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9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了这里。好像已经没有了任何危险,这里只是一座空空的地下陵墓。

    “不少墓室是什么意思?”卫长青首先问道。

    这时肇东可从里面走了出来道:“准确的说,应该是有很多陵墓,而不是墓室,我看那里的陵墓风格各有不同,应该不是同一个年代建造的。就算是在同一个年代建造的,也应该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次建造的。”

    “这么说这里是一座地下陵墓群?”韩孔雀惊讶的道。

    “应该是这样,这里很可能是祆教的一座隐秘地下陵墓群。”肇东可道。

    跟着黄山,韩孔雀走进一座墓室。这座墓为长坡道单室砖墓,半圆起券的石刻墓门雕刻彩绘华丽,墓内只有一座石刻棺床,棺内空空如也,不要说陪葬品,就连尸体也没有。

    不过,这座石棺一如既往的精美,棺床上屏风画12块,采用浮雕贴金彩绘的手法制作,构图饱满,画面有宴饮、乐舞、狩猎、出行等题材,表现的是与墓主人的葬礼习俗相关的内容。

    题材涉及祆教的画面雕刻在半圆形的墓门额石上,采用对称式的构图,中央为火坛,火坛造型别致,上为带仰覆莲座的火盆,中间为三头骆驼的坛架,下为莲座坛基。

    盆内火焰正旺,焰尖上方刻出莲花流云。

    火坛两侧相对地刻有戴口罩的司火祭司,与北齐石棺床祭司像不同的是,这座墓的祭司刻为人面鸟身。

    在祭司的上方刻有对弹琵琶和箜篌的飞天,其飞翔的姿态与祭司鸟身的动态相呼应,构成了一组带有神性化的象征图像。

    祭司的前方设有供案,上面摆放着供物和用品;在门额的底边两角,各有一位跪姿的胡人,一着帽一披发,各自照应着供器,应是主祭司的助手。

    根据图像的主次关系,鸟身祭司和助祭者又可看作祭祆仪式的真实写照。

    从门额整体画面来看,图像既以实际的祆教祭礼为依据,同时又赋予画面宗教化的神圣寓意,装饰手法的华丽在于突出墓主人的生前地位。

    而就在这座墓室右边十几米之外,还有一座墓葬,为长斜坡单室墓,石筑墓门,门楣刻四臂神和灵兽,门柱雕刻有葡萄枝与伎乐天人组成的装饰纹样,墓门乳钉之间有线刻的莲花飞天。

    这座墓葬好像比刚才的那座还要华丽,不过,这里好像也是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了墓塘内的一具石椁,而这句石椁又称石堂,跟刚才的那些石棺又有不同。

    石椁形制为歇山顶的石房,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所以说这种制式的东西出现在这里,更明显的体现出了中西结合的意味。

    这很显然不是祆教刚刚传入内地时建造的,而是跟汉文化融合之后形成的独特丧葬制度。

    除了这点,石椁面阔三间,四壁外墙和基座立面,施刻有不同题材的浮雕和装饰纹样。

    正立面中间两扇大门,以乳钉作装饰,门上横框石上刻粟特文和汉文双语墓志。

    当然,这座陵墓还是祆教的特色更加明显,墓室门前台阶五级,双狮门墩石各有一群胡儿围抱相嬉;门两侧站立高浮雕的四臂神,肩头刻作张口的猪头,裤管刻为象头,脚下有地鬼承托。

    两次间开直棂方窗,窗两侧各立一侍者,窗上刻四人一组的乐队,窗下为司火坛的祭司,祭司形象作人面鸟身,系日月冠,戴口罩,束腰带。

    这组刻在门窗立面的图像,主题明确,表现的是祆教葬礼的仪式场面。

    而这里面,祆教的祭祀、护法天神、地鬼都出现了。

    如果这些东西出现在其他地方,韩孔雀也许不会多加关注,而出现在这里,韩孔雀自然要着重研究一下。

    对地鬼,或者说是恶行者,或者直白的说对灵魂的研究,不少宗教都很在行,而这祆教的研究,好像更加深入一下,这一点从恶行者和双鱼玉佩上看,就知道了。

    这座石椁东、西、北三面外壁,以浅浮雕的形式分栏描绘宴饮乐舞、驼运狩猎、祆主说法、灵魂过桥升天图等画面。

    北壁的画面以宫殿宴饮为中心,大体取对称的形式铺排宴饮、出行、驼运等情节,表现出浓厚的西域民族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

    北壁紧东头的画面分上下二层,由云气加以分割,上层刻山洞中一老者为兔子说法。

    云气之下,一位有翼天使手托食盘和水果自天而降,其下另有两位天使飞伸双手,接引渡过冥河的一对男女。

    按祆教的葬礼习俗,在去往冥界的路上,死者的灵魂必须涉水过河,河水会带走他身前的“业”和“记忆”,成为一个干净的灵魂,便能平安地步入通往天国的切努特桥。

    这幅画面紧接东壁的过桥图,表现的正是死者渡河上岸后的情节。

    石椁东壁有三幅画面,都由桥来连通,是最能体现人死魂归天国这一祆教观念的图像。

    刻有桥的两幅画面,构图可分上下,以山脉和流云作为分界。

    下层的图像主题是送灵魂过切努特桥,桥头站立二位着胡服带口罩的祭司,他们持杖司火,面前只刻出升腾的火焰,省却了火坛的细节。

    上方以山峦为界,山头云气之上是密斯拉神及其助神。

    骑牛的密斯拉神,周身有光环绕,主司光明,是灵魂的救主和引路人。

    胁侍两旁的是助神斯劳沙和拉什努,他们协助密斯拉审判亡灵。

    其下戴冠持花果供物的五位天人,俯视下方,仿佛是在接受凡间的祭祀供养,所画情节恰如琐罗亚斯德教圣书《阿维斯塔》的描述。

    如太阳般明亮的密斯拉,是诸神之首,他最先登顶赫腊山(即“正义之山”),俯瞰亚利安全境。

    山间的二犬,是由神灵指派,尽着守护切努特桥的职能。

    桥上正过着献祭的马、牛、羊、驼队,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是男女墓主人和鞍鞯齐备的坐骑,在他们的上方,即是魂归天堂的墓主夫妇和马匹,流云之上的翼马与莲花托举的人物,表现的是墓主灵魂乘跷升天的旅程。(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千年不腐

    紧接桥外的第三幅画面即是天堂胜景,云气之中有羊、驼、鹿等灵兽,云角之上是男女墓主人到达的天堂净土,由伎乐天人奏乐引导,墓主夫妇骑马的图像作了天堂的暗示,象征灵魂在天国的遨游。

    三幅画面连环相属,生动地再现了祆教生死观念主导下的灵魂升天的行程。

    “这是在传教吧?”不知不觉间,所有人都聚集在了这座墓室中的石棺床跟前。

    韩孔雀道:“这应该是一副说法图。”

    韩孔雀知道卫长青说的是石椁西壁的三幅画中,紧接门壁的画面是一幅说法图。

    在上方,琐罗亚斯德交脚坐莲花座,左手举胸前扬掌,右手举头侧拳指说法,身着袒右装,头绾小髻,络腮大胡,举通身光。

    两侧有听法众,座前有男女二人捧物持花供养。

    莲花座下刻溪流坡岸,岸边有合十听法的人众,狮、鹿、牛、羊和野猪也皆伏地闻法,与人同处,都取静态,以此显示法音调伏的伟大。

    “这形象怎么那么像道祖鸿钧开坛**?狮子、牛羊都出来了。”卫长青指着画面道。

    韩孔雀道:“所有宗教都有这种记录,连牛马都能听法得道,那说法的大神得多么厉害?所以这幅画应该是记录的祆教教主的说法图。”

    “古老的祆教教主?这个在国内可没有听说过。”卫长青道。

    韩孔雀摇头道:“国内出土过这么一副说法图,你没听说过,只能说那副图不简单。”

    这虽然不是迄今所见唯一描绘琐罗亚斯德说法的画面,也不是祆教教主的形象第一次出现,但这种记录祆教教主说法图的东西,绝对是珍贵的。

    近代新近发现的古墓中。表现祆教图像和葬礼习俗的墓葬并不少,甚至一些雕刻在墓室门楣、石椁门侧和基座上的四臂神祗原都有各自的职掌和名号。

    但由于信奉祆教的粟特人入华之后,在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初的信仰,这个古老宗教中的诸多神祗渐被淡忘,因此。要准确地解读这些图像,仍是有困难的。

    就算韩孔雀博学多才,他也只能认出一些特别的神祗,像四臂女神娜娜,还有一些祆教的祭祀,当然像恶行者或者是善行者,这个就算不认识,也能够猜出来。

    而这幅画就是这样,虽然从没有见过祆教教主的记载。但通过这幅画,韩孔雀还是能够准确推测出这幅画表述的是什么,所以能够猜出那是祆教教主说法,并不困难。

    在入华粟特人主要聚居的北方地区,周隋之际祆教图像的墓葬在甘、肃天、水、山、西太、原和河、南登、封都有新发现。

    不过,那些墓葬全都被破坏的厉害,但通过一些记载,韩孔雀还是能够知道一些墓室当中发现了什么。

    特别是一些有身份的祆教教徒的墓葬。由于能够确定他们生活的年代,而通过他们墓葬中的浮雕石刻的风格。就可以推测出这里的这些石棺、石椁、石棺床的大体年代。

    比如说太、原王郭村出土的虞弘墓石椁,浮雕屏风画面相对简化,图像具有较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

    墓主人虞弘在北周时任职“检校萨宝府”,曾出使过波斯,卒葬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

    从屏风上宴饮、狩猎、出行等雕刻,可以看到由周入隋在题材风格上发生的演变。

    1992年天、水石马坪出土的隋代石棺床。屏风上多见宫殿式的建筑,宴饮、送别、出行等情节都刻于建筑之中,图像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也更加贴近汉民族的绘画传统。

    法国集美博物馆近年收藏有一件构件完整的石棺床,形制与天、水石棺床相同。石刻屏风上雕刻的题材类似于安伽墓而构图略显松散,也是属于带有祆教因素和粟特习俗图像的葬具,年代约当周隋之际。

    洛、阳登、封告、城镇发现的安备墓,汉白玉石棺床以浮雕、透雕和贴金彩绘相结合,正立面浮雕彩绘火坛祭祀、胡人乐舞、护法神等图像,壸门透雕二蹲狮,风格洗练简洁,近似虞弘墓雕刻风格。

    安备是入居中原的第三代安国移民,以经商为业,卒葬于隋开皇九年(589年)。

    祭祀场面中,人面鸟身戴口罩的司火坛祭司形象,多见于北朝后期的墓葬雕刻中,而交龙柱式的火坛造型则是隋朝的新样。

    所以说,五胡乱华不是必然的,那个时候,也就是公元6世纪,正是萨珊…波斯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最频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胡化”风气盛行的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和中亚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引出了中国宗教信仰和文化的新格局。

    另外,萨珊-波斯美术的传入,同时也引起中国绘画观念和风格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入华粟特人及其琐罗亚斯德教的美术融入汉文化,让这些艺术品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变化,那么具有这个时代风格的墓葬被发现,那墓主人肯定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这里还真就是一座石棺历史博物馆啊!”通过这些石棺的风格,韩孔雀发现,这些墓葬的主人,生活的时间跨度绝对超过三百年,这已经算是历代以来石棺使用的最巅峰时期了。

    在国内,石棺葬,应是古代西南夷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石棺葬主要分布在藏彝羌走廊与西南地区,但其影响却比较宽泛,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发现,其时间跨度很长,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秦汉时期乃至更晚。

    而到了南北朝应该也到了最辉煌的时代,同时也是即将消失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石棺最精美,制作艺术最高,但同时,从这个时代开始,石棺床开始慢慢的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这一时期的石棺床又是最少的。

    而历经上千年的风雨,能够保存到现在的石棺,更是十分少见,而韩孔雀在这里已经发现了超过十座石棺,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座古墓群当中,应该有十二座石棺。

    韩孔雀的思维发散的很快,他看着面前的石棺床,石棺床上的那位祆教教主好像活了过来,他站在高高的神坛上,神情怜悯的看着下面的人和兽。

    此时韩孔雀的耳边好像想起了祆教教主传教的声音,虽然声音飘渺,并不能挺清楚他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宏达清正,震耳发聩,听到了这个声音,韩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