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的实用化研制工作。

    此项长期规划不但获得各军兵种领导的一致支持,而且得到高层的大力支持,就在两天之前,出席军~~委扩大的会议的小~~平同志,谈到军工发展时,专门提到了这项有着极具潜力,

    引领潮流的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虽然话不是很多,但却在经费紧缩的大背景下,等于是给了一柄“尚方宝剑”,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通用武器发射系统发展规划”会才能毫无阻碍的圆满结束。

    有了高层的支持和会议的成果,江汇川和栾震可以说是吃了两颗定心丸,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便能装备上通用武器发射系统,然而两人都是军人,奋勇争先的意识早已深入骨髓,所以在听到宋仁明美滋滋的炫耀自己争先,两人怎么能忍得住,即便是拿不到第一,也不能在言语上落了下风。

    好在几个人都是老战友,老同志,玩笑的话语多过针锋相对,爽朗的笑声胜过不甘的叹息,可也不知为何,几个人说着说着,忽然集体沉默起来,以至于跟在几人后面的警卫员和机要秘书都不解的相互看了看,想着这几位首长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可惜,小卢却不在!”

    警卫员和机要秘书并没有等太久,随着郭青山无奈的一声轻叹,终于知道了答案,首长们并不是唱什么沉默是金,而是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位远在西南的年轻人

    “即便是基础,也不是难度极大的课题!”郭青山话音刚落,宋仁明便抬眼望着西南上空的昏黄天际,意味深长的说道:

    “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他要是离开,整个项目都有可能停摆!”

    听了宋仁明的话,其他几个人却没有再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不约而同的举目望向西南

    此时此刻,位于西南万山厂综合研究室里,卢嘉栋却没有几千公里外的几位军队领导那般举目远望,抒发情怀的闲情逸致,而是紧紧盯着面前的几台莹莹闪烁的计算机屏幕,正如宋仁明所说,在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的情况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万山厂。

    就算当下的万山厂对于这种紧急军工项目,已经有了成熟的应对方案,但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长期项目,卢嘉栋更希望在初期时,将相关基础打牢,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好的基础,又何来日后的万丈高楼,所以,卢嘉栋并没有北上参加会议,而是选着留下来,领导研发攻关。

    事实表明,卢嘉栋的选着非常正确,因为就连他本人都不曾料到,新式火箭炮的研制工作,竟然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这一方面是新式火箭炮的技术起点高,研制难度大;另一方面则是整个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因此自新式火箭炮正式立项以来,研制工作可谓是举步维艰

    “弹药组刚刚发来的报告虽然大部分指标正常,但是静电指标却依旧无法达到合理范畴,不能满足要求,我刚刚建了个模拟图画模型,卢总师您可以看一下!”

    张爱国坐在计算机前,双手不停的敲打着键盘,发出一阵清脆的噼里啪啦声,片刻之后,随着回车键的敲落,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副122毫米火箭弹定向管静电流向图,站在张爱国身后的卢嘉栋看着在箱式表面上升腾的高温热流,本就蹙起的眉头,愈发紧了起来。

    新式火箭炮因为采用箱式结构,需要将火箭弹预先装入定向管中,组装成箱,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无比,然而以桂南厂为核心的弹药组,一开始并没有将这件事当做大不了的难事,

    “不就是给火箭弹套一件衣服嘛,这对生产过107和130火箭弹的桂南厂来说,就是小事一桩!”

    在项目布置会上,来自桂南厂的负责人将胸脯拍得咚咚直响,可没想到,相关工作展开之后,才发现,这套衣服可没那么简单,从最开始的定向管强度问题,到箱式结构与发射器的快速机电连接技术;

    从抗燃气烧灼、冲击,再到长期储存密封技术,所涉及到新技术和新工艺,简直难以想象,直到这时,桂南厂才重新认识到箱式火箭弹的技术复杂性,好在桂南厂在火箭弹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再加上赵如松和刘亮等专家的协助和指导,桂南厂很快突破阻碍步入正轨,可既便如此,刚刚呈送过来的样品却在卢嘉栋的亲自检测当中依旧发现很严重的技术问题:

    “在查看完报告和样品之后,我可以断定,弹药组并没有把防静电问题考虑进去!”

    此时的卢嘉栋已经拿起电话,电话那头的刘亮在听到卢嘉栋极为少有的严厉声音,显得极为不安,将他亲手起草的定型方案回想了一遍,这才讷讷的辩解道:

    “我们确实没有考虑,因为我们认为,既然火箭弹预定相关连接紧密,其中又充斥着氮气等惰性气体,或许在静电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也说了或许,那怎么不把这一点确定下来?”卢嘉栋有些恼火的说道:“在运输或行军过程中,储运发射箱中的弹药就算固定的再好,也会与非金属定向管管壁摩擦,从而产生静电,一旦积累到足够电量而又不能及时释放,极有可能导致火箭发动机静电点火,其后果有多严重,你知不知道?”

    有些技术可以提高战斗力,而有些技术则是要保障己方的生命,如果因为研制者的疏忽而导致奔向沙场的战士无谓的流血甚至是牺牲,那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不合格,更是其背后的研制者的失职。

    正因为如此,一向脾气温和的卢嘉栋才会发火,而这也让电话那头的刘亮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实他也清楚武器装备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只不过想为自己团队寻求一些上级的谅解,所以才鼓足勇气辩解两句,可没想到却遭到卢嘉栋的痛斥,好在他在中午的时候已经接到静电指标不合格的检测通知,所以在卢嘉栋刚刚说完便赶紧将刚刚拟好的方案说了出来:

    “我考虑在定向管内壁涂上一层防静电涂层,从而将静电产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我要的不是最低,而是彻底消除!”卢嘉栋的口吻依然不容置疑,随后用手揉了揉眉心,想了片刻后,继续说道:

    “静电涂层可以用,除此之外,再在定向管内搭建一个静电释放回路,同时对引信装定电路和发火电路进行检查,务必控制在安全电流范围内,仿制外部强电磁干扰和系统内部电磁相互干扰造成安全隐患!”

    “明白了,卢总师,我这就去办!”

    将弹药组的事情交代完之后,卢嘉栋便放下电话,正准备让张爱国调出其他分项目数据,身旁的电话便突然响起来,卢嘉栋顺手接起来:

    “是,我是卢嘉栋这个问题很严重我这就过去!”

    半个小时之后,一辆开完滇南的列车缓缓驶离三林市,因为有一项难题,让卢嘉栋不得不亲自赶往滇南特种车辆厂(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 检讨

    月色如水银泻地一般倾撒在地面上,就如同一层薄薄的轻纱,让沉寂的夜显得更加静谧异常,就如同此时此刻位于滇南特种车辆厂综合实验室里的一样,安静得连外面露珠低落的声音都仿佛隐约可闻。

    只不过,这里并像其他地方早已进入甜美的梦想,而是灯火通明,围在长方形桌前的几个人更是神各异,或是吞吐烟雾望着天花板,或是伏在桌案结算着复杂的数学公式,或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中央那几个造型奇特的模型和相关组件默默发呆;或是纯粹一根一根的抽着手中的烟卷,直到身边的烟灰缸全部填满也毫不自知

    反正不管怎样,在场的人无不是神情凝重,更没有基本交流的语言,沉默的好像是被施了某种禁止的法术,因而让此间静谧显得愈发的诡异,以至于就连窗外的飞蛾都好像感受到了实验室内的不同寻常,下意识里调转方向,不愿在这种压抑之下,抒发自己飞蛾扑火的壮烈情怀

    “实在不行”

    也不知过了多久,刚刚担任滇南特种车辆厂总工艺师的赵成刚,看了一眼斜对面那个正蹙着眉头,默默抽烟的年轻人,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打破沉默:

    “我看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时间也不早了,卢总师,您看,咱们明天”

    赵成刚并没有把话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想让上午刚刚抵达滇南特种车辆厂的卢嘉栋确定下明天技术研讨会的时间,按照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卢嘉栋应该说出明天几点几点再继续,

    然而此时此刻的卢嘉栋却仿佛没有听到赵成刚的讲话,恍如隔世的沉浸在吞云吐雾的世界当中,这让赵成刚不由得有些尴尬,但却又不敢再继续说下去,只能对着卢嘉栋身边的张爱国使了使眼色。

    现如今的张爱国已经正式接替调往桂南厂,主持研发弹药系统的刘亮,成为卢嘉栋的新一任秘书,所以他很清楚卢嘉栋心思,特别是来滇南厂之前,卢嘉栋说过的那番话,张爱国连想都没想,直接冲着对面的赵成刚摇了摇头。

    “这”

    赵成刚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他是滇南特种车辆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工艺师,当下滇南特种车辆厂的大红人,未来该厂厂长的继任者,如果要是平常,他在这件实验室里可谓是说一不二,

    可今天,面对斜对面的比他年纪还要小上几岁的年轻人,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敢说,因为那个年轻人有着连他都无法企及的军工技术,因为那个年轻人是整个项目的总工程师,因为他的名字叫卢嘉栋

    “卢总师,我我”

    又过了片刻,赵成刚才再次开口,只不过这次他脸上隐隐浮现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就好像外面被露水打湿的叶子一般,说话更是吞吞吐吐,好似再做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只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经下了最后的决心:

    “我检讨!”

    当“我检讨”三个字说出口的一刹那,在场的数位滇南特种车辆厂的技术人员,无不为之一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难道赵总做错了什么?如果他真的做错了,那卢总师为什么从抵达滇南厂就应该提出来才对,

    可是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视察了两个车间、三个绘图室、四个设计室,始终带着招牌式的淡然微笑,不时的还点头表示满意,怎么自家厂的总工艺师却在技术研讨会即将进入尾声之际,竟然说出“我检讨”,难道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可如果真有,那这错又出在何处?

    正因为如此,场间的人,在吃惊之余,便生出深深的困惑,要知道从打新式火箭炮立项以来,负责火箭炮履带式底盘和总装的滇南特种车辆厂,一直进展得不错,不但依靠自身技术实力,将用于自行火炮的底盘进行了系统性的改装。

    而且还对火箭炮箱式发射器的液压系统、电动传动系统、铰链升降系统进行了研发攻关,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虽说现如今面对发射器回转装置方面遇到了难题,但不至于自我检讨。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作为说出那三个字的赵成刚,心里却十分清楚,而这原因想来非常复杂,说起来却极为简单,那就是他骄傲了,骄傲本身并没有错,更何况他身上也有着足以骄傲的资本:

    他是新式坦克传动系统的设计者和研发人;他的那篇坦克液压传动系统的论文已经被业界奉为经典,甚至还被写出大学教材;他是滇南特种车辆建厂以来最年轻的总工艺师,隐隐成为未来厂里的核心;他是火箭炮新式升降系统的最初提出者和主要设计者,不但完美的解决了火箭炮发射时因升降机系统不稳定而造成的射击精度下降,而且还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无论是之前,还是当下,赵成刚在装甲车辆机械方面的造诣,足以让他傲立于整个滇南厂、整个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甚至于全国,只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份骄傲好好的延续下去,反而让他的心境满满发生了某些细微的变化,以至于连他自己都不曾察觉,但这些细小的变化,却最终影响了工作,耽搁了进度:

    “我不该骄傲,不该在最关键的时刻耽搁工作,更不应该因此而影响新式火箭炮项目的研发进度;因为我的骄傲和自满,我以为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行,所以我觉得我前往版纳市玩两天应该没问题,在发射器回转装置方面也就没有上心,却没想到反正不管怎么样,我知道错了!”

    赵成刚就像一位犯了错的小学生,在老师面前低头认错一样,说得极为诚恳,可饶是如此,在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