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玉佩-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吴老板把地契等一系列证明,交出来以后,王海明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有点激动,吴家面馆可是比现在的小小农庄还要大上一倍有余,现在,终于可以大展宏图,更上一层楼了。

    为了抓紧时间,王海明当天下午,就找来市里一家有名的装修公司,紧张的忙碌起来。因为加上农庄里的剩余资金,现在王海明手里还有五十万可以使用。

    本着就一不就二的原则 设计的事情,就落到了李娜的身上。当王海明把盘下吴家面馆,并希望做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告诉李娜以后,通过电话,王海明就能听到,李娜惊喜的声音,和信誓旦旦的保证。

    也许是王海明不经常来农庄,老板当的太甩手了,大家一致表决,让王海明去新店,做监工 。

    王海明想想,自己以前的确是有些懒散,没有太关心农庄的发展,本着补偿的原则,就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王海明可不会在大家面前承认自己懒散,那叫知人善用,给大家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惹得一干人直翻白眼。

    虽然王海明预留了五十万作为装修资金,但几天下去 就用去一半,虽然不是心疼,王海明还是暗暗感叹,自己天生就是没钱的命,每次手中有了钱,不管多少,用不了几天,就又没了,心里大呼,还得努力赚钱才行啊。(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收麦子

    虽然当初为了避免太俗气,王海明取了小小农庄这个名字,可是实际上,叫做包子铺更合适,因为店面不仅小,而且也是主营包子,比较单一。

    现在,王海明接下了吴家面馆,当然是并购到小小农庄里,相比与上次刚刚开业时候的窘迫,现在的王海明可以算是“财大气粗”了,是以装修起来,也是十分认真,用料虽然不是最贵的,却也是最合适的,力求打造温馨的家一般的感觉。

    是以,在李娜设计好以后,王海明也没有太催促,只是正常施工就可以,但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这天,王海明正辛苦的做着监工,汗如雨下,却接到了从家里,母亲打来的电话。

    “难道又出什么事情了”?王海明有点怀疑,因为煤市离家并没有多远,而且,王海明也是隔三差五的回家一次,是以没有什么事情,母亲是不会打电话过来的。

    “喂,妈,什么事啊,是不是家里,或者村里出什么事情了”?王海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接通了电话,但心底还是有一丝丝的紧张。

    “哎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乌鸦嘴,家里和村里都很好,没出什么差池,你就放心吧,不过今年的麦子虽然有点晚熟,但也该到收割的时候了,你那边忙完了吗,回家来帮忙吧”。

    母亲刘梅听到王海明的问话,就是一阵生气,稍稍训斥几句。然后才说出来意,那就是麦子熟了,该收割了,要王海明回家帮忙。

    “哎呀,是啊,我怎么忘了呢”。王海明暗暗责怪自己,作为一个农民,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忘了,真是该罚。

    在农村。夏收。秋收,都是非常重要的。母亲以前多病,身子弱,现在虽然好了很多。却扔不能干太多繁重的活计。弟弟王亮虽然懂事。但比较还小,妹妹王小雅就更不用说了,三分钟热度。恐怕活儿还没干一般,就找不到人了。

    一想到这种情况,王海明决定,立即回家帮忙,抢收抢种。

    和李婶,李丽交代一番,王海明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来时王海明是搭了李娜的顺风车,回去的时候,待遇立减,变成了公共汽车。

    让王海明高兴的是,新路修好以后,镇上的出租车,摩的,也愿意驱车赶往小清河村了,这也让村里人进出方便很多。

    走在自己亲手修建的路上,王海明感到一阵自豪,同时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妈,我回来了,准备的怎么样了,现在就去吗”?王海明一回到家,就看见母亲刘梅,正在磨镰刀,是以询问。

    “大哥,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不然,就得辛苦我了,只是”……

    王小雅一阵唉声叹气,好像原本自己很能干一样,看到大哥回来帮忙以后,又是一阵欢呼。

    “小雅,要不,下午割麦子的时候,咱们划分好区域,一人一块,怎么样”。王海明肯定妹妹如此“能干”,是以做出一个公平的分配方式。

    “啊,不要,我觉得,还是大家一起干活比较热闹,呵呵”。王小雅听到如此,赶紧转口,否认刚才的提议。

    “对了,真是疏忽了,早就应该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怎么把它给忘了”。王海明暗暗责怪,最近的确是太忙了,把这个重要的事情给忘了,以前,村里通向外面的路不好走,是以没有联合收割机愿意来村里,不过现在不同了,有了新修的公里,王海明认为,肯定有人愿意开着收割机过来。

    既然是临时起意,再加上村里虽然稍有发展,但愿意出钱用联合收割机的,恐怕也只有自己一家,所以王海明还是打消了这个决定。

    吃过饭以后,王海明一家,都背着镰刀 ,推着三轮车,准备去地里,收割小麦。

    可是,王海明一转头,却是愣住了,随即有点想笑, 熊大这家伙,竟然也人模熊样的,背着一把镰刀 ,准备去帮忙。

    不过王海明感觉 ,那胖乎乎的身躯,根本弯腰不下去,而且那熊掌也不可能灵活运用镰刀,是以,王海明就交给了熊打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认为,那就是把大家割好的麦子,运输到打谷场去。

    经过大半年的熟练,熊大的骑三轮车的本事见涨,而且是越来越熟练。拥有差不多有儿童智商的熊大,在王海明的解说和演示下,很快就明白了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然后,不用王海明在吩咐 ,熊大就已经热情洋溢,乐颠颠的工作去了。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王海明感觉还有点手生,但没一会儿,就找到了那熟悉的感觉,割麦子的速度也是大大加快,甚至超过了母亲刘梅这个老手。

    和王海明预测的差不多,弟弟王亮很努力,即使汗流浃背,也在一丝不苟的干活,而妹妹王小雅,没干一会,不是嫌热,就是嫌麦芒太扎人,一个不注意,就不知道溜到哪个树荫去凉快了。

    不过,让王海明惊讶的是,不一会儿,竟然有几名游客,主动请樱,想要帮忙割麦子,说是感受一下劳动的快乐。

    “呵呵,还劳动的快乐,是劳动的辛苦还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你们能坚持多大会”。王海明在心里暗暗议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并不看好这几个城里来的游客。

    不过看到几人热情的表情,王海明还是给每人发了一把镰刀,然后讲了一下注意事项。

    “哎,割麦子就这样简单啊,还挺好玩的”。其中一个二十岁这左右的游客,手握镰刀,像模像样的割了一捆以后,很是高兴,同时还不忘向同伴炫耀一番。

    更有甚者,有一个女孩,竟然拿出手机,让同伴为她拍下自己劳动的画面,看的王海明一头黑线,他很想问问,你们是来干活的,还是来玩的。

    不出王海明所料,还不到半个小时,几人的脸色就变了,汗流浃背,麦芒的刺激,小虫子的袭击,那个女孩的脸色,早已经苍白了。

    “小雅,过来,几位辛苦了,这么热的天,就去休息一下吧。小雅,你带他们去”。王海明看到,几个年轻人也就是因为面子而在硬撑,是以把王小雅叫了过来,带几人去休息。

    “嘻嘻,大哥,他们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干不了也不说出来,真是的”。王小雅过了一会又跑了回来,一边说,一边又开始干活。

    虽然王小雅时不时偷懒一会,但总体来说,还是挺认真的。与王小雅的常常偷懒不同,熊大这个家伙,却是热情洋溢,把一捆困麦子抱到车上,然后熟练的骑着三轮车,向打谷场而去。

    虽然天气炎热,却没有打消熊大的热情,熊大的能干,也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甚至有一些游客,还拿出自己的零食和饮料犒劳熊大,或者拿出相机,拍照几张,熊大这个脸皮超厚的家伙,当然是来者不拒,一律接受。

    “哎,地上撒了好多麦粒,真是可惜啊”!王海明低头休息的时候,忽然看到,地上撒了许多麦粒,就感到一阵惋惜,暗暗想到,要是每块地都不撒粮食,那无疑会省下一大笔粮食。

    一想到以前同学抱怨,联合收割机有时候撒的麦子更多,甚着一亩地就有好几斤,王海明惋惜的同时,又感觉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就是抓不住。

    “哎呀,对了,想起来了”。王海明一时激动,兴奋的叫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空间的新功能

    因为小清河村人口不多,是以相对来说,土地就显的多出不少。王海明一家就有十五亩地,只是辛苦了一天,才勉强收割五亩。

    一想到地里的撒掉的麦粒,王海明就一阵心疼,以前就听同学说过,联合收割机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撒的粮食也不少,据一些老农估计,一般一亩地就会出现撒掉三四斤的情况,要是一些收割机不给力,甚着会达到五六斤的情况。

    所以,吃过晚饭以后,王海明就悄悄地回到白天收割过的地里,他要实验一下,心中的想法,是否能奏效。

    站在一块地的中间,王海明释放出精神力,瞬间,精神力就像洪水一般,向四周散去,虽然只能达到十米的地方。

    于是,王海明清晰的感受到地上的一切情况,精神力就像是小雷达一般,反射着地面上的种种。

    而且,王海明也清晰的感受到地面上的麦粒,不是很多,稀稀拉拉,王海明也是本着试验的目的,也没有介意,而是加大精神力,牵引着地面上的麦粒,缓缓向空间而去。

    “果然可以,真是太好了,哈哈”……

    虽然王海明对自己的设想,很有信心,但成功的那一刻,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要不是大半夜的,甚至想引颈高呼。

    如此这般,王海明又换了几个地方,又同样的试验一番,都同样的成功了。

    虽然王海明只是收到十来斤的小麦,但还是高兴异常。连睡觉的时候,笑容都没有褪去 。

    第二天的割小麦的情况,比第一天差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小妹丢下了自己的阵地,跑去熊大那里,帮忙运输麦捆了。

    因为熊大是主力,王小雅并不用出太多的力气,王海明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小妹年纪小。又是女孩子。

    王亮倒是啃吃苦。但王海明担心母亲的身体,是以暗暗加把劲,自己要多负担一些,手中的动作又快了几分。

    其实。王海明的担心虽然不能说是多余的。但也不用如此担心。只是在王海明心中,母亲以前一直体弱多病,造成先入为主的想法。

    自从小半年前。王海明回家以后,就开始了增强家人身体素质的计划,而母亲刘梅的身上,效果是最为显著的,不仅平常,常常出现的感冒咳嗽不见了,就连腰腿疼等一些老毛病,都有了很大的缓解,王海明明显是关心则乱。

    弟弟妹妹的缓慢,王海明的加速,虽然第二天的成果依然是五亩,但代价就是,王海明累的,趴在床上,就是不想起来。

    不过吃过晚饭以后,王海明还是又回到田地里,不仅是为了地上的麦粒,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一想到其他地方,满地的麦粒,王海明既难过,又有一丝兴奋,当真是矛盾异常。

    虽然王海明很努力,还是在第四天的中午,才把所有的麦子收割完毕,不过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小麦的脱粒工作。

    现在小清河村,还是使用那种老式的脱粒机,虽然脱粒工作,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看着那垛的高高的小山一般的麦垛,还是容易让人生畏,最明显的就是,原本打算帮忙的几个游客,都忘麦山而退却。

    而且,脱粒的时候,机器不动,麦捆需要人抗,虽然不重,但麦芒容易刺到皮肤,不一会就通红一片,而且痒痒的。

    虽然如此,加上天气炎热,但连王小雅都紧绷着小脸,努力的做着,在加上王贵几人的支援,麦子脱粒的工作,在晚霞上映的时候,结束了。

    最重要的工作结束了,王海明也终于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了,因为大概除了小清河村,以及个别地区,其他地方都会普及使用联合收割机,但也意味着,地里面的麦粒也会非常的多。

    至于收到的麦粒,王海明已经想到了放置的地方,那就是后山,曾经发现“宝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