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大学霸-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他现在为名所累,偶尔想要出去一下都不太容易。尤其是新闻联播报道了他的新闻之后,不知不觉他就成为了所谓的全民偶像。当今世界上最有名气的名人之中,怎么算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不知不觉走到了现在的地步,王宁自己都有点无语。名气变成了尾大不掉,就算是想要低调,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做到。没法,他也只能继续承受这些幸福的烦恼。

    给各位前辈们,好友回了短信之后,王宁才稍微轻松了一点,过了大年三十,平常的拜年短信就不会这么密集了。

    回完短信之后,春晚上的主持人全都聚集在同一个舞台,画面切换到了京城外面巨大的时钟上,他们开始春节最后的倒计时了。

    “10,9;8;7……1!”

    当秒钟准确的落在12点的时候,整个华国都成为了欢快的海洋。无数炮竹猛然爆裂,天空中被五颜六色的烟花所覆盖。

    哪怕是凌晨十二点,依然有无数人从家里冲出来欢声高喊着,打开房门,看着天空中绚烂的烟火,王宁微微拍了一张照片。

    虽然是农村,烟花爆竹却依然少不了,将烟花的照片保存在手机,打开自己的微博。不在意已经达到极限的私信,王宁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祝福。

    “新年快乐!”

    这不过是最简单的祝福,没有各种煽情,也没有拍摄搞怪,搞笑的照片。就算是唯一的照片也很单调,一望无际的黑夜下,一道道不算绚烂的烟花在绽放,像是一朵朵孤傲的莲花,虽然形单影只却依然灿烂。

    就是这么一张照片,刚刚发布到微博之后,就受到了无数人的点赞。更有无数粉丝在评论区送上了属于自己的祝福。

    “老大新年快乐!”

    “小老公又长大一岁了,新年快乐哟!”

    “老大总算放照片了,不过怎么这么点烟花,老大在哪里呢?”

    “大大同样新年快乐!”

    ……

    看着络绎不绝的祝福,王宁微微一笑,这也算是成为明星的好处之一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祭祖

    农村的春节既忙碌又空闲,忙碌是因为农村特有的风俗很多。从祭祖到吃饭,到走亲访友都有特定的习惯,有人上门自然需要陪着,要去煮饭,准备吃的,小事情一直断不了。

    至于清闲,只要将事情弄完之后,就不会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每个人都有大把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男人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打牌,女人则会三五成群的到某一家聊天,说八卦。这样的习惯,也就不怪老是看到关于农村赌博的新闻,也不怪一般农村妇女在很多人眼中长舌妇的形象了。

    还是因为无聊的,大家事情本来就不多,又不像城市人每天需要上班,就算是偶尔休息也可以出去邀三五朋友聚一聚,去唱歌,吃饭,有太多事情。就算是一般的宅男宅女,有台电脑就足够他们玩到假期结束。

    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做,当然不会有时间跟人说什么八卦,小道消息。

    当然,大年初一,王宁就算是不愿意,他也得起床去祭祖。

    月季市这边跟其他地方不同,祭祖是在大年初一进行,平常的清明节并不需要特意祭祖。而且祭祖的时候也有要求,只允许男性过去,女性是不可以跟着去的。

    一大早,王宁、王学清两人就起床跟着舅舅出去给姥爷祭拜。

    王宁并不是陈庄的人,不需要去祭拜其他人,只需要祭拜一下姥爷就可以。

    初春的季节十分寒冷,再加上一夜的霜降。麦田的叶子上全都是露水。来回一趟之后。裤子全都被打湿,脚下满是泥巴。

    其实王宁对姥爷的印象并不深,他离开月季市的时候太早,对月季市没有太大记忆。也就偶尔回来一次见过姥爷,那应该是他唯一的印象。

    干瘦,苍老,黝黑,跟舅舅一样。姥爷的话也不多,是一位老实本分的老人。可是姥爷离去的时候却并不轻松,因为病痛的折磨,姥爷最终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伤。

    就算是现在,舅舅在祭拜的时候还是有点伤感,觉得有点对不住姥爷。

    姥爷的生命结局也是大多数农村老人们的结局,在病痛面前,家境好一点的或许会狠心治疗,挣扎在生死线上。最后可能付出了一切依然挽救不了他们的生命。

    家境差一点,或者后代不怎么孝顺的。大病就代表着自生自灭。就算是去治疗也只是很短的时间,很快就会被家人接回来,然后在痛苦或者无声无息中死去。

    类似的情况就算是在2016年的现在也避免不了,在这片高速崛起的大地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一场场的悲剧在上演。

    王宁或许对姥爷没有太大印象,也不清楚当初他面对着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却始终对姥爷有一份愧疚,当初老人去世的时候,他并没有回来。

    就算是偶尔回来,也基本上呆不了几天就会回去,也没有那个心思特意给老人扫墓。姥爷去世了十几年,他好像还真的是第一次祭拜老人。不说其他,身为晚辈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足。

    不只是姥爷,去世的爷爷奶奶,王宁也没怎么祭拜过。他们去世的时候,王宁跟王芸同样没有回来,只有王学清跟父母回来处理了两位老人的后世。

    也许会有争执,也许会有矛盾,当老人去世之后,所有的恩怨也都会相继离开。遗留下来的人,没有了父辈的维系,关系在一天天的疏远,或许是恢复了平淡。

    祭拜过姥爷之后,舅舅还要跟其他人继续祭拜其他先人,王宁原本是要跟王学清回去等着的。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出面了,等回到大路之后,王学清突然停了一下,转身面向北面,那里是他的家乡,是他成长的地方。

    “小宁,陪我去祭拜一下你爷爷奶奶吧!”说这句话的时候,王学清满身的惆怅。

    相比较姥爷这边,爷爷奶奶那边跟王宁一家发生的事情更多,爷爷奶奶同样是得病离开,而且还都是家族病,从高血栓到半身不遂,离开人世前的几年,爷爷奶奶一直都是在医院度过,需要其他人的注意。

    久病床前无孝子,放在哪里都是一个真理。爷爷奶奶当初跟王学清他们闹得很不愉快,他们生病之后,王学清还是第一时间出钱给他们治病,赚到的大部分钱全都扔到了医院里面。

    无奈的是,爷爷奶奶并不只有王学清一个儿子,王学清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他们每个人都比王学清大,结果在出钱的时候相互指责,相互推诿。

    说起来倒是很漂亮,一到出钱的时候就不说话,根本就不愿意出钱。出嫁的女儿不出钱还情有可原,毕竟是嫁出去的人,而王学清的哥哥,也就是王宁大伯也不愿意出钱,反正就是装可怜。就算是碍于压力出了点钱,根本没办法跟王学清拿出来的钱相比。

    在爷爷奶奶去世之前,光是医疗费就花了七八万,而王宁一家出了一半还多,剩下的钱才是其他兄弟姐们出的。

    不得不说,那一段时间是王宁一家最困难的时候。那个时候王宁正好初三,各种补习教材正是要钱的时候。再加上王宁跟王芸的高价费,父母每年的压力很大。

    就算是现在王宁依然记得,自己跟王芸的学费都是最后几个交的,那些钱是父母千辛万苦赚到的。

    付出了很多,爷爷奶奶的命依然没有保住,两年之内,爷爷奶奶相继过世。相比较对姥爷的歉意,王宁对爷爷奶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经历过最困难的时候,也面对着所谓长辈们面对医药费时候的争吵。

    虽然没有人明着说,大家也都很清楚,爷爷奶奶的离去反倒是给了他们解脱,大家算是从当初的剑拔弩张恢复了过来。

    如果爷爷奶奶没有去世的话,一旦王宁跟王芸升上高中初中,他们一家的情况会更加困难。

    虽然这么想,王宁却不会说,看着惆怅的父亲,他微微点了点头:“好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祭祖(下)

    王学清所在的村子跟陈庄并不远,不过两三公里的路程而已,开车过去没有多长时间。等他们下车之后,一眼看上去的就是村里出来祭祖的人群。

    农村的起名并没有太大的讲究,陈姓人家多一点就叫陈庄,王姓人家多一点就是王庄。人数超过千人,就可以在王庄前面加个大,称为大王庄,代表村子的面积比较大,人口也很多。

    王学清所成长的大王村就是这种情况,村子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姓王,大家有共同的祖先,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土地。

    现在也许不明显,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完全是被宗族管制的。在大王庄的土地上,族长,长辈们的话才是圣旨。一旦族长们反对,就算是皇帝的话都不好使。

    也就是在新时代之后,大佬们才一举打破了宗庙的笼罩,宗庙的权利不被剥夺压制。就算如此,在大王庄里面,家族长辈们的话其他村民依然不能不听。很多时候,就算是村长也没办法跟长辈们对抗。

    当然了,基本上在大村子当村长的人也全都是族里的长辈或者嫡系。没有这层身份,其他人根本不睬你。

    跟陈庄每个人都认识陈慧芳一样,大王庄大部分人也都认识王学清。当看到王学清带着王宁从车上走下来之后,很多人都微微一愣,然后开始热情的打招呼。

    ‘王宁爹,王宁爸,’要不然就是‘老三!’或者其他的称呼,算起来,每个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对于这些声音,王学清也都一一回话。回答了几句之后,就跟上了祭祖的人群。

    都是一个姓的人,大家的祖先,先辈都差不多,只要跟着其他人一起走就可以,也就只有在祭拜父辈的时候。才会各自分开。而现在看起来还不到祭拜父辈的时候。

    祭拜的时候有不少规矩,通常都是从上到下排列,先是祖先,接着是次一级的祖先,辈分一级一级排列,不能有逾越。有这种祭祖的习惯,无疑都在说明王家以前是一个大家族。

    当然,这种大家族也就是在名义上的家族,其他的根本没有太大意义。几十年前的变革。早就将一切家族全都消灭掉,就算是残留下来的,也早已消失在历史舞台,只有在他们的后代之中才会有一定的记载跟传承。

    在祭祖队伍之中,王宁见到了性格怯懦的大伯。

    跟王学清一样,大伯的性格一点都不强势,在家里一直都是大娘说了算。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照成了王学清一家的飘荡。

    当初就是因为大娘小心眼。看不得弟弟家比自己过的好,才会主动挑食。不让爷爷奶奶继续帮忙带王宁跟王芸,这才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家庭风波。

    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王宁一家搬离月季市,在玉兰市艰苦生存。而大伯一家也没有得到太大好处,大娘的强势让大伯有什么计划都不允许施行。

    不允许出去打工,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因为国家的政策,他们家的情况好了一点。大伯一家的情况也没有太大好转,是无数普普通通农民中的一员。

    看着面前土里土气,脸上带着憨厚笑容的苍老中年人,尤其是当他目光放在王宁身上时候的局促,慌张。王宁发现自己其实恨不起来照成家庭巨变的大伯一家。

    也许他们小心眼,也许他们善妒,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原因,自己一家才会有添饭覆地的变化。自己跟王芸才会有跟万千农民后代截然不同的人生。

    否则,他跟王芸的结局早就会被注定,土地成为他们唯一的根,也变成他们最大的束缚。

    “大伯!”

    在王学清的介绍中,王宁轻轻叫了一句眼前略显矮小的中年男人,那种怨恨,那种怅然,那种自得意满,在这一声之中化为了乌有。

    “好好好,小宁也长大了,真好,真好!”

    看着面前光鲜亮丽的王宁以及远处深邃的轿车,大伯有点语无伦次,更多的还是放松。

    不管因为什么,血浓于水是不能被抹杀的。年轻气盛或许认为自己可以压制一切,等达到一定年龄之后,很多原本不在意的东西会变得很重要。

    亲情,友情,爱情,尤其是亲情,血浓于水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重。无数黑夜,大伯有没有过悔恨,有没有过后悔,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

    现在看到王宁一家有出息,生活变好之后,他总算有了一点安心,很多事情总归还是过去了。

    跟着祭祖的队伍,王宁祭拜了一个个陌生,不熟悉的前人。他们或者有坟墓,或者没有,只剩下一颗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