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宣旨?

这下更叫人忐忑吃惊。

靖安伯府满院子的主子还没人能够得上让圣上下旨来宣的呢。

虽是不解,但是贺老太君还是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派人传给了各房主子,去前院花厅集合,等候宣旨。

不多时前院花厅,贺家的老老少少跪了一地,楚琏照着规矩跪在了邹氏身后。

微微抬头,只见那宣旨的大太监目光扫了一圈,然后站直身躯,理了理衣袖,这才从旁边小太监举着的托盘里双手捧出了明黄的圣旨。

尖利着嗓子开始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安伯府第三子贺常棣之妻楚氏,柔嘉淑顺,雍和粹纯,聪慧敏捷,朕心宽慰,着即册封为五品乡君,赐号锦宜……”

圣旨还未念完,整个靖安伯府的人都惊呆了。

就连历经世事的贺老太君都微微瞠目,怎么回事,三郎媳妇这转眼就被封为乡君了?

别说是贺老太君,就算是楚琏本人也有些不敢置信。

忽然,她想起在魏王府的时候,端佳郡主说的那句话,“你等着,我给你挣副诰命来!”

看来这突然封赏的乡君,定然与端佳郡主脱不了关系。

楚琏哭笑不得,当时只当她是开玩笑的,却没想到端佳郡主真的给她求了个品级,虽是个低品级的乡君,但却有圣上亲自赐的封号,这样的荣耀可比一般的县主都要来的有脸面。

而跪在楚琏身前的大嫂邹氏更是错愕非常,邹氏居然还下意识转头看了楚琏一眼,好似在确定圣旨上说的人是不是她一样。

邹氏匆匆瞥了一眼就回了头,但是伏在地上掩盖在宽袖下的双手却紧紧攥了起来。

心中是止不住的羡慕和嫉妒。

三弟妹只不过那日去了一趟魏王府就得了这偌大的好处,若是那日她提早知道,也跟着三弟妹一同去魏王府拜见,那说不定今日在这里宣旨的大太监口里的主角就是她了。

这圣上亲赐的锦宜乡君的名头也会落在她身上,得了魏王府的赏识,只怕是就算她后面再无所出,大郎也不能纳了妾室进门。

楚琏跪在邹氏身后,敏感的察觉邹氏好似情绪有些不对,但是这个时候,她又不能明目张胆的观察,只能在心中暗暗猜测。

宣旨的大太监宣读完了圣旨后,双手捧着圣旨,两眼笑地眯成了一条缝儿,“锦宜乡君,起身接旨吧!”

身边喜雁忙扶着楚琏站起身,走到众人之前,双手从大太监手中接过明黄的圣旨。

“有劳公公了。”

那大太监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眼面前新晋封的锦宜乡君,眼里有微微的错愕,谁也不成想,这锦宜乡君居然如此年轻,恐怕也只是刚过了及笄了年纪。

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不施粉黛却天然的娇颜,笑起来叫人如沐春风,光瞧着相貌就是个顶好的,倒是与那贺家玉三郎的名声极配。

这时候,贺老太君也被人扶了起来。她朝身后刘嬷嬷使了个眼色,刘嬷嬷便从袖口中掏出一个靛蓝的素面荷包双手递给宣旨的大太监。

那太监笑了笑,伸手就收下了。

这边贺老太君与宣旨的大太监寒暄了起来,原来这大太监以前在太后身边伺候过,贺老太君进宫见过两面。

正在这个时候,那大太监身后走出一个比较年轻的太监,来到了楚琏面前先是微微施了一礼。

“奴婢见过锦宜乡君。”

楚琏微微蹙眉看向眼前这个年轻的太监,这太监细长眼,鼻子高挺,五官分开看都很精致,可是糅合在一起放在一张脸上,却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面前太监虽然话语恭敬,但是楚琏能看出他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不屑。

“请问这位公公找我有何事?”

年轻的太监嘴角一扯,五官不但没有变得柔和,反而多了丝阴狠和狰狞来。

“回锦宜乡君,奴婢是宫里雍和殿当差的,听说公主殿下有一枚金麒麟不小心落在了锦宜乡君这里。”

雍和殿!

那是皇城宫阙里韦贵妃的住处,而韦贵妃是乐瑶公主的母妃。

楚琏眼眸微微一沉,早就料到乐瑶公主会派人要回那只金麒麟,但是却没想到会这么无耻,居然想用一个雍和殿的名声就把她压垮。

不知道是乐瑶公主太看得起她楚琏,还是乐瑶公主太看得起自己。

只要有贺常棣,她就不会得乐瑶公主待见,人早就得罪了,她现在屈不屈服都是一个结果,既然结果都是坏的,那她何必又要忍?

亲爱的乐瑶公主想要要回心爱之物,不付出点代价可是不行。

楚琏在心中轻笑了一声。

“哦?还有这事?这位公公,我怎么不记得了?你莫不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吧?”楚琏面色虽然温和,可是轻声出口的话却一点面子也没给。

虽然眼前的公公年纪并不大,甚至还可以说很年轻,但对于楚琏这样一个刚及笄的小姑娘来说,年龄可不是大了去。

替公主传话的公公脸色气的通红,他在雍和宫当差,就算是在宫里,除了万岁和太后宫中的奴才,那也没多少人敢给他气受。

年轻的太监面色有些扭曲,龇着牙,话从口中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锦宜乡君确定记不得了?可不要好好想想,得罪了贵妃娘娘和公主只怕是不好吧?”

楚琏挺光棍的,反正她又不进宫,就算是韦贵妃和乐瑶公主想要给她气受,那也得她们出宫才行啊!

“怎么,难道还要我提醒公公?我可是只在定远侯府见过一面乐瑶公主,乐瑶公主若是落了东西,也应该在定远侯府才对。公公,这里可是靖安伯府,你进来的时候,难道没看府门上的匾额?”

面前的太监简直要气疯了,还是第一次,韦贵妃和乐瑶公主的头衔不那么好用。

楚琏这是在警告他,那只金麒麟是乐瑶公主输给她的,愿赌服输,想要拿回自己的东西,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而这太监诬陷她拿了乐瑶公主的东西根本就不成立,当时在定远侯府那场赌约可是在众人见证下进行的,如果传出去只会是乐瑶公主没脸。

太监忍着心中的怒气,只好放低了姿态,并从袖口中掏出一个素色荷包奉给楚琏,“乡君,这是贵妃娘娘嘱托奴才的,让奴才务必换回公主的那只金麒麟。”

楚琏朝着身边的喜雁看了一眼,喜雁迅速离开去松涛苑取金麒麟。

楚琏有些恍然,也不与这太监客气,当面就接过了荷包,还打开看了一眼,这才笑了一声,“公公放心,虽是公主输给我的东西,但是我一直保存的完好,今日可当着大家的面交给你了,公公可是要仔细看好了。”

很快喜雁就回来了,那年轻太监从喜雁手中接过锦盒,打开认真检查了一遍,确定就是乐瑶公主的金麒麟,最后施礼道:“今日打搅锦宜乡君了,还请乡君勿要怪罪。”

等宫中宣旨的人离开,楚琏被贺老太君叫去了庆暿堂说话。

直过了半个时辰这才从庆暿堂出来。

回了松涛苑的路上,楚琏想着贺老太君刚刚说的那些,不禁开始头疼起来。

原来得了封号还得去宫中谢恩……

一想到进宫很有可能碰到乐瑶公主和韦贵妃,楚琏整个人都不好了,要不要这么衰啊!

喜雁跟在楚琏身后,皱眉想着早上的事情,终于忍不住问道:“三奶奶,您将金麒麟交给了那太监,为什么最后还要说那番话?”

那番话?哦,对了,是让那年轻太监检查金麒麟的话。

楚琏回头点了点喜雁的脑门,“怎么,还没反应过来?”

喜雁“啊?”了一声。

楚琏叹口气,“你没听出来,今日狐假虎威的戏码根本就是那太监自己弄出来的,要不然他怎么后来又能拿出那个装了银票的荷包?”

乐瑶公主和韦贵妃可能真的不喜欢她,但是作为皇家人,而且身居高位,想要拿回东西,却大多不会那么没脸的空口套白狼。

韦贵妃高傲矜贵,不会屑于对她一个小小的乡君做这样的事。

换回金麒麟的银票应该是早就准备好的。只不过是那个被派来讨东西的太监一时起了贪念,想要没下那笔银子,这才想靠着权势来空手拿回东西,他想不到的是,她根本就不吃这套。

至于最后为什么特意让那太监检查一遍金麒麟,也是怕他做了手脚,让韦贵妃误会。

可今天是必定会得罪了这爪牙的,虽然东西还了回去,只怕这厮也会在贵妃和乐瑶公主面前添油加火。

有句话说的好,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

☆、第七十一章:家书

第七十一章:家书 

不过就算她今日不要银子,恐怕这太监也会轻看于她,一样的结果,不如让他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就算有下一次,他想要算计她,那么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才行。

楚琏的一句话让喜雁恍然。

原来不过简单的一件事,还有这些弯弯道道。

楚琏心情有些低落,人家得了封赏谁不是高高兴兴的,就她不但一点也不高兴还要犯愁。

谁想要这个乡君封号啊,端佳郡主真是帮了倒忙。

楚琏不知道,她这个突来的封号不但有魏王妃、端佳郡主的功劳,晋王在里面也是推波助澜了一把呢!

回了松涛苑,瞧着花厅里摆了满满的乡君赏赐,楚琏挥手让钟嬷嬷和桂嬷嬷带人收拾。

虽然五品乡君的封赏没有丹书铁券,但是却有圣上亲自赐的封号,这样的殊荣都能比得上县主了。

乡君也有对应的朝服和搭配的相对应规制的首饰头面,另外还有盛京城中的一处小庄子、百亩良田和一百金,这些都是在乡君封赏规制内的,除了那个“锦宜”的封号,承平帝倒是也没多宽待楚琏多少。

指着那些头面,楚琏有些无奈,“把这些与郡主送的那只凤尾簪子放一起吧。”

有了封号,就可以佩戴最简单的单凤尾簪子,不再怕人说闲话。

桂嬷嬷端着托盘里的朝服,“三奶奶,这朝服不试一试?万一不合适,也能尽早改了。”

楚琏被今日这一惊一乍的,哪里还有心情试朝服,再说这朝服是云锦制的,厚的很,现在穿身上还不得捂出一身汗来。

“明日再试吧!”

桂嬷嬷也只能先将衣服收起来。

楚琏回了小书房,掏出那年轻太监给的荷包,当时她就瞥了一眼,估摸着不少于八百两,这么一数,竟然有一千二百两之多。

韦贵妃还真是不缺银子啊!

这个金麒麟换的还真是不亏。

把这些银票交给喜雁,与之前的那些放在一起。

楚琏随便喝了一碗甜汤,洗洗就歇下了。

贺老太君边吃着刘嬷嬷端来的燕窝边吩咐道:“派人去老大媳妇那里说,让多给老三媳妇置办两身五品的外命妇服饰,另外凤尾簪子也要打制两只。”

刘嬷嬷应下却没立马去叫人办,而是立在贺老太君身边欲言又止。

贺老太君瞥了她一眼,“怎么,你这是觉得老身亏待了大郎媳妇?”

“老奴不敢!”

贺老太君放下手中玉碗,“湘云,老身给她的时间够久了,大郎不可能一直没有男嗣,若是现在这点事情大郎媳妇就受不了,那他日大郎若是纳妾她又该怎么面对?这个家日后还是要交到大郎手上的。”

听了贺老太君的话,刘嬷嬷将心里的要说的话全都压了下去,应了一声,转身去做事了。

邹氏在收了这个消息后,没忍住火气,登时就摔了一只茶盏,把来传话的丫头吓的瑟瑟发抖。

不过气归气,贺老太君的话,她却是不能不听。

邹氏压抑着怒火,晚上面对贺家大郎的求欢也无心应付,夫妻两睡在同一张床上,这一晚却同床异梦。

北境凉州,入了八月后,天气就开始转凉,盛京那些贵人还着夏裳,而凉州已经要在外面多加一件大氅了。

简陋的凉州城内,一处毫不起眼的院落里,只两三间房舍,露天的锅灶,锅灶旁边堆放着两捆劈好的干柴。

灶膛内还有没灭的火堆,灶上飘起白烟,一股诡异的味道从锅灶里飘出。这时,从灶台后站起了一个满脸黑灰的人。

小院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进来了一个身穿玄衣,腰间佩剑,外罩灰色大氅满脸胡子的年轻人。

年轻人风尘仆仆,眼神却异常坚毅。

灶后满脸黑灰的男人忙小跑着迎了过去,“三少爷,你总算回来了。快进屋里歇歇吧,饭马上就好了。”

来越接过贺常棣背上的包裹和腰间的长剑,把自家主子迎进了堂屋。

这是贺常棣进凉州城的第十日。

现在住的小院也是十日前买下的,如今眼前的贺常棣比刚到凉州的时候黑了些,原本优美线条的下颚被黑色的胡须覆盖,但是一双原本就深邃的眼睛却更加坚定有神。

他这些日子日日往外跑,清减了许多,但是身材却更加挺拔结实了。如果说以前的贺家玉三郎是一丛清俊的修竹,那现在的贺三郎就是一棵峭壁边的挺拔青松。

来越瞧着自家主子满身的风尘,心疼的不行,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