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两人同时惊呼道。

    “啊什么啊!这雪天路滑,摔骨折怎么办?”江惠芬挑眉轻笑道。

    老两口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孙女别在摔倒。

    关智勇脸色涨的通红,厚实的大手在手套内,握了又握,紧了又紧,却没有鼓足勇气,去握那只纤细莹白如玉的手。

    陆皓思看他犹豫不决地样子,“喏……”爽快的伸出戴着手套的手递给了他,“我可不想在摔倒,这屁股都摔成两半了。”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

    “啊?”关智勇低眸按着那只伸过来的戴着军绿色的手套的手,“那个……这个……”帽子下面红的连耳根都在发热,从心里涌出丝丝悸动。

    “你在扭捏什么?”陆皓思接着又道,“手给你牵。

    “还愣着干什么?”陆忠福眨眨眼催促道,“转了快一上午了,我们快点出去祭奠一下五脏庙,它们在抗议了。”

    “哦!”关智勇满脸笑容地伸出了手,握着了陆皓思的手,紧紧地抓着。

    虽然隔着两幅手套,关智勇依然感觉到她掌心的温度,微微眯起了眉眼,露出温柔的笑容,双眸流光溢彩,分外的闪亮。

    牵着她的手,激荡的喜悦,厚厚的涨满了他的胸膛。

    这场雪下的太好了!真是感谢老天,如果能一直牵着走下去该有多好。

    想着再过不久就要上前线,清亮的双眸暗了下来,刚才的喜悦心情一扫而空。

    “你怎么了?”陆皓思敏锐的察觉他突然哀伤了起来。

    “没事?没事?”关智勇打起精神来,“中午想吃什么?”

    “客随主便!我们听你的。”陆忠福感慨道,“这么多年没回来,京城的变化太大了。”

    “好!我们去吃炸酱面。”关智勇说道。

    “青豆嘴、香椿芽,

    焯韭菜切成段;芹菜末、莴笋片,

    狗牙蒜掰两瓣;豆芽菜喝,去了根,

    顶花带刺的黄瓜切细丝;心里美,切几批,

    焯江豆剁碎丁,小水萝卜带绿缨;

    辣椒麻油淋一点,芥末泼到辣鼻眼。

    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

    陆忠福念起了令人怀念的顺口溜。

    “可惜了现在是冬季,如果明年开春,好多食材都没有。像是香椿芽,韭菜,黄瓜,真是遗憾!”江惠芬说着这口水横流。

    炸酱面是中国汉族特色面食。最初起源京城,不过在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到了国营餐馆,关智勇直接点了炸酱面,“这家面做的最正宗。”

    等餐之际,关智勇简单的介绍道,“在北方,人们都以面食为主,比如北方人喜欢吃的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烙饼、面条都是面食。可是这皇城根儿下的人一提到‘面’,就不是这些了,而是面条,即‘面’就是面条的专有名词。

    面条有‘长寿’的意思,所以京城的人面里边有长寿面。其实在北京,有这样一说:‘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接三面’。”

    看着一头雾水的陆皓思,江惠芬笑道,“所谓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刚出生第三天,举办个‘洗三’仪式,亲戚朋友来吃孩子的面条,祝福他‘长命百岁’;以后每年过生日,都得吃‘长寿面’‘挑寿’,意思是祝福他‘福寿绵长’;人死之后的第三天,亲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对死者的感情连绵不断。”

    “哦!”陆皓思恍然道,“难怪爷爷过生日,都要吃奶奶亲自擀的长寿面。”

    关智勇接着说道,“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非常喜欢吃面,炸酱面、打卤面,好几种吃法,我们一般只吃抻面和切面。

    抻面就是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大擀面杖擀成大片,然后制作者右手用刀切条,左手推,让切好的面条粘上点干面,这样就不会粘在一起了。最后攒成一把,用双手拎起来抻,截去两头连接的地方后,就立刻放入早已沸腾的锅里。

    切面呢,就是先把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洒上干面,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切成丝。面条煮好后,就放‘浇头儿’搅拌,之后即可食用。”

    “奶奶擀的面条就是切面。”陆皓思说道,“面条爽滑劲道,很好吃,我们也都爱吃。”

    关智勇接着接受道,“说到吃炸酱面,最常见的就是猪肉丁炸酱面。这很有讲究的:冷天吃‘锅儿挑’热面,面不过水,热腾腾的捞出面来,直接挑到碗里,再拌上酱,会使酱香味更窜,再配以时鲜小菜,热气腾腾的一吃,那个叫滋润,这便是一碗地地道道的炸酱面。

    热乎,亲切,京味儿十足……”

    “听你说的这口水都要流出来你了。”陆皓思一脸的馋猫样儿。

    看着她这么喜欢听,关智勇眉眼含笑又道,“热天吃过水凉面,并且根据季节再佐以时令小菜,做‘面码儿’。

    ‘面码儿’分时令不同,各有讲究。初春,是掐头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萝卜缨;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则是新蒜、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

    话落时间刚刚好,三碗面条端了上来。

    加上各种调料辣椒油、蒜汁、醋等等全用小碗盛了。咸菜、酱菜、酸菜,切丁的切丁,切丝的切丝,也用小碗盛了,七八样的摆了上了餐桌。

    放了调料,在把咸菜放进去,面条一起挑了,一碗面顿时看起来色彩丰富起来。

    “吸溜……吸溜……呼噜……呼噜……”关智勇和老两口抄起筷子就吃,声音有些大。

    关智勇眼角地余光看着她筷子挑挑面条,放进嘴里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所以吃的很费劲儿。

    “吸溜面条的声音有些大,声音有点儿像猪哼哼……北方人吃面条不用勺子的。而且这样吃才够味儿。”关智勇把放在调料上的瓷勺递给了她道,“不习惯的话,用勺子。”

    “皓思,这样吃才爽快。”江惠芬笑道,“试试看!”(未完待续。)

    ps:  感谢沁乐投的月票!!谢谢支持!!

第622章 中流砥柱

    结果就是大家吸溜着面条,发出像小猪一样的声音。

    吃完饭关智勇开车载着他们去了颐和园。

    “虽然现在无法去杭州欣赏断桥残雪,但是完全可以在皇家园林颐和园里欣赏到与西湖相当的雪景,虽然北国与南方景物有很大差别,我们也该知足了!”站在昆明湖边的关智勇说道。

    万寿山被皑皑白雪覆盖,昆明湖结成厚厚一整块冰的时候,就连眼前的长廊里似乎看见嬉笑的格格们款款而来,京城的雪把所有关于历史皇家的味道就全部散发出来了。

    接下来几天,关智勇又带着他们去登长城,做好汉!

    南方的雪,落地即化,湿润了大地,也湿润了心灵。北方的雪,特别坚韧,特别执著,落在地上,很快就积起来,如一床白色的蚕丝被,覆盖在地上、山上和树上,还有长城上,让人有一种踏实感。

    大雪无痕可以想象,雪落长城是怎样的壮观场景。关智勇带着他们去了八达岭长城,长城,似一条俯伏的巨蟒,又像一根舞动的缎带,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又有一股飘然的爽气,既高贵又谦和,既严肃又温柔。

    冬季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大气磅礴,风光尽收方寸。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的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军事重要性。

    陆皓思站在垛口边,敌楼上,望着茫茫雪原。

    “想什么呢?”关智勇站在她旁边轻声问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只有站在这里才能了解天下之大。”陆皓思感性地说道。

    “是啊!见识了祖国的大,就更显得香江的小了。”陆忠福附和道。

    “看到长城,也体会到了。背井离乡、保家卫国的悲壮,体会到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血战沙场、马革裹尸的气概。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戍卫的艰辛。”关智勇捏着城墙道。

    陆皓思面色平静无波。有些伤感地说道,“万里长城万里空。而今雄关仍在,江山已改,再雄伟的关口。也挡不住敌人的铁蹄;再雄伟的精神。也挡不住猛烈的炮火;再悠久的文明,也挡不住先进的科技。”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也的确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长城跟我们开了许多玩笑,秦朝始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关智勇站在垛口处,任冷冽的寒风吹着衣服猎猎作响,醇厚的声音极富穿透性,响彻在耳边道,“明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我们实际上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果然是万里长城万里空啊!

    由此可见,防天下不如治天下,自己的强大才是永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说的好!”陆皓思眯起眼睛,眼底慢慢浮出一抹难以捉摸的表情来,“雪中的长城,能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傲气和爽气。然而没有底蕴的傲气,是虚无的傲气;没有原则的爽气,是堕落的爽气。强大的军队,是长城的底蕴;用人的正确,是长城的原则。有了强大的军队和正确的用人,长城就能屹立不倒,就能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你这么认为啊!”关智勇惊喜地说道。

    “你在高兴什么?”陆皓思看着傻乐的他不明所以道。

    “没什么?”关智勇摆手道。

    “真是的?”陆皓思无语地摇摇头。

    “走吧!天不早了。”江惠芬出声道。

    关智勇开着车将长城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这一次长城之行,感受到了长城的傲气和爽气,感受到了民族的正气和豪气。带着这种傲气、爽气,怀着这种正气、豪气,飘然而去。最重要的是她不排斥当兵的耶!

    勇哥你到底从哪里看出人家这样的想的。

    &*&

    待雪化了,路好走了,关智勇驱车载着陆忠福他们回了老家看看。

    京城郊区深山附近的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路很不好走。

    陆忠福和江惠芬从家里逃难出来的时候,双方的长辈们都已经没了,至于旁支的亲戚,经历了战乱逃荒等等,也不知是否都躲避下来,安全了。所以回家看看,希望能见到熟识的亲戚。

    车子开在崎岖不平的乡村小路上,幸亏开的是绿色的高底盘的吉普车,这要是小轿车,早就趴窝了。

    车子越是向京郊山区开去,道路两边的农舍便越是破败,这乡间公路实在路况太差,饶是关大司机水平再高,吉普车也像扭秧歌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前行,时不时会将陆皓思他们三人的身子直抛起来,短短十几公里路程,愣是让关大司机在大冬天里开出了一身透汗。

    “这路况真糟糕。”终于在陆皓思被颠簸地抛起来,咚的一下顶到了车棚,忍不住说道。

    “皓思没事吧!”关智勇紧张地瞥了眼她道。

    “幸好是帆布车棚,没事。”陆皓思摆手道,“勇哥你还是看着路况开车。”

    吉普车一冻就透了,好在他们对寒冷有了充足的认识裹得厚厚的。

    “哦!”关智勇点了点头道,“内地的情况,基本都这样,路况差并非这里的特色。再忍忍吧!”

    “嗯!”陆皓思简单地应了声,不忍还能怎么地?

    终于,车子开到了一条狭窄的砂石路尽头,再往前,道路只有两米宽窄,到处坑坑洼洼的,勉强朝前开,很容易出问题。

    关智勇靠边停车,所谓靠边,也只是相对而言,整个路面,不过三米五左右,再靠边也靠不到哪里去。

    关智勇回头看向身后道,“陆爷爷、奶奶,车子无法前行,勉强开的话,车子要罢工了。”

    陆忠福三人走下车来,举目四顾,所见极是荒凉,老式的农舍,零零星星地点缀在还没有彻底融化的白雪的山间田头,较大点的院子,成片的房屋很难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