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当明星-第8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的暑期档,江夏带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席卷了一波票房,今年刚过年没多久,他又来了。

    亲自上阵演出,自《坠落6》后,世界观众终于再次看到了江夏。

    中国春节七天贡献了十五亿的票房,单日票房都超过了两亿,绝对的票房炸弹。那两部不信邪的电影,票房可怜到不过千万,简直可怜到无以复加。

    世界首周总票房,也超过了五亿美金,俨然又是冲击十亿大关的一部电影,相当的霸道。

第一一六九章 身份问题

    ps:都应该看出来在收尾,感觉比较难写,今天起一天一更,砸板砖和菜刀的瞅准砸,绝不躲……

    第一一六九章身份问题

    《黑客帝国》大获成功!

    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江夏听到首周票房的成绩,也不禁露出个笑容。

    当初千秋影业刚成立,六亿投资砸进来,连个水花都没翻出来,无形中拖延了千秋影业的发展速度,现在看来当初的坚持似乎是对的。

    暑期档就将会有第二部《黑客帝国:重装上阵》上映,非常快,不会让观众等太久。

    在国外,《黑客帝国》的口碑大爆。

    正如中国很多人分析的那样,《黑客帝国》虽然是十多年前的电影,但它完美的把大量东西方演员融合在一部电影中。

    在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中,会经常见到中国面孔,何颖、巩杉、项英等人更是熟脸,其他也有一些新晋演员加盟,但都是少数。

    中国的电影中,也经常邀请一些好莱坞明星来参演,也是少数。

    不是说参演的电影少,而是参演电影的人数少。

    东西方的演员,似乎在一部电影中,总要有占据主流的,两种元素融合起来很难,必然有一个为主。

    如今,《黑客帝国》似乎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东西方演员几乎对半分,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城市,环境都是中国的,但故事内核确实好莱坞式的西方故事。

    东西方的电影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有古代的空手搏击,也有现代的枪械,甚至还有未来的机械电子。

    可以说,一部《黑客帝国》把古今中外的所有元素都杂糅了进来,还融合的那么恰到好处。

    光是这一点,江夏的贡献就足以载入史册。

    很多学院派的电影研究人,已经开始研究江夏是如何把这些元素融合的恰到好处的,看看能不能推广开来。

    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是世界的主流,在保证自己特色的情况下,更积极的去交流,才能有更多的发展。

    有好莱坞知名导演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了江夏的《黑客帝国》。

    他说:“是的,我很喜欢黑客帝国这部电影。这是江十多年前的作品,在没有看到它之前,我没想过它是多么伟大的一部作品,等我看到它之后,我觉得它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是的,伟大。它的伟大之处,主要在于它开发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告诉我们,东西方的电影文化,是能融合的,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演员,好莱坞也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我们一直在促进两方合作,一直没有更好的角度,这是双方努力了很多年都没有结果的事情。”

    “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江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找到了方式,只可惜他不接受采访,让我们多走了很多的弯路。黑客帝国有它应有的地位,江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导演,对,你没有听错,我没有说之一,他就是最好的导演,最好的电影人。”

    赞誉很高。

    媒体就以“最好的电影人”为标题报道,专门点出来江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导演,最好的电影人。

    很夸张的说法,然而引发的反弹却很小。

    江夏上百亿美金票房的电影罗列在那,多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集导演、编剧、演员为一身,才华横溢。

    才华横溢到让人绝望。

    比他演技好的,没他编剧好,比他编剧好的,没他导演好,比他导演好的,没他演技好。

    再说了,在这三个领域,谁又敢说在任何一项能超越他?

    强大到令人绝望。

    业内对江夏展开了一番崇拜,在外国媒体和社交网站上对江夏表达敬佩。

    然后,隔壁的音乐圈不高兴了,集体不高兴了,江夏也是很强大的歌手好不好?十四分钟的舞蹈视频简直影响了一个时代,哪怕现在都是经典动作。

    怎么在你们电影圈眼里,就没我们音乐圈的事?

    于是,音乐圈也开始崇拜了一番江夏,不为了说江夏多强,只是为了宣示自己的存在。

    外国艺人们集体开始鼓吹江夏,让中国人都有点懵,江夏到底干啥了?就突然一群人说江夏无敌天下了?

    江夏自己也有点莫名其妙。

    外媒对他的鼓吹,他的团队自然第一时间通知了他,可是江夏都莫名其妙,不知道什么情况。

    他也只能让团队先去了解。

    江夏虽然不乐意,但尤芳菲还是给他强行安排了一个团队,用的理由让江夏无法反驳,是他年龄大了,身边得有人照顾。

    五十多岁的年纪,年龄是不小了,但以他的身体状态,还真不像是五十多岁的人,不过尤芳菲的一番好心,江夏也只能应着。

    很快,外媒鼓吹江夏的原因被找到了,原来就是那个导演的一句话,所以才有了这种全部人鼓吹江夏的情况。

    江夏听说后,嘴角撇了撇,有些无话可说。

    巩杉倒是哈哈笑道:“你就不回应一下?世界头号电影人。”

    “让我谦虚的说客气了?我可不会,毕竟我也确实认为我是最好的那个。”江夏说道。

    “你说这话,我仔细想了想,还没办法反驳。”巩杉说道,“你也就是总奖项不如一些超级大导演,但广度上很厉害。”

    “奖项会慢慢追上去的。”江夏说道,“奥斯卡最佳导演次数最多的,应该是四次,我拿了两次,但我入围了五次了吧?等着,我肯定会拿下五次的。”

    “你记错了,奥斯卡最多的最佳导演是三次,入围次数最多的是六次。”巩杉说道。

    “好吧,这些数据记得没你清楚。”江夏说道,“反正,我的目标是争取拿下五次。”

    “那你加油。”巩杉说道,“我看好你。”

    “谢谢。”江夏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

    江夏最终没有回应国外的消息,千秋影业也没有回应,消息热闹的了一阵,等《黑客帝国》以十二亿美金票房下映后,也没有继续讨论。

    《黑客帝国》在中国都没有拿下票房冠军,更别说在其他地方了,《哈利波特》的威力实在太强大。

    《黑客帝国》能有现在的十二亿票房成绩,还是江夏个人加成居多,不然肯定没有这么高票房。

第一一七零章 我一路向北

    第一一七零章我一路向北

    本来,江夏认为《黑客帝国》能有全球五亿美金票房就可以烧高香了。

    没想到十多年的时间压制,倒是让这部电影,票房突然爆了。

    票房爆炸的原因,就是江夏多年后首次亮相大银幕,外加上,米国娱乐圈突然开始鼓吹江夏,让《黑客帝国》的票房也提高了不少。

    十二亿的成绩,得有三分之一是这样的鼓吹出来的。

    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取得最高票房的电影,就这样诞生了出来。

    《黑客帝国》怎么划分,都会划分在国产电影里面。

    哪怕外国人占了一半,它也还是国产电影。

    《黑客帝国》下映,才有了其他电影冒头的机会,世界影坛又风起云涌。

    江夏在东三省继续拍摄《一代宗师》,很辛苦。

    苦中作乐,江夏去把《一路向北》录制了出来。

    张罗夫赶着要音乐母带,他要开始制作宣传预告片,有想让江夏的歌曲当主打。

    江夏把歌曲给张罗夫的时候,建议张罗夫最初宣传的时候,别拿他歌出去。

    距离上次发专辑,也过去一段时间,江夏的新歌,虽然没有了前些年那么高的期待度,却也有不俗的影响力,真到时候他的歌曲跟着预告片一起发,很可能喧宾夺主。

    千秋影业的宣传团队也同意江夏的说法,不建议张罗夫那么发。

    江夏的名头太大,能把这近半是新人的剧组压的抬不起头来。

    四月份,江夏他们剧组从东三省回了粤省,继续拍摄原本没拍摄完的镜头。

    江夏拍摄的过程中,头一次加入大量的意象镜头,比如一直不厌其烦提到的灯,这种意象的拍摄,对江夏来说都是一番比较新奇的体验。

    精雕细琢电影的江夏,在五月初,被张罗夫找上门来。

    “让我看成片?”江夏问他。

    “对,您帮我看看呗。”张罗夫说道。

    江夏摇头道:“不看。”

    “为什么?”张罗夫和巩杉一起问道。

    江夏道:“自己的电影自己负责,我要是给你指出问题,你现在改了,你记得不深刻。”

    “深刻,深刻,给我看看吧。”张罗夫说道。

    “就是,给孩子看看,能有什么问题?”巩杉也帮腔道。

    江夏无奈说道:“行,看看。”

    当天,江夏在酒店,看了看张罗夫拍的《头文字d》。

    张罗夫的基本功比江夏扎实的多,从整个片子的节奏上就能看出来,非常稳健,稳健到一个台词都没出错。

    “太稳了。”江夏说道。

    张罗夫有点拿捏不轻江夏的意思,求助一样看向巩杉。

    巩杉道:“是太稳了,情绪调动不积极。”

    “情绪?”张罗夫有点不解。

    江夏给他解释道:“你看,我给你的台词中,这里有一场冲突,是阿木跟拓海的对话,是说夏树的事,然后呢?我后续安排了俩人打一架,你也这么拍了,但张力不够。”

    “张力不够?”张罗夫依旧有些茫然。

    巩杉在一旁解释道:“他解释不明白,我给你说吧,你这里应该加点细节进去,比如阿木的面部特写,骂骂咧咧的情绪,好心当成驴肝肺那种不爽。你没有加进去,只是打完架就分开了,后面阿木再打电话道歉,就显得平淡了许多。”

    “哦。”张罗夫恍然大悟。

    江夏说道:“类似的还有几个地方,都是你强行在追求完整性,把细节忽略的厉害。”

    “那我添加进去?”张罗夫问。

    “随你。”江夏道,“第一次拍电影,能拍到这个程度,相当不错了。”

    “是吗?”张罗夫嘿嘿道,“还是剧本好。”

    “如果票房能过四个亿,我给你续集剧本。”江夏说道。

    张罗夫惊讶道:“还有续集?”

    “你看看最后一句话,怎么会没续集?”江夏笑道。

    张罗夫对电影已经烂熟于胸,想到最后一句,是藤原拓海打电话给高桥凉介说:“你的车队,我加入。”

    “续集是车队的故事?”张罗夫问道。

    “还没想好。”江夏说道,“反正只要票房超过四个亿,我就给你续集的剧本。”

    “那你瞧好吧,有你和丁叔叔当大配角,要是还不能有四个亿的票房,我干脆别拍电影,老老实实拍电视剧得了。”张罗夫说道。

    巩杉敲了一下张罗夫的脑袋说道:“拍电视剧?你以为电视剧好拍?就千秋影业现在的电视剧,哪个不比电影难?你拍个试试?孩子不大,口气不小。”

    张罗夫连忙低头耸肩,老老实实被教育。

    江夏笑了笑。

    被教育过后,张罗夫急匆匆离开。

    “他这部电影其实还不错,对吧?”巩杉问江夏。

    “是不错。”江夏道,“细节上是我强挑毛病,他是真正的科班出身,拍的电影,商业味太淡了点,哪怕我给他的是纯商业电影,他也强行加了一些意象进去。”

    “我也看出来了,所以你提细节,就是给他破坏他那种节奏?”巩杉问。

    “对,加几个细微镜头,就能破坏他那浑然一体的意境,电影不是他那么拍的,太整体了,反而不好看。”江夏说道。

    巩杉道:“你这野路子出身,还教育人家那科班出身的?”

    “怎么?还不行了?他还太嫩。”江夏道,“杉杉,你怎么一直没想过当导演?”

    “不当,太累心了,不如当个演员来的轻松。”巩杉说道,“我得好好保养自己,女人太累了,容易老的快。”

    “也不一定,看看芳菲和程馨,都还行。”江夏道。

    “你知道她俩花多久保养吗?不知道就别乱说话。”巩杉白了江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