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的孩子都在盼望着有一个先生能够去教授他们。”

听了刘福的解释,郑玄的眼睛一亮,卢植等人也觉得这是个办法。人的天分决定了一个人擅长做什么事。并不是每一个学员学子都适合从政,从商、从教……有许多条出路。

“殿下这个提议好。”蔡邕点头赞道。

刘福谦虚的笑了笑,“我也就是提个建议,具体怎么实施,还要靠诸位先生去考虑。”

“殿下,这一次考试的范围能否更广一些?”郑玄忽然开口问刘福道。

“郑师想到了什么?”刘福问道。

“既然是考试,何必拘泥于是否是学院学子,不如将此事扩大到大汉全境,只要是能够通过学院考试的学子,关中都会优先考虑。”

“好主意。”刘福点头笑道。

势力想要壮大,人才是关键,只有有了充足的人才,才能跟上壮大的需求。而郑玄的提议,对其他诸侯势力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没有了人才,即便有再多的人口,再多的土地,也难挡关中的一统。

当曹操等人知道了关中传来的有关兴汉学院举办名为科举的天下大考的时,心里焦急万分,但又束手无策,总不能阻拦那些学子不让他们去关中吧。拦得住人拦不住心,越是禁止,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

人在河北的袁绍手拿情报愁眉苦脸,底下坐着的六谋士低眉不语,袁绍放下情报,不满的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各位,你们倒是那个主意啊。”

“主公,此事很难。”许攸看了看众人,开口对袁绍说道。

袁绍闻言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废话,要不是难办,我用得着找你们来商议吗?”

见袁绍没有吱声,许攸继续说道:“想要阻止河北学子前往关中,除非我们也举办一场科举,而且要拿出比关中更加吸引人的奖励……”

关中规定但凡是通过了学院考试的人,无论是谁,什么出身,都有做官的资格,并且会立马安排。而许攸提议要拿出比关中更加吸引人的奖励,那就意味着河北要拿出的官职要比关中所给的还要高。

这就有点难为袁绍了。即便袁绍有心答应,手底下那些名门望族出身的官员也不答应。但凡是高官,那都是被名门望族视为自家的禁脔,寒门或者下贱人出身的人是没有资格染指的。

听了许攸的提议后,袁绍苦笑一声,问许攸道:“子远,还有别的主意吗?”

“……主公,请恕许攸才疏学浅,目前只能想出这个对应之策。”许攸一脸惭愧的回答一声,坐回了原位。等坐下以后,许攸松了口气,这一关他算是通过了,主意出了,采不采纳是袁绍的事情,他许攸许子远已经尽到了身为臣子的本分。

其他人心里却在大骂许攸狡猾。逢纪恼火的瞪了许攸一眼,起身对袁绍说道:“主公,如今关中王会搞出这么个科举,依属下之见,关键还是关中王认为关中平稳,可以给他做这件事的时间。只要关中不稳,他自然就没有精力去操心此事了。”

“哦,元图计将安出?”

“属下听闻鲜卑在最近有意对关中动兵,不如我等命人前往关中散布流言,就说鲜卑即将对关中动兵,关中马上就会陷入战乱,到时即便关中能够应付鲜卑人的入侵,关外的学子也不会再轻易动去关中的念头。”

“……元图所说虽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我不想因此在日后被曹操耻笑。”袁绍想了想后拒绝道。就如逢纪所言,鲜卑人的确派人来联系袁绍,游说袁绍与他们一同进兵关中,到时关中留给袁绍,鲜卑只取关中积蓄。不过那些鲜卑使者都被袁绍命人用大棒打出了府,此事在邺城闹得沸沸扬扬,曹操听闻以后更是大赞袁绍明大义,知羞耻。

田丰、沮授听了袁绍的回答以后不约而同的微微一笑,袁绍这个主公即便有千般的不是,唯有这一条就足以让他们为其效力。田丰起身对袁绍说道:“主公,鲜卑人皆有狼子野心,与其同谋无异于与虎谋皮。元图提议虽然无错,却容易让人误解认为我河北已与鲜卑达成协议。反倒是子远的提议,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河北如今百业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主公当放下门户之见,广纳贤才,将来也可成就一方霸业。”

田丰的一番话说得坐在一旁的沮授连连点头,但逢纪跟审配的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了,总觉得田丰是趁此机会在动摇他们世家的墙角。对于手下人的神色变化,袁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眼角看了一眼接替郭图成为六谋士之一的荀湛,袁绍开口问道:“友若,此事你怎么看?”

“……回主公,此乃关中的阳谋。没有应对就会流失人才,可即便有了应对,一旦失当,也会使主公失去人心。属下赞同许子远的建议,虽说这样可能会给主公带来一定的麻烦,但从长远计,还是值得的。”

四比二,难得没有出现争吵不休的场面,袁绍很痛快的采纳了许攸的建议。但同时他也没有放弃逢纪的建议,命人悄悄散布鲜卑准备对关中不利的消息。而一直在关注河北袁绍动静的曹操也立刻展开行动,努力争取自己治下的学子老实安分的待着,不要想着去关中。

只是袁绍、曹操等诸侯虽然做了一些应对,可也就是吓唬住了一些胆小的学子,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子还是启程前往关中,想要凭借自己的学识,在关中谋取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看着那些离开自己地盘的学子,袁绍、曹操等人恨得牙根痒痒,却又无可奈何。但让他们放任那些学子来去自由又不愿意,一场用当今天子发起的科举,就在这种情况下召开。只是与关中王召开的科举相比,当今天子召开的科举应者寥寥。谁都不是瞎子,都知道去哪里才更有前途。

当今天子在听了手下回报的有关科举的事情以后大发雷霆,气得三天没有在朝堂上露面,当然这是后话。眼下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那场即将展开的关中科举。

。。。

第二百章名士来袭

在决定关中举行科举的时候,刘福已经有了面对众诸侯反击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是在挖众诸侯的墙角,抢人家的后备人才,不遭人恨才怪。所以当得知荀悦、赵岐、臧洪分别代表曹操、袁绍、吕布来参观学习的时候,刘福一点都不惊讶。但当看到刘表的使者是祢衡的时候,刘福不由一愣,心里暗自琢磨刘表是不是因为受不了祢衡而故意派他过来关中送死的?

祢衡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裸衣骂曹。不过当刘福了解事情全过程以后,刘福不仅没有因为祢衡的勇气感到佩服,反而认为这个祢衡纯粹就是自己找死。人才持才傲物一点不奇怪,可那也要看准了对象。

诸葛亮能让刘皇叔三顾茅庐,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刘皇叔已经快要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曹操马上就要大军压境,手下唯一能够帮忙的谋士又要离开,背后还有一帮随时准备投降曹操的反骨仔,刘皇叔急需为其出谋划策,指明未来前进方向之人,这才求贤若渴,不惜三顾茅庐。可这事要换了是曹操,三次不请还不来?再来就不是曹,而是来摘诸葛亮人头回去复命的人。

祢衡的死那纯粹就是自找的。当祢衡到了许昌以后,得到当时已经到达许昌的孔融推荐,曹操这才见了祢衡一面,可祢衡却称病不见。这单位招聘的时候因为个人原因不去,这是不是就等于失去了一次机会。祢衡拿架子不去见曹操,曹操当时虽然生气,但也没把祢衡怎么样。

后来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祢衡为鼓史,结果祢衡去了,但却不照着规矩来,不肯穿着鼓师击鼓时的服饰,被人指出以后当着曹操的面换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敲完鼓不告而别。这不就是没羞没臊嘛。

本来就算这样,曹操顾忌祢衡的名声与才气,也没有动杀他的念头,可祢衡不识好歹啊。好友孔融劝他不能怎么干,他当着孔融的面答应得好好的,还说要去向曹操当面赔罪。结果让曹操等了很久才露面,而且一露面就对曹操破口大骂。这下曹操受不了,搁谁估计也受不了。

这就是个疯子!逮谁咬谁!

跟疯子一般见识显得自己没器量,曹操就像是送瘟神一样的把祢衡送给了刘表,让祢衡去祸害刘表。而刘表一开始见到祢衡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毕竟祢衡替自己将曹操祸害的不轻。可刘表万万没想到,祢衡到了自己这里,就轮到自己倒霉了。刘表年岁大了,身体不怎么好,现在还要天天被人轻慢侮辱,这身体就更糟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刘表也开始琢磨把祢衡送人。一开始刘表考虑的是江夏的黄祖,可这时候偏偏关中搞出一个科举,害得荆州学子人心不稳,刘表见状当即决定,把祢衡送到关中去祸害刘福。

名士并不一定就真是名士。至少在刘福眼里,祢衡更像是后世的那种网络喷子。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即便真有才学,也全都浪费在那张嘴上了。如今关中名士大儒众多,并不一定需要祢衡来添砖加瓦。相反的,刘福很担心祢衡会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让关中良好的学术氛围受到影响。

对于如何应对祢衡的到来,刘福找到了卢植等人商议。卢植听了刘福的担心以后微微一笑,安慰刘福不必担心,到时将祢衡交给学院来接待就可以了。刘福闻言大喜,眼看着鲜卑人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刘福也不想要分心二用,见卢植愿意替自己解决那些来访的名士,自然满口答应。

荀悦、臧洪、赵岐是真正的名士,在来到关中以后接受兴汉学院的邀请,参观了学院,对学院的规模以及学院的教学发出由衷的赞叹,直说兴汉学院比起大汉的太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叫这三位有点接受不了的,就是学院内过于奔放的学术讨论。就比如今日学院学子要讨论的,就是大秦帝国的得失。大秦统一六国,但却二世而亡,究其原因是什么。

那时候的大儒名士,基本上都要擅长经学。但在兴汉学院,对经学感兴趣的人似乎并不是很多,而学院内诸如卢植、蔡邕这些大儒对经学似乎也不是很重视。这就让荀悦等人感到不解了,但到后来荀悦等人就明白,敢情关中的官员任命并不看重你是否有名望,而是更加注重你的实际能力。官员的考评看的是地方上的治理,而不是看官员读过几本经,有哪些著作。像祢衡这种名士,想在关中入仕那就必须先从小吏做起。

祢衡在曹操、刘表那里虽然不受待见,但至少也有个座上宾的待遇。在祢衡眼里,只要自己开口,那太守、州牧的官位那是手到擒来,可在关中,却要从小吏开始做起。这让祢衡感觉自己受到了轻视。

自认才学横溢的祢衡来到关中以后没有受到刘福的看重,这让祢衡很不满,而祢衡一不满,那就需要发泄。找谁发泄,当然就是正在宫中与文臣武将商议马上就要开始的与鲜卑的一场大战。

正在商议的时候,就有人来禀报说宫外有一书生自称祢衡,前来拜见关中王。刘福闻言眉头一皱,正商量正事呢,哪有工夫去搭理一个狂生。但考虑到礼节,刘福让庞统出去将祢衡接到偏殿等候,等商议完了正事以后再接见祢衡。

结果庞统去了没一会就回来了,去的时候面带微笑,回来的时候脸色铁青。刘福见了当然要问怎么回事?结果还没等庞统回答,守卫宫门的侍卫又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急声禀报道:“殿下,那个祢衡开始脱衣服了,而且还边脱边骂。”

“啊?又脱?”刘福脱口叫道。

“……主公,那个祢衡什么时候脱过?”离刘福最近的庞统疑惑的问道。

“早先那个祢衡不是在许昌干过一件裸衣骂曹的事情嘛。”

“……许昌那个祢衡就是现在站在宫门外的那个祢衡?”

“是啊。……士元,刚才那个祢衡说话是不是很难听?”刘福像是想起了什么,问庞统道。

“呵呵……没什么,我也习惯了,不会跟他一般见识。”庞统闻言笑道。

刘福这个人很护短,自己的手下自己怎么着都行,但唯独外人,骂一句也不成。一听庞统这话,刘福立刻就明白庞统刚才在宫外肯定挨了祢衡的骂。

“来人!”

“主公,祢衡好歹也是个名士,为了主公的名声,还是不要难为他的好。”庞统见状连忙劝道。

“士元你站到一边去,这件事不单单是你一个人的事。你是我的属下,敢瞧不起你,那就是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关中。来人,把那个祢衡送去学院,让他做一个月的模特,他不是喜欢脱衣服嘛,我让他脱个够!”

原本众人担心刘福一怒之下杀了祢衡,这祢衡虽然气人,但还是有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崇拜他。但现在听刘福说只是将祢衡送去做模特,众人也就不吱声了。这件事本来就是祢衡不对,就因为关中王没有出门迎接就当众脱衣骂街,这也能算是名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