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让彻里吉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带领自己的大军进入张掖郡内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他面前,阻拦他去路的是一支羌人的部队。彻里吉想要通过同族的情谊说服拦住自己去路的羌人加入自己。可那些羌人的回答是将彻里吉派出的使者的人头送回给了彻里吉。

日勒,彻里吉曾经惨败过的地方,今日在这里,彻里吉又一次惨败了。与上次不同,这次打败了彻里吉的不再是汉军,而是同为羌人的军队。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彻里吉只带着百余骑逃走。

彻里吉不明白,为什么同为羌人,那些人却偏偏要为汉人卖命?难道那些人已经不再视自己为羌人了吗?

一场惨败,让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少威信力的彻里吉终于众叛亲离,百十个随着彻里吉一同逃出围剿的羌人纷纷离开了彻里吉,当彻里吉到达祁连山下的时候,跟随在彻里吉身边的人只剩下三个亲随。

“你们为什么不走?”彻里吉不解的问道。

“大王,汉人有句话叫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王不可现在就放弃。汉人的第一个皇帝汉高祖在没当皇帝之前还经常打败仗呢。”

“……你,念过书?”

“小的在随大王出兵前是个游商,走南闯北的听过不少事情。”

“……你走吧,你的任务已经达到了。”彻里吉这话让身边两个亲随疑惑不解。先前劝说彻里吉的亲随却是微微一笑,坐在马上冲着彻里吉一抱拳,“既然大王已经看出来了,那大王保重。”说完不等彻里吉回答,亲随拔马就走。

彻里吉没有理会这个奸细的离开,两眼望着出现在前方不远处的一队人马,低声对身边两个不离不弃的亲随说道:“你们要是想要活命,可以割下我的头去请降。”

“大王……”两个亲随被吓了一跳,齐声叫道。见彻里吉没有回头,两个亲随对视一眼,同时催马冲向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汉军。

汉军队列中立刻冲出两骑,一个回合就将冲过来的两个亲随击杀。彻里吉见状苦笑一声,深吸一口气,紧了紧手中的狼牙棒,催马上前。对面的汉军将领阻止了手下兵卒准备将彻里吉射杀的打算,催马迎了上来。

“羌王彻里吉,来将通名!”

“关中王帐下牙将,黄叙。彻里吉,你已穷途末路,投降吧。”

“这世上只有战死的彻里吉!没有投降的彻里吉!”彻里吉大吼一声,催马举起了狼牙棒。

“……如你所愿。”黄叙低语一声,催马上前,两马一错蹬,彻里吉低头看了一眼胸口的伤口,手中狼牙棒当啷掉地,整个人也摔落马下。仰面朝天的躺在地上,彻里吉头一次发现这天空是那么蓝,云朵是那么白……

“住手,彻里吉好歹也是一代羌王,给他留个全尸吧。”黄叙阻止了手下亲兵想要割下彻里吉头颅回去请功的举动。

“少将军,咱们这回立了大功,你说回去能得到什么奖赏?”亲兵有些兴奋的问黄叙道。

黄叙,黄忠之子,因为刘福的出现,黄氏父子的命运被改变,黄忠不再只是一个老卒,黄叙也避免了早夭。如今的黄叙文武双全,假以时日,将来的成就有可能会比其父黄忠还要高。这次鲜卑来犯,刘福同样了黄叙等人的请战。不过刘福也没想到,这还没跟鲜卑人交战,黄叙就立下了一个大功。

“有什么好高兴的?这彻里吉众叛亲离,穷途末路,早在他决定响应鲜卑人出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败亡的结局。赶紧收拾一下就起程回营,想立大功,就随我去找那些鲜卑人。这种捡来的功劳,没有多大意思。”

听到黄叙这话,刚才问黄叙问题的亲兵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回头开始招呼众人抓紧时间。

暂时没事的黄叙看着溜溜达达跑到自己面前的那个“奸细”,没好气的问道:“你不马上回去,跑我这来做什么?”

“伯阳说这话可就见外了,咱们好歹也是朋友吧。”

“司马仲达!谁跟你是朋友?”黄叙怒视着司马懿喝问道。

司马懿闻言耸耸肩,笑嘻嘻的说道:“不会吧?咱们可是一起去偷看过寡妇洗澡的好朋友,你现在怎么不承认了?”

“胡说!那是你害我!”

“且~少来,又不是我逼你看得。”黄叙怒声反驳道。

黄叙跟司马懿相识在兴汉学院,因为家中长辈都在关中王手下做事,黄叙跟司马懿的年纪又相近,两个人很快就成了朋友。不过很快黄叙就后悔认识了司马懿这个朋友。这家伙奸懒馋滑,坑害自己不是一回两回。尤其是一起偷看寡妇洗澡这件事,说得好听是带自己去见识见识,结果却没想到是去见识这个。害得事后被得知此事的黄忠好一顿教训,反正如今儿子黄叙身体强健,黄忠下起手来没多少顾忌,黄叙被揍的在床上躺了三个来月才能下地行走。

“……少说废话,你到底想干嘛?”黄叙不耐烦的问道。

“嘿嘿……这离关中王那里怪远的,我一个人上路有点不安全。你也知道的,像我这样一个美男子,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窥伺我美色的人,还是跟着你们一起上路比较安全。”司马懿笑嘻嘻的对黄叙说道。

黄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仲达,你这自恋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了。这是病!得治!”

“唉~如果美也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司马懿叹了口气,一脸我骄傲但我不张扬的欠揍表情。

“……你等着,回头我一定请主公给你安排一门亲事,要找一个最凶悍的婆娘嫁给你。”

“啊?伯阳,你我无冤无仇,你为何如此恨我?”司马懿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少耍贫嘴,你要跟着就跟着,我们要出发了。”黄叙看到亲兵过来,没好气的对司马懿说道。而司马懿可以跟黄叙说笑,但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司马懿表现的还是挺正经的。

“少将军,一切准备妥当,可以出发了。”

“好,通知下去,大家出发,回去找关中王领赏。”

彻里吉的死并没有在关中掀起什么波澜,就像是死了一个很普通的人一样,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哪怕是羌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也只是很淡然的点头表示知道,但转头就又开始忙活自己的那点事。

如今鲜卑人大军压境,生活在雍凉之地的人无论是羌人还是汉人,都很关心这次大战,获胜的会是关中王还是鲜卑王?至于彻里吉,听说好像是羌王。

受到万众瞩目的关中王刘福此时人在长安,放下信鹰送来的消息,神情平淡的对郭嘉等人说道:“彻里吉死了。他在日勒大败后带着几个人逃到了祁连山下,结果被黄叙那小子带人给堵住了,丢了性命。不过黄叙来信说,他遇到彻里吉的时候发现那个彻里吉已经一心求死,所以请求这次击杀彻里吉的功劳不用算上他。”

“是吗?唔……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要是这事换了黄汉升,恐怕也会提出这个请求。”郭嘉笑着点头说道。

放下情报,刘福不想再谈论彻里吉,开口问郭嘉道:“奉孝,军队的准备如何了?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主公的直属亲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不过主公,真的不用再潼关留下重兵?那曹操可不是一个善类。”郭嘉轻声提醒刘福道。

刘福看了郭嘉一眼,摇了摇头,“奉孝你的担心在正常情况下的确有必要,但你还不是太了解曹操这个人,曹操虽然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这个人骨子里却是大汉民族主义者。如今我关中正在全力对付来犯的鲜卑,曹操、袁绍这种人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的。”

“主公说曹操的为人我还相信,难道袁绍跟曹操也是一样的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要不是同样的性格,曹操跟袁绍又怎么能成为至交好友。可惜这二人所坚持的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也就成了必然。可以说如果不是我关中这些年异军突起,这二人恐怕已经拔刀相向。”

“主公虽然觉得曹操不会在这个关头对我关中发难,但臣下还是认为应该在潼关留下一部分兵力,即便不是用来防范曹操,也要小心河东。”

河东卫家与自己的仇恨由来已久,二者丝毫不见缓和的迹象,前不久卫家帮助鲜卑人来长安刺探军情,更是让刘福对卫家愤怒不已。如今听郭嘉又提到了河东卫家,刘福的眉头不由也皱了起来。

按照郭嘉的建议,刘福最终在潼关留下了一万人马,同时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希望曹操在自己专心收拾鲜卑人的时候帮助自己盯紧河东的卫家,免得因为小人害得自己不能够尽兴。

接到刘福这封信的曹操哑然失笑,说实在的,在得知鲜卑对关中大举进犯的时候,曹操的心里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想法,反倒是担心外加愤怒更多。

“主公,如今机会难得,我们何不趁关中与鲜卑激战的机会出兵夺取潼关?”有谋士为曹操献策道。

曹操闻言怒声呵斥道:“住口!关中与鲜卑一战,是关系我大汉尊严的一战,此时岂可因小失大,再有在此时言谋取关中之人,严惩不贷!”

“主公,要按关中王信中所说行事吗?”戏志才出声问道。

“……我这人最恨两种人,一种是大奸大恶之辈,还有一种就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奸细。元让、妙才,你二人做好准备,一旦发现河东卫家有异动,就立刻下手,不必留情。”

“诺。”夏侯、夏侯渊齐声应道。

。。。

第202章战场外的战争

鲜卑与关中的战争并不仅仅只有一个战场,鲜卑人利用与关中接壤宽广的条件,分别开辟了三个战场。一部威逼匈奴人入侵乌孙,威胁关中的西域,另一部进兵凉州西海郡,攻打刘福的凉州,之前彻里吉起兵,就是为了呼应和连的进兵计划,只是让彻里吉没想到的是,他出头出的太早,大多数羌人希望继续过安定平稳的生活,他的起兵并没有得到大多数羌人的响应,反而大多数羌人担心因为彻里吉而改变关中王对羌人的态度,在彻里吉还没有引起凉州混乱之前,协助汉军击败了彻里吉。最后一部则是由和连亲自率领,攻击雍州,与刘福正面交锋。

针对鲜卑的三路攻击,关中方面也及时做出了应对,有可能成为战场的地方开始了人口迁移,不论是汉人还是外族,都被安排了新的住处。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鲜卑很强大,和连很自信,认为这次鲜卑大军一到,关中刘福就会乖乖投降,任由自己索取财物人口。只是让鲜卑没想到的是,关中的应对如此及时,他的三路大军还未进入关中王治下,就分别遭遇了关中军。

不仅如此,一场战场外的战斗也在悄悄展开。

鲜卑能够通过收买汉人对付关中,关中自然也可以通过合纵连横来回敬鲜卑。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光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托和连的福,如今的鲜卑早已不是当初檀石槐时期统一大鲜卑的时候,现在的鲜卑分成了五大势力,东部鲜卑,西部鲜卑,拓跋鲜卑,河西鲜卑以及和连自己的本族鲜卑。其中除了和连的本族还对和连忠心耿耿外,其余四部鲜卑势力对和连的命令基本上都是阳奉阴违,听调不听宣。和连对此很是恼火,但单凭自己目前的力量又不足以同时对付其余四部鲜卑,为此他只能借助外力。

这次四部鲜卑愿意遵从和连的命令共同出兵,说到底还是被和连所描述的劫掠关中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所吸引。毕竟如今的关中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最富有的地方。

刘福派人出使了匈奴以及除了和连之外的鲜卑四部。想要叫匈奴退兵不是什么难事,这次匈奴会出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畏惧鲜卑的压迫,只要关中保证战后不会追究匈奴的责任,短时间内匈奴是不会有大举动的。不过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一旦关中出现败像,匈奴就会如饿狼一般恶狠狠的扑过来,反之亦然。

十万乞活军在新任乞活军主将班咫的率领下来到乌孙,与匈奴的十万铁蹄在阿拉山口对峙,双方保持着克制,谁也没有主动发起攻击。

如今的西域与以前相比已经大不如前,随着关中外族政策的放宽,生活在西域的许多人都迁徙去了凉州或者雍州定居,而伴随着汉军一遍遍的清剿,横行西域的马贼几乎绝迹。现在愿意留在西域的人,不是留恋故土不愿离开,就是犯了罪被送来劳动改造的人。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匈奴人进入乌孙以后,发现乌孙的人口大减,导致他们原先还准备抢一把就走的计划落空,如今别说发财,就是以战养战都有些困难。西域的城里倒是有粮食,可这些城池都是经过汉人工匠指点,重新加固修建,缺乏攻城器械的匈奴人想要攻下城池,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几乎就不可能。

等到关中的使者抵达乌孙,准备前来拜访匈奴人的时候,匈奴人偷偷算了笔账,发现这次出兵到现在,不仅没有捞回本,反而赔了不少,更甚至会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