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大学霸-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精致典雅别墅客厅,常慧芳满意的说道。

    她说的自然就是刘才章,这位刚刚在全省表明自己的施政思想以及确立了试点县的副省长这一段时间以来在安皖省很有名气,不管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他总算是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尤其是安皖省电视台,作为安皖省的喉舌,连续几天强调了刘才章的试点思想。并且以教育为主还是以惩罚为主为原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些分析无疑中都会出现刘才章这位副省长的名字,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他初步在安皖省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同样,在很多老百姓心中,他这位强调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副省长有了很高人气。

    常慧芳以前很少看安皖省的新闻,跟存在几十年的新闻联播一样,安皖省的官方新闻也没有太多民生方面的新闻,大部分跟领导有关。

    这些新闻对于体制中的下属以及商业精英有关,他们可以从中了解领导们的喜好,以便他们对症下药。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喜欢看身边的民生新闻。至于大老板们的事情。

    我管大老板今天到这里,明天到哪里,今天出国,明天考察的,那些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以往,常慧芳就不喜欢看官方新闻,看着没意思。

    而自从王宁频繁出现在各大官方新闻中之后,她对官方新闻也有了极大兴趣。有时候会看看新闻联播,也有时候会注意安皖省的官方新闻。

    同样,她对领导们的动态没有兴趣,唯一吸引她的不过是新闻中有王宁罢了。在找新闻之中,刘才章的试点县行动被她了解,这才忍不住夸奖了两句。

    作为老百姓,只要上层大佬们想要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无疑,这种领导就是好领导。至于更深处的负面效果,他们是不在意的。

    小市民就有小眼光,太长的东西他们看不到也不想看。

    “确实,这位刘副省长的做法很正确,是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帮咱们减负。不过我觉得他可能会好心办好事,这个试点县可能会出问题!”跟常慧芳不同,王学请有自己的看法。

    “能出什么问题,出问题的都是那些领导,咱们老百姓都是遵纪守法的老实人。只要领导们不找咱们麻烦,大家绝对相安无事。只要把事情讲清楚,咱们老百姓都会遵纪守法。就像表舅贩卖玉米一样,要是有人跟他讲清楚,他就不可能触犯法律,也不用被罚钱了!”

    常慧芳对贩卖玉米罚钱的事情还有点耿耿于怀,买玉米这种小事情都被罚钱,老百姓生活何其不易。

    “做错事情获得惩罚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罚了两万块钱有点多。却不能掩盖表舅做错了事情,他要是在一开始找人询问一下,他会被罚钱吗?只有罚钱之后,他才知道事情不能做,才会避免再次犯错!”

    这两年中,王学请接触了很多人,他的想法以及思维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放在以前,对于贩卖玉米罚钱的事情肯定会跟常慧芳一样抱屈。

    现在不同,了解的越多,他知道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犯错就需要受到惩罚。如果犯错都没有惩罚,这不就是在纵容犯罪?

    “这才有两个钱,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表舅确实犯错,不过他大字不识一个,你让他找谁问。还有,家里的乡干部什么样子你又不是不清楚,找他们询问,他们能理表舅才怪!”常慧芳对王学请的态度很不满。

    王学请坐直了身体:“不知道不能成为他们犯错的理由,犯了错就应该受罚,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则,谁都要遵守。还有,表舅去问乡下干部他们要是不说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责任,一样受到惩罚。不过,表舅没有问,现在受到法律的惩罚就是表舅的问题了!”

    “一句一个惩罚,你真当自己是大领导了。才有几个钱,你能改变整个农村的情况吗?”常慧芳对王学请的态度更加不满意,眼睛一瞪说道。

    看到这种情况,王宁知道父母的脾气上来了,连忙打岔说道:“好了,好了,你们就别为这些小事情吵架。舅老爷那边不是已经被划分到试点县了吗?到时候舅老爷找一下领导,看他们能不能解决,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可以跟其他人说说,不能让舅老爷受什么委屈!”

    在王宁看来,舅老爷收购玉米被惩罚根本没有什么问题,跟王学请的想法一样,犯错就需要受到惩罚,这是规则,是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

    “还是小宁明理,你跟妈说说,这个试点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常慧芳准备找王宁证明自己的看法了。

    王宁揉了揉鼻子,轻声说道:“我又不是领导,说不清楚试点县好不好。不过在农村普及法律知识是必要的事情,想要做到遵纪守法只有先知道法律,了解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才能让老百姓守法。普及法律法规永远是正确的事情,至于试点县的问题,能不能起到效果,只能由时间决定了!”

    话虽如此,王宁对这个试点县根本不看好。网络上有些专家的观点很正确,以教为主,这四个字的方针相当正确,放在哪里都可以。

    只是‘以惩为辅’这个方针却值得商榷,就像王宁认可的一种解释。

    以惩为辅的方针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自主权利,同样,却减少了犯罪成本,让一些小的刑事案件更加复杂,让违法者多了一层保护罩。

    如果将方针变成‘教育为本,惩戒为主’的话,这个试点县绝对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王宁不清楚刘才章是任何考虑的,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计划。而试点县的走向如何,只能让时间决定了。(未完待续。)

第755章 影响(中)

    刘才章的试点县出现之后,无疑是在华国放出了大卫星,有人夸,有人贬。甚至在一些人的推动下,全国进行了一场关于法治,还是结合华国特色进行法治跟人治。

    类似的讨论在网络上不时出现,从天·涯,新·浪,天·涯,贴·吧,百·度……只要是网民们的聚集地,大部分都能看到差不多的主题帖。

    一度,试点县,法治、人治,这些关键词成为了搜索榜榜首。网友们举例子,讲事实,开启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不只是在网络上,北方媒体,南方媒体,喉舌媒体,也在慢慢的进行跟进,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在近半个月之内,成为了思想界的大事件。

    作为大事件的开端跟导火线,安皖省的试点受到了无数人的注意。有些在明面上关注,有些在暗处注意,不知不觉之中,一个小小的试点县成为了华国的中心。

    ……

    “跟你说过了,咱们就是小老百姓,老老实实种地打工就行。你非要弄什么幺蛾子,跑出去贩卖玉米,现在好了吧,钱没赚到,反倒是往里面扔了两三万,现在你让我怎么跟儿子他们交代!”

    抽着几块钱的劣质香烟,常有根耳边再次传来老伴的唠叨声。这种声音让他原本就烦躁的心情更加恶劣,可是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虽然烦躁却不能冲着老伴发脾气,只能大口大口的抽香烟。

    常有根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不过是贩卖点玉米,让粮油站更方便一点,自己从中赚个辛苦钱,怎么就触犯法律了?不但交了两万块钱罚款,甚至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要是真被抓到牢房,自己怎么办,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以后还怎么找媳妇?无数事情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夜不能寐。

    有时候他都在想,自己干脆自杀算了,也算是给孩子们一个交代。可是,想到自己付出的几万块钱他又有点不甘心,那些钱是他攒了好几年的棺材本,本来想要留给两个儿子,现在什么都不剩不说,还欠下不少外债。

    自己要是再出意外,家里会更难过。死也死不了,事情还没有办法解决,他只能憋屈着抽烟,听着老伴的唠叨。

    常有根老伴在打玉米,虽然被罚了两万块钱,不过二手车跟玉米机倒是没有被没收,不光是机器,玉米也是一样,收回来的玉米全都在屋子里堆着。

    这些原本代表着希望的玉米,现在让常有根感觉到山一般的压力。就算如此,玉米还是要处理,不然很容易生虫。一旦生虫,玉米只能喂鸡喂猪,会让他们更心疼。

    农民就是如此,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日子都要继续过下去。他们就像是长在路边的野草,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他们都会默默地生长,到老死的哪一天。

    是他们默默传承着华夏五千年的传统,也是他们,赋予了古老民族坚强、百折不挠的品质。

    常有根老伴原本就烦,又看到常有根一言不发蹲在门口抽烟,她的脾气立马爆发了:“常有根,你就是个窝囊废,当初我劝你买玉米的时候跟儿子商量一下,你就不听。现在好了,被罚了好几万,你倒是老实了。你现在跟我说说,咱们这么多玉米怎么办,借的钱怎么还。我当初这是瞎了眼,竟然嫁给你这个窝囊废,我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整天伺候你们爷仨,临老临老还来了这件事情,以后让我跟儿子怎么活啊!”

    说着竟然蹲在地上‘嘤嘤……’哭了起来,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两三万根本不算什么。很多人出去吃顿饭,去个夜总会,一瓶酒的价格都不止这个价格。

    可是对于常有根这种农民来说,两三万可能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对未来的期望。突然失去了几万块钱,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压力,怎么可能没有脾气。

    常有根本来就在齐头上,老伴这么一吼,常有根的脾气也上来了:“吼什么吼,我不就是想要收点玉米让家里的日子好一点,谁知道碰到这种倒霉事。不就是几万块钱吗,我现在就出去打工,不把钱赚回来,我死外面都不回来!”

    常有根将烟头扔在地上,狠狠踩上一脚之后,大跨步的走出家门。

    “赚钱,赚钱,我看你能不能赚回来钱!”

    冲着常有根的背影,老伴大吼一声,哭的更伤心了。

    几分钟之后,常有根老伴才擦了擦眼睛,从新走到玉米机器面前,开始处理玉米。不管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没有死之前,还有无数事情等着他们处理。

    ……

    走出家门,常有根重重叹了口气。能出门打工他早就出门打工了,原先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弄伤了腰,现在虽然正常劳动没问题,却不能干重活。稍微重一点的就容易拉伤腰。

    这才是他没有出门打工的原因,腰上有病,他就算是出门也做不了事情。以他的能力,在外面只能当农民工做重体力活,其他活他根本做不了。

    也就是因为不能出门打工,他才想在家里想想办法,结果就遇到了现在的破事。

    “还是找他二叔想想办法吧,看看能不能不罚钱或者少罚一点!”

    村里都是亲戚,大家全都知根知底,常有根自然想找能帮助自己的人,比如说跟他同龄的另外一位相亲。跟他不同,他要找的人是村子里的村长。

    别觉得村长都是膀大腰圆的肥猪流,常有根所在的村子并不是如此。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亲戚,村长要是真做了什么勾当,他们直接找对方父母就行,根本不存在很多所谓村长欺上瞒下的事情。

    作为村长,在常有根心中自然还是有威慑性的,除非必要,否则的话他不愿意找对方,现在实在没办法,他就算是不愿意也只能过去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

    转过身,刚想要到村里的杂货铺买点礼物,还没走进不就看到了他要找的目标,跟他有亲戚关系的村长。村长背后,还有两位打扮干净的年轻人,看着两位年轻的刹那,常有根不禁打了个哆嗦。

    那两个人就是当初给他罚单,把他抓到派出所的执法人员。(未完待续。)

第756章 影响(下)

    普通人不愿意接触执法人员,农民更不愿意接触执法人员,犯过事情的农民更加更加不愿意接触执法人员。无疑,常有根就是犯事的农民。

    他见到村长一行人之后,连忙停下脚步,转身就往家里走。

    他担心这两个人又是上门罚款的,整个家因为罚款已经有点不安生的意思。再来一次的话,整个家非要散了不可。

    常有根也知道要是有事情他肯定躲不了,不过能躲一时是一时,找不到人,不管对他有什么惩罚都无法实行的。

    “有根,有根,常有根,你给我站住!”村长笑容满面的领着两位执法人员,还没到村子,他就看到了自己一行人的目标。

    结果还没走几步,对方转身就跑。村长心中不禁有点无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