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残忍之事,使他再也忍受不住,开始了杀倭寇的行动。

    当时在唐城,真正的倭寇并不多,大多都是伪军。

    整个唐城市,真正的倭寇其实只有五十多人,就这五十多人,竟然吓得整个唐城市几十万的人不敢动弹。

    知道倭寇真实人数的李茂公,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感到非常丢人。

    自己竟然被五十来个小倭寇吓的不敢反抗,当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一天夜里,他纠集了几十个老兄弟,拿着砍刀就摸进了倭寇大营,砍瓜切菜般的干掉了所有的倭寇,震惊了整个唐城市。

    当时正是秋天,倭寇大军前来报复之时,他们早已经跑进了青纱帐里面。

    一个秋天,倭寇一个师的兵力来回扫荡,竟然就没有抓到他们几个,反而被杀了上百人。

    此事闹的很大,李茂公一时间成了抗日英雄,名传四方。后来冬天来临,事情急转直下,他们没有好的藏身之地,再加上有人告密,死了不少弟兄,他的妻儿老小也因此遭了毒手。

    到最后,李茂公的队伍被打散,他也因为一时不慎被伪军捕获,当作了一般的囚犯,给带回了倭国的矿场里当苦工。

    再往后,就是李云龙所说的,他杀了监管,逃到荒山野林,独自生存二十来年,至今方归。

    这些事情,说来简短,但是那一桩,那一件,都非是常人所能办到。也只有胆大包天之徒,血性男儿之辈才敢出手。

    此人身世也当真凄惨,就因为抗击倭寇,父母妻小,都被倭寇残杀,可说是被倭寇灭了满门!

    这也是为什么,他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就会找机会杀倭寇,能杀几个就杀几个,绝不留情。

    刘小璐和杨晓月两人听了李茂公断断续续的讲述,都不禁眼眶泛红,直欲掉泪。

    就是谢夫之、马克、赵春江几人听到那个年代的残忍之后,也都是有点罕见的沉默。

    李茂公估计很少和人说话,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没有停止,直到嗓子沙哑,这才停住,此时他的结巴的毛病竟然大为好转,说话不再结结巴巴的了。

    果然像他这种因为和人交流而造成的说话困难,只要这话说多了,和别人交流时间长了,口齿也就清晰多了。

    李飞阳问李茂公:“老爷子,你家的酒坊酿的都是什么酒?”

    李茂公道:“高粱酒!大红的高粱酿的酒!带劲!香!好喝!”

    李飞阳道:“比茅台如何?”

    李茂公摇头道:“不一样的!南方酒和北方酒,不。。。不一样的!”

    李飞阳笑道:“南方好水多,好酒就多,北方多是烈酒,酒劲非常大,口感就就不怎么好了。李爷爷,你所酿的高粱酒难道还能比得上云贵地区的名酒?”

    李茂公道:“比不上,但。。但也差不多少!”

    李飞阳眼中一亮,道:“如果现在有一家酒厂的话,您能否指点一下高粱酒的酿造过程?”

    李茂公道:“酿酒之法是我祖传秘方,不传外人的!”

    李飞阳大为失望,他是好酒之辈,本来想弄一家酒厂,让李茂公指导一下酿造高粱酒的方法,也好尝尝李茂公所说的高粱酒的滋味。

    李云龙在旁边听了,也想尝尝李茂公嘴里的高粱酒,他和李飞阳的打算一样,就是想找人你弄一家酒厂,让李茂公指导一下,看看酿成的高粱酒到底味道如何。

    但是,听到李茂公说酿酒是祖传秘方,不不传外人的时候,李云龙也是大失所望,一脸遗憾。他和李飞阳两人,这等真正的酒徒,为了自己的爱好,专门弄一个酒厂来供自己享用,对他们来说,那是理所当然之事,至于酒厂的盈利方面,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李茂公见到李飞阳和李云龙两人一脸失望,笑道:“我祖训里面,虽然是酒方不传外人,但是我如今孤苦伶仃,孑然一人,妻子不在,双亲不存。那还有什么内人外人?”

    李飞阳见他神色木然,双眼空洞,虽然脸露微笑,说话声音却是平平淡淡,但是一股莫大的悲苦之意,不自觉的就流露出来。

    刘小璐见他语气悲苦,不由安慰道:“李爷爷,你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虽然现在你的家人都不在了,但是在场众人都是你的亲人!我们都会陪着你的!”

    李茂公呵呵笑道:“好,以后你们几个娃娃都是我的孩儿们!”

    他对李飞阳道:“飞阳,我看出来了,你在他们里面,是拿主意的人,我看他们几个都很服你。既然你们都是我的孩儿了,我这酿酒之法传给你们,就不算是违背了祖训。我若是就此死去,可怜我李家几百年的高粱酒,只怕会就此绝迹了!我怎么也得酿出几窖拿得出手的好酒,给后人留点念想,给我李家的酿酒法子传下去才能闭眼去见老祖宗。”

    李飞阳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不由大喜道:“在城郊就有一个老酒坊,我还在里面的酒窖里存了一些买来的老酒。只是这家酒坊时间长了,早就荒废了,据说还是解放前的老酒坊,听老人说,这家酒坊以前酿的酒还非常有名。李茂公道:“是东南角的那个老酒坊吧?”

    李飞阳道:“您怎么知道?”

    这句话刚问出来,李飞阳就反应过来:“难道,这家荒废的老酒坊,就是您以前酿酒的作坊?”

    李茂公道:“应该不会错了!改天,咱爷几个得去那里看看去,我还记得我当初还在里面埋了点东西。唔,到底是什么呢?我一时间有点想不起来了!”

    李飞阳对于他埋的什么东西,根本就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有没有好酒喝。只要李茂公答应肯指导酿造高粱酒,别的什么东西,都无所谓。

    当下,李飞阳说道:“我这就让人重建酒厂,到时候一切准备就绪,就要请李茂公爷爷前去指导。”

    李云龙道:“小子,算我一份!有什么打点不到,你就直接来找我!我来给您开路!我当初也喝过唐城的高粱酒,确实不错!咱先说好了,酒酿出来后,得先让我尝尝才行!”

    李飞阳笑道:“就算你不说,我也会记得您老的!”

    马克和赵春江也兴致勃勃围拢过来,道:“老大,咱们真的要酿酒啊?你放心,肯定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李飞阳道:“当然是真的要酿!我回去就让老黄、老虎他们几个重建酒坊!”

    告别了几位老人,李飞阳回到小小院子里面,就开始安排老虎和黄锦户安排酒厂重建的事情。

    忽忽几日过去,酒厂的重建开始进行,黄锦户和老虎每天都来跟李飞阳报告建设进度。

    这一日,李飞阳拿出一叠厚厚的文稿,递给谢夫之:“老驴,你看看看我这篇小说写的怎么样?”

    谢夫之奇怪道:“老大,你不是刚刚给《武林传奇》投出了一部小说吗?怎么现在又写了一部?老大,你写作的速度,当真厉害!”

    谢夫之说着,结果来李飞阳道文稿,看了看名字,只见第一页稿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红高粱》。

    谢夫之道:“耶?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这不像是武侠小说的名字啊。”

    李飞阳道:“这不是武侠小说,这只是小说,和武侠无关。”

第五十二章 文学研讨会上的争论

    “不是武侠小说啊?”

    听李飞阳说这部书不是武侠小说,谢夫之就有点不想看了。

    他性子飞扬跳脱,对一些纯文艺性质的小说,都不太喜欢。嫌那些所谓的文艺小说,看着太费脑子,虽说不吃力,但是却很少会有那种阅读的快感。

    但是,作为李飞阳忠实的小弟,他对李飞阳的作品,都必须如指掌才行,这部作品既然是老大写的,他怎么也得看一下,不然的话,和别人谈论起老大的作品来,自己要是说不上来其中的片段,那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掀开第一页,慢慢了看下去了,对于里面的第一人称的描写,有点不太同意:“老大,咱这么以‘我的爷爷’‘我的奶奶’‘我的爸爸’这样的口气来引出书里面的主人公,这种写法是不是有点不太好,我看了,感觉有点不太舒服?好像自己的家人就是里面的主人公似的,很难让我有带入感。”

    李飞阳道:“你才看了几页?你看完再说,看完后,对我说一下感受。”

    他们此时正在学校的一个小花园的凉亭里。

    微风吹来,花香袭人。

    这花中凉亭,正是闲来读书的好地方。

    李飞阳把书稿让,谢夫之看,就是让谢夫之提意见,让他说一下对此书的一些看法。然后,他还会给赵春江看,给马克看、给李东生看,几个要好的同学,他都会拿给他们阅读一下,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李飞阳的这种做法,是谢夫是之知道,这是李飞阳的习惯,他一般都会先把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先看一遍之后,问了大家的阅读感受和对书里面的某些东西的理解之后,他才会修改一下,再另行发表。

    谢夫之看书有点慢,李飞阳见他慢慢的看进去了,慢慢的入了迷,连上课铃声响起了,也没有听到。

    李飞阳踢了他一脚:“上课了!快回去上课去吧!”

    谢夫之迷迷瞪瞪的抬起头:“上课了?哦哦哦,我得赶快回教室,老大我先走了啊!”

    他抱着书稿起身,出了凉亭,脚步不停,走向了教室。行走间,时不时的低头看一下手里的文稿。

    看到谢夫之的态度,李飞阳心中大定,知道这部书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李飞阳本人是知道《红高粱》这部书的影响力的。

    当年,莫言写出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实实在在的震撼了那个时代的很多人。

    这部作品,严格来说,描写的并不是非常的细腻和详实,它有点粗犷或者说粗砺。

    翻开这部书,一股浓浓的带有乡村特有的野性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他所描写的也是一种属于人身上的一种原始的野性和生命力,另外再加上一点人类兽性和人性的对比。

    这部书看完后,对人心灵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李飞阳前世看完这部《红高粱》之后,久久不能平静。除了有对女主人公死掉的遗憾,剩下的就是对日军暴行的愤怒和仇恨。

    特别是关于罗汉被当众剥皮那一段场面的描写,血腥凄厉的画面,懦弱胆小的民众,逆来顺受的小农思想,都使人难以释怀。

    上一世李飞阳之所以被日本武者连番挑战,最后受伤而死,很大部分就是因为看了这部作品后,热血上头,在武功大成之后,只身赶赴日本,杀了好多日本的武道高手,引起了日本武道中人的愤怒,对李飞阳群而攻之,连番挑战,这才把李飞阳累的吐血而走。

    虽然李飞阳最后把他们全都当场干掉了,但是自己也因此受伤不治,一命呜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书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但凡在那个年代第一次看到这部书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书中那种原始的野性美,粗犷美,魔幻美以及略有一点点感性的描写,都恰到好处的给这部书无限的张力和生命力。

    前世的李飞阳,一直都认为,某些九零后、零零后甚至某些八零后的一些脑残追星族,一些抱怨族,都有必要看看这部书,知道一下先辈的苦难和抗争,了解一下几十年前的残酷和疯狂,也好能让他们能够多少有那么一点自尊自爱的念头,多一点对烈士和英雄的尊敬,多一点对现实生活的清醒客观的认知,多一点骨气和热血。

    李飞阳如今的世界,就如同李云龙说的那样,社会宣传上面,有点不对劲儿!

    在李飞阳的前世所处的社会,由于某些方面的政策倾斜,只抓经济不抓精神,或者说,经济社会,金钱开道,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道德败坏殆尽,人人互不信任,社会公信力成了狗屎,官员满嘴喷粪,负能量笼罩整个华夏,中国传统文化到了崩溃灭绝的边缘,此种情形实在是不亚于亡国灭种之祸,思来让人痛心。

    如今的大汉国,就有了这种苗头。

    这才刚刚改革开放,拜金主义就已经流行开来。

    有些西方的垃圾观念,糟粕理论,就有了蔓延流行的趋向。

    什么金钱第一,两性开放,什么西方民主,大汉国却是**。鼓吹西方金钱享受主义的言论开始冒了头。

    有些脑残人士,就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国内圆,于是出国热开始兴起,各大城市的有门路的人,纷纷出国镀金,美其名曰出国深造。

    如果任其这么发展下去,必然走向和李飞阳前世相同的路子上去,那时候,人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