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胜关方向的外围战斗打响后,总参谋部就彻底进入了战争状态,军官们连走路都带着风,无电线发报机几乎一刻都没听过。

作战地图前,宋子清正在为杨秋介绍目前的形势,何熙、吴兆麟、张孝准、尹昌衡等军官纷纷掏出小本子记录着,他们要么是没任务,要么是带部队赶来。连蒋方震也来了,为了此战他还特意从国防大学中抽调70位实习生加入各旅团参谋部,借此机会锻炼实际能力。

宋子清指着武胜关方向说道:“战局将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就是从四川广元至湖北武穴这段地区,目前我们在这条线上有1、2、3、4、5、6、10、11、12、13和18山地旅总计十一个旅,总兵力约为六万余,我已经命令10旅、11旅经由广元越过边界向汉中挺进,争取三周内拿下汉中推进到宝鸡一线。12旅和18山地旅也走万源和十堰进入了陕西,他们将承担翻越秦岭堵住西安以东,截断与潼关联系的任务,并在发起西安战役的同时拿下潼关,完成与六师晋军两个旅的汇合一起横插开封和新乡。

4旅和13旅负责新野,3旅已经向河南光山运动,骑兵团将继续在河南境内活动,剩余部队将从明天早上开始越过武胜关向信阳进攻前进,以便对北洋第一军实施正面压力,确保其无法抽出兵力支援陕西。

南线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南京三个师、浙军一个师和沪军一个旅已经开始调动,但他们能否作战我个人认为是值得怀疑。根据我们的情报,一年多来这几支部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武器装备陈旧,反观盘踞徐州的北洋却达到七万余,其中还有曹锟、倪嗣冲和张勋这三支狠辣出名的部队。由于安徽至今没有消息,江西李烈钧拒绝合作,福建也迟迟不动,广东陈炯明说他要对付龙济光也无法出兵,所以如果我们不支持的话,最多一个月南京肯定会沦陷。”

宋子清手指快速移到广西和广东边界:“这是第三战场,龙济光部这几日调动频繁,我们认为他很可能会在陈炯明回到广东的同时发动,三师7旅、9旅和16旅已经做好了进入的准备。所以,我们目前必须从北线抽调至少两个旅支援南京。”

“我们在湖南有四个新组建的桂军旅,其中两个老兵旅已经完成三个月的初步整编和训练,新兵旅组建刚刚完成正在接受训练。在云南还有四个旅,其中五师两个旅肯定不能抽回来,滇军两个旅的番号和编制上已经进行了改编,大部分也都是老兵,这几个月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很不错,但他们赶回来至少要等到四月中旬了。当然,我们也不是没部队了,两个警卫师编制和人员已经全部就位,其中101、103两个旅因为都是从各师抽调的老兵,已经拥有作战部署能力。”

宋子清放下手,望着杨秋说道:“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不在北洋,而是江西!李烈钧的表态和不合作,引发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倦怠。所以!我的意见是,出动四个旅先期打掉赣军,这样我们就能释放出至少5个旅的兵力,也可以让南线明白我们的决心!”

杨秋知道目前最大问题就是李烈钧,但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我让你做的部队整编计划做好了吗?”

宋子清回答道:“一师至五师番号不变,16旅按计划战后将部署海南接受热带训练、17旅进行高原作战,18旅已经是山地旅,所以都将继续维持原番号,六师编制给阎锡山后下辖19至21旅,湖南四个桂军旅暂编22至24步兵旅,其中22和23是老兵、滇军两旅暂编25和26步兵旅。我们的建议是,暂不编师,因为此战过后肯定有很多新部队要加入进来,番号和序列都要打散,各部队不能再继续保持单一省市编制,采用暂编的临时番号将来也更方便。警卫师四个旅分别是101至104旅。”

“你计算过打掉赣军需要多少时间吗?”

宋子清分析道:“赣军士兵素质不错,李烈钧主政期间也是东南唯一确保部队天天训练的省份,总兵力约5个混成旅左右,但条件和经济限制造成装备不足,全军只有50门57毫米过山炮,6门金陵制造局仿造的75毫米管退炮,沿江炮台上有120毫米岸防炮,还有2门早年清军采购的德造210毫米要塞炮,此外步枪型号也不一致,之前的弹药供应全部要靠南京和广东支援,加上我们现在是奉中央政府的命令,对他们的军心也有影响。”

吴兆麟听完赞同道:“赣军那边我上次借机去看过,士兵素质不错,吃亏在装备上。想要速战速决就必须四个旅以上,我看可以让2旅先赶赴南京,同时让警卫师101、102旅走九江,22、23旅走萍乡,对南昌形成两线夹击之势,李烈钧撑不过一个月。”

“他是撑不住,但南京也撑不住。”蒋方震抱胸认真说道:“别太小看了北洋的能力,袁世凯病倒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内讧拖延,但现在想靠一个旅带几个杂牌师,就算调集舰队封锁江面,淮南、蚌埠、合肥、淮阴、扬州这些地方一个月内将全部沦陷!”

张孝准也点点头:“百里说的没错,如果要搬掉李烈钧,那么我的意见是先横插安庆、走铜陵进攻合肥,这样北洋第二军就不得不分兵皖南,南京压力就能小很多。”

“还有个问题。”宋子清看一眼众多军官,说道:“司令您已经任命岳鹏为北线总指挥,蔡济民需要兼顾广东方面,我们缺乏一位去南京坐镇的指挥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南线原本就压力巨大,确实需要一位能压得住阵脚的军官,派谁去呢?何熙?张孝准,还是。”杨秋还没看向蒋方震,外面忽然响了卫兵的敬礼声,然后一阵轻微的咳嗽传来,蔡锷穿着一件黄呢大衣走进来,微笑道:“松坡闲来无事,不妨让我去南京吧。”

第二一九章南线的隐忧

“松坡?”

“蔡将军!”

“松坡兄!”

蔡锷的提前到达让会议室内热闹起来,蒋方震、张孝准、蔡松坡三人在日本留学归国后要么是继续留学德国深造,要不就是天南地北见不着面,这回还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一个会议室内。

“司令,蔡锷前来报到。”见到杨秋他先敬了个礼,这是在昆明养伤期间学会的。国防军格外重视纪律的细节让他感悟颇深,以前在滇军中时士兵向长官敬礼后,军官往往是点个头了事,可国防军的军官却都必须回敬,旁人会觉得多余,和个小兵有什么计较的?但他却知道在这样一次次敬礼、回礼中,士兵会感觉被重视、被信任,这恰恰是满清倒台的主要原因,因为国家不相信军队、军官不相信士兵,层层隔阂最终导致士兵不满才爆发了起义。

这个小小细节说明他已经慢慢接受国防军体系,杨秋非常高兴,回礼后拉着手道:“松坡兄怎么不多休息一段时间,身体要紧。”

蔡锷明显清瘦了很多,应该是伤势还没彻底好透,但精神却不错,打趣道:“其实蔡锷是想继续休息的,可您给我安排了三位私人医生和一个班的大厨,养得我脑满肥肠只好走路锻炼,没想到一走就走到了这里。”

“哈哈。”

简简单单一句玩笑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也感谢了杨秋的照料,不愧是能在历史上书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大家聊了几句后话题又转到了目前的战局上,因为蔡松坡刚来,宋子清特意重新讲解了一遍目前的态势,还大致介绍了一下部队目前的战斗能力和装备,以便让他对国防军有个初步了解。

蒋方震久居北方,有喜欢做理论工作所以对北洋了解很透,点起烟分析道:“北洋六个主力师中,一师前身是禁卫军,满族军官和士兵被辞退后加入了不少新兵,虽号称第一但一直没打过仗,只能算勉勉强强、二、三师是北洋六镇的核心、四师经过小仓山后实际已经被打残,信心受挫是否能恢复很难说。五师要小心,靳云鹏是段祺瑞的心腹,能力也很不错,本身这个师也比较能打,六师本来是一支好部队,但吴禄贞他们一闹后,袁世凯对部队进行了大清洗,战斗力肯定下降不少才被安排在直隶不出来。

看似南线徐州方向只要挡住三师和四师就基本完成任务,但实则却不行!

别忘了袁世凯放在那边的两条疯狗。倪嗣冲是个刽子手,盘踞皖北后大搞清洗,杀人如麻,所以他只要得到命令肯定会打,而且打得比谁都凶!根据情报,现在他自称倪军,势力膨胀很快,实际已经拥有三十个营,袁世凯半年来又大约提供了一万支步枪和至少30门大炮给他们,加上柏文蔚根本控制不住皖军,我认为只要倪军一动手,皖军这个师估计连和打的胆量都没有就会倒戈。

三十个营的倪军再加倒戈的皖军,南京的侧翼一下子就会出现三万敌军!这点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张勋的辫子军也一直以能打苦战著称,目前大约十二营七千人左右,可别忘了他当众说过南京是毕生之耻,发誓杀回去呢。

不管袁世凯用了什么办法康复,有一点可以确定!依他的军事眼光是绝不会在河南与我们死拼的,必定是让陈宦死守信阳、漯河一线,然后让段芝贵的第二军猛攻南线!曹锟是疯子,倪嗣冲是恶狗,张勋一心要雪耻。所以南线必定是最苦的地方,决不能让他们打开局面,否则南京就危险了!一旦南京沦陷,东南那些部队就会动摇,就算我们打下河南也要面临侧翼随时被倪军切断的危险!

四师和18山地旅已经开始进攻陕西,那边我不多说大家也知道,秦岭难走,主力需要从广元、汉中、宝鸡绕个圈才能直抵西安,速战速决是不可能了。阎锡山又是墙头草,虽然拿到了第六师的番号,但只要四师没夺下潼关打到他家门口,他就绝不会出工出力。

所以松坡想去南京可要想清楚,在解决李烈钧之前北线肯定不可能抽调太多部队给你。岳鹏面对的是北洋二、五两支精锐,六师我预计也迟早会扑到黄河边上,再加毅军被堵在河南无法北上,又要兼顾陕西和山西,至少需要确保10个旅左右的兵力投入。”

宋子清接着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把全部运输船都腾了出来,2旅本身就驻扎在武穴,之前他们在南京待过,顺流而下两天内可以全部抵达南京浦口。黎总统和蒋作宾、李书诚已经准备好了火车,走津浦线至蚌埠只需要两天,也就是说最快四天内2旅前锋就能抵达蚌埠。101旅是警卫师第一支组建完毕的部队,一直在大冶训练,已经率先装备了卡车和大轮拖拉机。士兵和装备也都是最好的,军官大都有实战经验,主要问题是刚刚捏合指挥上可能会不顺畅,不过打两次应该能磨合起来,从大冶出发坐船部署到扬州也只需要6天左右。”

他的话让蔡锷明白,如果接手南线,那么目前他只能得两个旅的支持,面对北洋几万之众两个旅肯定不够,这就要看他多少时间内能将南线各支部队组编成型,还要看江西是否能尽早解决。

他皱着眉,从西南战役来看国防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能保证的,至少五个主力师绝不会比北洋三师这种精锐差,而且从宋子清刚才的语气里他也听出,派往南线的2旅和101旅绝对是两支信得过的部队,要不然也不会再重兵面前特意挑选他们。

现在问题是,他不怕曹锟的三师,只要能先一步拿下蚌埠和淮安,两个精锐旅打防御的话至少能拖延半个月时间。他真正担心的是驻扎在阜阳的倪嗣冲部,这头疯狗绝非善类,下面的士兵手段毒辣凶名在外。从地理看他完全可以绕开蚌埠,走六安包抄合肥,一旦合肥失守蚌埠守军就又被截断,补给运不上去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失败。

之前国防军2旅一直部署在武穴,就是考虑到一旦有变能迅速干涉安徽,但现在2旅南下,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空档。

信阳、合肥、蚌埠和淮安。

蔡锷和大家的目光一直游走在这四个地方,所有人都清楚,这四个地名就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如果北线能拿下陕西、信阳推进至潼关和漯河,再守住其它三个方向,就能为解决江西争取到足够时间,等到四月底103旅、22、23、25、26旅就都能腾出手来,或许还能加上两到三个赣军旅,走阜阳直插徐州将整个战场截断,对北洋两个军形成包围之势!

袁世凯既然爬起来了,那么北洋动手就是这一两天。时间!摆在大家面前的是如何争取到半个月的部署时间!

大家各抒己见时,杨秋却意外没有任何表示,不是他不知道打仗,也不是不懂的指挥,事实上后世时他就喜欢研究战例,从一战、抗日战争到二战的几乎没落下过,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过多干涉总参谋部和军官们自己发挥。未来的仗很多,需要一批军官挑起大梁,利用激烈程度并不高的内战磨练他们是最好选择。

所以直等到冷场才手指一点合肥:“即刻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