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艳人生-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毕也不便插嘴,只能在一边听着。

    孙若英微微摆摆手,姿势是那样的优雅。“罢了!别您、您的,好像我多老似的。还有,别把我想得那么善良,我要惩罚你们,就真的要你们赔付。只是你运气好,你送来的四本书里面,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只是刊印、年头也不久远,并不罕见,价值不大。值钱的是三部手抄经书。”

    张哲心里一跳,第一次淘就弄到值钱的东东,他还是颇为激动和雀跃的。不是钱的问题——到现在他也不觉得真能值多少钱,以庞帅两本普通书都能抵一万来算,估计价值也不过几千块。也不管是运气、直觉、还是眼力,捡漏成功本身就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我也看过那几本,这朱砂手抄经书应该年代也不会多久,难道是哪位高僧手抄的么?”激动之于,他也虚心请教。以孙家的底蕴,以孙若英的表现,当然是庞帅级别拍马也赶不上的。

    “本焕老和尚,听过没有?”

    张哲和老毕对望一眼,然后一同摇头。

    年轻人有几个有兴趣了解佛教?何况僧人。张哲也就知道台湾创办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和慈济的证严法师几个。台湾佛教氛围更浓,他们又积极入世、影响力大,以至于让马英九、蔡英文等国、民两党政治人物,出于形象、或选票需求,也得常常拜会、参与活动,所以常上新闻。大陆常上新闻,最知名僧人,或许是少林寺CEO的释永信了……

    “要论知名度、影响力,本焕不如近代弘一法师、印光法师、虚云大师等高僧,但他现在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对粤地佛教有颇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你找到的三卷《楞严经》,是四十年代壮年时期的释本焕刺血抄录的经书中的一批。”

    “刺血?!”张哲惊讶。

    “不奇怪,僧人抄录经书,也是一个静心、发心的过程。为了庄严,很多时候用朱砂,而有的发愿、为表虔诚,会以血为墨,这也是变相的苦修方式。不过人血是有限的,一般是抄录字数不多的经卷,比如几百字的《心经》,或用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每次抄录的时候,刺血混入朱砂之中。”孙若英心情大概不错,耐心的讲了一下。

    “据说释本焕老和尚四十年代在五台山,刺指、舌之血为墨,书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以及《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师法王子经》等20余卷,共10余万字。但当世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抗战、内战、匪寇……那些血经都失散了。到现在仅保存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他当今的身份,意义非凡。所以,能找到三卷当年的血经,价值当然低不了。”

    广东人对拜神是很信、很讲究的,像潮州更是随处可见香炉、牌位,一棵古树、一个小庙、一个石像、屋角、路边、土地、关公……都会有人香火祭拜。广东人后裔的香港人,至今也保留拜神习俗,比如电影开机都要拜神的。别的尚且如此,寺院大庙的佛、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多少不懂佛教、自求富贵的去朝拜。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排头兵,深圳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财富,也造就了不少富豪。而弘法寺,是深圳唯一佛教正统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寺院,少不了商界名流的信众。而多年住持弘法寺、修行八十年的百岁和尚释本焕,也成了弘法寺的活菩萨了,据说皈依他门下的信众多大数十万人。

    如此人物,一旦出现了失散几十年的血经,即便老和尚自己、正规佛门弟子,不会执著,那些世俗信众,也会不惜巨资买回、捐赠供奉给弘法寺。

    有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背景,孙若英笑言:“现在只是让人专人鉴定,极有可能是释本焕当年的血经,但本焕大师人还在,这最终还需要他本人鉴定。消息传出,已经有不少深圳富商表示要高价请回。所以,恭喜你。”

    张哲舔了舔嘴唇,忍不住问了一句:“孙小姐,那个……”

    他本来以为是孙若英有心免除他的赔偿,而把稍微有价值的经卷抵充,现在听完来历之后,知道价值肯定不一样,二十万已经是小数了。只是这样问孙若英,会不会被她视为贪心呢?

    见他吞吞吐吐,孙若英替他问了出来:“你是想问,如果最后确定是真的当年血经,能值多少钱吧?”

    张哲有点尴尬,忙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好奇。这东西在我手里,也就最多几百块的价值,而且可能几十块都卖不出去。”

    “放心,我不会太黑的。我不是恭喜你么?”孙若英似笑非笑的看着解释的张哲,“到最终确定和卖出,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毕竟本焕大师年纪很大了,需要机缘。看你着急,给你两个选择吧!”

    “什么选择?”张哲忙问,他没底气跟孙若英谈判,但给机会的话,当然不想错过。

    “一,那三卷正式转让给我,我补偿你一百万,以后价高、价低与你无干。二,你也跟着赌一下,最后纯利给你三成。各方面渠道都是我,占七成不过分吧?”

    (释:因释迦牟尼佛的‘释’,在中国,佛门弟子也被称为释子,法号前都可以像姓一样加释,如释永信、释星云。并非辈分、俗家姓释。)

第四十一章 资源,六十万

    说完两个方案之后,孙若英端起水杯轻抿了一口,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哲。

    她这洞悉一切式的目光,让张哲有点不自然,感觉她好像不关注结果,只是想要看他纠结于选择的过程似的。而他不争气的心脏快速跳动,也让他知道自己确实在纠结!

    张哲没有说话,毕立宇却急了起来!

    他很清楚张哲的家境情况,而家境情况、往往影响人对钱的决策习惯。假如这是决定一万块,他屁话不会说;若是十万块,他相信张哲会慎重、小心,但也相信他能决断——就像之前孙若英弄的二十万似的。一百万就不同了,这超过了张哲现阶段接触上限、没决策过、一定时间内也很难接触到的资金,这样就容易判断失误了。

    他则不同,不说百万拿来玩,至少不会有巨款的感觉、不会震惊。身为好兄弟,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张哲。

    “选第一个吧,保险一点、落袋为安……”即便是小声提醒,但这样环境,相信孙若英是能听到的,但老毕也不顾那么多了。

    张哲面无表情,脑子里则快速的思索着。一百万去除二十一万来算,还能净得七十九万;选择分成的话,至少要三卷血经卖出三百万以上才能得到同样的收获!虽然以孙若英的手段,有可能运作卖得更高,但这终究要本焕大师确认。一百多岁高龄,多少会老眼昏花了吧?还能认出六、七十年前抄录的经书吗?一旦否认,价值就……

    而他纠结的,不是选一、选二,而是该不该选!这可不是一万、十万,她若不说出来,他根本不会知道,那为什么要分给他呢?孙若英能以四十万来整他们三个,这会不会是升级的整蛊取乐?等满怀期待选择一百万、人家说是开玩笑的,那就郁闷大了!

    孙若英没有催促他,反而示意他们坐下、不用拘谨的站着。

    “行了,一百万不少了……”老毕再轻声提醒了一下。

    张哲也终于开腔了,“孙小姐,我觉得两个方案都不大公平。”

    “哦?”孙若英表情不变,“你的意思呢?”

    毕立宇着急的拉了张哲的衣服一下,心里暗暗苦笑,大哥啊,你现在有跟人谈公平的资格吗?能给你公平对话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无论是补偿我一百万,还是分三成,都不公平!因为这东西在我的手里,也就是蒙尘之珠,再怎么花心思,也升值不了多少。只有你的眼光,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才会去鉴定,而无论是鉴定还是售卖,都是你的关系、渠道。我付出的成本不过几百块,你可能几百倍都不止,分我这么多,怎么公平呢?”说到后面,张哲自己也淡定了,“你能免去我十九万债务,我已经很满意、很惊喜了。”

    老毕瞠目,被他吓了一跳,没想到来个转折。虽然这么做很可惜,但至少不会有害。而很快他又想得更多,暗赞起来:既凸显了不贪心,又拍了个到位的马屁,赢得好感之外,还能有以退为进的效果!

    孙若英在张哲说话的时候,一直注视着他,从他的眼神、表情,看到了他的内心真正想法。一般人会觉得他是不贪心,进一步会觉得是装作不贪心,而她看到的,则是张哲不敢贪心!

    “别说冠冕堂皇的,老实说,你的推让,是怕得罪我多一点,还是怕我耍你多一点?”

    听到她识破的话,张哲稍微有点尴尬,不过他已经淡定下来了,也就直接回答:“都怕!拿了我也不安心,也没指望夜草而肥。”

    “啧啧……”孙若英摇摇头,略微不屑的说,“没志气!”

    张哲一怔,但也没多大感触。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不指望夜草而肥,为什么会去淘这些物品?别借口是我逼的,你也可以继续玩儿你那玩具当铺……”孙若英在讽刺了一句之后,又说:“别以为靠双手打拼才叫骨气、才叫成功。珍惜、利用上所有的资源,也是成功。”

    “珍惜、利用上所有资源?”张哲喃喃重复,他很重视孙若英的话,因为她这级别,相对他来说,要成功太多了。从她那里得到的一点经验,即便无法赶上她这级别,也一定对他自身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他在思索,毕立宇也思索了起来,这话似乎有更多的含义。

    “兴许在你们看来,我的一切是依靠了孙家的关系。可为什么不呢?我能有更多资源、更高起点,难道非要去白手起家?孙家的一切,是凭空出现的?难道不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前人种了大树,我不去把树壮大、去另外种树苗,才是不智。”孙若英以自身为例,缓缓说道。但她没有再说更多了,如果他们不能举一反三,也不值得她提点了。

    这话对毕立宇冲击最明显!他有类似的背景,虽不如孙家底子厚,但老爸也远胜于一般人。用他一贯的想法,靠老爸的话,创业也不纯粹,而且怎么奋斗也难超过父亲,干脆悠然享受,以后老实接班守业就好了。现在听了孙若英的一席话,则是豁然开朗,有了完全不同的一片天地。老爸的底子也不是白来的,靠老爸就靠老爸嘛!独立打拼一点小事业,未必就比把老爸的事业维持好、发展大有面子。

    而张哲……

    张哲也在沉默思索孙若英的话,她说的是家世,这是他没有的,但道理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我明白了,我不用畏首畏尾,这次无论是孙小姐的机缘、还是走了狗屎运,同样是我应该值得珍惜的资源!”他说着,打开钱包拿出两张一百元的:“这张钱和这张钱,在架子上是一样的。我自己白手起家打拼来的第一桶金,和狗屎运得来的第一桶金,也是一样的,包括孙小姐提携也是一样的。”

    看他能想到这一层,孙若英微微赞许点头,但又瞪了他一眼:“你说我等于狗屎运?”

    “呃……不是,我是琢磨你说的所有资源,我以前没想过运气、机缘这些也是一种值得珍惜和把握的成功资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张哲叹道。

    “那再给你选择一次。”孙若英颔首微笑。

    “既然我的运气也算是一种成本,而且是最大的成本,那我不客气了,我选择一。”张哲说这话的时候,感觉自己自信了许多、也舒畅了许多。

    “把你的卡号给我。我会把六十万打你卡上!”孙若英点头,有那么点‘孺子可教’的意味。

    “六十万?不是一百……呃,七十九万么?”张哲奇怪怎么少了近二十万。

    孙若英笑吟吟的反问:“你不用交税么?你中奖也要交税吧?我这是代你交税,没跟你按个人所得税算你就自足了,要不远不止扣二十万。我还送你一万呢!”

    代交税……张哲无语,刚刚得她点化、尊敬贵人,立马又恢复了整蛊玩人的狡猾一面了。

第四十二章 值不值五万块?

    虽然明知道孙若英不可能回代交20万税,但能够免去之前的21万债务,还能净得60万,对张哲来说,依然是意外之大喜。感慨人品好就是没办法,毕立宇也直呼他走狗屎运了。

    算起来,叶芝偷手机、讥讽孙未央惹出来的麻烦,对张哲来说,固然有很大的刺激和压力,但积极意义更大,比如说把他的眼界已经刺激得更大了,不再只是计较几十块的收入、几百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