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饕餮之冒险王-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夏桀自己埋在这儿的,还是古蜀国的君主把他安葬在这儿的,或者着干脆就是成汤对他的流放,对他的诅咒?

    古人的想法,谁能明白。

    滴答,滴答,水滴滴落。

    陪葬坑外,居然是一条用石头垒起来的河流。

    夏开启于启,或者说开启于治理河道,亡于困河的夏桀?

    “这恐怕是夏桀败退后,在这里立国失败,最终死亡之地,这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国都。”

    “枪哥,不是说还有古蜀国吗?夏能在这里立国?”

    “没说清楚,在商代以前,我国是方国制度的,或者说是城邦制度的。”

    “就好比说,每个城邦每个部落有自己的首领,但是都独尊一个夏王,其中商部落也一样。”

    “那个时代,没人能控制整个天下,夏不行,商也不行,他们的势力范围始终在中原附近,其他国度尊他们为主,却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听他们的命令的。”

    古蜀国的来源本来就和夏有关系,等到夏灭了,古蜀国是拥护商,还是像历史上的南明一样逃往?

    恐怕后者可能性更高。

    古蜀国毕竟是有记载的,但是记载中却没有尊商的说法。

    而到了周,古蜀国重回中原治下,也是有原因的。

    夏,周,都是黄帝正统后裔,而古蜀国也是,但是商不是,商在部落时代就不是和黄帝一路的,古蜀国不尊商也情有可原,这可能也是古蜀国出土的青铜器水准比商还高的唯一可能性。

    “对于外国人对于夏的疑问,我们始终不能解答,因为我们也没找到文字,今天发现这里,估摸依旧没有文字。可是有一点,这些事情绝对不是没形成国家的普通部落能做到的,这些遗址本身就是国家的证明。”

    眼前的水渠环绕着整个地下宫殿,那些石柱顶起来的不是天花板,而是地。

    往南算是走到头了,往东有什么,方宏三人还没来得及去看。

    噼啪声之后,对讲机响起:“专家下来了,接到人了。”

    方宏:“好的,我们马上上去。”

    三人往回,一路上走过了墓穴,走过时各有不同的想法。

    “枪哥,你说这个棺椁真的属于夏桀吗?”

    “可能吧。”

    那个传说中发明了各种奢侈享乐和残酷刑法的暴君。

    “暴君。”

    “暴君只是相对于当时的时代而言。”

    时代是进步的,有时候也会开倒车,从封建制度讲,夏桀的做法的确是很大的错误,但是结果却不一定是坏的。

    原因很简单,那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贵族拥有奴隶,中央统治松散。

    夏桀几度加强集权,并且让自己高高在上。

    换个说法,在夏桀眼中,其他人都属于一众人,自己属于万人之上,这和封建制度是不是很相似?事实上夏桀做的事情,后来的皇帝很多人都做过,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强中央集权,最终让这个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家。

    传说夏桀能文能武,只是不把心思用在正事上,所以最终才被打败的。

    能文能武的皇帝多了去了,从古到今能建功立业的有几位?

    封建或奴隶君主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的局限性,这些都是权力带来的后遗症。

    方宏顺着绳子往上爬,率先出了塔。

    先见到的还不是专家,而是军方的人。

    这种发现,军方始终是先要力求控制的。

    要不然来一群人给文物抢走偷走,找谁哭去?

    军方的人上前,握手:“你好,感谢你为国家做的贡献。”

    “这儿也不是我发现的,是他发现的。”

    这个肩头上校的军人点头:“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物资送过来,他也不适合现在舟车劳顿,就在这儿养病吧。”

    方宏点头:“这一次可能是个大发现。”

    “我们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

    “我们经过分析。”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头上前:“这应该是距今三千五百年前的遗址,不过仅仅是分析,还需要实物证据。”

    方宏点头:“我感觉这个大墓和夏桀有关系,那个时代,我想不出第二个人有资格拥有这种规模的大墓。”

    现在探查之下,已经大概知道这个墓葬的规模了。

    观星台高三十米,一号地宫往下距离陪葬坑还有六米落差,而沟渠也有落差,这个建筑从顶到低的距离超过了四十米。

    目前往南的延伸达到了六十米,根据这个来推算,这将是一个宽一百八十米,长六十米,高四十米的巨型建筑。并且周围应该还有别的地宫或者建筑。

    根据那个时代的布局,附近可能有大大小小上百个独立建筑围绕,如果都是石头建筑的,可能会全部保存下来。

    来的专家不止一人,来的仪器也有很多,最关键的是大型冷光探照灯,没有紫外线的探照灯,力求不伤害带有颜料的东西。

    不过由于裸露,丝绸布匹一类的东西早就腐化了,而那个时代的没有漆器,恐怕也没有什么好保存的。

    还有就是开馆的事宜,要短时间内能把里面的尸首除湿,封存,才能开馆,所以需要一个完备的计划。

    老教授名叫王路,是sc大学考古系的土木类专家,和霍教授关系还不错,也提前通气了解过方宏,这些老一辈的专业人士,每每遇到这种问题,就把方宏当冲锋官使用。

    方宏也无所谓,谁叫自己就这么好的运气,就给遇上了。

    夏桀的墓啊,好古老的墓穴。

    在周以前,还没有任何一个确定留名过的王的墓穴被发现过。

    这将是考古界近年内最大的发现,没有之一。

    方宏偷笑,从发现这里开始,自己冒险家这个家字,就坐定了!

    “老教授,我还有一个问题想不通,为什么夏桀会到这儿来?是商汤干的吗?”

    老教授顶了顶眼镜:“夏灭产生了彝族,商灭产生了苗族,其中虽然有其他一些隐秘和没有被证实的观点,但是大抵如此吧。”

    历史上,太多的少数民族都是从汉族中分出去的,至于原因,各种各样,逃难逃成民族,是中央集权开始前的一种文化特征。

    所以,彝族是太阳的后裔?

    乐子大了,如果搞清楚古彝三星堆与夏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又一个夏朝存在的铁证!

第九十五章 说食谈古

    一切准备妥当后,方宏第三度下地宫,现在或者应该说是,下墓穴。

    “夏桀其实不是末代夏王的名字,桀是谥号,取自桀骜的桀,意思是这个君主凶暴。”

    “枪哥,桀这个君主,真的做过那么多残暴的事情么?”

    方宏愣了一下:“从后世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君王九成九都算得上是残暴与愚昧,不过也不排除后朝黑前朝的情况,这也不尽然,有的时候后朝反而会给前朝洗白。”

    历史是一个很难以言说的东西,就比如说,史学界是普遍怀疑夏朝的存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文字证明。

    但是在史记中,夏的世袭谱制和商一样是完整的,甚至非常详细的记载了每一位王的卒年(没有生年),而夏朝中间也发生过由于诸多王族争权而无王的时代,所以叫做夏有王无王四百五十载。

    最开始,人们也是怀疑商的存在的,但是商文字的出现,与史记互相印证,发现史记对于这些商王的考证与真实情况一般无二。

    换句话说,最开始被怀疑的商,被证实了,而夏被证实也是迟早的事情。

    下到地面,方宏给王教授指了方向:“这边往南,一共还有三个墓室以及一个陪葬坑,再往外是一个环城外墙一样的构造,那个构造就没有墓室分隔了,似乎是把这里围成一个圈的。”

    上校上前:“王老,是不是派人进来先清理上层土壤?”

    王教授摇头:“这里和普通那些墓葬遗址还不同,这里地势低矮,不过刚好避开了水流,如果挖开表层土壤,下面就该积水了,具体整么处理,还得考量一下。”

    很简单,这里是封闭起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建成博物馆开放?如果是后者,那么这里地表方圆几万平方米的区域都要掘地十几尺。

    而要那么做,得首先找到这个墓穴曾经的正门。

    连门都没有,来的游客也从观星台窗口下?王教授就不是爬下来的,而是被吊下来,普通人能有军人那么顺利的下来么。

    “棺椁就在那边,我们先去看看?”

    王教授摇头:“不急,不急,都已经找到了,也没有动它,哪还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先去找存留的文物。”

    本来蜀地就不怎么遭受盗墓的威胁,像这种大墓穴,就算是不挖掘也无所谓。

    大多数时候的墓葬开墓,都是为了抢救性挖掘,因为被人盗过,所以才挖开,很多古代大墓明明就竖立在地表有建筑,也没有被挖开,就是因为没被盗墓贼威胁,用不着挖开。

    搞了半天,方宏还以为回来一大波人把这里挖个底儿朝天,结果可能根本就不会开挖。

    这里除非地面有人接应,否则从外面来的人休想进入这里,其实被盗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了,各行各业,民间的高手都是牛逼哄哄的,不排除他们能找到办法进来。

    就像前一段时间,一哥们儿走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刑拘,最后居然没判刑。

    原因就是,这哥们儿研究出了这种动物的繁殖方法,国家投入好几百万上千万都没搞定的事情,被他搞定了,说出方法,算是为拯救这种保护动物立功了,也就没有坐牢,只不过被罚款教育了。

    在考古行业内,除非是那种年纪很大的专家,才懂得比盗墓贼多,否则一般的学院派,哪儿比得上盗墓贼经验丰富?

    王老带着众人朝着东侧墓室走去。

    团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两个探照灯,把前路照射的火亮。

    “王教授,你说夏战败后,商汤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掉夏桀,另外,不是传说夏桀死在了南巢么?”

    王教授顶了顶眼镜:“年轻就要多读书啊。”

    方宏一时语塞。

    “666,枪哥也有吃瘪的时候。”

    “第一,我国古代的二十三位主要末代君主一半以上是寿终正寝,剩下一半要么是禅让后病死,要么是灭国前自杀,被下一代统治者直接杀死的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野史记载的这种情况也得不到考证。”

    换句话说,大部分末代君主并没有被杀死。

    “这就和制度有关系了,虽然历史书一直写的是从夏开始,就进入了家天下时代,实际上古代出现的众多皇帝和君王中,仅有不到一半的人是从父辈和兄长哪儿继承来的皇位,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禅让继位的。”

    “朝代更替,末代君主昭告天下让贤是必要的,比如汉献帝,李后主,柴后主这些人都是这样,而在同姓中,也不一定就全是继承,很多皇帝没有后人也没有兄长或族弟,所以皇位实际上是禅让给了亲属关系不足以达到继承制度的同姓人。”

    影视剧老是表现后宫争斗,诸王夺位,实际上历史中的诸王争夺皇位也就发生过那么几次。

    方宏尴尬的笑了笑:“我是指,夏桀为什么会到这儿来。”

    王教授点头:“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在古代,不管是继承还是禅让,总之而言,皇位传承都是有根源的,大概历史上可以分成三个帝国,虽然朝代众多,但是很多朝代都是继承了前朝的皇权。一旦这种传承发生,那么上一代统治者是不是还存在,意义就不大了,我们的历史讲究成王败寇,史学家也并不关心一个亡国君主的身前身后事。”

    眼前,第一个朝东的墓室就给了众人震撼。

    一个大鼎,就放在地上,这居然是一个,三足鼎。

    四足鼎就是礼器,按道理来说,这个时代的三足鼎实际上就是锅,可是夏末商初,煮饭一般都是用陶器,这个鼎,是用来干嘛的?

    王教授回头:“我听霍老头说你是川内数一数二的大厨?”

    方宏一听到夸奖,立刻谦虚:“没有没有,不管是上河菜还是盐帮菜、下河菜中,比我有本事的大师都多得是。”

    王教授点头:“那你知道煎熬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么?”

    煎熬?煎饺,熬阿胶,两个字都是烹饪方式。

    “烹呢?炸,烤,焖,氽,烧,蒸,烩,爆呢?”

    方宏思考了半天:“除了炒之外,其他的烹调方式最开始都是用来杀人的吧。”

    煎熬,铜鼎下生火,活人入鼎,不就是煎熬?

    炮,烙,这些都是刑法。

    方宏抬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