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都由政府找专门的企业来办理,军队只负责安全和管理。这个政策也让蔡锷暗暗惊心,想到了不久前哈尔滨见到的情形。区区几十车皮木头就已经价值不菲,要是按照这个规定,简直就是为军队持续“抢劫”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了口子。

“我同意这份计划,军队未来就是机动、火力和装甲!”蒋方震第一个起身支持。这位留学日德,并在欧洲服役过的军官目光严肃而认真:“我们错过了百年工业革命,没有三五十年也别奢望追上,但我们绝不能错过这轮军事变革。现在苦总好过将来苦!”……

第四六九章好有钱

1918年的深秋绝对不是什么好季节,弥漫与欧洲上空的战争阴霾逐渐散去时,一场旷世瘟疫却迅猛袭来。

洛林梅斯,中国远征军临时驻地内。士兵们三五成群静静地围在一起晒着太阳,悄悄聊天,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眼睛里都透着化不开的担忧。每当有带红十字袖标的宪兵和医疗队跑过,都会引发他们的阵阵骚动。空气里弥漫着煎熬后的药香,提前从国内赶来的中医们用带来的药材指挥前指挥士兵熬制祛风散。西医们也早早备足口罩、酒精等物品,还让士兵用生石灰水每隔三天就对整个营区进行消毒。但即使这样,依然免不了有人被感染风瘟(流感的国内叫法),而且一旦发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这些士兵就会被医疗队强行隔离至专门的营房治疗,更增添了紧张的气氛。

“长官好。”

“司令好!”

岳鹏和军官们一路视察走来,士兵们纷纷向他敬礼,依旧洪亮的声音和纪律,却没能缓解他脸上的凝重。和大家一样他也戴着口罩,这种口罩每人都有三只轮流替换,替换下来后还需要交给医疗队专门消毒,除吃饭喝水外每时每刻都必须带上,无论任何人擅自摘下都要接受军法处置。眼前的画面让他非常担忧,虽然提前得到杨秋要求预防战后瘟疫的电报,年初还有四百余人的专门医疗队带了大批药品赶来支援,但当这股谁也不知从哪里冒出的风瘟流传来后,大家才陡然发现情况比预想的严重很多很多!

张孝准从后面追了上来,同样戴着口罩的他将简报递给他:“情况不好。报纸上说美国已经出现大规模死亡迹象,每天都至少有一万左右的死亡报告。法国这边报告每天死亡近两万人!英、德西班牙这些国家的死亡率也很高。”

“国内和我们呢?”别说岳鹏,四周陪同检查的军官都被这串数字吓坏了,纷纷追问起来。

“昨天联络国内回答说,台湾、广东、福建都已经发现风瘟蔓延现象,其中台湾有报告登记的人数已经超过50万,广东有大概30万!其余地区暂时不明,总司令和卫生部正在密切监视,听说……他已经准备亲自去台湾视察。我们这边也比较麻烦,军中还好说,有医疗队和提前准备感染和死亡率不算高。但在英法的华工比较严重,染上风瘟的已有两万余人,王正廷和施肇基两位大使已经将华工聚集起来统一管辖,不仅发电报向国内求援,还让我们想办法匀出些医生和药品。”

“杨大夫,你看……”听说华工出现大规模感染岳鹏也非常着急。这些可都是国内急需的产业工人,眼看即将回国发挥三年所学报效国家,却偏偏出了这档子事情,所以连忙向旁边一位中年大夫看去。这位杨大夫是晚清杏林圣手吴清源的弟子,在治疗风瘟上很有一套,所以卫生部特意将他请来担任远征军医疗队队长。

这位杨大夫不仅追随吴清源学中医,这两年还学了些西医,所以在此次防疫中贡献极大。他捻捻胡须说道:“回司令,现在看我们的祛风散还是有部分防疫效果的,每日一杯可极大减少发病。不过……此次带来的药物只够维持将士半年所需,要是加上七八十万工人怕是会影响到军中……”

“药物不怕。”张孝准说道:“总司令得知情况后已经派船队送药来,最迟十天后可到马赛港。”

“有药就好办。”杨大夫一听药材管够,连忙掏出平日熬药的配方、还将火候时间等注意要领写下递给张孝准:“祛风散本就不复杂,配合西药可缓解发病。这是最近记录下来的熬药办法和药方,只要依照次方天天一杯,不敢说万无一失,也能保很多人性命了。”

张孝准不敢怠慢,立刻将药方交给白崇禧吩咐他挑选手脚灵活的士兵启程去华工聚集区,又让人联络王正廷和施肇基,想办法组织懂医术的华工展开自救。等一切安排好后,门外响起了报告声。

“报告,留德士官生龙云携全体留德学生团前来汇合。”

清脆的汇报声中,龙云和上千位留德学生,士官生和华侨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在爆发风瘟后接到命令从瑞士赶来汇合。这些人可都是国家的宝贝,之前被德国软禁在瑞士,此刻德国自顾不暇也就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管,所以杨秋就想把他们接到法国,毕竟远征军中的医疗条件好很多,万一有事也能及时救治。

张孝准认识里面不少人,尤其是龙云他们几个赴德前还接受过他的训练,眼睛一扫却发现秉文和刘明诏等几人不在,还以为出事了连忙问道:“秉文他们几个呢?”

“报告参谋长。秉文和明昭他们都去德国执行任务了。”

“德国,执行任务?”张孝准和岳鹏对视一眼,此刻德国境内还有什么任务?

*******

逗留上海的杨秋比常人更清楚西班牙流感的破坏性和严重性。但他不是医生,资料机里VX神经毒剂的配方和弹头制造图纸倒是一应俱全,但治疗流行性感冒显然没别列为军事范围。即使列入了,后世也没有此次流感的毒株样本,所以只能依靠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送药送人让大家自己想办法。反倒是流感在国内的蔓延速度让他担忧,历史上关于此次流感在国内的蔓延和爆发几乎没留下任何文献资料,所以他也知之甚少。很多人说这波流感对黄种人伤害不大,但从现在看他更相信是资料缺乏后的误解。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还这么密集,医疗条件又差的情况下绝不可能比欧洲任何一国少。

流感不是他能控制的,也没有任何特效药,也深感无力。幸好这波流感明年就会逐步减弱,伤害再大也只要坚持两年,反倒是部署军事改革的详细计划必须立刻开始,身为军人他很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军事的影响有多么深刻。飞机、坦克主宰了战场,空地一体、大兵团、装甲穿插,闪电战等等,几乎所有战术理论都它息息相关。从战术理论上将只要他在一天,国防军这个方面就绝对是领先的,问题在于理论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让文化水平低于欧美的基层军官掌握新式理论需要足够时间,才决定提早开始动手。

他现在担心的反而是研发和制造。虽说有百年军事精粹的资料机,问题是从图纸走到实物严重受限于材料和工业能力两大掣肘。前者需要时间慢慢累积,后者除了要体系完善的国家工业,熟练地工人外,更需要拥有将图纸实物化的设计、研发和科技团队。

为什么回来八年却迟迟没有组建完整地国家级实验中心,为什么迟迟没有类似美国NASA这样的机构呢?不是他不知道这些机构的重要性,而是当时民国实在是缺乏科技人才。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稍稍缓解,陆陆续续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数千通过各种渠道从世界各地华侨子弟和南洋华人中选出来的佼佼者,国内几年来辛辛苦苦培育出的人才,还有借战争从世界各国挖来的技术人员,最后包括西科斯基、齐奥尔科夫、费德洛夫等在内的一些俄国精英!已经具备建设一个国家级综合研究机构的能力。

当然,这块拼图还差最后一块……杨秋拿起搁置好几年的莱茵兰计划书,扭过头。目光中吕碧城正弯腰替他收拾去台湾视察的东西,这个姿势下被裙裤将臀部包得紧致圆润,连他看了都有些遐想。幸好手中重要的计划书提醒他,问道:“兰清,上次让你准备的钱都准备好了吗?”

“什么钱?”吕碧城茫然地直起腰。家居便装,包着碎花蓝布头巾,素颜清隽的她此刻完全像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让看惯了鲜亮外衣的杨秋也眼前一亮,笑道:“就是让你寄给秉文的钱。”

吕碧城这才想起他去年就交代尽量把流动资金集中起来转到瑞士一家银行的事情,娇笑道:“视钱财如粪土的杨副总统也关心自己有多少家底了吗?”她如孩子般挤到身边,托起下巴眨眨眼睛:“你还没告诉我这些钱要做什么呢?”

“嗯。”杨秋没好气的拍了下女人额头,几根留海荡漾飞了起来:“秉文快要回来了,我准备让他帮我们吕三小姐买些时装回来。”

“真的啊?”明知他是开玩笑,可吕碧城却依然亲吻了一下脸颊。杨秋也被这种夫妇间的小玩笑感染了,放下文件将她抱在怀里深深一吻,才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吕碧城勾着他的脖子,将丰腴的臀部紧贴在大腿上,一边感受他的变化,一边说道:“石油专利、南美速溶咖啡,还有其它一些收入,总计6500万美元已经全转过去了。”

“多少?!”

杨秋从未关心过自己有多少钱,所以这个数字连他也吓了一跳,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第四七零章莱茵兰

房间内银铃悦耳,淮南吕三小姐单手撑着腰,笑得前俯后仰,胸口的花蕾荡漾起层层波浪。

杨秋真没想到自己有那么多海外资产,虽然他知道除石油裂解技术和速溶咖啡外,还有精神类药物等几项投资都很赚钱。但自从把海外这块交给吕碧城打理后,一来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过问,二来也因为这个年代的货币价值很高,他一直认为数额不会很大,所以听到这个数字后也被吓了一跳。按照目前价格,这笔钱足够买三艘不错的战列舰,或者多采购8个装甲师了!不过他不会这样做,公私不分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想支援国家找徐秀钧买建设债券就行了,何况这笔钱是有大用处的。

只是吕碧城这幅取笑的模样让杨秋恨得牙痒,大手一勾将她翻转过来,对准屁股扬起巴掌就是狠狠几下。吕三小姐吃痛下反而忍不住的轻哼呻吟起来,鼻音酥酥蚀骨销魂,所以手才落几下就停在臀瓣上抚摸起来。

“大白天呢。”吕碧城感觉到他的身体变化,媚眼如丝拍开作怪的大手,起身道:“说好要投资合成橡胶和无线电的,好端端为何全调走,到底做什么用呢?”

杨秋呵呵一笑将她抱在怀里,揽着纤腰目光渐渐深邃:“德国败了!饥荒和风瘟彻底断送了他们打平的希望,年内结束已成定局。英法虽然获胜但付出代价也极大,仅英国就总计出售了百分之七十的外海资产,军费耗资百亿英镑,总损失约500亿英镑左右,相当于我们的5000亿民元!而法国因为战争在国土内进行,更数倍于英国!而且他们战前在俄国的大约200亿法郎投资也因为穷党上台很难收回。比利时、意大利、塞尔维亚也都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可以说这场仗打下来除了我们、美国、日本和后来那些小国外,欧洲参战国都透支了未来二十年的国家经济。

奥斯曼本身就没多少油水,加之地处欧亚中心英法惩罚的力度会小很多。奥匈民族复杂分裂不可避免,英法也找不回多少损失,就只剩下德国这块肥肉。所以战后英法肯定会对德国采取极严厉惩罚措施,尤其是法国,这是他们称霸欧洲大陆的最好机会,绝不会放过巨额赔偿要求。虽然我们也是协约国,但这个时候英法肯定早就把当初的分配协定全忘了,所以。”

兰心蕙质的吕碧城听到这里明白了他调集资金的用途,黛眉轻拧问道:“所以你想趁德国投降前,从德国购买机器设备。可他们会卖吗?我们也算他们的敌人,而且就算买到怎么运回来?”

杨秋看她一眼,不愧是天下闻名的淮南吕三小姐,还没说完就猜了个大概。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想从英法眼皮底下运回设备非常困难,所以莱茵兰计划的核心并非成套工业设备。他拿起桌上薄薄的计划书,说道:“从俄国搬回来的工业设备足够我们消化三到四年,七年工业发展后我们的工业自产率也在逐渐上升。郑廷襄告诉我,云贵水城钢厂明年就可以建设,除耐火砖、重型轧机等几种外,大部分都已经能自产。何熙再有两年就要退役,他和几个朋友已经在汉阳订好了汽车厂使用的模压机和钣金机床。所以普通工业设备对我们来说已经用处不大,大量进口反而会压制国内厂商的研发能力。我们现在缺的是高端工业机床、成套精密设备和技术人才!

德国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国家之一,尤其是化工、冶金和光学三项技术上无出其右,而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点。英法严惩德国肯定会限制其工业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