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大学霸-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一家的情况。

    在确定之后。难免会有不少人主动跟长辈们说王宁的情况,不少老人对王宁倒是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当然,对于老人们来说,大明星是什么样的身份他们还真不清楚,只知道王宁有出息了。赚了大钱。

    在这里,能够赚到大钱的人就是有出息的。更别说王宁不但成为了大学生,又赚了大钱,这无疑是最有出息的。

    “是啊,我也听小四他们说了,好像慧芳家的王宁赚了大钱,还是什么科学家呢!”

    “这我就不太清楚咯,不过慧芳确实跟我说小宁有了点出息,他们一家情况好了不少!”

    常慧芳跟姥姥说过关于王宁的事情,只是姥姥并没有了解全部。不过有一点她倒是可以确定,常慧芳一家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变。这一点才是最让她开心的,孩子能够过得好,基本上是所有父母都希望的事情。

    “看来错不了,前一段时间我家小六跟我说惠芳家王宁上了新闻联播,我还不相信呢。新闻联播是什么样的电视台,就算是咱们村长,县长都没法上呢。没想到惠芳家王宁却被报道了!惠芳家王宁真是了不起,他婶子,以后你就可以享福咯!”

    有人忍不住感慨道,她们不知道王宁的身份,也不知道那些身份代表的意义。只是知道王宁被新闻联播报道过,而新闻联播连县长都不会主动报道的,这么一算,王宁差不多可以跟县长划等号了。

    “什么享福不享福的,我这么大,还有几年好活。他们一家能过得好就好,他们一家这十几年也不容易,当初我要是主动帮忙一下就好了!”姥姥感慨道。

    当初王宁一家的事情在附近一片区域传的沸沸扬扬,差不多都知道王学清、常慧芳跟婆家的矛盾,最后他们一家人搬到玉兰市,还真有不少人对他们很同情。

    这些同情王宁倒是不太清楚,只是他每次回去之后,都会有人在他身后指指点点,尤其是一些老人,他们一点都不避讳王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宁才不愿意回去,当时他的性格还不像现在这么沉稳。

    至于姥姥,对当初没有帮助陈慧芳一家还是有点难受。只是她也有自己的难处,老了之后跟唯一的儿子住在一起,就算是想要帮忙,没有儿子儿媳的同意,她也没法做主。

    “他婶子,事情都过去了,现在慧芳一家不是过得很好嘛!我看啊,当初他们一家搬出去还是很正确的,你也就别多想了!”

    都是老人,大家明白姥姥那种心情,很多事情不是有心就可以帮忙的。

    “是啊,慧芳不是也没有怪你嘛!咱们老人啊,只能混吃等死啊!”

    这句话一出,大部分人都沉默了下来,农村老人晚年的命运本来就不再他们手中掌握的。

    正在沉默中,一道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回来了,我看到车子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 春节

    “到家了,总算是到家了!”

    看着不算大的村庄,常慧芳激动的说道。不只是她,就算是一边的王学清也有点激动。

    对于他们来说,不管走到那里,记忆中的土地才是他们永远的家。哪怕外面有再大的成就,再富裕的生活,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难以忘怀的。

    这是属于农民特有的属性,不管走多远,不管爬的多高,家乡的泥土气息才会最让他们安宁。这不只是对家乡的难以忘怀,也是对土地特有的情感,农民离不开土地也不想离开土地。几千年凝刻在灵魂上的印记,不会轻易的消失。

    反倒是王宁跟王芸没有那么深的感觉,他们自小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长大,脱离了农村的土地之后,早就被城市的气息所侵染,那是一种孤单,冷漠的气息。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城市赋予了每个城市人坚强,自强,孤单,冷漠的气质,他们有冲进,果断,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在这些气息之中,却没有赋予他们根。

    华国人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不同,五千年的历史赋予了他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尤其是对土地的情怀。只有站在土地上才有根,一旦脱离土地,进入漂亮的大楼中,根也在不知不觉消失。

    不管房子多漂亮,面积多大,对于人们来说不过是居住的地方,很难说是自己的家。对于城市人来说,不管换到那个地方,只要自己在。只要有地方休息。那就是家。

    这是城市赋予人们漂泊的气质。他们像是无根的蒲公英,飘到哪里都可以。

    而农民不同,不管自己在哪里,不管生活怎么改变,他们永远知道自己的根,自己最终去往的地方。

    生而璀璨,落叶归根,这是无数农民在追求的东西。

    常慧芳他们也不例外。农村城市都在赋予他们很多东西,却依然有很多东西是抹除不掉的,对根的眷恋就是其中之一。

    而对于王宁跟王芸来说,所谓家乡不过是记忆中的东西,贫困,落后,凋零。除此之外,跟任何一个地方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妈,你看,好像有人出来接我们了!”

    常慧芳带着王宁两兄妹回来过几次。王芸自然知道姥姥家的位置,车子刚刚从小路下来。她就看到姥姥家门口走出了一些人,不用说,他们肯定是来接自己的。

    “那是舅舅,舅妈他们吧?”

    看着最前面的中年男女,还有身后几个青少年,王芸不太确定的问道。

    “记性真不错,他们就是舅舅、舅妈!”

    摸了摸王芸的脑袋,常慧芳夸奖道。

    “那是,我记性可好了!”被夸奖了,王芸立马骄傲了起来。

    “夸你两句你就嘚瑟,一会你别认错人了!”陈慧芳没好气的说道,说话的同时,车子也停在了舅舅家门口。

    车子挺稳之后,常慧芳快速的推下车:“大哥,嫂子,我们回来了!”

    舅舅比常慧芳大几岁,身体看样子还算不错,虽然有点激动,比较闷的性格还是让他没有多说什么:“好,回来就好,进来坐!”

    “哥,嫂子!”王学清也在一边叫了一句,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反倒是王芸在一边清脆的喊了一句:“舅舅,舅妈,我也回来了!”

    对小辈,舅舅的态度更加温和:“小芸也回来了,真好,赶紧进去坐吧!”

    一家人也就只有王宁没有打招呼,倒不是他因为他傲气。实在是性格使然,以前他比较内向,见到长辈很少主动打招呼的。

    当然,内向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觉得不熟悉。在他眼中,亲戚更像是陌生人。叫一位陌生人舅舅,舅妈,他还是有点张不开口的。

    现在性格虽然改变了不少,不至于纠结于一个称呼。可是他却要去后备箱拿东西,暂时是没有办法打招呼了。

    后备箱的礼物已经被陈慧芳打包好,直接拎着就可以。不过因为送人的情况不同,礼物分成了好几份,有些东西是直接送给舅舅一家的,有些东西要给姥姥一家,还有的东西要留下。

    这些都需要专门分开,否则全都被舅舅家接过去,就算是送给舅舅家的。常慧芳考虑过这些事情,所以礼物放的比较散,分开之后最起码有四五个包。

    王天自然不可能让王宁一个人拎,也走过来帮忙。

    正当两人将东西拎出来之后,身边传来一道略显压抑的声音:“王宁表弟?”

    转过头,王宁就看到一位身材健壮的二十多岁青年,脸上还带着一丝书卷气息,眼神中满是兴奋:“常伟表哥,你也在家呢?”

    此人是舅舅家唯一的儿子,常伟。

    常伟今年二十三岁,比王宁大四岁。了不起的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农村一点点的走了出去,考上了大学,今年大四,在一家军工厂实习,将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考上大学,进入一家军工厂学习,就算是在城市中也算是不错的前途,更别说是教育本身就薄弱的农村。小学生或许会全部成为中学生,中学生也就只有十分之一成为大学生,而能够进入大学的又只剩下十分之一。

    一百个学生之中,也就只有一个大学生,更别说考入不错的大学,能够做到这一步,常伟足以骄傲。

    也是因为常伟高中在市区上学,大学更是到了玉兰市。偶尔有时间的时候,常伟也会到王宁家里去几次,所以王宁跟常伟还算比较熟。每次回到月季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跟在常伟的身边。

    没有办法,就算是不想承认,农村长大的孩子跟城市长大的孩子,天然就有一种代沟,那种代沟不是轻易就可以消除的。

    “我的天啊,你竟然真的是王宁,以前看到王宁身份介绍的时候我还不相信。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王宁竟然是我的表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常伟忍不住惊呼道。

    自己的表弟突然成为了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大明星,只要是正常人估计都难以接受。常伟现在表现已经算是很好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节(中)

    常伟因为知道王宁身份所以会惊讶,反倒是舅舅有点莫名其妙,看着常伟拉着王宁不放,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常伟你干嘛呢?小宁一路这么辛苦,你也不知道帮忙拿一点东西,让他回屋休息!”

    “没事,舅舅,常伟表格好久不见,他估计是想我了!”王宁冲着舅舅说道。

    可能是没有想到王宁会这么说,舅舅稍微楞了一下,然后才笑道:“你们两兄弟都在玉兰,想见面还不容易吗?他啊,就会添乱。好了,你也回屋休息吧!”

    “好的,舅舅!”王宁点了点头,自然不会拒绝。

    “舅舅都发话了,你还不帮我拿点东西?”

    王宁对常伟的印象还不错,就像现在这句话,不是被他认可的人,他基本上不会说。

    常伟并没有直接拿东西,反而在口袋中找来找去,想要找什么东西。

    “你这是干嘛的?”常伟的态度让王宁有点奇怪,让你拎东西,你在口袋中找什么。

    “当然是找手机了,王宁竟然是我表弟,我一定要好好好拍几张照片,回去好好羡慕我那些同学!”常伟理所当然的说道,然后猛地拍了一下脑袋:“我忘了,手机在房间充电呢!”

    说完,也不管王宁手中的东西,一溜烟转身跑进了院子。

    “真是,以前没觉得表格这么冲动啊!”没好气的摇了摇头,王宁只能自己把东西拎进去,还好身边有王天。

    当然,也不需要他拎进去,舅舅走了过来,接下了他手中的东西。

    “常伟今天怎么回事。毛毛躁躁的,一点都没有做哥的样子!”舅舅对常伟刚才的表现有点不满,一惊一乍的哪像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连年龄小的王宁都比不上。

    “估计是见到我们回来表哥高兴!”王宁算是帮常伟解围了一句。

    舅舅点了点头:“估计是吧,小宁这几年没见,突然长高了不少。比舅舅高很多了!”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可不是空话,因为环境,饮食方面的原因,每一代人的身高都在增加,孩子身高基本上都会超过父辈,王宁自然也是这种情况。他比舅舅高不少。

    进入院子,除了舅舅一家之外,还有其他长辈在帮忙。聊天。

    农村的春节很热闹,除了亲戚之外,居住在附近的邻里也会相互串门,到对方家里坐一下。舅舅家也是一样,忙完自己的事情之后,会过来转转。

    真要算起来的话,居住在村庄中的人都是沾亲带故,都算是亲戚关系。所以邻里之间算是很和睦。倒是不会跟城市中的邻里关系那么和睦。

    就像现在常慧芳一样,在院子里面免不了挨个打招呼。这个叫婶婶,哪个叫姑姑的。

    他们算是看着陈慧芳从小长大的,见到常慧芳之后不管什么心情,表面上还是很热情。主动的跟常慧芳打招呼,聊天之中,话题自然会放在王宁跟王芸身上。

    这个夸王芸一句漂亮。哪个说一句王宁长得真高,很有出息,这些夸奖的话让常慧芳很高兴。

    寒暄一会之后,不少人开始告辞,他们又不是没有眼力的人。人家一家团聚,自己在这里就不太合适了。正好也到了中午,他们也需要回去煮饭,自己也有一家子呢,总不能留在别人家里吃饭吧。

    有家不回,不管是作为长辈的还是作为后辈的,都会被人议论。农村人对其他方面或许不在意,对面子却是很在意的,他们可以什么都没有,却不能没有面子。被人在后面指指点点,谁都会不开心。

    于是,原本在聊天的邻居很快就离开,各自会各自的家里面。

    没有了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