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天启-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闻得此言,李儒身子一颤,当即便是一口鲜血狂喷而出,随即失声惊呼道:“不好!中计了!”待再看内宫方向,只见那边人声嘈杂,刀刃相交之声随即传遍洛阳,心中黯然,叹息道:“岳父大人,你悔不该不听小婿之言……”眼见着吕布、李肃等人引兵前来,他自悬相国府内,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董卓被诛,洛阳王允统帅百官,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吕布诛杀董卓有功劳,拜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李肃为安远将军。

    时守函谷关守将徐荣、李傕、郭汜、张济俱是嗔目结舌,思量一番后,李傕、郭汜主张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不想王允在大殿中怒声说道,“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徐荣得闻此讯,不由得为之一声叹息,乃说道,“前有太平贼大举压境,后有王允逼迫,如此奈何?”

    李傕惶惶,说道,“我等皆是出身西凉,求赦不得,如今各自逃往西凉可也。”

    徐荣心中黯然,漠然不语,忽然屋内传出一声冷笑,“如此作为,死期至矣!”

    郭汜脸色一变,怒道,“你乃何人?在此胡言乱语!”

    “某?”那人一声冷笑说道,“某只为一刀笔吏尔,不过不忍见诸位大人步入死地,乃有一计相告!”

    张济面色顿喜,急切说道,“计?你有何计可助我等?”

    “某实在不知,为何诸位将军只想着存身……如今函谷关尚有十余万西凉精兵,为何不联合董公女婿牛辅杀入长安与董公报仇。若事成,则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再走回西凉亦未迟。”

    徐荣四将面面相视,半响之后,还是张济叹息说道,“先生一言惊醒某等,只是,如今函谷关外尚有太平贼大军压境,却该如何处置?”(未完待续。。)

第201集:长安事变

    长安事变,权势更替,作为这场权势更替的落败者,董卓死于吕布、李肃之手,恰在此时,太平军进兵函谷关,一时之间,函谷关上的董卓旧部,于不知不觉之间,落入了最尴尬的境地,面对汉室与太平军的两相压迫进逼,徐荣、张济、李傕、郭汜等人真是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此事易也!”就在众人难以决断的时刻,只听得那人微微一笑,口中淡然出声说道:“一面星夜赶往长安,一面且再守关数日,待事成,一同归与长安即可,长安接凉州,退可往草原,当得无事!”

    “可是……”李催皱眉问道,“就怕太平军紧追不舍,强攻长安,再袭凉州,我等只怕未必是对手啊……”

    “呵呵……”那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真当太平军无所顾忌吗?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并州曹操,长安剧变之后,我料太平军再拿下函谷关之后,绝对不会继续进军长安,而是转而去对付关东诸侯,到时候,我们不管是献出长安投降太平军还是退往凉州,都大有可为。”

    闻得此言,徐荣等人不由得为之大喜,相互对视一眼后,徐荣歉声说道,“不想先生如此大才,某眼拙,乃用先生为刀笔吏,还请恕罪!敢问先生名讳?”

    那人笑道:“在下姓贾名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非先生几误大事!如此……”徐荣沉思片刻说道,“还是让某留下吧,留某五万兵马,在此抵挡太平军几日……你等速去长安!”

    李傕、郭汜、张济对视一眼,拱手说道,“保重!”

    徐荣重重点头。遂对贾诩说道,“多谢先生不怪罪某眼拙,先生还是同他们一道去长安吧,王允、吕布俱是难缠人物,少不得借先生之谋!”

    贾诩微笑说道,“某自当尽力!”

    李催沉声说道。“那某且与公茂相约十日之期,时至,望公茂速退,某等当在长安为你接风!”当下引兵往长安而去,自有吕布、李肃等人率军力敌,然两军数量实在悬殊,几番下来,便是吕布也感觉无比的疲惫。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且战且退。

    献帝虽然心中惊惧,看了看身边司徒王允的脸色,见其面色平静,无视城下数万逆贼,想起以前王允对自己的好。献帝心中又是叹息又是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之后。只怕是难以善后。

    果然,不多时,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率兵直至皇宫内城门前,李傕口中不住的大声呼喝:“王允老儿,可敢出来见某?”

    城楼之上,赫见王允冷冷一哼。当即怒声喝道:“叛逆贼子,老夫有何不敢见?”

    李傕闻言一愣,等反应过来,当即破口大骂出声:“王允老儿!董公乃陛下社稷之臣,何以无端被你谋杀。如今臣等特来报仇,快快下来受死!”

    献帝看不出去,上前一步喝道,“你乃何人?乃造反耶?”

    李傕见一少年身穿黄袍,出言喝己,连忙下马说道,“某乃董公麾下李傕,此行只为董公报仇,非敢造反,但诛王允,臣便退兵。”

    张济也道:“不错,此番我等前来,乃是为董公报仇,绝不会伤及陛下一分一毫!”

    “你!”献帝到底年岁还小,虽是机智但如何说得过李傕,心中一怒,正要说话,却被王允一把拉住。

    “陛下……”王允躬身叹息道,“老臣一生为大汉,如今时运已尽,乃是天数!望陛下好生保重,老臣此番只怕是要先行一步了!”

    “司徒……”献帝看着王允真挚的眼神,见其衣衫凌乱,隐隐有血色,又想到当初被董卓胁迫入长安之时,眼眶一红,梗咽不已。

    王允退后一步,对献帝施一大礼,随即一挥衣袖,对城下李傕厉声喝到,“董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乃是自取死道,老夫观你等也是命不久诶!”说罢,他抬头仰望苍天,口中一声大笑:“历代先皇再上,老臣匡扶大汉三十年,如今时运已尽,乃是天数使然,若是还有下世,老臣愿再为大汉子民!”言罢,他当即纵身一跃,跳下了城楼。

    眼见着这一幕,在场数万人众,顿时一片寂静,献帝死死地握紧拳头,怒视李傕等人,若然眼神可以杀人,李傕等人早已经被凌迟活剐了。

    李傕本人也是一阵愕然,他想过王允会向自己投降求饶,也想过自己攻入皇城之后会杀死王允,却没有想到,王允会在自己的身前跳楼自尽、

    旁边,贾诩忍不住的为之一声叹息,口中道,“早闻王允王子师乃天下名士、素有贤名,没有想到,他竟刚烈至斯,几位将军待会可令将士善待王允之尸首,好生安葬,若是惹得天下学士憎恨,怕是不妥!”

    “善!”李傕、郭汜等人此时还要仰仗贾诩的本事,对他的话自然不敢有所迟疑,当即纷纷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王允尸首。

    另一边,吕布忍不住的为之一声暗叹,对身边诸将道,“如今王司徒身死,某等在朝再无根基,不若早走!”

    张辽点头说道,“当死战!杀出重围!”

    高顺看了远处的李肃一眼,恨声说道,“那等小人,我等也要带上?”

    吕布微微皱眉,犹豫了半响,终究还是缓缓说道,“李肃虽品行不佳,但也是个人才,如今正是用人之迹,再用他一等!待日后,再细细图之!”

    “诺!”张辽点头应声,高顺却自沉默不语,其余几位将领也是各有心思,但此时此刻,着实不是深究这件事情的大好机会,便都隐而不言。

    吕布却不知麾下将领的心思,眼见着张济等人蠢蠢欲动,乃高呼道,“并州军听令!我等杀将出去!”

    “诺!”并州众军当即齐声应喝,士气高昂,丝毫不曾因为城破而有半点下降。

    吕布率军杀出,正巧遇上张济,张济正欲调兵遣将前往抵挡,贾诩却连忙出声道:“将军!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麾下多能战善战的猛士,强行抵抗,只怕会死伤惨重,且放他们出去!”

    张济等人眼见着吕布携麾下众将在自己军中往来直突,只将自己西凉军当土鸡瓦狗一般,当即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如何还敢再上,连忙下令麾下将士,不得阻挡吕布等人离去。

    吕布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见到这一幕,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并不想与自己一方硬拼死斗,当下便自驾着赤兔,手握方天画戟,冷眼瞥过张济、李傕等人,脸上冷冷一笑,口中大声呼喝道:“走!”

    “诺!”张辽、高顺等一众并州军将士齐齐应声,跟随着他们心中永远不败的战神,向着城外突围。

    于是乎,十余万西凉军就这么满眼惊惧地看着吕布率军突围,出城远去,彼此来回张望,心中惶惶难安。

    待送走了吕布,见大事已定,李催、郭汜、张济等人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数抓获,只是处置就有些犯难了,贾诩乃道,“我等所求者!名也!善待王允尸首即可!但若是不杀此些王允族人,若是被其逃脱,日后怕是有祸!”

    闻得此言,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微微一怔,相互对视了一眼,一番合计,终究还是狠下心来,口中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来啊,将那王允府上老小尽皆诛杀,一个不留!”(未完待续。。)

第202集:占函谷,冀州动

    杀!军令既下,屠刀高举,王允一族,上到迟暮老人,下到族中幼儿,端的不曾放过一人,闻得西凉军狠辣手段,长安士民无不下泪。

    王家一位族老德高望重,闻祸至,喝退王允族中求生者,怒声说道,“死便死尔!何惧之有?莫坏了王司徒名望!”

    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闻言,俱都微微一愣,只见那王家族老从容赴死,临时前悠自恨声说道,“贼子,老朽虽死而不悔,我和王司徒会在地狱等着你们,早晚有一天,你们全都不得好死!”言毕被杀,从头到尾,竟不曾露出半分惧色。

    受到这位族老的行为感染,便是方才求生那些王氏族人也不再言,虽然面上还带着十分明显的惊惧之色,却再无一人出言哀求。

    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见状,不由得心中凛然,但是,却也打从心底里感到害怕,似是王家这样的古老家族,对于族人的人心掌控,真的是达到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所以,他们更加不敢有半点留手。

    “杀,杀,把他们全都给我杀了,一个不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已经选择了敌对,那就必须把事情做到绝!

    屠刀起落,狠辣无情,在彼起此伏的惨叫声中,王允一族共计二百三十八口,全数被杀,鲜血染红了刑场地面,好似点燃了的红色火焰,燃烧着大汉王朝最后的一丝气数,即将化为灰烬。

    献帝闻司徒王允全族被诛,心中戚戚,在楼上宣谕道,“既然王允已经伏诛,尔等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恭声说道。“臣等见长安兵马空虚,难为护卫陛下安全,故特请陛下恩准我等留京拱卫皇城安全!”

    献帝又怒又惊,见朝中百官皆面露恐惧之色,惶惶不敢言,心中绞痛。但是,却也无力反抗李傕、郭汜等人,只得下旨让西凉军进驻长安。

    函谷关前,萧澜欲要引兵强攻,却闻郭嘉道:“主公无需着急,长安事变,西凉军已经无力坚守函谷关,用不了几日,他们便会自行退去。”

    萧澜沉声道:“函谷关乃是关中大门。关中为秦时旧地,拿下关中,对太平军统一天下,至关重要。”

    郭嘉笑道:“关中虽然重要,但比邻西凉,接壤并州,马腾曹操皆不可小觑,嘉已料定。曹操为救献帝,必会引兵攻伐李傕、郭汜。我们只需要攻下函谷关,静待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拿下关中,将不会吹灰之力。”

    “嗯?”一声沉吟,萧澜不由得眉头一挑,历经诸事历练。他早已经不是最初的菜鸟,洞察人心世事,怎会不知郭嘉目光看得深远,当即沉声开口问道:“既然如此,拿下函谷关后。本帅便就引兵赶赴冀州,袁绍等人蹦跶的时间也够久了,是时候将他拿下,幽州公孙瓒,亦不是等闲之辈,拖得时间太久,对太平军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主公所言极是。”郭嘉道:“冀州富庶,兼袁氏一族在冀州根基深重,不仅屯兵过二十万,更有田丰沮授之谋,颜良文丑之勇,再加上几路诸侯相助,饶是志才汇聚两路太平军三十多万,依旧难以全据冀州,这般大规模的战争,持续时间越久,消耗就越大,对太平军来说,绝非好事。”

    “当今天下,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