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术大明星-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你做个硬币消失法,这时假如你是马上就把左手打开,秀硬币消失了,观众可能会没反应,因为他不知道发生什麽事。但是,如果你是左手依然紧握,然後讲一些话,左手慢慢搓一搓,然後慢慢打开,观众就爆了,因为观众很清楚在消失的前一刻,硬币还是在你紧握的手中(所以说∶快,是男人的致命伤,笑)。任何事掌握时机时候作是很重要的,魔术表演也是如此,所有的动作都要恰到好处。

    以上这个左手打开的动作,如果你是直接打开,一点魔术味都没有;但是你是吹口气在左手上,并搓一搓手慢慢的打开,观众或觉得更加惊奇;因为吹口气和搓一搓手的动作,使得这个消失发生的前一刻,好像你灌注了什麽魔力到你手上的感觉。不要吝惜使用彷佛带有魔力的咒语和动作,这些演技是营造魔术气氛的关键。

    废话了半天,我该说说关于奥客的问题,我想大家对奥客这个词都不陌生,表演过魔术的人都应该碰到过奥客,啊!你的牌肯定有问题!我要检查一下。你袖子里是不是有问题,你拉起来看看。你的魔术肯定是(*)#¥¥#……(这样变的,什么啊,这你也算魔术师?我也会!

    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碰到过,其实观众也分三六九等的,我把观众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孩子型)表演起来特别费劲,有时间看半天都不理解你在变什么,观看的时候还容易分心,抓抓脑袋,扣扣鼻子,捏捏衣角……对待孩子类型的观众,我有诀窍,孩子们喜欢什么?吃!玩!你给孩子变扑克牌,其实有点强人所难,你要是变个棒棒糖,变个毛绒玩具,他们指定都跟你跑,再有一点,读心术之类的心灵魔术你就放弃吧,表演一些效果明显的,空手变出来点什么东西,或把东西变没,孩子们也会喜欢,语言组织上兑加一点他们熟悉的东西,比如说~~~~~喜洋洋~变形金刚……看你的了!!!!

    第二类(老人类)这一类观众传统思想非常严重,我曾经就被这一类人看成是江湖骗子,以为我是骗钱来的,所以你表演的时候,最好带有有一些比较能突出你身份的东西,证明你真的是魔术师,还有一点,老人对魔术表演有一些不以为然,觉得你这都是小把戏,跟很早前说相声的是一个等级……,所以你要用点心思,把老人们不服气或低估你的想法改变一下,这就要考验你的语言了,魔友们~加油吧~

    第三类(纯奥客类)一般情况下,捣乱魔术表演,或大张旗鼓公开魔术秘密的人素质和道德都不怎么样,给这样的人表演,你要有气势和胆量,因为这类人觉得面子很重要,这就需要你去激他!但不能过火,否则人家觉得你嚣张,你要在表演前用语言讲明一件事,就是不要打扰,否则就扰乱的所有观众所观看的表演,如果对方有女朋友或哥们在就更好了,用语言暗示观众,如果你捣乱,你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看魔术表演!他可不想丢人~会老实的~

    第四类(观众型)这类人是绝对的有素质,他们觉得这是表演,不应该打扰,我推荐两种,稳重的学生和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因为第一种觉得自己的形象和素质很重要,他们不会去疯狂的打扰你的表演,当然~你表演成功也别太指望他们在惊讶的同时,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而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他们知道怎样去尊重别人,所以也不会去打扰你。

    还有一种类型是我没算进去的,就是你身边的朋友,因为关系的问题,他们会不在乎你生不生气,尴不尴尬,处理这样的人~第一你要告诉他,你如果尊重我,就尊重我的魔术,因为作为魔术师的朋友,他们有义务让你练好魔术,不去“搅局”,尊重你的同时,也尊重你的爱好,这个很重要,魔术师身边的氛围也很重要。

第397章 连接技巧

    不知各位有没有这种体会,魔术玩久了,曾经认为一个碉堡的效果,现在会认为很单调,于是会产生想要去完善或者衔接效果的想法,这在舞台魔术流程体现得最多,但是在近景中就比较少了,我看大部分的爱好者,只是做完一个效果后,就结束了。

    例如手臂烟灰预言。这样当你表演后,观众以为你就这样结束了,会让他有吃不饱的感觉,所以老是提出要再看一次的请求,对于这种不是很即兴需要setting的魔术,你又只能避开回答,换个魔术继续表演,这样我觉得会影响观众看魔术的心情,针对这些问题,前段时间在酒吧表演魔术有个小小心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大家可以翻下教学,我自己就是把以前学过的东西,无论是老的还是新的,把几个效果衔接起来,不仅达到了观众对魔术的期待,(会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魔术,明明是几个手法原理不同的魔术),更重要的是给观众的冲击感(无论是视觉或心灵上)会更强,把简单的效果放在前面,埋下伏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选择如何选择这些效果衔接也是有技巧的。

    第一:最好单个效果所花时间不长,控制在12分钟之内,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如果你玩的一个魔术效果完成需要5分钟,例如水中沙,这种需要故事情节的,那你就不要用了。

    第二:效果顺序,从简单到高级,生物课本上也这么说,哈哈!这样做的好处,起到推波助澜,使**不断迭起!这个我相信你们都懂。

    第三:选择的效果衔接性要好,你不可能一开始拿钞票表演魔术,后来又拿扑克表演,然后告诉观众这其实是一个魔术吧,换个角度说,要让观众从心里认为你这是一个魔术,那么在效果上就要紧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同的效果发生在相同的道具上,比如开始借来的钞票瞬间转换,然后继续玩手法版铅笔穿钞票,最后钞票入桌上水果,这样明显感觉魔术的完整性出来了,而且关键是观众会不耐烦的猜,怎么还没完啊,当她说出这句话时,证明你在她心里已经很牛。

    首先。举几个例子。很多爱好者去追求的是一只手能同时变出3根弹棒。或者丝巾一甩变成弹棒,地上弹一根上来接住同时又弹出一把。

    硬币在放到左手用右手去偷走之后又夹到食指然后展示没有时又把硬币藏到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变出拿出一张鬼牌然后在整副牌上转两圈飞到右手继续转转转。再弹回左手然后把牌一弹。变成黑桃ace。

    相信这些画面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因为这正是很多人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所做的事情。

    反思一下。弹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要的就是不让观众觉得它是弹出来的。而很多爱好者就千方百计去提高出弹棒的难度然后让观众发现这个棒子是可以缩起来的。

    硬币消失的感念是什么?就是让观众觉得我的硬币在左手握住。打开消失了。而很多爱好者的想法就是我把硬币放左手握住,然后我用高难度手法去展示一下我的右手是空的。观众就会相信硬币在左手里。打开后再用超难的手法去交代两只手都是空的。从而让观众觉得硬币消失。

    可是消失的重点应该是硬币在左手握住,打开。没了。这就是消失的意义。而不是硬币现在不在左手不在右手不在左手不在右手。反复交代然后没有了就是消失。这叫做过分交代。只要你能让你的观众觉得你的硬币是放在左手,那么他们就会相信,而你也不用去特意交代你的右手。这样过分的交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怎么样可以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非常简单。大家想想。哈利波特如果要变走一个硬币。会不会把手反来反去。硬币藏来藏去?答案是不会的。他只会告诉你。看清楚。硬币。嘣~~不见了!就这么简单。而我们要营造的恰恰就是这个感觉。

    还有就是为什么以前的高难度手法我们现在看也觉得好看呢?因为前辈们的概念就是高难度的手法不应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属于秘密动作。也就是说做完了。你也不觉得我做了什么手脚。这才是魔术动作的精华。现在一大堆年轻的魔术师。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一只手可以藏四根弹棒一样。导致原来的重点开始畸形发展:从我变出一根弹棒转型成我藏了四根弹棒。我的天啊。谁叫你告诉观众你能藏四根。

    还有一点就是。你越是把高难度动作做出来给观众看。变相你是在告诉观众你到底是怎么拿出你身上的东西的。这绝对是对魔术一个错误的认识。从古至今,魔术师从来只有被说是变魔术。是“变“字。现在可好了。可能观众会问你魔术师你可以“拿“魔术给我看一下吗?。~~~大家应该要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怎么样去提高你的魔术感。普通观众是不知道你藏四根弹棒然后一下开出来那种痛苦和困难的。他们对这个东西没有概念。

    要变就变点让观众的思维里面有可比性的东西。还是假设我告诉观众我要变出四根棒子和我告诉观众我要把钥匙放进一个啤酒瓶里。大家认为观众会觉得哪个神奇?他们不知道弹棒的结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他们拿来跟弹棒比。他们是不知道什么叫难的。但是。如果他们印象中有人把硬币放进啤酒瓶里。那么他们会觉得钥匙可能比较难。这样他们才会知道你魔术的难度所在。即使这个魔术不是困难。但是他们也会有那么个印象!如果没有看过硬币变进啤酒瓶的。也没关系。是个正常人都知道钥匙是不能放进去的。也是一个普通人概念里有的东西。所以并不是你觉得难。观众就会觉得难。你在台上开四个弹棒的那个表情。有时自己看到也想笑。看着就很忙的样子。哇哈哈哈。。

    或者这样说。如果我告诉你我表演ufo这个魔术。我告诉你我有用道具的。你会觉得我道具运用的好。

    如果我不让你知道有道具的。你就会觉得很神奇。所以这个对比是相当明显的!

    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在做的是魔术表演。而不是技术表演。技术之所以叫技术是因为你能看到它的难度。但是魔术不一样。魔术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要让你在没发现有任何技术的情况之下发生了事情。这就叫魔术!

第398章 灵活的手

    苦练扑克牌手法/魔术是个错误的行为,所谓的练习不是叫你苦练,因为每个手法都一定会有个技巧,而且这个技巧在每个人身上都不一样。练习的秘诀就是“练好了表演,然后想那里做错的地方再做修改,又练习”同样道理,但还没表演前练习的时候,要边练边想要怎么做得好(而不是想哪里做的不好),然后再纠正自己的手法。

    如果想了自己知道要怎么做了,却不怎么灵活,你可以边看视频边练习,这样久后手指会习惯你练的这手法,并且更加对这个手法更加灵活,速度越做越快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如果想都没想直接练,边看视频边练,我没这个保证你会练好==

    手指灵活,可以去做手指操。有很多人都是看到手指操很难,所以没耐心。但是至少也要做些有帮助手指灵活的东西吧==

    不妨可以试试玩乐器(钢琴、吉他,锣鼓貌似是让反应变得好),每个乐器都有不同的好处。

    如果没人教乐器或不没兴趣的话可以试试别的,比如:转笔。转笔是个看起来很酷的一个手指运动,它不但可以让手指灵活些,也能让你训练大脑控制手指,因为转笔有些招式会不听使唤,结果就转了其他的转笔招式。

    关于硬币与扑克牌的基础:

    在生活中的魔术,最普遍的两种魔术就是扑克牌和硬币,别认为扑克牌和硬币以外的魔术就不会用到它的手法!不玩硬币或扑克牌的都看下吧。

    例如以下生活魔术运用扑克和硬币的手法:

    电池消失可以利用硬币的消失手法来玩

    名片可以利用扑克牌的基础玩

    关于手小,其实这点不用担心,照着玩也能玩得好的,如果真的认为手小玩不到的话就去买副小一点的扑克牌也是能玩的。但是个人不推荐用小点的牌,如果你习惯他了,很可能会不适应正常大小的扑克牌。因为我去玩小点的牌是不怎么觉得舒服的==

    关于新手玩牌的力道,这点很重要一下。

    我开始学习扑克牌,我拿牌管他力道大还是力道小,就是能拿就好==后来才知道玩牌的力道是要看你玩怎样的手法改变的。

    有些人为什么会做不好,力道太大,不然就是力道太小==

    比如做pass,力道太大会有点卡着,力道太小也一样,如果觉得不会那肯定是你习惯了!

    有时候不要想着会毁牌,所以才不怎么用点力去玩扑克手法,这就是力道小过头了,力道小简单的手法做得到,但是复杂点的手法很困难。

    我说过有3大最基础,那就是握牌、拿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