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我在写字。”典满头也不抬的答道。

就像是被一道雷给劈中了一样,典韦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连忙将还蹲在地上的典满拎起来仔细看了看典满在地上写的鬼画符,不确定的问道:“小满,你什么时候学的?谁教你的?”

“福哥教的,福哥说要听故事就要学会认字,还说将来要做将军的人,要是连军令都看不懂,那是很丢脸的一件事。”小孩子没有什么防人之心,面对自己亲爹的询问,典满没有任何的隐瞒,将自己这段时间跟在刘福身边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每天上午福哥会给我们讲故事,然后下午教我们认字,等到晚上会检查,要是完成得好,福哥就会把上午讲的故事里的难题告诉我们答案。”

“那要是完成的不好呢?”

“那我们不仅没故事听,还会被蔡姐姐取笑了。”

典韦知道儿子口中所说的蔡姐姐就是大儒蔡邕的女儿,也明白自己儿子学会写字以后将来又多了一条出路,不必像自己一样空有一身的武艺却只能当个猎人。只是典韦不明白,刘福为什么要教典满认字?

“典二哥,蔡先生请你过去一趟。”就在典韦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接替典循成为护卫头领的蔡忠走过来对典韦说道。蔡忠是蔡家的家生子,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跟典循的关系不错。也正因为典循的关系,典韦并没有遭到护卫们的排斥,而典韦在谢过蔡忠之后,便大步走到蔡邕的马车边。

知徒莫若师,蔡邕很清楚刘福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作为人家的师父,胳膊肘自然要向着自己的徒弟,有些徒弟不方便明说的话,蔡邕这个当师父的说起来自然不需要什么顾忌。当然蔡邕也不会直截了当的跟典韦说跟着刘福有肉吃这种没水平的话,他只是跟典韦聊了聊家常,说了说刘福这几年所做的事情,其中收养孤寡这一点最得典韦赞叹,尤其是听到庄子里可以让人免费读书以后,典韦的心思终于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有些话只能点到即止,人终究是人,内心深处总会有自己的权衡跟小算盘。典韦已经有了家室,那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难免要把自己的家小也考虑进去。大儒蔡邕不可能对自己说谎,也就是说,蔡邕对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

投靠刘福,自己的一家老小就可以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而自己所需要付出的,就是自己这一身武艺以及一颗忠心。生活是把刻刀,无时无刻不再消磨着一个人的棱角,当初为友杀人的典韦,在经过带着家小躲进深山四年多以后,典韦考虑事情不再像当初那样热血上头便不管不顾。只是刘福如今年纪太小,无法给人足够的信心,也因此典韦还是有点犹豫。

刘福没有去管典韦的纠结心情,每日里带着典家三兄弟跟小蔡琰一起读书识字做游戏,讲故事,直到蔡邕终于回到了老家。

蔡邕作为一个名人,想不在当地引起轰动那是不可能的。老家附近的乡绅纷纷来到蔡家老宅拜访。刘福很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就跟蔡邕分手,没跟着蔡邕一起回老宅,而是带着人去了蔡家的农庄。虽然跟蔡家庄没得比,但至少耳根清净,更没有旁人来管束自己这些人。

蔡忠被刘福派去保护蔡邕了,留在刘福五个小孩身边的只剩下典韦。好在农庄里的人很淳朴,尤其是知道刘福等人跟蔡邕有关,倒也没有谁不长眼的来找麻烦。

按照原定的计划,蔡邕会在老家住上半个月,随后便会带着刘福前往青州拜访当世大儒郑玄。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老家的人太热情了,通过留在蔡邕身边的人回报,蔡邕每天都是竖着出去横着回来,让刘福不免有些担心蔡邕的身体究竟能不能吃得消。可这种事刘福又不能代劳,只能暗自着急却又毫无办法。

来到农庄已经住了八天,刘福终于待不下去了,喝酒喝多了是会死人的,像蔡邕这样天天喝到需要人抬回家,那迟早会出事。刘福打算今天去找蔡邕,就说自己想要早日见到大儒郑玄,央求蔡邕早点赶路。刘福想得很清楚,自己年纪小,就算得罪了人,也没几个人会往心里去。

带上小蔡琰上,在捎上典家三兄弟,在典韦的保护下,一行六人离开了农庄。可刚走出没多远,刘福几人就看到迎面走来了一帮人。看打扮那些人应该是附近的农户,正在对一个被反绑双手的人推推搡搡,而被推的那个人也在不停地跟人辩解着什么,不过似乎没什么效果,那些农户并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老伯,这人犯了什么事?”刘福拦住一个手拄拐杖的老农问道。

老农认识刘福,知道这是蔡邕的学生,闻言恨恨的看了被绑的那人一眼,又和颜悦色的对刘福说道:“这个天杀的原本还以为只是个游方的大夫,却没想到背地里竟然干偷坟掘墓的勾当,大家伙这是准备把他送去见官。”

“我没有偷坟掘墓!我只是研究一下墓里的死尸。”盗墓贼忽然开口叫道。

“嘁~但凡是被抓着的都会喊冤。”刘福不屑的说道。

“我,我华元化可以对天起誓,我没有偷坟掘墓!”盗墓贼脸红脖子粗的冲着刘福吼道。

“华元化?”听到对方自称姓华,刘福不由一愣,当初自己派人去接华佗回蔡家庄,结果到了地方才得知华佗已经潜逃了,如今不知所踪。古代不像现代,信息通讯发达,犯事的人跑哪都能给逮回来。在古代,理论上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杀了人,只要他能够跑出百里之外,那基本上就没有逮回来的可能,除非是惹了不该惹的人,那才有可能被人穷追不舍。

刘福记得在看到的案件卷宗上,华佗的字就是元化,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华元化是不是就是自己要找的华佗。出于谨慎,刘福没有立刻询问眼前的盗墓贼是不是华佗本人。而是先对先前跟自己说明情况的老农行了一礼,随后才说道:“老伯,如今我们正准备进城去寻老师,如果你们同意的话,不如就把这个盗墓贼交给我,由我们把他送去见官。”

农庄距离县城不近,一来一回的话那一天的工夫就全耽误了。再加上刘福的老师是蔡邕,农户们倒是不担心刘福会私放了盗墓贼,便点头同意了刘福的提议,将盗墓贼交给刘福以后便各自散去。

等到人都走了,就只剩下自己这几个人跟盗墓贼了,刘福这才问盗墓贼道:“喂,你是不是叫华佗?”

“……不是。”盗墓贼摇头否认道。

刘福闻言面露遗憾之色,扭头对典韦说道:“不是啊,那就没办法了。典二,把他带上,送他去见官。”

对典韦来说,盗墓贼就跟只鸡仔一样,一只手就能收拾。听到刘福的吩咐便上前准备把盗墓贼扔到马车后面的空处。盗墓贼见典韦过来,也不敢跑,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不是盗墓贼。

刘福听得烦了,打断盗墓贼的话道:“别嚎了,你又不是华佗,干嘛要研究尸体?”

“难道只有叫华佗的才能研究病理吗?”盗墓贼不甘心的质问道。

“别人当然也可以啊,不过我只知道有一个叫华佗的人研究尸体不是偷坟掘墓,你既然不是华佗,那我自然不敢保证你偷坟掘墓不是为了墓中的金银,有什么话你还是留着跟当地的父母官说去吧。”

“我,我是华佗。”

“拉倒吧你,你要是华佗,刚才问你的时候你怎么不承认?现在倒承认了,把我们当傻子哄吗?”刘福一脸不相信的说道。

“我,我真是华佗,我可以起誓。”

“哦,起誓倒不必,你倒是跟我说说,你家住哪?家里有几口人?因为什么事来的这里?你说对了,我才相信你是华佗,要不然就送你去见官。”

华佗不能去见官,严格来说,他如今还是逃犯,要是见了官,那就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官府正愁逮不到人呢,自己往枪口上撞,那就是找死。为了避免见官,华佗只能按照刘福所问的问题一一给出了答案。

医生,无论古今都是一个不能轻易得罪的职业。人吃五谷杂粮,那就没有不生病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无病无灾。万一得罪了医生,那等到自己需要用到医生的时候,那后果就需要自己掂量了。

……

“华佗啊华佗,你说你当初跑什么跑啊?你知不知道,在得知你的下落以后,我已经派人去接你了。”刘福有些感慨的对华佗说道。

“不知公子当初找在下有什么事?”华佗小心翼翼的问道。

“啊,听说你医术不错,所以想要把你找去给庄子里的人看病。只是没想到我派人去找你的时候你已经因为偷坟掘墓被流放了,再等到我打点好一切派人去接你的时候,又被人告知你自己逃跑了,去向不明。”

“……我没有偷坟掘墓。”华佗咬牙盯着刘福说道。

华佗会这么倒霉,就是因为别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认为他挖开坟墓是在偷盗墓中的金银,也因此最是听不得偷坟掘墓这个词。一旁的典韦见华佗瞪视刘福,唯恐华佗会突然暴起伤人,不动声色的伸手拿出一把巴掌长的小戟。这小戟是刘福专门命人打造送给典韦了,一共十二把,典韦十分喜爱。

刘福微微摇头示意典韦不用紧张,随后正视着华佗的眼睛说道:“我当然知道你不是在偷坟掘墓,你只是在研究一个人死后尸体的变化,你只是在研究病理。”

“……你,你相信我?”

“没错,我相信你,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这世上除了我,没人会理解你的举动。华佗,你的大名终将被后人记住,但在现在,没人会理解你,除了我以外。”

“你相信我不是在偷坟掘墓?”华佗说话有些哽咽。那种被人鄙视,怀疑的目光见多了,乍一听到有人说理解自己,由不得华佗不感动。虽说这个知音年纪小了点,可就像刘福所说的那样,自己盗挖坟墓的举动,除了他会认为自己是在研究病理,又有几个人会觉得自己不是在偷坟掘墓。

“我相信,而且我也愿意支持你。跟我走吧,华佗。哪怕你将来还需要尸体研究你的病理,我也会负责给你弄来新鲜的尸体。”

“……华佗拜见公子。”华佗双膝跪地,行大礼对刘福说道。

自从华佗盗挖坟墓研究死尸开始,他就一直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那种身处闹市无人知的孤独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华佗的身心。如今终于有人当着自己面说出了理解自己的话,华佗的心中顿时涌现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

农庄是不能回了,刘福一行人施施然的来到了蔡家的老宅,正好看到蔡邕被人簇拥着往外走。刘福一见不好,赶忙跳下马车对蔡邕施礼道:“刘福见过蔡师。”

。。。

第37章何家兄弟

说话是门学问,什么人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那都有讲究。就比如眼下,刘福带着老师蔡邕的女儿蔡琰来到蔡邕面前。小蔡琰按照来时说好了,见到蔡邕先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才跑到一半,小蔡琰的小脸一变,扭头又跑到了刘福的身后。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刘福。刘福不解的问蔡琰原因,就见蔡琰捂着鼻子说道:“爹爹身上酒味好重,琰儿不喜欢。”

童言无忌,可往往童言更加叫人难堪。蔡邕当然知道自己身上没什么酒味,可这几天来,迎来送往的,没有一天不是被人抬着大醉的自己回家。倒不是有人灌自己酒,而是敬自己酒的,想跟自己套近乎的人太多,都是乡里乡亲,蔡邕驳谁的面子也不好。

“嗯咳,福儿,不是让你们留在农庄等候为师吗?怎么今天来了?”蔡邕轻咳一声问刘福道。

刘福十分配合,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随即小声说道:“蔡师,咱们不是约好要去青州拜访大儒郑玄的吗?今天就要出发的……”

声音说得并不是很大,但却也保证叫附近的人可以听到。这些人一听完刘福的话,那股尴尬劲就别提了。而蔡邕也作出一副才想起的样子,有些为难的说道:“今日为师还有些事,不如改日再启程如何?”

“哦,这样啊,那不知这改日是哪一日?”刘福紧跟着问道。

“唔……就明日吧。”蔡邕稍一沉吟,对刘福说道。

刘福闻言点点头,“好,那学生先带小师妹回去,明日再来跟蔡师汇合。”

“嗯,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蔡邕叮嘱道。

因为蔡邕明天要走,原本还想要改日再来宴请蔡邕的人也只好暂时作罢。而原本打算今日宴请蔡邕的,也没有像前几日那样敬酒敬个没完。对于刘福,众人自然是不会吝惜不要钱的好话,这个夸刘福前途无量,那个夸刘福聪慧老成,要不是蔡邕嘴巴咬得紧,保不齐刘福一晚上就能赚到两三个小媳妇。虽然没人结亲成功,但在次日刘福带着一众人跟蔡邕汇合的时候,原本的队伍里还是多了三个小女孩外加十来个仆从。

“盛情难却,盛情难却……”蔡邕有些尴尬的对刘福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