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后的日常-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靠您的私库拨银子贴补的。现在,私库也没多少存银了。”

宁帝闻言沉默无语。私库库银的主要来源便是皇庄的子粒银,而皇庄现今是个什么情形,他再清楚不过。俨然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破布口袋,缝缝补补的银子都不一定够,哪还有太大余力在不减少国家税收的前提下以优惠的条件推种新稻?

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概括宁帝现在的境况,那就是:穷。

警钟这东西,最讲究敲的适度。用劲儿过猛,把皇上给深深打击着,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推种新稻,本就是为了在惠及百姓的同时,又能增加田税收入,于国于民双受益。这份契书,看似郭齐两家短期内获利不甚如人意,承担的压力也很大,可一旦推种出去,栽种新稻的田地越多,他们两家的受益就越大,毕竟,契书里可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除了皇庄,三十年内,郭齐两家的种稻是唯一挂牌承认的正品。皇上您或许不是很清楚,农户们种田,大多一年一熟,部分地区能够一年两熟,极少数能一年三熟。一年忙到头,丰收还是欠收,一来看老天爷这一年赏不赏饭吃,二来看的就是种子。只要新稻能够推种成功,单单是种稻这一项收入,就能让郭齐两家赚的盆满钵满。”

“丰厚的收益总是要伴随高风险、高压力,这很公平。”严静思微微一笑,顾盼之间又透着那么一丝狡黠,“当然了,郭齐两家能够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主动让利配合朝廷推种新稻,也是胸怀大义之举,堪当大商之名、百商之表率!他日,皇上可以御笔亲题两块匾额赐予两家,相信定会成为一段佳话!”

宁帝双眸微眯,看着笑意盈盈的皇后,良久后弯了弯眉眼,道:“此事若成,朕定会重赏郭齐两家,更不会忘了皇后你的功劳。”

“臣妾先行恭谢皇上!”严静思一点也不含蓄地坦然接下宁帝的允赏。

宁帝:“。。。。。。”

皇后确确实实是比往日活泼开朗了许多。

严静思自然看出了宁帝的小感慨,奈何与郭齐两家的激烈谈判成功释放了她的天性,短时间内收不回来,这才导致适才见宁帝时端不住了。

非人力所能及,谓之不可抗力。

所以,刚才在宁帝面前小小崩了一下人设,纯属不可抗力。

严静思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反正,宁帝应该已经跟自己一样,习惯了对方时不时就要抽风反常一下吧。

不管怎么说,他们可是大宁帝国赫赫有名的“摔坏脑壳帝后二人组”!

总要不负此名才好。

是的,对于荣登京城最热话题榜头条的伟绩,齐大儒一到皇庄就如实告悉她了。

就没见过这么热衷于八卦的大儒!

严静思从皇上的院子里出来,风风火火地赶回自己的院子,直扑小花园的辣椒地。

枝叶间的辣椒果实累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可是,最早的底捧果也才刚刚见红。

为了留种,没成熟的辣椒只能看,不能吃啊!

严静思蹲在菜畦边,如泄了气的皮球,重重叹了口气。

“娘娘,宁妃娘娘在外求见。”槐夏寻过来禀道。

严静思起身,抖了抖裙裾,“就请宁妃到这儿来吧。”

宁妃由小宫女引着一路走进小花园,在凉亭中与皇后娘娘问过礼后落座,直奔主题。

严静思仔细翻看着宁妃交给她的徐贵妃落水一案的详细调查记录。

案情整理得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尤其是某些值得玩味的地方还特别划线标注了出来。

赏荷宴当日,严静曦在自行观赏时偶然见到徐贵妃独自在池边赏花,便打算主动上前问安示好。但没想到的是,走到距离徐贵妃不远时突然脚下一滑,慌乱挣扎中不小心就碰到了徐贵妃,导致贵妃落水。

看似是一场意外,但被重点勾勒出来的几处却透露着不寻常。

“臣妾第一时间派人到事发的池边查看过,肉眼看并看不出滑行的痕迹,后来泼了清水上去,方才显露出油渍滑行的痕迹。”宁妃稍有停顿,继续道:“贵妃娘娘始终表示,因为她是背对着严选侍,也没察觉到她过来,只知道突然就被人推了一下,落了水。而前去取茶水的迎春坚称,她看到的就是严选侍从背后推了贵妃娘娘那一幕。”

“地上的油渍经大理寺检验,是猪油。由于猪油是常用品,没有取用的登记记录,盘查起来十分困难,最后是皇上发了话,罚了大小厨房一众人半年的月银,打了几处厨房管事的板子,这事就拍板定了案。”

宁妃稍稍压低声线,补充道:“臣妾发现,池边的那处油渍应该事后被人用滚水冲浇过,石缝间零星的几棵杂草被烫枯了。”

“哦?”严静思挑了挑眉,“那案卷中为何没有丝毫提及?”

宁妃坦然迎上皇后的目光,轻叹一声,回道:“臣妾直觉,现在的结果,是皇上想要的结果。”

孺子可教。

严静思心下喟叹。

宁妃选择坦言相告,严静思顺势承下了她的示好,礼尚往来,双方皆心领神会。

严静思素来喜欢这种识情知趣又有办事能力的人。

“查案途中,严七小姐的供词有些反复,无奈之下,臣妾不得已用了些手段,还请娘娘见谅!”

严静思无谓地摇了摇头,“若非你秉公办理,想来徒惹一身麻烦的便是本宫了,该是本宫向你道谢才是,何来你道歉一说!”

“罢了,时至今日,都是她自己作的,既然已结案,咱们就不提这些闹心事儿了!”严静思亲自给宁妃续了盏茶,道:“本宫虽然接回后宫的掌事权,但暂时还需在皇庄内继续静养,后宫的日常宫务,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宫已经向皇上请示过了,此次回京,日常的宫务就暂且由你主持。唯有如此,本宫才能安心在这边静养,只是你却要受累了。”

宁妃眸光微动,忙站起来福身道:“能为娘娘分忧是臣妾的荣幸。臣妾定竭力办好差事,不负娘娘信任!”

“好了好了,免礼吧。”严静思招呼她坐下,“有你操持宫务,本宫是放心的。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本宫觉得,这次回去后,你最好先以本宫的名义,清算盘点一下接手的账簿和库房,登记备册,待徐贵妃回宫后当面做个交接。倒不是本宫信不过徐贵妃,只是免得日后若有所牵扯时,你我都说不清楚。”

“娘娘所言极是,臣妾定会妥善办好。”宁妃正有此意,只是被徐贵妃的威势掣肘。

为难之意她表述得隐晦,没想到皇后娘娘闻弦知雅意,给她送来了过墙梯。

送走宁妃,严静思哼着小调绕着辣椒地晃了两圈。

最大的烫手山芋甩了出去,心中好生欢喜!

康保站在一旁做了一遍又一遍的心理斗争,最后还是还是决定如实禀报。

“娘娘,奴才新得到的消息,徐贵妃的那一胎,在未落水之前就有了滑胎的征兆。”

☆、第32章 神医洛衡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严静思沉吟片刻,郑重交代:“不要再打探任何和此事有关的消息,知道情况的人也务必确保紧住口风。”

“诺。”康保当即应下,想到另一件事,请示道:“娘娘,成王那边的人。。。。。。”

“先继续跟着,不过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暴露行踪。”

“娘娘放心。”

严静思忽而想到宁妃那句:“现在的结果,是皇上想要的结果。”

原来,其中竟还有如此一层深意。

是真意外也好,是徐贵妃知道自己腹中的孩子是个女孩另有打算也罢,亦或是还有另外的隐情,严静思都没有打破砂锅弄个清楚明白的打算。每个人都有逆鳞,宁帝和徐贵妃之间的弯弯绕,严静思直觉,这就是宁帝的逆鳞,犯不着为了满足好奇心去碰,不划算。

宁帝借徐贵妃落水一事,重创严家,那么,只要预想中的下一步成真,严静思就可以确定心里的猜测。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

翌日便是御驾回銮,宁帝大清早竟然特意跑过来吃了顿薄煎饼菜卷,一个人干掉了整整一盘。

严静思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默默给他盛了碗米汤。

徐贵妃小产不久,按理说留在留在皇庄静养月余才最为合适,然她固执要走,宁帝又纵着,就连何掌院都沉默不语,严静思自然也不会咸吃萝卜淡操心,多管闲事。

目送浩浩汤汤的队伍缓缓消失在是视线所及,身后忽然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贵妃娘娘怀这一胎还真是够任性的。。。。。。”

周遭都是严静思近身伺候的人,听到沈太医如此感叹,纷纷打心底里同感。

严静思转身,看了眼仅仅数日不见就把自己晒成了黑皮冬瓜的沈太医,“沈太医说话也挺任性的,小心啊,祸从口出。对了,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莫不是这几天跑去燕回山挖煤了?”

沈太医也是个妙人,在宁帝和他师父何掌院跟前那是进退有度沉稳自持,靠谱得不得了,偏偏在皇后这边,特别放飞自我。

“娘娘您有所不知,臣这几日是去寻访高人了!”沈迁飞扬的眉眼忽的耷拉了下来,“只是可惜,三顾茅庐也没请动他老人家出山。。。。。。”

喲嗬,话里有话啊!

严静思偏不给他过墙梯,抬腿就往庄内走,“那只能说明沈太医你的姿态还不够诚恳,三顾不行,那就六顾、九顾,总会打动人家的。”

沈迁溜溜几步跟上去,特别真诚道:“娘娘,您不时发作的头疼是在堕马后落下的,臣无能,师父他老人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现在的药方,只能在发作的时候暂时缓解您的疼痛,想要根除,恐怕只能请那位洛神医试试了!”

严静思脚步微顿,“你可有把握,他能医治好本宫的头痛?”

沈迁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若是连洛老神医都没办法,那天下就没人能办到了。”

“那。。。。。。你三顾茅庐也没请到人,是洛老神医脾气古怪,不轻易给人医病?还是有什么苛刻的条件,譬如以命换命这种?”

沈迁:“。。。。。。”

娘娘,您是话本看多了吧!

“娘娘误会了。”沈迁悄悄抬起袖子蹭了蹭沁汗的额头,“洛老神医在山上的药庐闭关已有三年有余,潜心研究炮制附子的良法。若非如此,臣想找到他老人家还真不容易!娘娘,洛老神医向来云游四海,这次机会若是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娘娘——”随行在侧的挽月见主子迟迟不表态,心生焦急。

“哦!”严静思发现自己短暂的精神开小差被误会了,忙笑着摆了摆手,“我并没有讳疾忌医的意思,只是想了下别的事。沈太医,有关洛老神医的事,稍后你给本宫详细讲讲,稍作准备,咱们七天后再动身。”

沈迁欣然应下,心想着娘娘这个病患亲自过去,怎么也比自己硬磨着让洛神医特意下山跑过来难度小多了。

严静思思忖,自己现在的这个时不时就头疼的毛病,应该是堕马的后遗症。脑中有淤血淤积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在医术相对发达的上一世,也要看血块的位置,若是位置不当不能手术,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更何况是现在。

如果命好,淤血可能会慢慢被吸收,自己就能痊愈。但要是命不好,血块始终不消,或者还转移,压迫到别的神经,那就要麻烦了。

就目前疼痛发作的频率看,严静思觉着,自己的好运气应该在穿过来的时候都透支完了。

呃,如果穿过来这件事能算得上是“好运”的话。

好在运气不够,还能靠人品来凑凑。

上一世,外公一手创办的偌大商业集团,可就是以药材和粮油起家的。冯家世代传下来的那本古药材炮制手札最后也是传到了严静思的手里。

附子祛毒,恰好是冯家的专长!

武侠小说里对神医的人物设定可能是邪乎了一些,但大凡被冠以“神医”美名的,必定对医术有执念。

执念,是动力,但又何尝不是弱点呢?

时节刚刚进入梦秋,早晚虽明显凉爽下来,但午时前后太阳还是很烈的。

尽管如此,庄田里的庄客们却是整日乐呵呵的。

稻谷正是鼓粒的时候,阳光越足,越有丰收的盼头。

老天爷今年算是给饭吃。

京畿的百姓被老天爷眷顾,可越州一带的百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入夏开始,越州的降雨就明显异于常年,从入夏开始,淅淅沥沥的雨就黏黏糊糊下个没完,尤其是稻谷扬花的时候,整个月也没见到几次太阳露脸,减产是一定的了。

好在集中雨量不大。辛辛苦苦一茬粮,欠收总比决堤绝产要好。

可就是这么点愿望,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给冲毁了。

越州辖下广昌、广平两县洪水决堤的消息很快被八百里加急送进了京城,递到了宁帝的御案上。

去年秋收后,越州境内沿长河一带开始翻修堤坝,户部记录,光是白花花的银子就花了三百多万两,结果,今年秋天一场大雨就给冲垮了!而且,折子里写的清楚,决口不止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