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转让!”

    PS:今天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莫斯科红场上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我军的三军仪仗队也将踏着正步做过红场,当然广大军迷们跟柚子一样,还是对徒步方队后的武器装备分列式感兴趣,想看看老毛子这些年在武器装备方面有什么新成果。

    虽然对老毛子的东西也感兴趣,对柚子来说更加期待的是咱们国家9月份的阅兵,坦克是99A;还是99G?步战车是05A,还是10改?火炮方阵会不会展示300MM远程火箭炮?导弹方阵会不会拿出用于海上区域反导的海红9B?战略导弹方阵会不会展示东风25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巨浪二会不会公开露面?轰6K会不会飞跃天安,所有这些相比大家和柚子一样,都很期待。

    既然期待,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时间有点漫长,还有几个月呢,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干点什么呢?我觉得您可以在起点中文网主页下方的搜索框里搜索《超级军工霸主》,然后点击阅读,顺带收藏在给些推荐,如此反复,时间会很快过去

    (柚子真的很没节操!)嘿嘿,柚子拜谢啦!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五章 每一张纸都堪比黄金

    卢嘉栋这句话无异于一枚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锅,说好听的是技术转让,掰开了揉碎了就是伸手跟调研组的人要钱,这还了得,在当时工人阶级是一家,互通有无你我他的年代,卢嘉栋这种肆无忌惮的伸手要钱,已经不能用离经叛道来解释了,而是极其严重的阶级立场问题,难不成这个刚刚得到李铭和刘浩田欣赏的年轻人,这么快就得意忘形了?

    陈震知道严重性,于是把卢嘉栋拉到身边,面带急切的提醒道:“小卢,你这是想干什么,你难道是想犯错误?”

    “我看这个卢嘉栋就是个现实版的走资派!”陈震话音刚落,躲进人群羞于见人的黄志国便跳了出来,好不容易等到卢嘉栋出了这么大的错,那不和天上掉馅饼一样,之前丢的面子这回全部得找回来:“就算不像几年前被打倒,也得让好好批评教育,看来你们万山厂的思想工作很有问题!”

    听了黄志国的话,李铭不禁皱起眉头,虽然他觉得卢嘉栋不可能犯这种顶风冒进的错误,可这些话确确实实是从卢嘉栋嘴里说出来的,但他毕竟很欣赏卢嘉栋,不希望因此事而影响这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觉得应该给卢嘉栋解释的机会,而不是几个人商量下就一棒子把人打倒:

    “小卢,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处长,刘副处长,你们真是多虑了!”卢嘉栋多少知道些这些经历特殊年代人的想法,所以笑着解释道:“我说的技术转让并不是跟上级和兄弟单位伸手要钱!”

    “你不要钱?”刘浩田被卢嘉栋弄得有些头晕。

    “对!我不要钱!”卢嘉栋毫不犹豫的说道:“现在部队订货一天比一天少,咱们军工系统能维持现状已经很不错了,家家都是勉强度日,哪有什么多余的钱!”

    现在军工系统的困境已经凸显端倪,到了80年代走入最低谷,来自后世的卢嘉栋虽然没有经历过,但从看过的资料和听老军工的讲述,也对当时的困难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卢嘉栋的话引起在场其他军工领导的频频点头。

    “不过,我们万山厂也有我们万山厂的困难,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机械设备,想必各位领导刚才都在车间看了,我们厂的机械设备最新的也有十多年,那几台子弹成型机更是苏联二战后的淘汰品,这些年我们靠着厂里的师傅们修修补补,勉强用到现在,可是这些机械的备件越来越难找”

    李铭好似听出卢嘉栋的意思:“小卢,你的意思是!”

    “我是想利用我们新研制的万山枪械战术导轨和军工质量认证体系,换取兄弟厂些报废和过时的机械设备,实在没有,换点当地的土特产也行”

    “原来是要报废的机械和土特产,你怎么不早说,这有什么难的!”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刘浩田便拍着大腿答应道:

    “你们万山厂靠着这些老古董,利用质量认证体系就能达到100%的合格率,证明这个质量认证体系很有效果,还有你们的万山枪械战术导轨系统,对枪械功能进行极大的拓展,今后必将成为我军侦察兵的重要装备,用着两样东西换点过时的机械设备和土特产实在不算个事,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刘浩田说完,其他军工企业的领导也频频点头,在他们看来卢嘉栋如果是要钱,无论多少那都是阶级立场问题,很严重;可要些报废和过时的机械设备以及土特产就不同了,各家厂里这些年积攒的报废和过时的机械设备把仓库堆得满满了,早就想着怎么处理。

    如今万山厂找上门来,正中各厂的下怀,别说是交换了,就是去白拿,这些厂子都乐意,至于土特产,那就更好办了,无论那个地方的军工厂都是背景深厚的所在,在当地搞点土特产那是易如反掌。

    再说无论是报废的机械还是土特产品那都是劳动人民辛劳与汗水的结晶,阶级属性很正确向上,各厂办起来毫无压力,但前提是需要国防科工厅批示,如今省厅领导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各厂根本找不到拒绝的道理。

    卢嘉栋见无论是省厅还是各厂的领导连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心中早就乐开了花,他从一开始就盯上了各厂的机械设备,因为他在后世的资料看到,由于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因素。

    工厂里的机械设备故障率非常高,新设备没几年报废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万山厂的设备急需更新换代,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打定主意用技术换设备,至于土特产,那就更简单了,毕竟快要过年了,厂里面还没采买年货,这些土特产正好当福利发给厂里的职工。

    钞票是钱,机械设备也是钱,而且是最有分量的固定资产,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对固定资产没什么概念,所以才能这么轻易的答应卢嘉栋,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明白,比如万山厂的陈震,调研组的人答应了卢嘉栋的条件,脸上也是乐开了花,赶紧拉着几个军工厂的领导,问起他们哪儿有什么过时的设备。

    就这样,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下,万山厂跟调研组达成了技术换设备的协议,双方可谓皆大欢喜,不过也有人很煞风景,比如黄志国,不过他的煞风景也没持续多长时间,就被李铭和刘浩田叫过去进行单独谈话。

    等谈话结束后,就再也没有见到黄志国的身影,有人说他没脸在呆在万山厂,也有人说他被两位领导骂惨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位黄副厂长耷拉着脑袋灰溜溜的回红星厂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厂的清单陆续送到万山厂,省厅关于万山厂与各厂技术交换物品的批示也下来了,郑永波和高兴华刚刚回到万山厂,屁股还没坐热,就各自带着批示和清单前往其他军工厂拉设备去了。

    当一辆辆满载机械设备和省内各地知名土特产的老解放开入万山厂区时,整个万山厂沸腾了:

    厂里的老师傅们兴奋的围着一台台机械设备转个不停,那眼神就如同进了洞房看自己的新媳妇一般,时不时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讨论这台机械怎么修,那台机械怎么用,忙得不亦乐乎。

    厂里的文职人员也都发动起来,无论是绘图的、搞技术的还是后勤的,全都拿着笔记本一齐上阵,对这些进厂的物资进行统计。

    如果说厂里的老师傅们的兴奋还有些含蓄的话,那么厂区里的孩子们就已经陷入疯狂了,桂南的芋头、桂西的沙糖桔、桂东的沙田柚、桂海的虾仁鱼干,每一样都是平时难见的好东西,如今一车车的开进厂区,等待多时的孩子们无不蜂拥而上,一边啃着可口的柚子,一边吃着爽甜的沙糖桔载歌载舞,笑声不断。

    当然家长不会让这帮熊孩子玩疯,于是乎分配现场的训斥和管教声不绝于耳,但仔细听来却大体一致:

    “你们别总想着吃,学学人家卢嘉栋,以后多学习些知识,将来也跟他一样,给厂子挣这么多东西!”

    “呵呵,小卢,厂里很久都没这么热闹了!”厂长郑永波指着热闹的人群,笑着跟旁边的卢嘉栋说道:

    “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咱们厂这些老设备还不知道用到什么时候!”

    “厂长,您别这样说,当时您不在,我也是自作主张提出这个想法,您别”

    “唉!”郑永波皱着眉头把卢嘉栋的话打断:“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用两项技术换了这么多的东西,比我藏着掖着可强多了!”

    “是呀!”一旁的书记高兴华也不由得说道:“你看,那台的枪管冷锻机机,听说是前些年运用特殊渠道从奥地利进口的,还都是新的,就是因为不懂使用就锁到仓库里报废了,真是太浪费!”

    “怎么样?小卢,这些机械你搞的定吗?”郑永波指着那台奥地利造枪管冷锻机问着卢嘉栋。

    卢嘉栋摸了摸鼻子:“应该没问题!”

    “哈哈,就知道小卢你有这本事!”说完郑永波便转过一边去,冲着正在拿着笔记本进行统计的杨立民喊道:

    “老杨,统计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大冷的天杨立民累得一身的汗,边擦汗边拿着笔记本跟郑永波和高兴华汇报道:

    “这次咱们厂收获不小,各类机械设备200余套,我问了李德顺李师傅,超半数都能维修,再加上六卡车的土特产,总价值超过100万!”

    “100万?”听了杨立民的话,郑永波和高兴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别说是他们,就是作为统计员的杨立民都感到很震撼,反反复复核查多次,才敢相信这个数字,但卢嘉栋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笑着跟郑永波和高兴华解释道:

    “别的不说,就拿那台奥地利造的枪管冷锻机来说,当时引进就差不多要20万,还有火炮拉线机、中等口径镗钻机以及这么多土特产,100万的价值都是保守估计!”

    “这么说咱们用这么几百页纸就换了超过100万的东西?这么算下来,每一张纸都堪比黄金?”郑永波声音有些沙哑。

    卢嘉栋微微一笑:“差不多吧!”

第二十六章 1978年的春节

    几百页纸换回价值超过100万的机械设备和土特产品,卢嘉栋一下子成了整个万山厂的名人,之前那个铁面无私的质检员形象早就被人抛在脑后,转而成了人见人爱的的香饽饽,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人跟他打招呼,就连厂里家属教育自家孩子的常用语都换成了

    “你看人卢嘉栋怎样,怎样”

    “你跟人卢嘉栋学学什么什么”之类涉卢嘉栋言论,也不知道是那位家长传出来的消息,说卢嘉栋是归国的留学生,是实打实的大学文凭,这帮家长见卢大学生如此了得,说明大学很不错,于是万山厂准备参加高考的人从只有陈子玥一根独苗,瞬间膨胀到二三十人。

    小一点的,也被家长拎着耳朵关进屋子里,参照道听途说的卢嘉栋自学成才法,开始暗无天日的做题,做题再做题,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找到卢嘉栋,要求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刚开始卢嘉栋也没多想。

    反正都有一个陈子玥,多几个也无所谓,可没想到卢嘉栋的课实在是太好了,如此一来,找卢嘉栋补课的厂区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厂区内的子弟学校的校长都跑到厂长那哭诉,哀求卢嘉栋别再补课了,否则他都快成光棍校长了。

    卢嘉栋也是不胜其烦,但与补课相比更让他痛苦的是厂里的适龄女青年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厂区大妈们,本来卢嘉栋无论身材还是长相都称得上男神级的人物,如今又用几百页纸换了价值巨大的物资,有如此长相,如此本事,怎能不引来这帮急于把女儿嫁出去的厂区大妈们的注意。

    于是卢嘉栋无论是在宿舍睡觉还是在车间上班,总有几个大妈过来笑眯眯问着他,今年多大啦,有没有对象呀,老谁家的那小谁你看得怎么样呀,即使她们知道卢嘉栋和陈子玥有绯闻也无所谓,反正她俩没结婚,谁都有机会,反正这帮大妈如狼似虎的样子无不让卢嘉栋感到一阵阵恶寒,进而发展到见到大妈都躲着走的地步。

    无论那个时代,大妈们都是一个不会轻言放弃的群体,既然自己不行,就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亮出来,于是乎厂内的大龄女青年们在各自大妈的教导下,针对卢嘉栋的各种眉眼,各种搭讪,各种偶遇,简直数不胜数,这让卢嘉栋真是烦恼不堪。

    如果那些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