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正道-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同时改造的还有这个大闸,现在无论是它的高度还是宽度都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是气势恢宏,扬眉吐气。这里白天人流如织,推涌不动。

    卖花生的老奶奶会提着篮子躲过城管的眼睛混在人群中叫卖;“给点钱吧!给点钱点!”浑身脏兮兮的半人高的小男孩在人群里乱专,伸出那黑乎乎的小手,站在你面前。不给?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呢,这不,睹车!等红灯呢!

    善男信女们会因着地上的那一块“欲知今生来世,问我赤脚大仙”的白布红字,悄声来到一个眼上罩着五公分厚的玻璃镜,头发稀少,面色黄黑,长相奇丑,衣破衫褛的老者面前,听他煞有介事地掐指点头胡诌一通。年轻男女相互对视一笑,满意地丢下两小钱,挽手离去。其实大多数心里都知道那个老头是混饭吃的,他们也就是图个心安吧。

    闸口东西各有两个身材高大身穿制服,戴着白手套的交警,在人如潮涌中不断变换着身体的姿势,做操似的伸屈着上肢。涌动的人流车流从宽敞的闸北面一股脑地向城里涌来,东边的交警除了和西边的那两同事做着同样的动作外,手里还多了一个小喇叭,“喂!三轮车,三轮车靠边,靠边!”

    “骑自行车的,注意你车后边的小孩,注意孩子的手不能乱伸!”

    “那边那车子快快,这里不能减速,不能调头,不能停车!”

    与交警相呼应的是行人那不断的叫骂声:“你他ma的眼睛瞎了啊,大白天眼睁睁地往人身上撞啊!”

    “你眼才瞎了呢!看见车来了,就不能让一下啊,大白天害相思病,心里不知在想什么呢!”

    “这路就这么宽,你让我飞起来啊!有本事买架飞机开去!”。。。。。。。

    “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在这里下车调头的哈!”

    “我要到超市买东西的,难不成还要跟着你去逛城景啊!真是的!”。

    大闸东首西明路左边,座落着全县最大的一家超市,里面衣食住行,一应俱全,是居民休闲、购物的首选。对于超市来说,这个地方,人如潮水,又是进户门,这也是他们发财进宝的首选。

    “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到在这里下车调头的哈!”

    “我要去银行去取钱,不在这停在哪停啊?”

    大闸东首西明路右边,是一家银行,为便于居民存蓄储蓄,银行选择这个地方,也是上上策——交通便利。

    西城闸,西城闸,其实根本没有闸,只是一大座桥而已。只是因为汤汤的流水从上游高兴而来,突然到这个地方有了管制,过了这个地方,又会乘兴而去,像征性地是一个闸。

    如果你站在旁边的高楼上府瞰这个地方,对人流而言,它倒更像一个闸口,苏苏散散、浩浩荡荡地从西而来,到此突然便压缩成人堆。过了那个瓶颈之后,又迅速地疏散开去。

    这时你会发现,那两个邮亭就像人海中的两块巨石,接受着人流的冲击,同时又阻制着人流,让你的心跟着受梗。

    “来份报纸!”

    “来瓶矿泉水!”

    “来包香烟!”

    “打个长途!”

    。。。。。。。

    邮亭的生意十分的繁忙,一如它的位置一样。

    “时队长,你说这还是以前的文件,现在能管用吗?”朱志明一脸焦虑地说。

    “这有什么不管用的,文件的规矩是前文服从后文,只要这文件未作时效规定,又没有新文件颁布下来,就应该以以前的文件为准。”时队长说。

    “时队长,我们注意点,只要看情况不对,我一使眼色,我们赶紧就跑,不要和他们纠缠,真的出什么事,我可承担不起啊。这两家那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说一家是官,另一家是匪。”老唐悄声说道。

    “我们以理服人,应该不会有事的。”时伟明安慰他。

    他们从超市门前挤到右边的那个邮亭旁,老唐早早地就住了脚,并示意朱志明,让时队长上前。

    趁着生意空隙,店主正在整理摆乱了的报纸杂志。

    “请问,您是这儿的店主吧?”时伟明探进头去问。

    “是啊,你有什么事吗?”店主没有停活,在这里经常有找不着地的人向他问道。

    “我是县城管大队的。”时伟明说着便递上自己的工作证和那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按照文件规定,你这个邮亭早就应该拆迁了,在这实在是影响交通。看,这是上面的文件。”

    店主瞟了他的工作证一眼,“哦?你是县拆迁办的?”说着又探出头来看了看,“你是队长啊?”

    “哦,他是我们时副大队长,刚上任的。”朱志明赶紧过来说。

    “哦,新来的。你是说现在让我把这邮亭给拆了?”店主仍是一脸的狐疑。

    “是啊,看这有文件。”时伟明又晃了晃手里的文件。

    店主没有说话,转身拨起了电话。

    “哦。好吧,那我们下午就拆。”店主放下电话,答应得很是爽快。

    “好。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时伟明他们有点意外,更多的是惊喜,他连忙主动伸出双手和店主握着,以示感谢。

    一旁的朱志明似乎也难以相信会这么顺利,他又悄削小声地问:“队长,是真的吗?”

    “这还能有假,好了,好了。走吧!”

    “走,走,走!”朱志明向老唐示意。

    “这是真的?”老唐呆了。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老唐的手机想了,“喂,孙队。还好,还好,没有,没有。我们又到了左边这家了。好,好。”

    “时队长:孙队长问我们这边的情况,说他们大部队已经出发了,就在南边的那个小广场上等我们的消息,一有情况,马上过来。”老唐汇报着。

    趟过人流车股,他们三人又来到了左边的邮亭。

    “你们两人就站在旁边的银行门口等我,这种事情,人多了,反而不好。”时伟明说。

    “时队长,一有问题你马上就出来啊,实在不方便,就打电话,我们俩随时待命。”老唐不放心地叮嘱着。

    店主马小鬼正在做生意。

    “生意不错嘛。”老时没话找话。

    听到有人说话,马小鬼一抬头,刚要开口,见是个穿制服的,便立即换了副冷脸,随即低了眉眼,没有吱声。

    “我是县城管大队的。”时伟明说着便递上自己的工作证。

    忙完一笔生意,马小鬼拿过工作证,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那情形仿佛是战争时间,地下党人过关哨一样,要验明正身。

    “有什么事吗?我这一不偷二不抢的,再说就是偷了抢了也是派出所的事啊?”马小鬼阴阳怪气,不紧不慢地说,并随手把工作证往窗口的台面上一丢,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

    时伟明收起了工作证。

    “来瓶饮料!”又来了一位顾客。

    老时向旁边让了让。等交易完了,他又拿出那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递过去,说“按照文件规定,你这个邮亭早就应该拆迁了,在这实在是影响交通。看,这是上面的文件。”

    “文件!哼哼!”马小鬼望都不望,依然低着头做他的事情,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阵嘲弄,道:“你不要拿鸡毛当令箭,告诉你,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这红头文件。”

    “来一份今天的快报!”

    马小鬼又做了一笔生意。

    见眼前的这位城管还在笑呵呵地等着他往下说,马小鬼便来了精神,也提高了嗓门,他接过顾客的钱,一边给人家找零,一边说:

    “我总结了,什么事情只要做不好,不好做,做不成,那最后就变成了文件。因为干部就在想反正是发了文件了,就算上面来检查,也总算是有个交待了。比如说:计划生育罚款这件事,那个‘七不准’,就是不准上门牵猪赶牛;不准据树扒粮,不准。。。。。就是因为那帮人平时就是这么干的,而上面又是屡禁不止,所以才发了这么个文件。文是发了,下面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样真的出了事,领导是没有责任的:有文件为证啊!”

    马小鬼边说着边看着时伟明。

第二十六章两个小邮亭(四)

    “这位领导,看这样你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吧,而且做这行工作时间肯定不长。”马小鬼拿出一包已经开了头的香烟,向时伟明示意着,并说着。他说他自己也不抽烟,只是用来招呼客人的,时伟明说自己也不来这个,他便收了起来,把身子倚在那邮亭靠窗的台面上,面对着时伟明,又说:

    “农村现在的主要工作也就两项,一个是农业生产,另一个就是计划生育。而计划生育又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工作之一。。。。。。。”

    “来包香烟!”生意来了。他递了烟,收了钱继续说:

    “最让人心里添堵的是那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你说现在都什么年月了,那猪肉的价格都由原来的七毛钱一斤涨到现在的十五块钱一斤,那所谓的奖励金还停留在每人每年二十元上,要我说不发也就罢了。哎!你还别说,在发钱这件事情上,下面的干部倒是蛮善解人意的,他们可能也觉得现在的老进姓家家都已经小康了,谁还在乎这点钱,所以直接就真的不发了。

    要我说所谓的奖励金的标准之所以历久不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制定政策的人的孩子早已超过了十四周岁,反正他自己是拿不着了,所以干脆就让这记录永远保持着吧。”

    “来瓶娃哈哈!”马小鬼的生意还真不错。递了货,收了钱,他又继续说:

    “还有那每年到年底,大报小报的,上面下面都发文说是要求领导干部过个廉洁自律的春节。你说这不废话吗?这事不是天天喊,天天抓吗?怎么过年了,又多此一举呢?

    更可笑的是那句最最常见的,妇孺皆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说真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那法院是一般老百姓能进得去,去得起的地方吗?那些个法官都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给你说个真人真事:

    “我们村上的钱大发家就为一只山羊和邻居闹上法院,这都快一年了,也没什么结果。那只山羊倒是早已经在一次瘟疫中归西了。

    当初钱大发是倚仗自己的亲戚在法院工作才起诉的,以为是衙内有人好办事,谁知他的这个亲戚也只是个小小的办事员,还得求真正的办案人。

    他今天说要请办案人吃饭,明天又要请他们去ktv,最后还给民事庭里的三个人每人送了一张超市购物卡。最近听说这案子好像有眉目了,说是又转到了刑庭了。

    因为钱大发说自家的山羊自小就体格健壮,平时连伤风感冒都没有,一般的瘟疫根本不可能让它致命的,很有可能是死于谋杀。

    邻居家听说法院又要重新立案,干脆就不承认钱大发家的山羊曾经跑到自家的羊圈里来。后来法官们又到那邻居家的羊圈里取了证,要求钱大发家提供山羊毛,去做dna检测,最后通过比对,看到底那山羊是否真的来过那个邻居家作了客串。

    钱大发家是原告,这前期费用都得他家垫付,钱大发一算费用惊人,而且钱大发还听人说,就是dna结果出来了,也只是不是99。99999%,也不是否100%,你想啊,那法律是多么严肃的一件事啊,那判决书上总不至于写上据推测有可能大概其之类的字眼吧,这官司啊,没完,弄不好还得打到中科院去!

    钱大发一想,那再向前走就更成了无底洞了啊!

    第二天便主动撤了诉。想想,真是不划算!官司没打成还倒贴了一笔钱。”

    时伟明笑笑,点点头。

第二十七章 两个小邮亭(五)

    马小鬼又说:“这计划生育政策,说起来也是好事,我们本来也打算生个儿子算了,但就是因为那文件上说的那些优惠政策不兑现,一气就生了第二胎。

    结果,罚款的小分队黄士仁一样的天天上门,土匪一样的见东西就抢。告诉你,我也读过几天书,你不讲理,我也不客气。现在他们怕了,说我是告状油子。

    这又怎么样?不怕政策狠,就怕不平等!你要是想搞那边放火,这边不给点灯的事,我还就不让,我马小鬼别的本事没有,死扛还是有一拽的。我又不是无理取闹。法院咱去不起,就往高处告,总有说理的地方的。”

    “对,对,对!不怕政策狠,就怕不平等!您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时伟明趁势说,并再次展开手中的文件递过去说,“按照文件规定,你这个邮亭早就应该拆迁了,在这实在是影响交通。”

    马小鬼不太情愿地接过文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