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夫撩人-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墨听到林秋的疑问有些哭笑不得,这个小呆瓜脑子想的都是些什么,“准确来讲,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走。”

    这就是所谓别人能事情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事情我们却能干,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因为我们是特种兵,祖国最忠实的守卫者。

    在国家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特种兵也会积极投身参与救营工作,努力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林秋的眼泪啪哒啪哒落下来,这才见着一个来月眼见着又要分开,抗震救灾又那么危险,林秋怎能不担心,再加上作为特种部队的一员,宋墨本来任务就比别人多几分危险。

    林秋狠狠抱住宋墨,眼泪浸湿了宋墨胸前的衣服,“好好照顾自己。”

    宋墨轻轻抚摸着林秋的乌黑秀发,“会的。”这简短的两个字是如此的郑重。

    “等等。”林秋挣脱宋墨的怀抱,把自己今天买的麦乳精,转身还找了一个空瓶子出来,看见宋墨从房间里出来。

    “这个能带吗?抗震救灾物资紧张,麦乳精可以快速补充体力,可以带吗?”

    “太大。”宋墨看着妻子担忧的模样,心里暖的极其舒坦,但自己背一个作战包,这东西太占空间。

    “那放这里,你看行吗?”林秋举起小瓶子,净含量200ml,装满麦乳精顶多也就二两多一点点。

    “行。”这点重量没关系,也就几口水的重量,带着让林秋安心。

    林秋拿起酒瓶(油壶)漏斗往里面倒麦乳精,顺着下口流进瓶子,“我应该早点去求平安符的。”林秋有点懊恼,自己怎么突然想到送这个麦乳精,哪有人这个时候送这个东西的。

    “这就是平安符。”宋墨拿过林秋手中的小塑料瓶子,摇了摇。

    林秋拉宋墨坐下来多吃几口饭,吃饱了以后才会有力气,不断地往宋墨他碗里边夹菜。

    等到宋墨把这碗新添的饭吃完以后,军区里响起紧急集合的铃声,宋墨立马放下自己手中的碗筷。

    “跑慢点,刚吃完饭跑太快会疼。”林秋赶紧嘱咐一句,这刚吃完饭就快跑对身体不好。

    宋墨点点头,挥了挥手,这还是跟林秋学的。他快速跑出去集合,站在家里目送着宋墨离去的背影,林秋止不住落下泪来,“这家伙也太敷衍了一点吧。跑那么快。”

    明明是羞恼的一句话,林秋讲出来却是慢慢的担忧之情。

    当军嫂心里边压力不小,担心着丈夫在外的安危,这天林秋夜不能寐,惦着宋墨的安危。

    林秋走回去的时候瞧见宋墨坐过的椅子上有一本存折,打开一看,上面存折里面存着10000块钱,还有一张小纸条:还是我养你吧。拿着花,別省吃减用,我养的起你。

    “这家伙,还记着呢!”前面那一句写的有模有样的,后面那一句潦草的狗爬字,肯定是趁着自己去厨房的空当,快速写的,这动作真迅速。

    不过感觉还挺暖的,前几天林秋把自己和夏依穎合伙开服装店的事情讲了一遍,宋墨担心自己身边没钱,把这张存折留给自己。

    时间紧迫,他连提都没来的及提。

    不过这笔钱称得上是及时雨,把这钱再投进去的话,就可以在新的百货大楼租一个店铺。

    有投资才会有回报,店铺位置对一家有潜力的服装店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天林秋从床上爬起来看见自己憔悴的模样,大大的黑眼圈,红肿的眼睛,精神头一点都没有,自己这样也不行。

    林秋相信宋墨会为了自己万事小心,自己要对他有信心一点。

    洗把冷水脸,用冰凉的毛巾敷在自己眼皮子上,拿下来以后人看起来精神多了。

    振作起来,宋墨经历过的危险不计其数,这其实不算什么。

    自己也要开始忙活起来,光担忧压根就没有用。

第五十五章 那些过往(宋墨)上

    宋墨是个少言少语的人,看过宋墨和旁人相处的模样,林秋才发觉新婚的时候,宋墨说话不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是多么难得,他平日里话很少,但往往一针见血。事实上对着自己,他讲的话算得上多。在林秋眼中,宋墨又不是一个冷漠的人,笑容让林秋感觉非常窝心。林秋感觉有点小矛盾、小别扭。

    更加矛盾的是宋墨早年外出闯荡做买卖,走街串巷,做这买卖不同于现在开店,流动性极大。可不得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一张巧嘴那是必不可少的。死的能够说成活的,活的却能说成死的,那才能被人称赞有真本事,这点在宋墨身上没有展现出来,宋墨嘴巧但话真的不多。

    大伯子宋青曾经提过宋墨打外出闯荡以后,性子变了许多,原本挺能说会道的一人,变成现在这副寡言寡语的模样。

    大伯子宋青感慨那两年宋墨在外打拼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吃了多少苦头。

    那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外出倒卖东西,一个弄不好那是要出人命的。

    那两年中宋墨钱有挣着,挣多少宋青不知道。

    大伯子说过家里的房子也是宋墨挣钱以后修的,原本只有一人一间房一个厨房。宋墨当兵两三年后把茅草屋顶改成瓦片屋顶,有加盖了两间茅坑、两间卧室,房子用水泥重新弄过,围墙也是后来砌的。

    财不露白,宋墨在外头挣钱以后,没显出来。

    如果一回来就建房子,平白无故出来那么多钱,乡里乡亲准保能够猜到宋墨在外边做倒卖这类的事情。

    那两年肯定发生了许多故事,宋墨由一个莽撞的小伙子成为现在做事严谨有序的男人。

    林秋想要了解他的人生,走进他的世界,或许有一天她会把自己的故事全部告诉宋墨,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

    宋墨是个敢拼有当担的人,他愿意往外边闯,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苦的年代,父母积劳成疾相继离世,家里的光景,唉,一言难尽。家里边大哥宋青既当爹又当妈,照顾弟妹两个,辛苦得很,一家人饿肚子那是常有的事,那个时候吃一顿饱的,只能是奢望,没有因为强烈的饥饿死亡已经是一件幸事。

    1976年家里建好房子,大哥准备要结婚,宋墨打算外出闯荡,他伪装成意外失踪的模样,在外边一呆就是两年,期间连忘家里边寄信也打着别人的名号。

    出来之前,宋墨深思熟虑过,做这个倒卖的生意,不少人赚了钱,宋墨也打算出去闯荡闯荡,大伯子宋青劝不住宋墨,就像秀秀讲的宋墨是个主意正的人难以被左右。

    宋墨打算不在自己这个省做这个买卖,免得万一被抓住牵连家里,在宋墨所在的地方,抓倒卖抓得非常严,一抓到受到的惩罚不轻,一般人承受不住。

    机遇与风险并存,正因为当时倒卖东西是投机倒把的行为,被认作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其中的利润十分丰厚。

    马克思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宋墨一个半大小子,初入社会,吃过不少苦头,才由曾经的懵懂不知世事变得精明。

    好在年轻的时候脑袋瓜子非常活泛,去异地他乡,改名换姓弄了个假身份,蓄胡子留头发,连熟人也难认出他来,更别提在外地。

    否则这苦头吃得会更多。

    那个时候倘若在大街小巷里叫买东西,那你的胆子可真是够大的,嫌招来的人不够多。打个比方你大喊一句卖xxx,没一会儿你就被群众堵住,这样一来准保你插翅难飞,好在那个时候这样上赶着送死的人几乎没有,为什么说几乎呢?如果有人想不开或者那人是个傻子脑子不灵光,那可能性还是有的。

    低调一点挨家挨户地问,也不代表不会出事情。

    宋墨一开始什么也不懂大喇喇地挨家挨户询问,结果倒霉遇上抓倒卖小贩的人家里,那人立即招呼附近邻居壮年男子一起抓宋墨。好在宋墨机灵,想也不想拎起麻袋就跑路,这架势没吓到他,仗着自己腿长有优势,人又壮实有力气,一溜烟跑了,旁人追尘莫及。

    爱占便宜的人也遇到过不少次,刚开始愤怒异常到后来也就习惯了。

    说买东西,结果伸手接过东西不给票和钱,威胁宋墨如果瞎嚷嚷就喊人来抓他。这亏宋墨吃过一次,那人要女儿把东西先回厨房,借口找不到钱和票,威胁宋墨,一看就是个老手,宋墨有点懵,也不好冲进去,心里气得厉害。

    这亏宋墨自然是不肯吃的,自己赚点钱和票容易吗?天天妥协,自己还能赚什么钱!后来宋墨认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遇到这种情况,宋墨只得迅速夺回东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个字跑,那人也不好大声喧闹,只得看着宋墨离去的背影,气得火冒三丈不止。

    宋墨一个人孤身在外,孤军作战比起旁人来多来讲更增几分风险。

    宋墨没想过与别人合作,他希望将来自己能够做一名军人,他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被人认出来做过这般“投机倒把”的事情能不能被录上。

    小心谨慎这四个大字宋墨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

    去村里面收菜,收鸡蛋,去山上下陷阱抓野味,样样都伴着风险。

    吃过几次苦头以后,宋墨对这熟悉以后,才了解有买有卖、又买又卖、买了又卖、低价买来高价卖出的做法,在60年代叫“投机倒把“,要被绳之以法,现在70年代叫“二道贩子“,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形势比几年前好多了,虽然也是不合法的买卖,但被抓住的惩罚比原来轻一些。只有自己家乡那样的乡下小地方消息闭塞,人们一直以为这倒卖是“投机倒把”的活动。

    在历经一两个月的试水以后,宋墨从小城镇转移到了县城里,县城里边人们手头的票更多,需求大,生意会更好一些,再加上这个时候钱币也流通得比较广,在宋墨眼里这就是天大的商机。

第五十六章 那些过往(下)

    这个时候一旦被抓住,惩罚轻是轻了一些,但如果不幸被抓住,被抓的人也没什么好果子吃,赚的钱和票那是别想要留下来,被揍一顿也不是没有可能。

    宋墨练习怎样快速把自己卖的东西全收起来,快速溜掉,减少自己的损失又要不被抓到。

    县城有好几个小角落,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带着自家的货在那里偷偷卖,实惠得很,县城里不是每户人家过得都富裕,相比农村来讲,他们还没地方种菜,这天天买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穷人家,稍微过得去的人家,小富之家常常来这边淘点东西回家,一个月省下来的开支也足以让他们眉开眼笑,可以让孩子们吃的更饱更好一些。

    宋墨也来这边摆摊,手脚利索,足斤足两,东西新鲜,赚了不少,比起走街串巷好得多。再加上宋墨打扮低调,关注他的人也不多,其实相比较而言宋墨倒觉得在这里最稳妥,赚头大。

    在这里得提防有人来抓,这点宋墨不怕,宋墨记性好,那些抓二道贩子的人一出现他瞄上一眼,就能发现。众人慌里慌张收拾东西,有的吓得东西不要,直接跑。宋墨他则假装慌里慌张实则迅速收拾东西,把自己身前这块弄得脏乱一下,借着混乱和大家一起跑,他知道枪打出头鸟,从不做领头跑的人,等跑到七拐八绕的胡同里边,凭着自己良好的记忆,他一下子就能溜掉。

    这样的惊险对宋墨来讲,乘混乱逃跑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因为经常有人来抓,这种摆摊的地方是常常变换的,不过收益那是真的很好,宋墨紧绷着神经,在县城里扎根。

    宋墨清楚认识到自己是身处异乡,亲朋好友这里一个也没有,自己万一出事可能搭进去的真的就是一条命。

    宋墨想过结伴一起干,但觉得不合适,风险更大,最终放弃这计划。

    成群结队看着比单打独斗好,但风险也不小,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小心有人翻脸不认人,再加上宋墨根据大家伙卖东西的情况来看,自己赚得是别人的好几倍,和别人合作分钱不划算。

    宋墨选择独来独往,人家狡兔三窟,他一年不知道得换多少个地方,天天早出晚归,大包背出大宝背回,任谁都能看出这小子有问题,所以常常搬家那是没得选择的事情。

    宋墨住的地方多个十天半个月就换一次,小心驶得万年船,天桥下、公园里宋墨不愿意在那些地方凑活着过,万一被一大帮子人堵住,纵使自己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过,宋墨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量不做自不量力的事情。

    这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