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上,将来士兵就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对付钢铁装甲,战争会更加艰苦。

眼看中国海军马上要增加4艘堪比长门的战列舰,连冈村宁次都坐不住了:“永田君,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呢。”

永田铁山想想也对,都破烂到这个程度了,也没必要遮掩想法,咬牙道:“办法不是没有。现在支那和英国关系紧张,这次他们停止进口商品等于是把危机转嫁给其它国家,英法这些国家如果没有支那订单就会有很多工厂倒闭,所以支那和他们的关系会更加恶劣!如果支那和欧米冲突加深,那么帝国就有机会向南发展,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清楚杨秋的想法,要是帝国进军南方杨秋也南下,就会酿成第三次战争!会成为赌国运的战争!帝国也会被欧米和支那夹击,所以在没有确定他们之间关系和态度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非常危险。”

对在座的这些人来说,他们对经济的理解无疑是简单的。认为战争是刺激经济的最后手段,只要战争爆发军队就会迅速膨胀,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那样工厂就会满负荷开工,而军队又可以掠夺大量金钱和物资促进工业循环。

向南板垣征四郎微闭双目,暗想向先下手那个目标,片刻后睁开双目:“诸君,葡萄牙还控制着东帝汶,我认为这里可以试探一下。如果他们强硬我们还能退回来,如果他们忍让,这里可以成为帝国南下的桥头堡。”

“我认为可以。”

“葡萄牙人在东帝汶有金矿和蔗糖工厂,哪里还有很多橡胶园,非常适合稻米和粮食种植!”

“很好,但是。”永田铁山一摆手,停止大家的讨论:“杨秋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台,这个时候他肯定面临英米等国开放进口的巨大压力,如果我们动手恐怕他也会用战争来转移视线。”

“那就等一等,等他上台后接触一下,我认为在南方我们和他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土肥原贤二声音幽幽。

第642章开始烧钱

永田铁山没说错,杨秋现在很忙。

突然停止进口除资源外的一切商品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首先就是来自英法美三国的外交压力。其次因各国最看好的中国市场突然封闭,加之美国从世界各地疯狂抽回投资,导致原来情况较好的英法也开始受波及,而受美元控制最多的日德两国更是陷入破产狂潮。

各国一边向中国施压希望扩大出口,一边也展开积极自救行动,试图把危机挡在外面。

在黎元洪签署总统令后第三天,英国宣布停止进口中国57种商品作为报复,但清单中撇开了航空、蚕丝、钨矿、桐油等商品,前者是因为各国希望搞清楚神秘的中国航空制造能力,后者是欧洲缺乏的战略物资,轻易不敢停止进口。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停止一切白银黄金交易,禁止金银输出,取消金本位,并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

英国的这种做法为各国世界性贸易壁垒开了个坏头,不久后法国也开始执行类似政策,两国利用其庞大地殖民地为靠山试图避开危机,同时两国还纷纷加大对苏出口力度,抢夺本就稀少的世界贸易资源,这个结果直接导致市场狭小的日德两国陷入崩溃!

到1930年2月,经济危机已经无法挽救,所有人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国经济下滑。短短大半年美国股市蒸发掉500亿美元,全国三分之二家庭一夜赤贫,数万家企业宣布破产,失业人口暴增至650万!其它家国同样不好受,德国失业人口370万,法国200万,英国130万,日本113万,意大利110万,中国65万。

虽然大家对首次出现的失业和经济危机都感觉紧张,因为他们从来没经历过,但杨秋却坚定地借危机实施产业改革,坚定抛售那些非重要领域的国有工厂,即使导致失业也在所不惜。

1930年1月底,民国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和中央各部门已经搬迁至北京,冷清了19年的北京城再次喧嚣。各国驻华机构也紧随其后搬迁过来,南京则交还给江苏政府,至于原来的中央产业除了有纪念价值的外,其余也都被拍卖出售回笼资金。

新总统府比南京大好几倍,典雅的东方园林风格让正被全国上下指责的黎元洪稍微舒服了些。锅炉暖气通过管道送上二楼,让小书房内温暖如春,民国三位最高领导人围炉而坐。王正廷也抱着文件坐在旁边,他能坐在这里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

连黎元洪都看一眼他,才扭头道:“辰华,我听说美国大使光这月就去你府上七八次,他没骂娘吧?”

“呵呵。”

话音刚落,胡惟德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禁止进口商品后美国无疑是最急的,所以光这月纳尔逊詹森已经数次登门“拜访”,而且一次还比一次间隔短。偏偏杨秋至今咬紧嘴巴,态度模棱两可,让美国方面愈加心焦。

杨秋不以为然,端起茶杯吹口气:“他急他的,我做我的,我们又不是善财童子。经济危机已经没救了,照现在的情形看没三五年别想恢复,这个窟窿就算我们想填也填不起。”

当初大家对杨秋的预测还有疑虑,到今天才明白其实都在他掌握里。面对这样的人实在是让人兴不起半点对抗的念头,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念头一起,明天军队就会开到家门口。黎元洪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当了15年总统,再有三个多月任期就要结束了,就算现在全国上下把经济危机矛头指向总统府,他无心去做什么。只有一件事他想知道:“辰华,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到今天,之前所做的布局已经很清晰,所以杨秋很爽快的说道:“美国越是急,就说明越是需要我们,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他们都会支持。我准备用20亿美元订单,换胡佛支持沙特家族建国,这笔钱主要用于向美国采购建筑材料,工厂和炼油设备,剩下的用于购买我们平时买不到的高级设备和金属材料、专利技术。只要我们和美国携手支持沙特建国,英法两国就没有太多办法。”

胡惟德点点头,这个时候20亿美元订单足够敲开美国国会的大门。支持沙特家族建国,由中国提供贷款并全部购买美国商品,对急需解决就业的胡佛来说诱惑简直无法阻挡。英法即使知道顶多也就是关系恶化,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动武。毕竟大国之间的战争不是说打就能打起来的,双方都要考虑得失。

“我大致计算了下,沙特建国计划启动后,对我国的海运、建筑材料、石油冶炼这些产业也有很大益处。要是能把沙特家族搞成一个样板,将来阿拉伯和波斯湾就不是英国独家说了算了,这个楔子打下去我们就算彻底步入角逐世界的游戏!”杨秋平缓的声音却遮不住胡惟德等人的激动。短短19年!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国家,到正式参与世界角逐!这是多大的一个转折啊。

北洋出生的黎元洪少年时也曾做过纵横七海的美梦,直到甲午惨败才梦醒。现在看到杨秋用不足二十年时间实现他当年的梦想,还主动参与到世界角逐,也不禁唏嘘两句。才回到话题继续问道:“国内,辰华准备怎么办?”

杨秋看看王正廷,后者拿出阎锡山的统计表:“这是工商财政几个部门的报告。”将报告递给胡惟德后他继续说道:“从报告看,我国经济向好趋势没有明显改变,这波危机主要是受外面大环境导致信心不足、对外贸易中断,还有美国投资商大规模裁员造成。此外,国退民进改革也是主因,很多工厂被卖后开始裁撤超编人员,加上手里的铁饭碗被打破,很多工人都开始担心失业,勒紧裤带减少消费,造成购买力下滑。”

说起这波国退民进私有化浪潮,黎元洪还是不解释的,问道:“辰华,我一直想不明白,继续保持国有不是很好嘛?为何一下子卖掉那么多厂?现在外面都说黎某是倒卖国有资产的大奸臣。”

“呵呵老师为我承担骂名,实在是罪过,杨秋在这里以茶代酒谢谢您。”杨秋端起茶杯一仰而尽,看着受委屈的黎元洪慢慢放下茶杯,一边说话手指还轻轻转动着杯口:“前15年,国内私有工商资本小,全国敢拿出几百万来投资的人少之又少,不得已只能以国有代替。以水泥为例,15年中国家建造了117个水泥厂,私营才只有37家,全国大半水泥市场都被国有挤占。大家只看到国家有钱了,工作稳定了,却没看到民营因为市场被压制份额越来越小,份额少赚到的钱就少,钱少就没人愿意继续投资!现在情况不严重,可长此以往民营资本就会一点点被蚕食吞掉,最终就是。”

“另一个苏联?”

王正廷刚脱口而出,杨秋便郑重点点头:“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时,国有化是一帖良药,但是药就有三分毒,长年累月会留下很多麻烦。此次改革就是要挤掉积攒了15年毒,促进市场化经济发展,国家将来只要控制铁路、电力、教育、能源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就行。”

“有道理,国家又不是商人,拿住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其余的还是交给商人自己干比较好。”胡惟德呵呵一笑:“对了,此次出售国有工厂的钱,是不是准备拿来收回欧美投资的股权?”

杨秋点点头:“阎锡山告诉我,到目前出售工厂已经收回35亿,到年底起码能收回80亿!现在美国急着让42亿美元投资回国,当年的合同上又留着尾巴,他们肯定比我们急。我估计最多只需要花20亿民元就能全部收回。剩下的钱我准备扩大基础建设规模,增加教育、道路、电力这些最基本的项目。”

“那也不需要这么多啊。”黎元洪算算发现居然结余了60亿,开始动心思怎么花这笔钱。

杨秋却一反常态皱着眉,用力摇摇头:“不够!远远不够!今年起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会逐步启动。这些项目很吃钱,要是我没算错的话,起码要保证每年投入10亿民元才够。”别说黎元洪,胡惟德和王正廷都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现在修一公里铁路也才5万民元,10亿就是每年20万公里的铁路!什么项目,如此烧钱?

“核能、电子、基础材料。”杨秋心中一个个数着,但嘴巴里却没做任何解释。因为三人不懂,别说从未接触过的他们,就算欧美强国此时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光是核弹研究,按照目前全国发电量,起码要吞掉一半!这就是说,想要启动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将发电量提高一倍才行。还有大型石墨厂,重水厂、以及还不知道能不能搞到的德国气体离心机,比直接烧钱快多了。

他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看外面放晴的天空,笑笑:“今天天气不错,老师有没有兴趣随我一起去看阅兵操演?”

第643章一起抢机器

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让世界陷入恐慌,中美英法四国或关闭进口或抬高关税,纷纷提高贸易壁垒,日德因市场狭窄损失严重。当人们环顾四周却发现,苏联却因为国家化而显得经济盛会,莫斯科却陷入狂喜中。《帝国主义完蛋了!》《资本主义危机扩大》《坚决拥护伟大主席斯大林同志的国有化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奋进》莫斯科的造神运动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托诺茨基被驱逐后,克里姆林宫开始不断加强领袖化宣传。原本集体农场和全盘国有化还让不少苏联经济学家和商人暗暗不满,但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消息传来,苏联成为躲避危机的孤岛后,这些人全不敢发声音了!所以经济危机后斯大林的心情反而变好很多,每天都早早叼着烟斗来办公室。

自从得知美国爆发危机,一股莫名的亢奋便笼罩在他和莫斯科上空。报纸、电台每天都在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赤贫人数等等不利消息,承托国有化的好处和伟大领袖的英明。

为应对这种潮流,克里姆林宫每周一次的经济会议也破例改为每周两次。“坐吧,古比雪夫同志。”斯大林宽敞的办公室内,他敲敲烟斗让古比雪夫坐下后,问道:“听说美国经济危机开始扩散,连中国都卷入进去,是这样的吗?”

“是的,总书记同志。中国没能躲避这场危机,杨秋和他操控的北京政府甚至不得不冻结外资,出售国有企业来回收资金。从一些迹象看,足有数十亿国有资产被出售给黑心的资本家。”古比雪夫是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负责全苏联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是他率先提出用粮食石油换机器的想法,并得到斯大林坚决支持。但他不是学经济的,所以得知中国大规模出售国有工厂后,片面将其理解为杨秋撑不下去,必须靠抛售国有资产断尾求生。

斯大林也不懂经济,所以这个“好消息”让他很开心。尤其在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阿富汗战争中,彻底暴露中苏两国在国家实力,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后,他就把中国视为头号大敌,不仅加强空军建设研制类似的轰炸机,还要求加强武器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