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饕餮之冒险王-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

    在这种略带山地丘陵特征的地方,找水源还简单一点,因为水往低处流,找一座山丘,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有很大几率就有一方有小河沟,至少有溪水。

    “找到了!”方宏指着远方,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点水的影子。

    在野外,很多环境下是找不到溪流的,不过有机会的时候方宏总是习惯于找溪水,因为中华人更习惯于喝凉白开,而不是直接喝自然界中的水。

    方宏放下背包,搭好帐篷,然后端着锅出发了。

    这一次,没有携带足够的水源,先得打一锅水。

    “枪哥,这一次到俄国,还没介绍俄国历史呢。”

    “俄国历史?我以为大家都很了解了……”

    “说说吧。”

    “俄国历史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小国一路奋发图强最终变成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的故事,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找到出海口,嗯,至今任不怎么成功。”

    出海口,圣彼得堡算一个,海参崴算一个,如果说是sl时代,那当然有很多好的出海口,可是后面毕竟解散了。

    俄国太偏远了,导致欧洲国家都不认为俄国属于欧洲。

    起初中世纪,俄国还在欧洲属于强国,说的是软实力,大家都认可俄国强大,毕竟欧洲国家可没有胆子和土耳其打仗,而俄国敢。

    不过到了后来,俄国突然发现,全欧洲的国家都去全世界找好东西去了,俄国漫长的海岸线却没办法出航,因为全年大部分时候,沿海都是封冻的。

    所以俄国逐渐落后于欧洲,变得孱弱不堪。

    后来彼得大帝一心想要从欧洲取经,开始想要融入欧洲,不过不怎么成功。

    从国旗就可以看出俄国想要成为欧洲国家,却并不成功。当年在荷兰,彼得看到了荷兰国旗,于是将三色旗改了一下顺序,变成了自己的国旗,而后面拿破仑征服了欧洲,从荷兰哪儿借鉴了三色旗,将这种旗帜传遍欧洲。

    现在的欧洲各国,要么是十字架旗帜,代表就是英国瑞典,要么是三色旗,俄国法国德国。十字架代表的是上帝,三色旗代表的是革命。

    “说一说俄国的文化吧,历史真没什么好说的。”

    “俄国的文化?音乐还是文学?”

    “各方面吧,除了绘画之外,俄国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是一面旗帜。”

    “俄国最出名的应该是天鹅湖,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在古典音乐和古典歌剧的板块总会有人欣赏天鹅湖,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俄国对于欧洲的影响。”

    “还有就是文学,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俄国都算是世界顶尖的,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的大名在欧洲也是非常著名的。比法国人的骄傲卢梭还更出名。”

    卢梭这个人,因为曾经轻视过中华,所以我们的历史上不怎么提这个人,在欧洲,卢梭和列夫托尔斯泰齐名。

    “除了文学和诗歌,俄国的音乐也还不错。”

    “歌舞剧啊,歌剧啊什么的就不说了,说一说乐器,俄国有一种琴叫做巴拉莱卡,以前翻译成三角琴,我记得我刚学音乐的时候,老师都教过我这个,不过我更喜欢吉他,因为可以装逼,现在想起来,学一下三角琴,才是真的装逼。”

    很难以想象,地球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实际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西伯利亚广大区域之所以被它占据,是因为其他民族的人不喜欢这么寒冷的气候,俄国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学。

第四十四章 温水煮青蛙

    作者后台有问题,老是崩溃,好不容易点进来发文。

    “枪哥,我国呢?”

    “我国?”方宏实际上很不想谈这个话题。世界历史大概分成东方和西方两部分,所以连带着世界文化也一般是东西方文化两种,在其中,阿拉伯是归入西方的,因为如果没有阿拉伯,单说欧洲,他们根本没什么历史也没什么文化。

    欧洲自豪的实际上是现代化中的各种贡献。

    而说道文化,有很多不能说明的东西,能拿出来比较的,大概就是舞蹈、音乐、文学、绘画。

    当然了,在我国,比西方多一个书法,因为拉丁文字实在没法写书法。

    “我们基本上是没有音乐的。”

    “怎么可能,我们有二胡,有琵琶,有宫徽商角羽。”

    “听听二胡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中华文明中心的产物,而琵琶也是从西域传来的一种乐器和古琵琶融合成的新乐器,我国古代到是有弦乐器,比如说阮。不过后来失传了,听说现在重新被人复制了出来。”

    “我们国家最骄傲的东西应该是诗歌,然而实际上诗就是用来唱的,所以曹操才说歌以咏志,词也是用来唱的,为什么蝶恋花还叫凤栖梧还叫卷珠帘?实际上不同的词牌名,就是不同的曲配合,唱出来的。但是很遗憾,没有一种方式能够把它们记载下来,流传到现在。”

    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在富裕的不行了,就练武,有道是穷文富武,唱歌这种事情,说的轻一点叫做玩物丧志,说的重一点叫做低贱。所以,音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都没有被当做什么正当且高尚的行当,才会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没有一种归纳性强的谱子记载曲,就不会有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升华,我们汉族是没有音乐基因的。

    就好像黑人说话都带着律动感一样,我们汉人讲究四平八稳,讲究字正腔圆,说话带节奏叫做吊儿郎当,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音乐人要和欧美音乐人比肩,还有一个极度漫长的历史要走。

    实际上在现代的文学,音乐,各方面,我国都落后很多。包括电影这种全人类共同起步的艺术,在我国也糟糕极了。

    不过舞蹈方面我们还挺强,七十年代,中和欧美各国恢复建交后,大量的中国现代芭蕾被西方评论界熟知,受到了高度赞扬,而革命红色芭蕾,并没有我们现在想的那么土,那些舞蹈依旧是世界级的。可是后来,欧美开始黑中,就不再提这些了,自己说过的话,装作没说过,也是六。

    “文学呢,文学呢?”

    “鲁郭茅巴老曹。”水友说的这个,实际上是六个大作家的名字,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方宏:“从文学上讲,我国的文学就和世界各国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如果要问我心中的看法的话,鲁迅第一,其他随意。”

    就好像,南美文学被称作现实魔幻主义一样,其实毫无道理,因为拉美就是那些小说中那样的,只是世界其他各国的人觉得魔幻而已。

    同样,西方人看到我们的作家写的东西,没有一个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他们也是看不懂的,会觉得,这是啥玩意儿。实际上我们看西方文学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是什么瘠薄。

    有些人是真的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看得懂那些东西,绝大部分人就属于装逼了。

    问你莎士比亚和关汉卿谁写的好,很多人头头是道,实际上这些人连莎翁四大悲剧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不知道。

    你在不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情况下,是不懂他的文学的。就好像如果你不知道十五世纪欧洲最富裕的是威尼斯,最会做生意的是威尼斯人,你就不懂为什么威尼斯商人是《威尼斯商人》。

    “枪哥,我觉得老舍写的更好。”

    “自古文无第一,怎么说都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鲁迅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最高峰,笼罩着整个近现代文学史。就好像一张天幕一样,几乎就是中文写小说往上的极限。”

    那六人排名实际上不是水友乱说的,而是中华现在的官方排名,毛爷爷曾经用九个最字形容鲁迅,除开鲁迅之外,能得毛三个最字的人都屈指可数。

    当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后来郭回国,ya方面给郭说,鲁迅是旗帜,你是鲁迅的接班人,你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郭欣然接受。

    亏得鲁迅死了,要不然还不把郭骂出翔来。

    “没法比较,硬要比较的话,我觉得鲁迅和列夫托尔斯泰并列,其他人第一个档次,诗歌方面的话普希金和泰戈尔并列,徐志摩和顾城第二挡排头。”至于文坛浩如烟海如繁星那些伟大人物,实在没办法再拿出来说道,泰戈尔是标杆,鲁迅是旗帜,这才是比较的意义。

    说话间,方宏已经到了溪水边,这条溪水还不浅,方宏轻车熟路的砍树枝,做鱼叉。

    “枪哥,我发现你不应该做直播,而应该做渔民,你有这个天赋。”

    方宏翻白眼:“没办法,地上跑的,容易捉的都被捉成了保护动物,不容易捉的现抓抓不到,鱼是比较容易抓的。”

    不管鱼怎么机智,都是低一等级的生物,而且在水里,再怎么逃,还是在水里。

    方宏叉中了一条不怎么认识的鱼,不过看起来是类似青鱼,也就是川地说的乌棒黑鱼。

    将鱼收好,方宏用锅直接端了一锅水,正起身时,被锅里的一个小家伙吸引了注意力。

    “雪蛤。”

    雪蛤,东北林蛙,又叫做冰蟾雪蛙,就是小说中提到的解百毒的那种蛙类,它的皮下脂肪可以入药,非常昂贵,在东北,养殖这种蛙类的人在最近几年,都变成了巨富。

    “它居然不跳走。”

    “不跳走我就把它端回去。”

    “我突然想起,很多菜就因为对动植物的保护而消失了,比如罗国荣大师有一道绝对经典的熊掌豆腐,就因为海发菜成为保护植物而被迫失传了。”

    方宏回到营地,将锅放下,将火升了起来,锅放在火上,雪蛤居然还待在锅里。

    事实上雪蛤是林蛙,不是水蛙,呆在水里是没道理的,也不知道是为啥。

    “管它的,先煮着,正好尝试一下温水煮青蛙的传说。”

    鱼在溪水边已经处理好了,等水烧开时闲着没事做,方宏看到一只鸟飞过,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我看到这只鸟,联系到鲁迅,又想起了一个人。”

    “什么鬼?这有什么联系?”

    “大家知道除四害吧?”

    “知道啊,苍蝇老鼠蚊子蟑螂。”

    “不是的,在蟑螂之前,那个位置属于臭虫,而在臭虫之前,那个位置属于麻雀。”

    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都知道麻雀是当时的四害,不过那些人可能不太看直播。

    “麻雀有什么害的。”

    “有一个人,他说麻雀是四害,于是就开启了全国范围的除四害运动。”

    “这人谁啊这么吊。”

    “这个人是个副国ji干部,是鲁迅的三弟,是一个生物学家,名字我就不说了,怕被请喝茶。”这样的一个人物,说麻雀是四害,麻雀当然是倒了大霉了。”

    “为什么呢?”

    方宏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位生物学家自己家养了葡萄,自己没吃着,都被麻雀啄了。

第四十五章 三岔河蟹

    水温升高了,雪蛤依旧待在锅里,咕噜咕噜。

    方宏:“看样子,目前还没什么反应。”

    “枪哥,仔细聊聊鲁迅吧。”

    “嗯?”方宏耸肩:“我又不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说的你是运动员一样。”

    对啊,直播之所以受欢迎,不就是因为没有限制么,天南海北,想调侃什么,就调侃什么。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于鲁迅都足够了解了,从百草园到是鲁迅的学生时代,还有风筝是鲁迅的少年时代,后来鲁迅剃掉了鞭子,到rb仙桃学医。后来鲁迅回国开始写文,因为他发现医救不了中华,也正是写狂人日记的时候他给自己取了笔名,鲁迅。再然后鲁迅在北平做公务员,在北大北师大讲中华小说史,期间的纪念刘和珍君我们也学过,再然后鲁迅辞职,短暂的在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在魔都专职写书,直到他去世,整个人生中写他各个阶段的文章我们都在课本里读过。”

    “甚至,鲁迅去世后,他的侄子对于他的怀念,写的类似悼念文的回忆我们也学过。”

    其他的家,能有这么多文章选入课本?能和鲁迅比入选课本文章数量的人只有一个,那个人叫做李白,不过诗歌篇幅略小,大体上,每个人人生中都会读的文章中,以鲁迅为最多。

    “说说鲁迅的生平吧?”

    “鲁迅特点就是骨头硬,逮着谁骂谁,当然了,唯独没有批评过自己的二弟周作人,不过鲁迅死的时候,周作人还没做汉奸,要不然骂不骂那就不好说了。从文章里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鲁迅过得特别清苦,从小家贫,后来也是个穷教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