的得意早已经被另外两房给打击得无影无踪。

“你闭嘴,青才不是说得很清楚吗?他们两个没有碰到好时候,启蒙完了。”柳元宵说完,有些无奈地对着两个儿子说道:“老大,老二,别将你娘的话放心上,她是什么样的人你们还不清楚吗?”

“爹,我知道。”柳青松和柳青榆同时说道。

“可是,一共才读一年书,这差距就是半年,也太离谱了吧?”杨氏当然也将青才所说的话听了进去的,只是,脑子总拐不过那个弯来,在她看来,这就应该像种农活那般,年纪越大就应该越有优势才对的。

柳元宵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斜眼十分鄙视地看着她,“那我送你去学堂试试,你能比得过两个儿子我就把你供着成吗?”

一听这话,杨氏立刻摇头,有些讪讪地说道:“我哪成?”

“你有自知之明就好,杨氏,我告诉你,以后家里男人说事的时候你少插嘴,”柳元宵十分严肃地说道:“这次我只说说你,下次再犯,我就揍你。”

杨氏连连点头,“我一定记住的。”

等到四个女儿都离开之后,杨氏靠近柳元宵,腆着笑脸开口说道:“当家的,我们再生个孩子吧,到时候早早地送去学堂,一定能赶上青桦他们四个的。”

柳元宵眼角一抽,瞪眼看着杨氏,“你确定?”

“当然,”杨氏见自家男人没有反对,笑得更加灿烂,整个人也在对方身上蹭着,“你难道还会嫌儿子多吗?”

当然不会,在这一点上,柳元宵和柳全贵是一样的看法,多子多福,再有,就算再生一个孩子,等他启蒙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孩子多半都已经有了功名,到时候家里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张。

“当家的?”杨氏开口询问。

柳元宵想的自然要多一些,“在轻松娶妻生子之前可以再生一个,不过,你得多向三弟妹和四弟妹学习,不要让你自己的暴躁脾气影响到孩子。”

见柳元宵答应了,杨氏喜滋滋地点头,“我努力。”

二房这边,苗氏一回去就开始哭了,依旧是呜呜的声音,眼泪珠子是啪啪地往下掉,“你别哭了,烦!”

柳元和的四个字让柳梅花的心都是一突,再看着她爹,不仅是脸上就是眼里都是烦躁和厌恶,看来娘又忘记了她曾经跟她说过的话。

“这太不公平了,你也不想想,明年家里六个孩子去县学,单单束脩就要三十两,更别说其他的,可我们家的孩子呢?在家里种地,这太不公平了。”苗氏声音有些尖锐,只要一想到以后她的儿子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另外几个全都有功名在身,她难受得都快要晕过去了。

“那你想怎么样?”柳元和问着苗氏。

“我。”哭着的苗氏被这么突然一问,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说她不赞同那几个侄儿去县学,觉着交出去的束脩应该有她们二房的一份。

“娘,你就是想太多了,”柳梅花笑着说道:“既然这是两个哥哥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就应该支持的,再说,家里的堂兄弟们都出息了,两个哥哥若是有什么事情,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柳元和点头,“梅花说得对。”

“再说,爹,娘,你们别忘了,翻过年,青槐也五岁了,该送去学堂了。”吸取两个哥哥的教训,这大半年来,她有时间就会教青槐读书写字,让她高兴的是,青槐并不像两个哥哥那般木讷,他在读书方面是很有灵气的。

“对呀,我怎么忘了,青槐也到上学的年纪。”苗氏总算找回了那么一丁点平衡,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我们家青槐从小就聪明机灵,一年过后肯定也能去县学的。”

也不知道谁之前说县学不是我们这种人可以去的地方,这话二房的其他人也就在心里说说而已。

只是,才有带你笑模样的苗氏突然又变了脸色,急急忙忙地说道:“不对,这事不对呀,当家的,你想象,按照今天爹和大哥的意思,青松那肯定是要考取了秀才功名以后再说亲的,那我们家青柏怎么办?他可只比青松小一岁的。”

听到这话,柳元和的脸色也是一变,看向自己的大儿子,虽然他脑子不中用,可到底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在他的心里地位还是不同的。

“娘,我不着急。”柳青柏红着脸说道。

“我知道你现在不着急。”苗氏急得眼眶又开始发红,“可三年之后青松才说亲,这么算下来,到了十七岁你还不能成亲,我不急,我都急了,那时候再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好姑娘。”

“爹,娘,不能青柏哥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