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人生-第9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上来说,一部喜剧电影里,你能来上那么两三段这种段子,这部电影就火定了像这种段子,那简直是最好的口口相传的利器!不用你说什么,看完了电影之后,观众就会自发地帮你宣传了。

    而在《大腕》这部电影里,类似这样的段子,简直比比皆是。

    于是,一种现实影视圈子里的大腕们,几乎是从十几分钟开始就笑个不停,逢道笑点必笑,剧本中预备好的笑点,基本上一个都没浪费!

    当然,这肯定意味着,冯必成的导演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从纸面上的剧本,到变成这样节奏精准、表演上佳的电影画面,这中间都是他的工作。

    电影放映结束,黄文娟刚起身想去开灯,那边冯必成已经机灵地提前起身去把影音室的大灯打开了。

    刚才放映中间大家的笑声,应该算是最好的点评了。所以,灯一亮,李谦站起身来,也没准备去会议室,就直接问:“都说说?有什么看法?”

    曹第一个开口,“我觉得挺好,几乎完美!”

    孙玉婷第二个开口,“很棒!我看过的最好的黑色幽默之一了!”

    鹿灵犀说:“完成度很高,整体性非常棒!”

    金汉说:“我给九十五分!很diao!”

    李谦最后扭头,看向韩顺章。

    他是这部电影的三个制片人之一,还顶替自己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如果说这部电影是冯必成站在目前主导一切的话,那么站在他背后为他掌控住大局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韩顺章。

    这部电影,至少有他一半的心血。

    这个时候,迎着李谦的目光,韩顺章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部电影现在呈现出来的这一个版本,它的拍摄、剪辑,甚至是表演,基本上都是严格的遵循了李谦所给出的剧本的。其中的变动、导演层面对戏份和人物建立的增删与调整,都非常的少。

    也即是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编剧戏”。

    剧本的逻辑,是经过一再推敲,一般都是偏向于逻辑缜密一些的,而拍摄中间导演的再创作、临场发挥,乃至于对剧情和人物的增删,则往往很容易导致一部戏的结构失衡、逻辑失去严密。

    当然,最终,导演还可以通过剪辑,进行故事的重构,力争在最终上交的版本上,呈现出一个逻辑严密、人物丰满、故事流畅的好电影。

    但往往,喜欢临场发挥改动剧本的导演,最终呈现出来的版本不管优劣如何,动辄就会与最初的剧本相差极大了。

    而现在的这一部《大腕》,冯必成的完成作品则基本上是有95%以上的程度,极大地遵循了剧本的规划,甚少自己的调整。

    乍一听好像会感觉这样一来,导致导演的能力显得很平庸,只会照着葫芦画瓢,但其实,这反而是执导能力比较强的特征之一。

    一个导演,尤其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商业导演,必须是特别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超强舞者不改剧本,不动对话,也不动人物,基本上完全照着剧本来拍,但一方面完美地呈现了剧本的风貌与特质,另外一方面,在很多的细节上,从服装、布景,到取景的角度,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很多方面,又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导演个人对这个故事的思考。

    这很难得!

    甚至在李谦看来,这样的能力,是超出了冯必成的能力范畴的。

    但是,他的确就是做的那么漂亮。

    让李谦看完了,都觉得基本上无话可说。

    于是,问完了大家的意见,李谦拍拍手,“那好,先就这样,老金,老韩,回头你们影视部那边给我一个调整的建议,宣传部,发行部,你们的活儿要抓紧了,往齐总那里报!这是部好片子,卖不好,我找你们算账!……散会!”

    …………

    冯必成站在门口。

    从过来看片,进门,到放映结束,就地开小会,再到会议结束,李谦走出影音室,自始至终,都没有看他一眼。

    冯必成低着头,目送大家离场。

    曹走出门的时候,还特意停下脚步,拍了拍他的肩,道:“拍得的确很棒!”

    冯必成感激地笑,点头,“谢谢您曹总!”

    有了曹带头,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称赞几句,只有齐洁和孙玉婷,一言不发地离开。

    齐洁还算平静,孙玉婷就是扭头认真地看了他一眼,一脸毫不掩饰的嫌恶。

    …………

    等回到办公室,齐洁笑着说:“我倒是真没想到,他的水平还真是不赖!”

    李谦平静地回答他,“水平不赖的导演有不少。”

    齐洁耸耸肩,笑笑,什么话都没说就出去了。

    最近几天,自从《红高粱》连续两周票房破亿之后,她的心情就好到了不得,本来她对冯必成的意见之大,甚至比李谦还严重,但这个时候,好像也都看淡了。

    …………

    三月份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最后几天。

    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今年的三月份,显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月份。

    《红高粱》柏林获奖,李谦的一番获奖感言令国内电影圈称赞声不绝于耳,再然后就是《红高粱》国内上映,在并不太被人看好的情况,先后两周票房破亿,从而完成了奖杯和票房的双重突破!

    自此之后,《红高粱》毫无疑问将成为国产电影和国产文艺电影的最重要的标杆!甚至于,它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经典的殿堂!

    那么,可想而知,连续两周票房破亿,甚至在上周那样严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劣势之极的排片率,硬生生完成了对一部新近上市的商业大片的反转,《红高粱》的卖座能力,再也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了。

    于是,在三月份的最后一周,《红高粱》的排片率迅速回升,虽然还达不到第一周周末两天的那种极高的排片率,但还是一下子回到了40%以上,且在全国各大中型院线那边,都一直保持稳定。

    主要就是因为《烂命一条》一触即溃,使得《红高粱》在接下来的两周之中,几乎完全没有了像样的对手!而随着《红高粱》的连续两周票房破亿,国内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彻底发酵完成,升级成了国民话题的程度。而关注度上升,自然会带来更多的观众。

    与《红高粱》的排片率大幅提升完全同时的,是《烂命一条》的排片率在各大院线的稳步下滑全新的一周里,这部上映仅仅只是第二周的商业大片,平均只拿到了26%的排片,远低于业界和发行方原本的预期。

    哦,对了,在经过反复拉锯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的谈判之后,当《红高粱》进入自己的第三周放映,东方院线最终还是选择了补签放映协议。

    最终,他们以比市场基准线偏高、比他们自己的谈判标准更是要高出不少的分成比例,和相对苛刻的放映要求,从明湖文化拿到了286个新增拷贝,终于赶在末班车的时候,把自家旗下各电影院给《红高粱》的排片,提升到了46%的市场偏高排片率水准。

    而就在这样的一周里,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手的《红高粱》,尽管在工作日的平均上座率开始掉到40%以下,在双休日的上座率也仅剩70%稍多,但是在自己上映的第三周,还是凭借着较高的排片率,一举拿下8856万的票房!

    前三周票房相加,国内累计票房还是顺利达到了33734万的高位!

    未来票房破四亿,已经成为必然!

    破五亿虽然有难度,但也并非全然没有可能因为文艺电影,尤其是口碑上佳的文艺电影本身,就自带长线卖座的技能!

    而即便是最终过不了五个亿,仅仅只是四亿多的票房,也已经足以让《红高粱》这部电影笑傲天下了。

    不要说文艺电影已经肯定是历史第一,即便是跟一众商业大片相比,它也已经可以傲然地宣布正式跻身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前三了!

    第一名,《生死门》,第二名,《黄飞鸿》,第三名,《红高粱》!

    而过去的三部电影作品,《我的野蛮女友》、《黄飞鸿》和《红高粱》,它们的票房相加,则意味着李谦将正式超越刘承章和秦渭,登顶国内最卖座导演第一名的宝座当然,报纸上说,或许李谦在这个座位上做不了太久了。

    因为《黄金台》很快就要上映,而《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却并不是李谦的导演作品,是无法计算到他个人的名下的。

    可即便如此,经过了先后三部电影的市场大卖,再加上《红高粱》在奖项上的突破,当下的李谦,已经再也不会有人够资格把他视为初出茅庐的电影新人了。

    他已经是国内最顶级的电影导演之一!

    甚至于,有些人开玩笑地说:李谦距离大师这个称呼,只差一把花白胡子了!

    …………

    时间进入四月,上映首周五千多万,次周也拿到了令人略感意外的4600多万票房之后,尽管《烂命一条》仍然在坚持宣传,而他们的票房和口碑,都并没有崩坏的迹象,但毫无疑问,在《红高粱》那出色的票房和口碑,尤其是在已经起来的国民话题的掩盖之下,无论发行方怎么努力的宣传,它都再也争取不到更多地关注度了。

    更不要提当时间进入四月份,东方传媒集团出品,著名的大导演杜维运历时两年制作的全新大片《大漠孤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宣传了。

    就此,尽管后续仍有一定的票房可以收割,但《烂命一条》却彻底被市场给悄无声息的淹没掉了。

    而此时,在明湖文化这边,公司成立近七年来最为大张旗鼓的一次庆功宴,则是马上就要开始了。

    对于这样的一场庆功宴,整个电影圈、整个娱乐圈,都无比的关注。

    因为藉由一部《红高粱》的全面成功,明湖文化自从《新白娘子传奇》以来,一直到《黄飞鸿》和《红高粱》,他们所倾力打造的影视力量,在整个圈子看来,似乎是已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似乎此时此刻的明湖文化,哪怕只是单纯说影视制作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就已经足以与习惯中被大家称为国内电影三座大山的东方传媒集团、华飞影视和京华电影,相提并论了。

    这家公司,已经是国内娱乐圈、电影圈的从业者们,不管你是否情愿,都根本就无法忽视的一个硕大的存在了!

    ***

    就昨天一天没求月票,立马就应声掉到十五名了!

    您瞧,我这怎么能不求呢?怎么敢歇着呢?

    烦请诸位再多少搭把手,手里头有票的,麻烦您再支援一把啦!

    刀一耕拜谢拜谢!

第一八八章 盛大的庆功宴

    明湖文化为《红高粱》的大卖而举行的庆功宴,规模很大。

    当时间进入四月份,来到自己上映第四周的《红高粱》面临一种全无对手的景况,再加上整个国内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热议,已经完全升格成了现象级,所以,即便是经过了前面三周的高票房,来到第四周的它,票房依然称得上坚挺二字第四周,它拿下了6513万的票房,继续稳坐票房排行榜榜首!

    上映四周,四周的国内票房排行榜榜首,且总票房正式宣告突破四亿!

    在结束了4月8日周日午夜场的放映之后,这部电影的累计票房来到了40247万的高位它破四亿比《黄飞鸿》还要快了足足两周!

    按照这样的票房走势,按照当下的口碑评价,也即是说,五亿票房,对它来说也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要知道,《黄飞鸿》最终国内票房,才只有4。7亿,加上海外获得的1。45亿美元,全球累积票房也只有3。8亿美元而已。

    折合华元,7。6亿。

    很多人甚至认为,只要放映时间够长,《红高粱》的国内票房,完全有可能达到六个亿华元!而考虑到现在《红高粱》的海外发行买断授权,已经卖出去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共买断入账已经接近六千万美元了!

    也就是说,《红高粱》这样一部文艺电影的最终票房,完全有机会追上、接近,甚至最终超越《黄飞鸿》这样的商业功夫大片!

    面对这种情况,在全球市场而言,柏林电影节的四座奖杯,肯定助益甚多,但放到国内而言,如果非要推到市场越来越成熟、国内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的原因上去,不免有些过于的客观了。

    事实上,时间才只是过去了十一个月而已,连一年都没到,你真要说在这过去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国内的电影市场就有了多么长足的发展,市场就一下子变得多么成熟了,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更靠谱的说法,或许应该是积累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