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二章 温压弹(求月票)

    “五、四、三、二、一!起爆!”

    “砰~~轰~~!”随着指令员的一声令下,测试场中央响起一阵轻微的爆炸,随即腾起一小团火光耀眼的蘑菇云

    看着那团明亮的蘑菇云渐渐扩展、变大进而随风消散,站在安全区的卢嘉栋才把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对着身后的胡庆华笑着说道:

    “看这个爆炸的形制,应该说这次研发出的药剂配方的大致方向没有错,只不过”卢嘉栋说着,不由得将初步试验的数据拿起来看了看,接着眼神中闪出一丝疑惑,进而眉头轻轻皱起:

    “只不过,从这些比例试爆的数据上看,这款温压药剂还不够稳定,威力大小没有个恒定值!”

    听了卢嘉栋的话,胡庆华的眉头也不由得皱成一个“川”字,消瘦的脸颊中更是闪出些许的疲惫之色,为了能找出合适的温压药剂,胡庆华在这些日子来也可为是没日没夜的进行着数据计算和药剂测验,整个人更是研制团队和试验场两头跑。

    长久以往,他原本还算中等的身材,如今也变得消瘦起来,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将整个心思扑在温压弹的研制当中,虽说目前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他的观点和卢嘉栋一样,对这款药剂还是有些许的不满意:

    “摸索和实验了近千种药剂,最终才确定这个配方,从理论计算来看,这套硝酸铵配置金属铝粉的粘稠状炸药形制是最符合目前的技战术指标规定的合理值!”

    可说着说着,胡庆华的脸上却显出淡淡的无奈:“可通过比例爆炸测试,这个药剂虽然可以达到温压弹的效果,不过距离咱们技战术指标规定的威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如此这款药剂的稳定性也不足”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算是摸对了大致的方向!”没等胡庆华把话说完,站在卢嘉栋身旁的郭青山也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下来,脸上虽然带着初试成功的喜悦,对着身旁的卢嘉栋和胡庆华鼓励道:

    “这次几次试验也算有了初步的成功经验,我虽然对技术不太懂。但按照我的眼光看,这款弹药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战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将性能稳定,提高威力那就更好,如果不能,就算把这套温压药剂应用到前线,也够猴子喝一壶的!”

    郭青山的话说得没错,从战术的应用上看,这款药剂虽然在稳定性和威力上有所欠缺。但并不影响它超越同等质量和级别的弹药威力,更不会影响它在战场上的应用,从这个观点上来看,胡庆华所研制的这款温压战斗部药剂算是成功的。

    可即便如此,卢嘉栋却依然对这款药剂的威力有些不满意,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那些在中越边境不学猴子,学习土拨鼠的越南军队。想到这里,卢嘉栋的眉头更是向中间靠了几下:

    “用这款温压药剂对付越军浅近坑道、土木工事、观察哨自然没得说。不过对于坑道深处的越军杀伤力就有些不足,换句话说,爆炸所形成的高温高压根本达不到坑道的最深处,氧气更不可能全部耗光,最终还是没有达到咱们打击的目的!”

    “这个”郭青山虽然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但他也知道。卢嘉栋所说的并不是信口开河,而目前所研制便携式火箭筒这款步兵战术武器系统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打击坑道深处的越军。

    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那这款便携式火箭武器系统就根本算不得成功,正因为如此。郭青山在听了卢嘉栋的话后,原本欣喜的笑脸也瞬间沉了下来,而卢嘉栋则将头转到胡庆华的一边,翻了翻测试报告继续说道:

    “庆华!我觉得你的思路还是有些不对!”听了卢嘉栋的话,胡庆华白皙瘦弱的面庞不由得一愣,而卢嘉栋却没有理会这些,而是继续说道:

    “从这些数值上看,你确实将温压弹的路径摸通了,无论是热杀伤还是燃烧情况都很理想,可是庆华,你在注重热杀伤和消耗氧气的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杀伤效能!”

    “卢总师,你是说冲击波?”胡庆华不愧是弹药方面的专家,经卢嘉栋这么一说,立马便回答上来,而卢嘉栋听了胡庆华的话,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冲击波!温压弹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三个,最初的无氧爆炸反应确定了其高压性能,以及对坚固目标的侵彻能力;爆炸后的无氧然绕反应确定了其中压性能,以及对墙壁工事的穿透能力;爆炸后的有氧燃烧反应确定了高压冲击和热性能,以及对人员和装备的损伤能力上。

    从以上温压弹的特征上来看,温压弹的杀伤效果主要体现在高压冲击波和热杀伤效能上,此次是冲击波与建筑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碎片,以及有毒气体及烟雾所导致的窒息。在这些杀伤效能中,对人员而言最致命的莫过于冲击波!”

    “冲击波?”听了卢嘉栋这番话,站在旁边的郭青山不由得疑惑的皱起了眉头,紧接着眼前不由得一亮:

    “说道这个我想起来了,凉山战役的时候,咱们的炮火可谓异常猛烈,我们师伴随着炮火协同,向越军发起进攻,其中有一处位置十分险要的暗堡挡在了我们进攻的路线当中,炮火几轮覆盖之后。

    这处暗堡依然完好无损,当时我们准备强攻,可上去的战士冲过去一看,里面的越军早就死光了,更奇怪的是他们身上一点儿外伤都没有,这件事报到我这里,我也感到很好奇,也就过去看了下。

    没想到跟战士汇报的一样,越军尸体不但很完整,身上甚至连一处外伤都没有,当时我们只知道这些越军是被咱们猛烈炮火给震死的,直到胜利后跟炮兵说起这件事,才清楚震死他们的物质名叫冲击波!”

    郭青山虽然在技术方面不太精通,但作为军队的主管,他却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炮火连天的战斗生涯里,如同这种被爆炸震晕、被炮弹震死的事情他更是见过许多,所以他对冲击波的杀伤效能有着比常人更直观的认识:

    “如果我们能将温压弹的冲击波效能加大,我想再深入的坑道,也会如同我之前见过的那处暗堡一样,把他们一个不剩的震死!”

    “郭参谋长说得没错!”郭青山话音刚落,卢嘉栋便赞同的点了点头:“更何况温压弹在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使用时杀伤效应大不一样,在开放空间虽然温压弹也可作为高威力弹药使用,但与封闭空间相比,整体效能就要逊色不少”

    “卢总师,你的意思是说”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站在身旁的胡庆华好似想通了什么,脸上的那副沉郁的面庞也展露出些许的微笑:

    “温压弹爆炸后的火球和冲击波沿着坑道传播,进入普通炸弹破片无法到达的地方。普通炸弹的破片或许会被坑道掩体、沙袋、墙壁或其他防护装置所阻拦,而冲击波则会因为坑道的墙壁和其他表面的反射而加强。”

    说着说着,胡庆华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兴奋的神采,语气也逐渐激动起来:“这样一来,在相同距离下,与开放空间相比封闭空间的人员将遭受强度大得多的冲击波,从而将隐藏在坑道深处的敌人彻底消灭干净!”

    胡庆华不愧是军工技术天才,卢嘉栋和郭青山只是点出冲击波及其杀伤效能,胡庆华就马上明白冲击波之于温压弹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这份强与常人的理解力和领悟能力,即使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也不由得向胡庆华投去赞许的目光:

    “没错!温压弹的核心就是这个道理!庆华,其实你们所做的众多药剂试验中,也有不少可增加温压效果的配比!””说着,卢嘉栋再次将身旁的一叠温压弹技术资料拿起来,翻了两下后,找到一份药剂配比表,然后跟着胡庆华继续说道:

    “就比如说这款,你们应用了以黑索金为基础炸药,配合聚苯乙烯做固体燃料,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只不过黑索金的爆炸性质强度稍低,化学性质不稳定,如果换成奥克托今,在配合金属铝和镁的粉末,再加入聚苯乙烯的话”

    “奥克托今,混配铝镁粉末?”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胡庆华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整个人都为之精神起来,眼睛更是睁得大大的,喃喃自语中更是透漏出莫名的兴奋,劲儿不由得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对呀!奥克托今,混配铝镁粉末!这个想法我怎么没想到,这款药剂的威力简直”说着,胡庆华带着既激动又懊悔的神色,拍了拍自己脑袋:

    “哎呀,看我这脑袋!这样好的药剂我竟然都想不到,哎呀”

    可胡庆华这句话还没说完,便急匆匆的向测试场内的临时办公室跑去,郭青山见此很是疑惑,刚想开口询问,却被一旁的卢嘉栋拦了下来,而他的口吻更是带着浓浓的自信说道:

    “我想那朵美丽而绚烂的蘑菇云距离它急速绽放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80mm单兵火箭筒(求月票)

    材料问题的解决和温压弹战斗部药剂的确定,预示着便携式单兵火箭筒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作为G军区牵头主抓的重点装备项目,G军区司令部及党委高度重视便携式火箭筒的研制和进展情况。

    对于研制团队遇到的困难、所需的设备、人员的生活保障、岗位安置等方面都给与极大的照顾和方便,而在各种资源的调配利用方面G军区更是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便携式火箭筒研制进度得以快速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G军区司令部的领导经常来到研制团队的驻地,G军区招待所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G军区的领导们都是随发现随解决,尤其是在便携式火箭筒最后三十天攻坚动员大会上,已调任G军区司令员的总指首长亲自到会,为便携式火箭筒研制团队进行动员。

    在会上总指首长并没有秘书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而是全程脱稿,所讲的内容既没有华丽的修饰也没有激昂的口号,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从这位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老将口中说出来,却又是那样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结尾的那段话,更是成为激励广大便携式火箭筒研制工作者的座右铭:

    “你们别看我年岁大了,如果你们把便携式火箭筒给搞出来,我也能第一个扛起来揍他那帮狗娘养的越南猴子!”

    总指首长的话语虽朴实,但却道出浓浓的关切之情,一时间“造出便携式火箭筒,揍他狗娘养的越南猴子!”;“不能辜负总指首长的期望”等口号响彻整个研制团队,而所有参与研制的相关人员,在这些口号的激励下。一个个更是士气高涨,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便携式火箭筒最后三十天的大会战当中去!

    “总指首长的讲话确实让人心头一震,总指首长的期望也是全军指战员的期望,所以咱们应该加倍努力,争取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将便携式火箭筒试制出来!”

    动员刚刚结束,研制团队的核心成员便齐聚在卢嘉栋的办公室内,商讨最后这一个攻坚月的研制计划和解决可预见的问题,而作为研制团队中的军方领导,G军区副总参谋长郭青山的话,更是道出在场所有人的心声,而作为便携式火箭筒的总设计师,卢嘉栋更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郭参谋长说得没错,目前咱们各个分项的进展都很顺利。所以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咱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个分项整合起来形成最终的便携式火箭筒作战武器系统!”说着,卢嘉栋将桌上的茶杯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润了下喉咙便继续说道:

    “别看我们各分项指标都很优秀,可往往在整合的时候却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所以这次叫大家来就是互相商讨下,看看咱们各分项即将整合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发现的就尽快解决!”

    说完,卢嘉栋便将身子转到赵如松的一旁。看着这位头发有些凌乱却精神尚佳的老教授:“赵教授,发射筒是采用高压发射室。还是使用无高压室结构,现在确定了吗?”

    “我们对于发射筒始终采取两套方案!”卢嘉栋话音刚落,赵如松便毫不犹豫的答道,而一旁的卢嘉栋和郭青山则展开本子,将他所说的意见记录下来:

    “高压室和无高压室,我们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和图纸备份。经过研究我们还是认为无高压室方案比较理想,除了它整体结构简单外,对于内弹道性能的改善和弹药初速的稳定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过”

    赵如松说着说着,不由得停顿了一下,然后用眼睛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秦景斌。接着犹豫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