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7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拉诺夫也无法准确判断,按道理说应该有阻击的敌人,但现在居然什么都没看到,反而让他紧张。不过他也知道部队不可能隔河傻看,要知道乌勒套山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尽快完成包抄。带着这个想法,他决定再派一个骑兵营坐冲锋舟过河,深入30公里查清楚后再做决定。不过为节省时间,他还是下令散开的部队先逐步向库尔加森集中。

这种谨慎让树林里的卓凡非常焦急,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要是苏军选择夜晚渡河,恐怕就会陷入乱战。对国防军来说夜战不是问题,但参入波军后就非常复杂了,不排除大面积误伤的可能。而且夜晚空军支援有限,万一炸不断浮桥,让苏军过河罪过可就大了。

就在双方憋着劲暗暗角力时,首批赶来支援的12架化蛇对地攻击机改变了僵持局面。

首批12架化蛇乙是从最近的热孜卡兹甘野战机场赶来的,飞行员们经历了一天的乌勒套山大战都很疲倦,所以见到第五坦克军后,不由分说就是一连串的火箭弹,都想着早点扔掉炸弹回家休息。“开火、开火!击落他们。”苏军在东哈萨克失败后,也学国防军把高炮搬到卡车上,不过苏军的主力37毫米高炮沿袭自德国老式型号,防空能力并不强,所以12架化蛇还是很快将巴拉诺夫的部队打散,25毫米机关炮更是连续摧毁了五辆BT5坦克。

但化蛇攻击机的出现,不仅没让巴拉诺夫紧张,反而让他觉得对方用飞机阻断自己,是因为陆军还在后面没上来。就在这时,渡河的侦察营也发回电报:“卡拉图尔盖河南岸30公里内没有敌人。”

“太好了!还有两小时就要天黑。只要在两小时内架好浮桥,他们的飞机就没用了。”看完电报后,政委兴奋地拿起手枪来:“巴拉诺夫同志,你带主力部队,我去前面监督架设浮桥。”“好的,政委同志,一定要尽快架好浮桥。”巴拉诺夫拉着政委的手,着重关照架设浮桥的重要性后,下令部队转弯向南,以库尔加森为中心集结。

巴拉诺夫畅想着夜晚渡河,明早抵达乌勒套山西面就可以完成夹击的美梦时,却不知自己的部队因为转弯和收缩,已经露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后背!

首批化蛇乙型攻击机的进攻持续十五分钟,等他们离开后,卓凡下达了进攻命令。

一时间,树林内引擎震天,无数归巢的倦鸟被惊得漫天飞舞。率先冲出树林的,还是挂着大刀脾气火爆的赵登禹和510团。112辆36主战坦克,以标准的楔形进攻队形散开,以连为单位向着25公里外的库尔加森冲去。左翼是卓凡亲自率领的机步师539团,右翼是波军第十装甲旅二团,整个冲击队形宽达15公里,三百多辆陆地钢铁猛兽,组成一个巨大的三角阵型。

“敌袭!”

当滚滚尘土从背后出现,正在奉命收缩的坦克团内陡然传出一声惊恐的尖叫。

叫声,也彻底刺破了库尔加森的幽静。

第873章屠熊的短刃(下)

伴随着上千具引擎的轰鸣,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库尔加森坦克战爆发。

巴拉诺夫确实非常谨慎,即使部队转弯收缩准备渡河,但依然在几个方向布设了防线。虽然北面后背的防御最差,但依然有一个完整的步兵团和31辆T26坦克。步兵团里除了6门76毫米反坦克炮外,还有四门122毫米榴弹炮。当赵登禹的510团卷起泥浆出现在十公里外时,哨兵就及时发现了来自后背的偷袭。来不及挖掩体的步兵立刻借用大树和岩石部署反坦克火力,还将122毫米榴弹炮放平,准备靠口径抵挡坦克的冲击。

赵登禹当然看不上这点火力,36型主战坦克正面可以在500米内硬抗122毫米榴弹的进攻。但让他郁闷的是,这场期待许久的坦克大战的第一枪,还是被空军抢了先。

十四架从二线机场赶来的轰十率先抵达战场,长机驾驶位上的罗军上尉一路都在骂这种刚准备的新飞机。对于看惯了优雅外形的飞行员来说,轰10是一种很难看且操作困难的飞机。外形短粗,机头大,机翼宽,两台发动机嵌入经过加固的狭长机翼内侧,加上增重后的装甲,使得它最快时速只有470公里,而且为满足大载弹量和装甲防护,几乎所有内部空间都被用于加固和提升弹药载荷,这导致四人机组必须挤在狭窄空间内,最大航程也不足1600公里,满载最大作战半径只有380公里。真正让空军下决心采购它的原因,是陆军对化蛇乙战斗攻击机诟病很大,载弹量不足,无法长时间滞空支援等等。在化蛇战斗机已经没有潜力改进的情况下,空军才采购了这种双发短距前线支援机。

轰10虽然不被空军重视,但对陆军来说却满足了短距离前线支援,并拥有较长滞空和大载弹量等要求。尤其是它的双联复合挂架,被认为是战争开始后空军最大技术创新。抵达战区后,罗军收到了范少伯要求先炸架桥和浮渡设备的引导信号,于是停止牢骚,在河道上空大转弯后,降低高度沿着河道向库尔加森冲来。

“开炮!开炮!”亲自监督架桥的政委急的亲自冲上防空卡车,指挥高炮对空射击。

还没从后背突然冒出敌军坦克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巴拉诺夫少将就不得不先应付空中威胁,携带的车载7。62毫米防空机枪和37毫米高炮立刻洒出密密麻麻的弹雨。但除了要小心37毫米高炮直接命中外,轰10底部装甲对7。62毫米高射机枪完全免疫,所以罗军很快降低到800米,对准正在架设的第一道浮桥。当细线般的浮桥和进入准心后,手指轻轻一扣。

两两一组的火箭弹从机翼下喷洒而出,虽然对地火箭弹的命中精度不是很高,但依仗皮糙肉厚降低高度的轰10为击中目标提高了概率。等罗军第五次扣下扳机,正在架设的浮桥上暴起数团火球,整个桥体从中间断成两截。炸断第一道浮桥后,罗军已经失去高度,所以他并没有继续贪功而是先拉起飞机,转个弯后去对付库尔加森的苏军主力,将后面的轰炸任务交给战友。

轰10中队轮番从河面低空掠过,很快就炸坏了正在铺设的三道浮桥,还用火箭弹反复对岸边的苏联工兵团进行扫射。轰隆隆的爆炸中,苏军工兵团死伤惨重,大量卡车和架桥设备都被火箭弹摧毁。而折返的罗军此时已经到了库尔加森上空,开始用机头的双联40毫米炮向地面防空和装甲目标发动进攻。即使是T…34,顶部装甲也挡不住40毫米炮打出的穿甲弹,要不是飞机打坦克无法获得最佳穿甲角度,自身速度太快导致命中率低下的话,光是他的中队就能干掉半个第五坦克军。

“满洲虎,是满洲虎!撤退,撤退!”轰10机群反复对库尔加森的地面目标进攻时,赵登禹也终于冲到北面15公里处。见到冲来的36型主战坦克,苏军坦克团内再次响起了“满洲虎”的尖叫。实在是没办法,整个中亚战场,36型主战坦克几乎成了死神的代名词。为了对付它,苏军动用过除了刚准备的57毫米坦克炮外的全部火力,甚至连152榴弹炮都被拉来平射,但还是难以摧毁对方,以至于惨重的损失让很多前线部队都不敢把“满洲虎”造成的毁伤数字写入报告。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36型主战坦克给苏联坦克兵造成了多大的威慑力。很多国防军一线装甲师师长私下交流,如果不是中亚糟糕的路况和后勤,把中德位置换一换,光靠战前装备的六个36型和八个31型装甲师,他们就有七成把握推进到莫斯科城下。

对苏军更大问题是,时至今日国防军严格的保密和损伤后彻底摧毁的手段,连尸骸都要集中优势兵力抢回去的政策,让苏军至今无法准确获得这种坦克的数据。苏军参谋部根据外形、防御己方所有火炮的表现分析,甚至得出其正面装甲厚度超过130毫米倾斜40度的结论。这个结论意味着,除带风帽穿甲弹的海军130舰炮外,1000米内“满洲虎”可以对苏军全部火力免疫!鉴于这个结论,自知45毫米坦克炮完全无力的T…26坦克团立即后撤,准备利用速度从两翼进攻。正面130毫米,侧面总不会那么强吧?

听到坦克兵满嘴“满洲虎”的叫喊,步兵团更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所有火力都倾洒出去。“T26,1700米,一营碎甲弹!二营三营钳型冲击,不要停!”炮弹在510装甲团身边炸开的同时,脾气火爆却不乏细腻的赵登禹立刻意识到苏军坦克要逃。他可没信心追上速度奇怪的T26,所以刚进入1700米就抄起话筒,而且选择了碎甲弹。

国防军装甲师在弹药选择上余地很多,不仅普通的风帽穿甲弹、高速钨弹种类齐全,碎甲弹和破甲弹也都配备齐整。但不得不提一句,除了研制中的脱壳穿甲弹,目前威力最大,具备击穿炮口口径三倍装甲厚度的破甲弹并没有配发中亚部队。这是因为总参谋部很担心这种技术含量低,制造容易但毁伤效果很大的炮弹被缴获后会被苏联逆向仿制。要知道,目前各国研制的破甲弹只能击穿1:1大炮口径的装甲,也就是说即使152毫米榴弹炮打破甲弹,也无法对付36型主战坦克的正面。而国防军装备的破甲弹是用图纸修改装药和药型罩的战后型号,85毫米破甲弹穿深高达250毫米!这个威力意味着,一旦被缴获,苏联就可以成批的仿造,加之苏军喜欢大口径,如果装备到122毫米榴弹炮,就可以直接瓦解36型主战坦克的技术优势。

别看赵登禹平时挂把大刀看起来咋咋呼呼,但其实心细着呢。他选碎甲弹其实非常有讲究,因为穿甲弹重量轻,超过1500米命中率会下降,面对速度快的T…26无法保证全部摧毁。但碎甲弹与杀伤榴弹相当,炮弹重,远距离比穿甲弹命中率高。当耳机内传来炮手填装完毕的声音,急冲的坦克已经迅速停下。“自由开火!”赵登禹的大喊中,他的坦克率先打出第一枚碎甲弹。

团长的车组,当然是最精锐的。有着上千小时摩托经验,团里的头号炮手,第一发就准确命中一辆在倒车准备躲到树后面的T…26正面。高速碎甲弹撞击钢板,较软的弹头被迅速挤压碎裂,内填的塑性炸药瞬间附着在装甲表面,最后在延迟引信的作用下,爆炸后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钢板表面,在表面形成一块脸盆大小的毁伤斑。看似斑纹并未造成伤害,但冲击波已经将这辆T…26的钢板内壁击碎,像天女散发般陡然爆裂出数十块尖锐的碎片。碎片在坦克舱内四处飞溅,不仅将三名苏联坦克兵全部绞死,还肆意的破坏内部设备。

虽然看不到内部表现,但这辆T…26猛然停下的动作无疑告诉外人,它已经完蛋了!

随着这辆T…26完蛋,一营的其它坦克也紧随其后瞄准各自目标纷纷开火。每出现一个毁伤斑,就意味着就有一辆T…26被摧毁。短短十分钟内,整整23辆T…26就被连续摧毁,其中几辆甚至因为内部破片撞击炮弹形成了二次诱爆。当一营用碎甲弹不断摧毁挡路的苏军坦克团时,二营和三营已经冲到了不足1200米的地方。“轰轰……”一连数发苏军穿甲弹击中36型主战坦克的正面,但苏联步兵再次绝望,装备数量最多的76毫米反坦克炮完全无力,炮弹不断地在坦克正面发生跳弹,即使沉重的122毫米榴弹砸在表面,也只能让对方稍稍停顿,过几分钟又恢复行动能力。

“榴弹!”

二营和三营加入迅速干掉全部T…26后,赵登禹再次发出简练清晰地命令。换上榴弹的36坦克成为移动炮台,一百多门大炮将来不及构建阵地的苏军炸得支离破碎,暴露在地表的反坦克炮根本无法挡住这么强的火力。“机枪准备,冲过去!”

区区四次指令,赵登禹成功诠释了一位好团长的全部能力。从选择弹药,到让两个营加速成钳行阵型。从优先进攻坦克到后面对步兵的火力破坏,再到最后机枪扫射,充分展示了一线装甲部队的实力和指挥技巧。短短半小时,他就以两辆坦克被击中侧面导致传动件损坏的代价,突破了巴拉诺夫部署在北面的后卫。等到后面的半履带车带着步兵上来,阵地内只剩一群丢失全部重型武器,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的纯步兵。

510团的速度实在太快,完全出乎巴拉诺夫的预料。等罗军带着一架被击落,摧毁三道浮桥、122辆卡车、21辆坦克和十几门防空武器的战绩离开时,赵登禹已经出现在库尔加森北面不足8公里的地方。让苏军绝望的是,如同烧红的短刀插入黄油般疯狂推进的赵登禹还没被挡住,沿着河道北岸和东北方向又连续出现两个装甲团。

巴拉诺夫已经没有选择,要么过河,要么撤退!为了乌勒套山的朱可夫,他决定赌一赌,先组织抵抗,然后让会游泳的士兵全部下水去将炸断的浮桥部件拼凑起来,等勉强可以通车后,他又让政委带全部由T26快速坦克组成的第17坦克师、哥萨克侦查骑兵团和两个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