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杨立民提议由卢嘉栋骑车,他坐后面时,卢嘉栋就更不同意了,至于原因那就更简单了,卢嘉栋根本就不会骑自行车,当他说出这个原因之后,连杨立民都不敢相信,可事实却是如此。

    后世的卢嘉栋会开汽车,会开快艇,必要时驾个飞机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偏偏就是这个自行车他的的确确从没动过,更别说骑车带人了。正因为如此,杨立民只能推着车跟卢嘉栋走在一起。

    一路上两人也是天南海北的闲聊着,不过说着说着,杨立民脸色突然变得认真起来:“小卢,我真的要谢谢你!”

    听了杨立民的话,卢嘉栋不由得一愣:“老杨,你这是”

    “自从你来到咱们万山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没等卢嘉栋说完,杨立民便抢先说道:“有限元、新枪的结构还有现在这个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都是让我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

    说着,杨立民脸上洋溢着少有的温情和欢乐,但紧接着便自嘲的笑了笑:“或许你听到这句话可能会笑话我,要感谢也得感谢你的推荐,扯这些技术知识干什么!”

    “对咱们军工人来说,职务和地位只是一个身份,而知识技术才是咱们的核心!”

    听了卢嘉栋的话,杨立民不由得停下脚步,看着卢嘉栋,黑框眼镜后面的瞳孔中倒影着卢嘉栋的身影,不知不觉中这个身影在眼中微微晃动了几下,杨立民赶紧眨了眨眼睛,然后把眼镜摘下来,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老杨,你怎么”

    “没事!”杨立民擦完之后,便重新戴上眼镜:“只是看着你,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了!”

    当杨立民将“年轻的时候”说出口后,卢嘉栋心中对杨立民长久以来的好奇便就此激活,在万山厂中除了杨立民外,没有一个人再让卢嘉栋如此好奇了,他精通英语,对力学很有研究,图稿绘制一流,数学功底扎实,就在刚才讨论自动榴弹发射器也会每每提出发人深省的意见。

    而这些不可能是一名普通绘图员所能做到的,正因为如此,当杨立民说完这番话后,卢嘉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不由得开口问道:

    “那你年轻时是干嘛的?”

    “和你一样,也是个搞技术的!”已经恢复正常的杨立民,重新戴上眼睛,含糊的回答道。

    “哪个方面?”卢嘉栋没有放弃。

    “很偏,很靠边,根本不值一提!”杨立民说话的语气显得很沮丧,卢嘉栋听了杨立民的话,知道他是在刻意隐瞒,但并不知道为了什么,可不管怎样,卢嘉栋心里知道,今天是无论如何也问不出来了。

    杨利民也没有给卢嘉栋继续发问的机会,而是盯着卢嘉栋不无感概的说道:“我年轻时和一样,都想用自己的双手和本领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让别人不敢欺负咱,不过我没有赶上好时候。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心中知道咱们落后于人,可还是抱着一定的幻想,自从你说了有限元之后,我才发现,咱们的科技水平照比西方落后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呀,如果现在还不奋起直追,将来必然会要挨打,咱们肩上的担子依然很重!”

    杨立民说着说着便停顿了一下,脸上也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在还有小卢你这样的年轻人在,而且已经踏上了追赶之路,至少目前咱们还有希望!”

    “没错!”卢嘉栋点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随着国家一天天的好转,我相信咱们将来不会比别人差!”

    “但愿如此!”杨立民的脸上并没有卢嘉栋那样的喜悦,而是很平静看不出是喜还是悲,不过紧接着杨立民眼睛突然一亮:

    “差点忘了一个事!”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几章草稿纸递给卢嘉栋:“前两天我看了下咱们生产的40mm榴弹,觉得弹药的形状不太合适,我就试着改进了下,这是图纸,你回去看看能不能有点用!”

    “好,我会仔细研究的!”卢嘉栋说着,便将这几章草稿纸接过来,就这样两人有走了一会儿,没过多久,便来到宿舍门口,杨立民跟卢嘉栋道声别,就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卢嘉栋想起杨立民给他的拿几张草稿纸,于是从口袋里拿了出来,接着宿舍门口的灯光,是扫了一眼,卢嘉栋便大吃一惊!

第六十七章 新型闭锁机构

    草图上所画的40mm榴弹图样跟卢嘉栋之前的弹形完全不同,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十分流畅,流线的弧度使得现代感十足,不仅如此,杨立民还在草图上标注了这款弹形设计的理论依据,以及空气动力学计算的结果,只看了一眼数值,卢嘉栋就知道,这款弹药的形状已经是空气动力学上的最佳状态了。

    拿着这张草图,卢嘉栋不禁皱起了眉头,如此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即便是作为穿越者的他,都未必有这份功底,这个杨立民身上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不过卢嘉栋也明白,即使自己此时追过去当面质问,杨立民也不会说,或许只有等到他心结解开的那一天,人们才能知道答案!

    卢嘉栋预料的没错,就在第二天,当他拿着那份草图找到杨立民时,也试图当面问他,以便解开心中的疑问,不过杨立民只是笑着回应道:

    “只要我做的能起作用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如此一来,卢嘉栋也只好放弃,接下来的几天里,卢嘉栋和杨立民把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可行性报告提交到厂党委,由于之前卢嘉栋主导的武器装备研制都为厂里带来可观的效益和声誉,所以此次卢嘉栋提交的报告得到厂党委一致通过。

    当然新装备的研制依然绕不开报批的问题,不过有了之前枪挂榴弹发射器的先例,万山厂在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报批上也聪明了很多,很快便制定了一个与突击师联合改进榴弹发射器的方案。

    而突击师方面对万山厂的枪挂榴弹发射器非常满意,所以当接到自动榴弹发射的方案后,也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由于是和部队联合研制,因此省国防科工厅并没有提出异议,只不过要求在研制过程中绝不能影响正常的军工生产。

    就这样,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万山厂的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终于得到上级的许可,不过在这之前,卢嘉栋和杨立民他们就已经投入到争分夺秒的研制当中,作为一款适合我军作战特点的武器装备,卢嘉栋对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提出三点核心技战术要求:

    即单兵携带,操作简便,火力强大,之所以制定这三点核心技战术指标,主要是因为我军摩托化和机械化还未实现,步兵战场机动方式依靠的还是一双脚底板,而我军又是很讲究大范围机动、快速穿插、敌后包抄的部队,正因为如此,步兵的武器装备在保证足够火力的同时要尽可能的轻量化最好单兵就能扛着走。

    就如同我军武器库中的经典之作,有炮中AK之称的63式107mm火箭炮一样,当年部队给火炮研制单位下达的指标就是,火炮的分解零件上不过颈,下不过臀,宽不过肩,重心贴身,为的就是便于火炮拆解和机动。

    也基于此项要求,我国的军工部门设计出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生产的63式107mm火箭炮,以至于在21世纪的战场上依旧能看到他已老弥坚的身影,成为世界武器库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卢嘉栋研制轻型自动榴弹发射的核心机动思想与107火炮不谋而合,虽然不奢望成为107mm火箭炮那样不朽的经典,但必须符合我军现有的实际情况。

    “咱们的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采用气吹式工作原理!”夜晚的技术科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卢嘉栋拿着一块小黑板,向在座的乔俊峰、刘伟、陈子豪等一屋子人讲解着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气吹式,就是弹药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与导气管进入机框与枪机相对形成的气室,火药燃气通过机框的隔板迫使机框后坐,走完开锁前的自由行程,带动枪机开锁,我们之所以采用这个导气形式,就是因为他结构紧凑”

    卢嘉栋一边说着,一边在小黑板上画着示意图,虽然研制任务很艰巨,平日工作也很忙,但卢嘉栋还是会抽出时间给厂里的职工讲些设计和制造原理,在他看来军工的发展还是要靠人才,所以卢嘉栋早在78式突击步枪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点。

    因此自从给78式枪械研制小组讲完课后,卢嘉栋便把这一形式固定下来,无论又多么繁忙,只要在万山厂,卢嘉栋都会抽出时间给厂里的职工上上课,而厂里面对卢嘉栋这个想法很是支持。

    尤其是厂党委书记高兴华,对卢嘉栋这种提高厂里职工的知识技能的做法极为赞赏,不但给与卢嘉栋诸多方便,还会将卢嘉栋讲课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贴在厂区的宣传栏上,甚至自己亲自去听课。

    厂里的职工更不用说了,厂里的人都信奉技术至上,卢嘉栋现在是厂里技术最全面的,只要听说是卢嘉栋授课,都会提前做好准备,人满为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卢嘉栋讲的课也很有针对性,厂里有什么新研制的项目,他都会拿出来讲一讲,为的就是让厂里职工结合实际项目,来了解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制造,以便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今天卢嘉栋讲的就是正在研制的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主要把这款装备的导气原理介绍给大家,就在卢嘉栋在黑板上画完一副简易导气图时,杨立民胳膊下夹着一叠设计稿,推开技术科的办公室的门,进来后看到满屋子的人,不由得一愣!

    卢嘉栋看着两只眼睛熬得通红的杨立民进来,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便向在座的人笑着说道:

    “同志们,今天的科就到这里的,剩下的下次再讲!”

    屋里正听得津津有味的职工们,听到卢嘉栋这句话,脸上无不闪出失望的表情,恨不得这样的课结束的越晚越好,最好永远都不要结束,可作为主讲人的卢嘉栋毕竟还有本职工作要做,这些职工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即便是失望,也没有太多的异议,无不在本子上将卢嘉栋刚才画的图匆匆抄到本子上,才悻悻的离开!

    “老杨,你这是”

    “还是老问题!”杨立民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杨立民虽然年纪大,但只要接到研制任务,就像发了疯一般,全身心的投入到研制当中去,刚开始由于万山厂数学功底好的人没有几个。

    所以杨立民需要承担大量的计算工作也是在所难免,不过随着卢嘉栋讲课的深入,万山厂掌握计算能力的已经增加了不少,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按道理杨立民的工作应该减轻不少,可是他却主动承担其他的分类项目,以至于他的工作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不仅如此,杨立民在工作中十分拼命,只要出现某些问题,经常几天几夜泡在工作岗位上,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他的这种劲头让万山厂上下无不钦佩,更送了他一个很贴切的外号——拼命三郎!

    看着杨立民苍白的脸还有通红的眼睛,卢嘉栋知道,估计又是几夜没睡觉,于是卢嘉栋倒了杯水递给他:

    “老杨,该休息一定要好好休息,别把身子累坏了!”

    “唉!都习惯了!”杨立民接过茶杯,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再说,你不也在熬着,咱俩都一样!”

    卢嘉栋多少了解杨立民的心性,知道劝是劝不了的,于是便切入正题:“还是闭锁机构的事?”

    “没错!”说起正事,杨立民便立刻认真起来,然后把刚拿到手的水杯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展开他刚刚拿过来的图纸,指着上面画的开闭所结构:

    “咱们的闭锁机构采用最新的77式高射机枪的闭锁机构,虽然对其进行了改进,但是整体重量还是偏重,以至后坐惯性较大,即使咱们在枪托上增加了减震措施,但距离咱们的设计指标还有一定距离!”

    说着,杨立民又在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几章稿纸,递给卢嘉栋:“我这几天把咱们设计的情况利用有限元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节点,推导出的作用力情况表,结果证明,后坐力还是偏大!”

    卢嘉栋接过这张表格,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卢嘉栋为了争取时间,所以在轻型榴弹发射器上的研制上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比如发射器上的开闭所,就采用刚刚列装部队不久的77式高射机枪的闭锁片偏移式闭锁机构。

    虽然卢嘉栋和杨立民对其进行了改进,以降低重量,但从杨立民刚刚计算的结果看,由于这种闭锁的结构限制,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