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本色-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义父我也是清楚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既然我愿意来,就会全力相帮你们稳住政局,不叫襄平和季凌风这些奸佞之辈得逞。”

永昌王当年会离开京师,可并非自己所愿,都是因为陈太后等人畏惧容不得他,才被迫前往新的封底。

如今大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永昌王身为最年长的皇室宗亲,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而得到这位义父的承诺后,萧瑾萱想了下说道:

“义父,显御,周逸在襄平的扶持下,已经扬言要在三日后,登基称帝。所以若想彻底将他们卑劣行径昭告天下,咱们何不如就选在三日后,他们所谓的登基大典上,当众拆穿对方的谎言。”

萧瑾萱的这个提议是不错,可周显御在想了下后,还是颇为谨慎的说道:

“在如此关键时刻,给对方迎头痛击,确实能起到震慑人心的效果。可是就算有皇伯作证,周逸并非皇子的身份,仍旧很难叫人信服。此举咱们也算孤注一掷,若是不能劝服满朝文武相信,处境必然变得极为堪忧,被当成乱臣贼子的就会是我们。”

但是对于这一点,萧瑾萱反倒释然的一笑,接着就见她眼中闪过坚定之色的说道:

“或许义父一人的话,的确很难叫人彻底相信,周逸并非皇子的事情。可若在加上我萧瑾萱,这个昔日的萧氏废妃呢。改容换面,隐瞒身份这么久,也是时候彻底将当年的事情做个了断了。而我不愿在用长德的身份去和季凌风襄平周旋,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我萧瑾萱回来了。”

第771章:当众对质(1)

留给周显御等人三天的部署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而相比起他们不得不退出长平城,现如今算是占尽上风的襄平和季凌风,这些天可谓扬眉吐气,更是为周逸登基的事情忙碌着。

毕竟一想到这个孩子成了九五之尊,就相当于将皇权彻底送到他们手中,这个诱惑力之大,襄平已经为之彻底疯狂了。

因为现在什么事情,都要以襄平为主导,毕竟她皇室长公主的身份,还是很有凝聚力的。

眼瞧着吉时已到,周逸就能在百官朝贺下成为大周新一任国君。

对于亲手推动了这一切的襄平,她如今已然坐在了垂帘听政的位置上,更是内心澎湃不已。

眼瞧着一切都准备妥当,可心里还是不大放心,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举国大事的襄平,不免对一旁的季凌风,小声询问道:

“今日你我能否得掌大周皇权,成败皆在此一举了。萧瑾萱那个贱人隐匿离开长平城,七哥如今也没任何动静,本公主这心里实在很不安稳。凌风你可防范好一切没有,我可不希望登基大典受到任何搅扰,从而功败垂成。”

何须襄平一再嘱咐,季凌风他野心极大,千方百计寻来周逸,取代周显辰成为新帝。

做出这么多大逆不道,甚至弑君的事情之后,季凌风怎么可能叫自己一手谋算的心血,付之东流呢。

“公主殿下您放心吧,今日就是为了防止登基大典出现纰漏,我甚至昨夜就命人将帝都城门紧闭,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得擅自将城门开启。纵使周显御手中握着兵权又如何,他若敢强行攻城,那就等同于乱臣贼子,咱们就更有理由致他于死地了。”

闻听这话,襄平满意的笑了,接着眼瞧着登基大典的时间也快到了。

这种场合凭周逸五六岁的年纪,实在难以独自撑起整个盛典,所以全程都会由襄平辅佐在侧。

一想到她可以如同天子般,一步步走上高台,然后和周逸一起祭天,焚香祷告。

襄平这心里权利的欲望砰然高涨,激动的无以复加。

而等到满朝文武列位站好,礼乐齐鸣以后。

襄平就拉起身穿明黄色帝袍的周逸,仿佛她自己登基称帝般,含笑不住向众人点头示意,并迈步就往祭天高台上走去。

就在襄平尽可能仪态万千,并在脑海里,大逆不道幻想着自己身穿九龙帝袍,接受百官朝贺的场景,而内心不住兴奋激动的时候。

却不想一声冷笑,忽然从肃穆庄严的登基大典上传来,而襄平听得出来,这声音的主人就是萧瑾萱。

“襄平我有时也真的很佩服你,登基大典,焚香祭拜上苍和先祖,难道你就不怕启帝和陈后向你质问,为何要取他们性命,毫不念亲情血脉一事吗。如今你又领着个并非周家血脉的孩子,要染指江山社稷,像你这种人,皇室列祖列宗恐怕只想惩戒你这个不孝后代,受你香火先人都要不得安宁。”

正沉醉在万人瞩目,手握皇权之中的襄平,萧瑾萱的话,就像一盆冰水般,彻头彻尾叫她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登上高台的脚步被迫停下,襄平不禁马上望向季凌风,竭嘶底里的质问道:

“季凌风你是干什么吃的,不是说守卫万无一失吗,怎么这个贱人还是来了。你还不赶紧把人拿下,登基大典乃是国之大事,胆敢扰乱者就该当场斩杀,四周的御林军听令,马上将人给我拿下。”

周显睿和陈太后的死,对于襄平来说,就是她的死穴。

内心的恐惧越发蔓延的情况下,她只想杀了萧瑾萱,让所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死掉,她觉得才能彻底从阴影里摆脱出来。

但是襄平情绪激动下,只顾得和季凌风嘶喊迁怒,却没注意到萧瑾萱可并非独自前来,以及文武百官这会脸上恭敬下跪的举动。

而就见襄平的命令才一下,死忠与她和季凌风的禁军,从四面就要围拢上来,擒拿萧瑾萱就地正法,执行命令。

可就在这时,只见同行而来的永昌王,立刻将手中明帝所赐的戒天尺高举了起来,老当益壮,声音如洪的威严说道:

“本王手中戒天尺乃明帝所赐之物,上可警示君王,下可杖打群臣。本王爷倒要看看,如今这朝廷到底还有没有国臣之别,法理纲常了。我大周后宫不可干政,襄平你区区一个皇室公主,皇伯伯我还在这里,轮不到你发号施令。还不从祭天台上走下来,你代表不了皇室,更无权决定储君人选,凭你区区长公主的身份还没这个分量。”

永昌王那可是辅佐明帝稳固朝局,最受倚重的皇室宗亲。

因此他这会一出现,原本因为周逸皇子身份,而站在襄平那边的大臣还没什么,可皇室宗亲原本就以永昌王为尊。

所以他的训斥才讲出口,马上就有皇室宗亲出言附议,有了永昌王这个主心骨在,他们在也不愿听从襄平这个区区长公主的调度了。

至于襄平她在看见永昌王的瞬间,所谓的皇室尊荣,在这位老王爷面前,马上气焰就被压下去了。

一看襄平完全在影响力上,没法和永昌王相提并论,季凌风看在眼中,马上剑走偏锋的转移话题道:

“公主并非干政,只是特殊局势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抛头露面罢了。反倒是老王爷您,为何与周显御这些乱臣贼子站在一起。莫非陈后与文帝遇害的事情,摄政王敢做下大不敬之事,就是您在背后支持的缘故不成。还有今日的城门紧闭,你们竟然敢硬闯进来,这就等同逼宫谋反,应该判你们祸国死罪。”

带着百余人士兵压阵走在最后进来的周显御。将兵力部署与禁军对峙以后,季凌风这番胡说八道,可就叫他听不进去了。

“季凌风亏得你还是堂堂七尺男儿,昔日我大周的武状元。可瞧瞧你现在,整天装成个太监跟在襄平身边,狼狈为奸,你就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不成。而且你若真想谋权篡位,有本事就别把脏水往我身上泼,竟做那些泼妇胡搅蛮缠的事情,我看你真是太监装的太久,现在连性格都不男不女了。”

周显御和人言语周旋,确实不擅长,但也因为他向来快人快语,所以这会数落起季凌风来,也是相当的不客气。

当即听得一众文武百官瞠目结舌的同时,更是满眼震惊的看向季凌风,因为若对方不是内侍太监,却整日和襄平这位公主厮混在一起,那这里面的事情可就太值得人探究了。

虽然周显御这话,没有直击季凌风要害,但看着群臣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这上面了。

擅长权谋之术的萧瑾萱,自然会帮周显御将事情继续讲下去,给季凌风彻底的致命一击。

“我夫君周显御说的不错,季凌风不但并非内侍,更是妻妾成群。而且此人过去效忠废王周显泰,意欲逼宫谋反,也不是揭发此事的有功之臣。这一切不过是咱们这位襄平公主,为对方开脱的借口罢了。因为季凌风擅长笼络人心,而这正是襄平公主最需要的,而且我奉劝诸位大人,回了府邸后最好将自家妻妾都好好彻查一遍。据我和王爷所知,季凌风多年培育无数美女,专门送进各府获取情报。而如今周逸被推为皇帝,看似无奈之举,实则最受益的是谁,你们往看台上一瞧,难道还不清楚吗。”

随着萧瑾萱这话,在场的文武百官,哪个不是朝堂上摸爬滚打的老狐狸,当即就知道对方指的人是襄平。

而就在这时,只见无数王公贵族,在京军营士兵的守护下,快步走到周显御面前,就齐刷刷的叩拜在地,为首之人竟然是钱云鸿。

就见这位怀安候,先是向永昌王和周显御见礼后,马上就站起身,对登基大典上的所有人扬声说道:

“诸位请不要在被蒙蔽了,真正的乱臣贼子是季凌风与襄平公主。至于今日永昌老王爷,和摄政王会进京,全是我钱云鸿与诸多贵族利用府中私兵,强行占领城下,打开城门迎他们进来的,所以根本没有攻城一说。登基称帝乃国之大事,容不得丁点闪失。既然周逸皇子的身份存在质疑,而文帝陛下只是昏迷并未驾崩。我们这些王公贵族认为,此事还是详加确认出个结果后,在举行祭天大礼也不迟。”

如今皇室有永昌王坐镇,贵族里又有钱云鸿提出异议,已经被动摇的在场诸人,却不想郭仪这个六部尚书,也在此时站了出来。

“诸位同僚,其实今日登基大典,郭仪也觉得甚为不妥。毕竟周逸皇子,若是皇室血脉,为何启帝驾崩前神志十分清楚的状况下,却丝毫不提传位一事。而且众所周知摄政王能征善战,他若觊觎皇位何苦等上这么多年,当初明帝驾崩,你们别忘了平叛之人就是摄政王。拥护启帝登基,将传国玉玺递到对方手里的仍旧是王爷。他要真想做皇帝,数年前平叛拥护声最高时,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你们好好动脑子想想,就不觉得说摄政王意欲谋逆篡位这话,简直就是个笑话吗。”

第772章:当众对质(2)

郭仪贵为六部尚书,位同副相,他这会也站在萧瑾萱这边,这个分量也是很重的。

顷刻间刚刚好像还满朝支持,即将登基的周逸,这会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但有反对的,就一定会有拥护的声音,性格耿直,认准死理就很难回头的孟冕。

这位当朝宰相,这会竟成为拥护周逸的中坚力量了。

就见他将手一指郭仪,接着满眼失望之极的说道:

“郭大人你我同朝为官数年,虽然因为性格总有政见不同之时,但在孟冕心中一直将郭仪你视为大周栋梁之才,是名忠君爱国的好官。可是如今你却因为私交与摄政王过甚,竟然视启帝亲子为无物,难不成你郭仪是打定主意,要拥护周显御为帝了是不是。”

孟冕不苟言笑的性格,郭仪如此洒脱随性的人,的确很受不了对方给他带来的那种约束感。

可若真说起来,郭仪却不讨厌孟冕,更是挺钦佩对方的才学和治国本事的。

但对于萧瑾萱,同样极为信任的郭仪,他坚信对方和周显御,都不是为了帝位,会平白说出周逸并非皇子这种话的人。

如今又有永昌王站出来作证,这更加坚定了郭仪相信的决心,因而他不禁无奈摇头,苦口婆心说道:

“孟冕,我的孟大丞相,这些年来咱俩也算摩擦不断,可终究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这个朝廷能安稳下来,辅佐明君匡扶社稷。而你看看相比起周逸这个奶娃娃,为何摄政王不能登基称帝,已经出了个不能亲政的文帝,难道你要在弄个长公主垂帘听政,搅扰朝纲的事情发生才满意不成。相比起周逸血统存在质疑,王爷乃是明帝陛下第七子,这一点毋庸置疑。我郭仪拥护他合情合理,你别拿一副乱臣贼子的眼神看着我。”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眼见还是有近半的臣子,站在孟冕那边,显然是要拥护周逸到底了。

萧瑾萱当即示意郭仪不必浪费时间,去做口舌之争,而后她就直接抬头望向站在高台半腰阶梯上的周逸,神情严肃的问道:

“周逸我在问你最后一遍,到底要不要随我马上离开,你这孩子若还执迷不悟,非要强行去奢求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那你可别说我要不念及咱们彼此间的亲情,必要严办与你了。”

如今的局势已经打了襄平这边一个措手不及,眼见萧瑾萱势头不减,竟然一副今日当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