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惟德已经不是刚回来不了解国内人事情况的新人了,知道他地位独特,这么多年管理国社党务都没被换过,可见在杨秋心目中的地位,微笑回答道:“此次会议涉及太广,国家众多不说,英法美都暗怀鬼胎想借此机会遏制对方确保自己的利益,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所以去早了也没用。”

蒋作宾赞同他的话,说道:“副总理说的有理,除了法国是东道主外,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都把前往法国的时间定在下月中旬,我觉得不管是总理去还是副总统去,都应该和他们保持同步。”

陈果夫继续问道:“可我听说日本这回准备奋力一搏,不仅要继续确保英日同盟关系,还准备大捞一票!去年他们出兵西伯利亚就从俄国当地商人身上榨取不少,还强迫朝鲜人开挖煤矿和铁矿,据说最迟今年五月第一批铁矿石和炼焦煤就能运回去。要是再被他们拿到赔款和工业设备,将来必定是心腹大患。”

胡惟德深知杨秋的心思和个人喜好,所以回国后仔细分析了日俄问题,说道:“我们在进步,日本也没放松。这三年他们利用英国提供的印度铁矿石总计造出两百余艘船,大部分都卖给了英法补充大西洋损失,又得到很多代加工生意,去年赋税也达10亿之巨,比起前两年已经好了很多,还不顾经济负担开工2艘战列舰和数艘巡洋舰,明显是想在海上保持对我们的优势。若只是日本一国倒也不怕,怕就怕俄国过几年缓过气来,和他们联手。”

蒋作宾冷哼一声:“联手又怕什么?伊尔库茨克在我们手里,只要这个地方不丢,西伯利亚铁路就不可能畅通,列宁再有本事也别想为日本提供援助。”

胡惟德却不敢掉以轻心,说道:“雨岩还是气盛了些,可别忘了列宁连布列斯特合约都敢签。对他来说,将鄂霍茨克海附近交给日本开发,或者干脆把我们控制的地区也名义上交给日本你说会怎么样?”这个大胆假设让众人心脏一缩。故意将整个东西伯利亚交给日本开发?这可能吗!众人越想越觉得有道路,在俄国一时半会拿不回来的情况下,难保列宁和穷党不会拿国土做交易。

“不行,我要去提醒副总统,预防这种情况。”蒋作宾身为军官自然最紧张这种情况,但刚准备上楼就被胡惟德拉住,望着楼梯尽头赞佩道:“雨岩别急,其实这些猜测都是副总统告诉我的,他比谁都看得远。”

楼下讨论未来激烈时,二楼书房内却气氛凝重。杨秋抱着双臂双眉紧锁,唐绍仪和黎元洪也很认真,旁边的方瑞指着桌上海图为大家介绍:“英法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海军舰队必须最晚与2月20日出海前往斯卡帕湾等待最后谈判结果。以德国的性格,肯定会拖在最后一天起程。那天英国为以防万一肯定会把所有军舰都拍往基尔运河方向确保万无一失,所以秉文他们已经决定同天启程。我们陆陆续续派往德国的船员已经有千余人,全部由秉文他们这些赴德海军士官生指挥,加上当地雇佣可以确保最多开动三十艘货船。船队出发后会走丹麦海峡进入挪威近海,利用这一带冬季近海雾大,峡谷多,掩护向北前往格林兰岛,然后横穿北大西洋去加拿大北部沿海。我们借海军护航舰队需要为由,去年已经在美国买了3艘运煤船,护航舰队会在他们抵达后立刻保护加煤船前往补充燃煤。然后船队就散开,悬挂中立国旗帜各自沿加拿大和美国一侧前往南美,并在巴西汇合。”

望着方瑞画出的这条线,萨镇冰脸色很难看,说道:“我在英国学操舰时,导师就对我们说过。若无必要决不能在冬季进入格林兰北冰洋。那里的2月到5月间天天都是暴风恶急、天寒地冻还是小事,最危险就是大大小小的冰山,这些冰山水面上看起来比桌子大不了多少,但水下往往就是千米宽,装上去就是船毁人亡!前些年那么大一艘邮轮,远离航线都撞沉了!所以这条路不好走啊。”

他说到最后叹了口气,让众人感觉心头愈发沉甸。程壁光是海军里少有进行过环球航行的舰长,也补充道:“萨总长说的不错,英国人管这条航线叫北冰洋航线,平时他们都很少走,只是近两年为了支援俄国才有船只来往。俄国列宁上台后这条航线就中断了,就算不中断2月起这条航线也基本断航,要等5月初才能恢复。过了格林兰后是戴维斯海峡,这里更常年看不到几艘船。但要是能顺利抵达这里,南下就基本不会遇上麻烦。美国和加拿大巡逻舰寻常很少拦截中立国船只,巴西、智利都能补充燃煤,我们还可借训练之名携带运煤船去接应,怕就怕横穿时遇上麻烦。”

“想太多也没用。秉文他们已经给王正廷发了电报,克虏伯、莱茵金属、蔡司还MAN这些公司都已经答应交易,资料、图纸和设备都在运往罗斯托克途中,购买的船只也都在那里了。”杨秋何尝不知道困难,二战的北冰洋航线不知葬送了多少英烈,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望着地图,起身走到窗口:“我和陈果夫去巴黎,至于他们看老天爷给不给这个国家复兴的希望了!”

第四七五章怒海(二)

2月17日,大雪。

瓦尔纳明德,罗斯托克市以北30公里外的一座小海港。没有汉堡的繁华,也没有基尔港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十三世纪这里就已经通航,但如果不是因为有每周一班越洋轮渡火车,或许连德国人自己都不会关注这里。

北风裹挟着漫天飞雪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席卷而下,让失败动荡处于内战边缘的德国愈加冰寒。人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到数百公里外的巴黎,那里有无数牙尖利嘴试图从德国身上咬一块肉下来。人们一边忍受着饥饿和严寒,一边默默等待着结果,却浑然没注意这个战争开始后因为轮渡停止,逐渐衰败的小港的变化。

通往荷兰、丹麦等国的道路已经被协约监管,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德国水雷阵帮助不少德国富人轻松越过波罗的海逃亡瑞典和挪威。克虏伯等大公司也开始向外转移资产、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安东尼…福克干脆用火车走私带大批设备和飞机回荷兰。英法其实知道这些事,但除了法国和比利时天天抗议外,英美却都睁只眼闭只眼,只为不过分削弱德国,确保所谓的大陆平衡。

有这样一群人,也在利用这种混乱动荡根本没人管的季节,为心中的理想!为国家未来!挑战严寒和生死极限。

猛烈地暴风雪提供了最佳掩护,放慢速度的火车没有如往常进站前那样鸣响汽笛,而是缓缓地低速滑入海港唯一一个造船厂码头。码头上,来自中国广西的海军赴德学员,海军准尉陈雨秋顶着风雪挥动两色指挥旗引导火车。自小在热带长大的他原本很不习惯这种天气,刚抵达德国时还因此重病差点送命,最终在战友的帮助下不仅熬过最艰难的第一个冬天,还完成全部学业,最终随德国驱逐舰参加了日德兰海战。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让他和每位战友都明白一个道理,光有热血和激情是无法改变国家命运的,必须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必须拥有最好的技术,只有那样才能建造出一艘艘强大战舰打败任何海上入侵者。

现在……国家急需的技术和机器就在面前,在一列列从德国各地来到这里的列车上。

“这是清单。”德国列车长很不客气地扔出了运输清单。陈雨秋没生气,两个月来每个德国列车长和大企业代表都对自己咬牙切齿。换做一年前他们绝对会把自己这些人撕成碎片,但现在……他们挡不住花花绿绿的美钞和英镑的诱惑。所以他很干脆拿出几张美元塞给列车长。有了美元,列车长态度一下子好了很多,把机器设备的顺序点了出来。

“是蔡司送来的镜面抛光设备,精细电镀仪……还有各种650箱设备图纸。”陈雨秋清点完毕后,坐镇这里的陈世英已经走了过来。

“这些很重要,把机器按套分装在3、4、17号上,图纸搬上破冰船。”陈世英以前是海容舰上的普通炮手,后被选拔赴德国海军学院深造。他被认为是国内海军年青一代中仅次于秉文和赴英留学的沈鸿烈的海军尖子生。沈鸿烈现在在远征军护航舰队实习,而他和秉文负责莱茵兰行动,并将在启程后指挥领航破冰船为船队开路。

陈雨秋笑笑:“世英兄,好像每次来东西,你都说很重要……”

“是嘛?”陈世英裹紧大衣,用手比划比划胸口:“重要就是好事!说明回去后总司令至少给我们每人挂一块大大的勋章!”两人开了几句玩笑后,陈雨秋招呼大家装船。虽然这些精密设备运来前都已经包装妥当,但为防止擦碰损坏,一千多位陆陆续续从荷兰、挪威等地以各种名义赶来的海军和情报部特训水手都非常小心。塞满图纸资料的防水皮箱是格外需要保护的东西,全部被装入条件最好的封舱内。

陈世英走入船厂,德国船工们正在拆除围绕在破冰船四周用于改装的梯架。这两艘4000吨级远洋极地破冰船就是从霍瓦特船厂买来的,除原有的蒸汽轮机和高压锅炉外,船上又添加了两台MAN公司的大型柴油机。外形也做了很大修改,原来的四座烟囱被合并为三座,船体上鲜亮的橘黄色条纹被去掉,采用总司令特意关照的浅灰和蓝灰交错的波浪条纹,据说这种条纹可以有效减少被发现的可能。而最关键的就是要为破冰船加装武器,其中包括2门120毫米和2门88毫米速射炮,还有国内提早运来储存在挪威境内的25毫米野蜂防空机关炮和12。7毫米重机枪,最后还必须在船艉加装一套深水炸弹发射装置,采用德国制造的深水炸弹,以应对路上可能遇上的敌对潜艇。

不仅两艘破冰船都需要按这个要求加装武器,船队中的商船也需要增加一些马克沁机枪架和水上飞机舱。当然,所有武器都必须隐蔽起来,至少要确保从外部无法看出这是武装船。工人们非常努力,虽然无法离开但每天100美元的工资对现在的他们来说非常宝贵,何况每天还能拿到10罐午餐肉,所以短短两月就全部完工。

陈世英深吸口气向码头边走去。随着脚步,17艘艨艟灰影静静地躺在瓦尔诺河和波罗的海交汇的水域上,全部都是德国战前制造的新式远洋轮,最小的排水量也超过1。5万吨!最大的两艘油轮更达到2。8万吨。当然,现在的油舱里除了设备和机器外,只有一包包以防万一的燃煤包,至于计划中的重油,因为德国无法提供只得作罢。

原计划中最理想是带25至30艘回去,但骄傲的德国人也并非什么都愿意卖。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最起码点名的克虏伯装甲冶金配方,去年初才研究出的火炮身管自紧技术,穿甲弹技术。莱茵金属公司的超硬铝合金、马尔本公司一度研究过却又放弃的液体火箭图纸,梅赛德斯的发动机实物和图纸,还有包括大型模压机、水压机、油压机、两台原本为马肯森巡洋舰准备的超大型船舶柴油机在内总计270台成套精密机床和设备。加上刚刚抵达蔡司光学,全都是国内最需要的高端制造设备,更别提2771种使用了1。1万只皮箱装载的各类工业设备制造图纸了!虽然这些图纸回国后还需要翻译,而且德国提供的全都是备份品,但价值却是真实的!这些无论哪一样拿出去,都是连英法美都会心动好东西。

外人看来这些大公司一定很傻,将这样重要的技术和设备卖掉,但实际上他们却非常聪明。对德国这种早已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来说,机器设备都不是问题,只要拥有充沛资金、有技术工人,就能静待战后最残酷的几年过去重新发展起来。而且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他们已经研究过的,毫无秘密可言,所以可以很放心将备用图纸出售赚取利润,再把原件运往瑞士等国秘密储存起来。可惜的是,最让大家眼红的,利润最大也是德国最强的化工资料他们拿出的不多,除了制碱、合成氨、化肥、合成橡胶等十几种国内已经摸到门槛或已经生产的东西外,其它的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卖掉。这种一货两主即赚到钱又保存实力的做法不免让人心酸德国的衰败,又让人感慨他们试图东山再起的不屈决心。至于达成协议以高薪聘请的数千余技术专家、图纸翻译和高级技工,却不会冒险一起出海,他们将在巴黎和会后陆续出发,直到教会中国学生和技术工人看懂这些图纸,制造出成品并熟练操作这些机器后才会回国。

陈世英静静地看着,嘴角慢慢勾了起来,连脚步声都没注意。

“看什么呢?”

声音打断了他的畅想,扭头看去秉文和刘明诏穿着厚厚风衣不知何时走到了身后,而让人惊奇的是哈坎舰长居然也来了。陈世英连忙敬礼:“少将。”

“我已经辞职了。”哈坎面无表情地摆摆手,越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