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能大歌王-第6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虽然是套近乎的方式,但是林扬屡试不爽,朱海听到林爸是其粉丝后,及时跟林扬签了名。

    签完名后,朱海说道:“按年龄来说,我跟你也大不了多少岁,你也是戏曲爱好者,我也是戏曲爱好者,你以后就别叫我老师了,你以后就喊我哥吧!“

    听得朱海先的要求后,林扬用一地道的南河话回敬道:“中!“

    得到林扬的同意后,朱海先说道:“你说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河南,你哥我一直有个小愿,我一直想跟你联合表演一个节目,不知道你能不能满足你哥我这个心愿吗?”

    朱海的话,使得身为副台的耿俊良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台里并没有提前布置这个环节,今天这个节目直播已经让台里压力很大了,眼看着直播就要开始了,可是令耿俊良没有想到的是,朱海竟然提出要跟林扬合作表演。

    这时耿俊良说道:“朱老师,林扬今天刚来我们南河卫视,这准备节目的事情也不太现实,我觉得你们以后肯定还有合作的机会,所以你们这合作表演的事就推到下次吧!”

    林扬本以为这是南河卫视提前设计好的一环,可是看着耿俊良的样子和眼神,林扬断定这不是南河卫视提前商量好的,而是朱海临时起意。

    身为总监的邵朋飞对直播本来都不太赞成,听到朱海先又要跟林扬临时合唱节目,邵朋飞也及时劝道:“朱老师,这节目的事情我看咱们不着急,耿台长说的对,关于跟林扬的合作的事情咱们来日方长。”

    身为南河卫视的活宝,朱海最大的特长就是临机应变。林扬想着肯定是朱海有意来考验林扬。虽然朱海关于临机应变确实有两把刷子,不过在两世为人的林扬身上,又怎么在话下呢?

    林扬说道:“既然范哥想跟我合作一个节目,那也未尝不可。“

    听得林扬答应了下来,耿俊良和邵朋飞都对于时间感到有些着急。

    “林扬,这时间来得及吗?“

    “林扬这可是直播呀!”

    ……

    耿俊良和邵朋飞都有些担心,林扬跟朱海先的节目。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时间,林扬将大部分时间都在跟朱海先讨论合作节目的内容以及排练。

    常务副台长耿俊良则隔着窗户着看着林扬跟朱海的排练。

    “林扬,真没有想到你对南河的人情这么了解。”

    “这确实有些搞笑。我认你这个弟弟真不白认呀!”

    ……

    看着林扬和朱海自信的样子,耿俊良的心情也有些舒展,在距离节目开播的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林扬则跟主持人陈思怡和白展简单了对了一下台词和节目内容。好在这是一档签宝节目,太复杂的互动并不需要。

    虽然只是一档鉴宝节目,不过放出林扬要参加的消息后,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的,龙其是林家军的粉丝以及一些瓷器收藏爱好者和媒体记者,都纷纷守在了电视机前,等待着档节目的开播。

    八点一到。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林扬正式走到舞台开始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

    空灵的声音,再加上唯美的配乐,林扬的演奏让现场的以及电视前的观众们无不称赞。同伴随着歌声,大家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华夏瓷器最灿烂时期的烧制场景。

    伴随着节目的开场,南河卫视的官方微博正式发文道:“林扬和神秘嘉宾将会给大家带来惊喜。“伴随着这一带有口号的宣传,使大家对今天的节目有了更加强烈的期待感。

    武应龙的林家军粉丝团看到开场以及南河卫视官方微博的对外宣传纷纷议论道:“神秘嘉宾,该不会还是庞保贵吧!“

    “如果林扬能跟庞保贵再合唱一首《千里之外》也是不错的。“

    “哈哈,这南河卫视该不会只是搞宣传吧!“

    “不管神秘嘉宾是谁,我觉得听着这林扬大大现场演奏这一曲就足够了。“

    ……

    随着林扬的一曲演奏完毕,现场嘉起了热列的掌声,除了两位主持人外,还有四外签宝专家。虽然林扬作为今天节目的嘉宾,但是相对于《南河签宝》的形式,整档栏目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不过给林扬临时加了一把椅子,还有就是今天的签别只针对瓷器。

    由于节目播出时间有限,而来自全国各地等待签宝的藏友又太多,显然不能一一满足,所以节目组还是采取临时选取的方式,每一种瓷器都被拍成图片,然后放在电脑里,最后由电脑筛选,选中谁的就签定的谁的。

    在做了简单的陈白后,电脑就随机抽取了一件瓷器藏品。

    紧接着一位藏友就带着他的瓷器上台了。

    录制现场,主持人问道了藏友宝贝的来历。但是藏友的回答也是让大家有些对于他的藏品不忍直视。

    “这是有上次在旅游影点套圈套来的,当时套圈的老板告诉我说是这是明代中期的产物,我一寻思是不是真的,就带来让专家给看一下。”

    白展问道:“请问当时是花多少钱,套圈套来的呢?”

    “十块钱,我寻思是不是真捡着宝贝了,所以就拿来了。”

    ……

    听着第一位嘉宾跟主持人的对话。守在电视机前的林家军粉丝团开始了热议。

    “我怎么感觉这个家伙这么二呢?”

    “哈哈,套圈套来的宝贝,这家伙真是雷到我的。”

    “这整个就是一个逗。逼呀,我还有点纳闷了,这智商这哥们怎么活到现在的。”

    “我就想听一下待会林扬大大会怎么评价这个家伙的宝贝。”

    ……

    鉴宝之后,专家直接对于这个藏品给予了说明:“这就是市面上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了。如果你想套圈捡漏,那比天下掉馅饼还不太现实。”

    但是第一位嘉宾对于专家的观点显然不太满意,紧接着第一位嘉宾将目光瞄向了林扬。期待林扬对他的藏品作出判断。

    看了一眼藏品后,林扬直接说道:“这真是逗。逼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你真是刷新了我对藏品认识的下限。“

    林扬的一句话,引来的现场的观众的哈哈大笑。

    同时林家军里的众多粉丝也开始了热议。

    “哈哈,林扬大大骂得对,这整个就是一个逗。逼。“

    “突然间我也发现,今年的逗。逼好像是特别多。“

    “这种不识趣的逗。逼自娱一下不挺好的吗?没想到还出来显摆,被讽刺真是活该呀!“

    ……

    紧接着第二位藏友拿着藏品走上了舞台。

第935章 无题

    通过询问,第二位藏友的物件是来自家传。经过鉴定是一件清朝的仿宋的仿品,样式虽然比较美观,但是由于不是宋朝的物件,所以专家的估价跟藏友的心里落差比较大。

    第三件的藏品是一藏友在20年前,用1万块钱从别人的那里买回来,买回家里后,因为藏友不懂,所以一直也不知道直假,所以今天借着这个瓷器专档,专门来找专家进行鉴定。

    单从外表来看,第三件的藏品样式明显不如第二件精品,所以现场观众对这件物品的期望值也并不高。

    在四位专家对这件物品看完后,物品放到了林扬面前。

    看着这件物品的颜色,正儿八经的天青色,而且描绘的正好是唐朝仕女图的图片。经过仔细看过后,林扬断定这是一件质量非常上乘的汝窑精品。

    林扬看完后物品后,主持人陈思怡也想到了台里的交待,要多给林扬镜头,所以陈思怡直接问道林扬对这件物品的估价。

    作为华夏瓷器专家的陈复,对于林扬的《青花瓷》歌曲非常满意,但是对于林扬对于瓷器真实了解水平,陈复并不知晓,而这件瓷器显然是考验林扬对瓷器水平的一个机会。

    陈复将目光看向了林扬,期待着从林扬口中说出林扬对这件瓷器的心理估价。

    在大家所有的注视目光下,林扬说道:“这件瓷器是正品,我给出的保守估价在两千万,当然这仅仅是最保守的估价,在我看来这种成色的正品汝窑如果在拍卖行上溢价最少要有个几倍。“

    听得林扬的话,现场陷入了片议论声。

    “两千万,还是保守估价,而且还有拍卖行上可能还有几倍的溢价,那这么说这件藏品的顶价估计都要大几千万甚至上亿了,这林扬到底真懂假懂呀!”

    “这件瓷器跟刚才那件真品看起来差别并不大呀,而且看起来好像刚才那个更美观一些,刚才那个才三十到五十万,这件藏品怎么就值个大几千呢?“

    “这档节目该不会是借助林扬搞噱头吧!“

    ……

    在现场观众热议的时候,武应龙的林家军粉丝团也开始陷入了热议。

    “这估价有点大了吧,林扬大大到底是真懂呢还是胡说的。”

    “你到是是不是真正的林粉,怎么会质疑林扬大大呢?”

    “就这么一个瓶子,值几千万,我确实有些质疑,如果这话不是从林扬大大口中说出的,我肯定以为这是一个十足的托。”

    “万一是真的呢?不管怎么说,这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看着呢?我们先看看林扬怎么说吧!”

    ……

    看着群里的热议,身为林粉的武应龙内心也陷入了嘀咕,不过武应龙想道,既然林扬敢说出这么大的天价,肯定会有他的理由,所以对于接下来的解释,武应龙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后台观看着这档直播节目的节目领导耿俊良和邵朋飞也在热议林扬的估价。

    耿俊良说道:“这估价也太离谱了吧,要知道我们这节目播出以来,也仅有一个周代的青铜器估价接近亿元,这个瓶子真的值这么多钱吗?这林扬一个歌手该不会真的懂瓷器吧!”

    邵朋飞说道:“不管林扬懂不懂瓷器,如果林原的话圆不回来的话,这可是直播事故了。这林扬还真是不让我们省心呀!”

    耿俊良这是对旁边工作人员说道:“通过耳机告诉陈思怡,让他给转一下话题,给这个估价一个回旋的余地。”

    在听到林扬保守估价两千万后,观看直播媒体和记者也如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因为这话是从林扬口中说出来的,一个歌手跨界去做鉴宝这本就是一个大新闻,可是林扬还保守给出这个瓷器几千万的估价。这样的新闻妥妥的头条呀!

    在短暂的热议后,身为鉴宝主持人的陈思怡反问道:“林扬,这两千万的保守估价是您跟这位藏友开的玩笑呢?还是您是觉得这件藏品真的值这么多钱呢?

    陈思怡的反应也算是非常快,这么说的话,完全就是在给林扬台阶下,让林扬放弃自己的观点,从而将这个估价抛给别人。如果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对于台里的操作空间还比较大,可是上千万的物品,要是没有一个说法的话,肯定就是非常严重的直播事故了。

    本以为林扬会就势下坡,可让陈思怡没有想到的是,林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估价没有错。按照节目规则,林扬这个时候则需要来解释自己估价的原因。

    整个现场目光和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将目光注视到了林扬的身上。

    看着众人的疑惑,林扬缓缓的说道:“天青色是纯正上品汝窑的颜色,雨过天青是一件非常难于制作的颜色,古时候烧制这种上等瓷器只有在烟雨天才会出现天青色。”

    听着林扬的解释,电视机前的林粉突然想道,原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并不是林扬的有感而发,而是根据事实依据进行创造的。

    可是虽然明白了青花瓷的来历,但是对于林扬的估价不少人还是疑惑道,接到台里示意的陈思怡这时接着问道林扬:“关于烧制过程大家已经知晓了,那关于估价是怎么来的呢林扬?麻烦你再给大家科谱一下。”

    林扬接着说道:“之所以我的估价是两千万,是因为天青色除了是上等汝窑的颜色外,还是因为天青色是是宋朝皇帝为汝窑瓷御定的。古代汝窑专供宋皇帝使用,当窖官将汝窑烧制完成后,请示皇帝为颜色定名。当时的皇帝是文艺小天王宋徽宗,大笔一挥批下‘十过天青去**,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天青色便成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

    听得天青色的来历后,现场观众都纷纷的称奇,身为瓷器专家的陈复也对林扬的解释比较满意,但是这显然还不能成为其估价的理由。

    陈复这时接着问道:“即使是古代皇帝用的,也不能成为其估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