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床-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床》:在灵与肉的和谐中追求“真爱”  文/袁华

    “性”是一个撩人心弦的问题。一提到“性”,人们马上就会自觉的与“色”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情”相连。在
葛红兵的新作《沙床》中,因为频频写到“性”,于是世界一片喧嚣,关于“情色”与“色情”的问题的争论越来越热
烈。目睹此情此景,我心底只剩沉沉的悲哀。这部作品难道还存在“色情”的问题吗?我们有必要因之而在此讨论“情
色”
    与“色情”的问题吗?
    这部作品的风格即如《我的N 种生活》,依然坚持着无畏的“心灵探险”的执着,在性与爱、爱与死亡的复杂的矛
盾纠葛中艰难地跋涉。主人公诸葛教授在面对死亡的巨大压力下,欲爱不能,欲罢不休,只好以“性”的方式游戏人生。
书中对“情色”的细致描摹的确多处可见,但那不是目的,更引不起“色情”之嫌。综观全文,我认为作者所描写的
“情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作者在情色描写中注入了“情在性先,有情不必有性”的现代理念。诸葛深深地爱着裴紫,他们在很长的时
间里一起生活,但是没有“性”。他们的爱已经超越了“性”的层面,从而承担了人与人心灵得以沟通的使命,在无性
的基础上实现相知。这种理念与韩国流行的现代爱情片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信》、《上网》、《当萨莉遇见了哈
里……》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现代爱情观:“相知之必然,而性之不必然。”①性不再是两人相爱的充分甚至是
必然的条件。这是时代背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使然。在这个后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地冷漠、疏离,人与社会之间地
脱节,“人的孤独”成为大众所关心的命题。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就成为文学所反映的主题。
    其次,作者的情色描写具有浓郁的古典浪漫主义气息。他灵动飞扬的文字,主要着陆于虚无飘渺又真真切切的精神
层面,给读者呈现的是一幅幅令人深思的云遮雾绕的山水画,而从未出现过张扬色情的词语。在作者的笔下,性爱仿佛
变成了一个个善变的小精灵,有时她快乐的漫天飞舞,有时又痛苦的灼灼燃烧,有时如小河流水潺潺而过,有时又如万
丈瀑布飞流直下。人的灵魂跟随她从尘世的情欲飞升到了美妙的精神的空间,带给人的是崇高、纯洁的享受,而毫无不
洁之感。这是任何色情文学都不会达到的艺术效果。
    再次,性爱描写中渗透着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在那高雅、欢畅的笔调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真
诚、热情的赞美女性躯体美。这一点与郁达夫在他的私小说中所表现的性爱观是不同的。虽然他是五四时期的新学者,
但他同时还是一个旧文人。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把身边的女性大都当成了性欲符号而不是心心相印的爱人。“《沉沦》中
的主人公喊出的‘我所要求的是异性的爱’,恐怕这不是指精神上的情而大半是指生理上的欲。”②而在《沙床》的主
人公诸葛的心目中,精神上的情显然重于生理上的欲。仅从他对待张晓闽的谨慎、克制的行为中就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尽管作者在文中的情色描写之处很多,但是没有出现烦琐重复的色情情节场面,而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他试图探讨的是性爱、人的内心感受的丰富性,而并非以通过性爱场面的描写以勾起人的欲望为目的。“描写崇高和纯
洁的爱情的人,不会使人血液沸腾”。③总之,作者在对情色的种种描写中都进行了精细的艺术加工与审美处理,是严
肃的情色文学,与那些旨在肉欲挑逗和官能刺激的色情文学是截然不同的。
    参考文献:
    ①卞智洪《韩国爱情电影初探》,《世界电影》,2003,2。
    ②王宏民《郁达夫小说中性爱描写双重解读》,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9。
    ③「法」布瓦洛,《诗艺》。

 ──青年作家葛红兵的人生历程

 葛红兵这个名字
 
    1968年11月,葛红兵出生在江苏南通,那一年冬天特别冷,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惊惶动乱的时期。父亲给他取名
“红兵”,一个顺应时代的名字,也许想留下一些关于那一个
    时代的记忆,尽管在那一些记忆中充满了艰难和苦涩。
    关于自己的名字,在接受电视台的一次采访中,葛红兵说:“我在想,实际上每个人都渴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足迹。
我在想我的父亲,他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人?当1968年我生下来的时候,正好是红卫兵运动时期,他想他的儿子可能跟
这个世界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他的产品,同时又和时代联系紧密——我想他可能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叫我”红兵“。
我很感谢这个名字,我觉得名字在冥冥当中给我很多力量,比如说斗争的力量,跟自己内心的怯懦作斗争;跟外界的不
相合不相容作斗争,使自己越来越充实。如果说个名字能够给我一些暗示的话,我觉得它真是很有意味的。”
    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那一年,因为一篇文化“悼词”,葛红兵在中国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这个名字也因此响彻了大
江南北。“和时代紧密相连”,看来这话说得没错,也许,这个名字是有某一些预兆的。
    “我是一个农民”
    “近年来我不断地宣称我是一个农民,不要叫我知识分子。即使我是一个教授,我还是要像一个农民那样的说话。
我希望我的语言像农民号子一样在大地上回响,那么有力量;我希望我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就像农民脱光了衣服在大地
上劳动一样,他们不害怕自己的皮肤暴露在阳光里,不害怕流汗,那种非常本然的东西”(《让我的文字直触我的内心
》,湖北电视台,2001年11月)。这话在葛红兵,并非骄情之词,他代表了葛红兵的学术立场,他的所有学术活动,所
有创作倾向都和这一原初立场有关,他说,他要做中国农民的良心,他作为一个农民要为自己的出身有所担当。
    的确,作为一个文艺学学者、作家,葛红兵关注的面可能是太宽了,他甚至写了一系列研究农民问题的论文,他的
关于农民户口问题的论文、关于农民工待遇问题的论文还被中国妇联、公安部等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的全国大型民工问
题研讨会看重,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葛红兵说:他不能做一个无动于衷的研究者,他要做一个呼号着的战斗者。为什
么他会有这样的学术立场呢?让我们追寻他的人生的记忆吧。
    生活中的葛红兵,眉目清秀,气质儒雅,戴一幅无框近视眼镜,给人的印象文弱而忧郁,从他的外表已经看不到农
民的气息。有文章描述他外貌“潇洒倜傥,书卷气十足,酷似早年间的徐志摩,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子。”只有你接触了
他,和他聊天,听到他内心的声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他所说的“我永远是一个农民”的意义。他有很深的乡土情节。
据他的一个朋友说,他的理想是“早日归乡”,“回归田园”。
    其实,葛红兵并非江南人,而是苏北人,祖辈由山东辗转至江苏。他看重自己的北方血统,欣赏那一股古往今来的
豪侠之气,或许,这是他嗜酒、不驯等性格的源流。
    江苏南通,古称通州,长江万里由这里入海,江海平原的一个村庄就是葛红兵的故乡。二十世纪中期,葛家祖辈创
下的家业早已萧条败落,饥饿、贫穷和屈辱,像蛇一样地纠缠着这一户普通的农家。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为了逃
离故乡的不公正的境遇,父亲领着母亲,离乡背井去苏北的一个农场当农工。葛红兵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在祖父祖母
的照顾下,他一天天地在故乡的那个村子里长大了(田新:《无垠的夜空中,他将在哪一角闪烁――记青年学子葛红兵
》,《女友》,1998年10月)。
    小时候的葛红兵十分孤独。村子里的孩子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唯独他不是。在自传体随笔小说《我的N 种生活》
中,他写道:“那个时候你很少见到你的父母,一年也难得有一两次,每当你的父母回来的时候,你就觉得那是你的节
日,它属于你,但是,事实上的情况并非如此……”在爱的渴望中,他显得沉默而且忧郁,从年幼开始,他学会了自己
对自己说话。
    潮湿低矮的农舍,光焰黯淡的煤油灯,冬天穿着空心棉袄和大腰棉裤,一双小脚在草绿色的球鞋里冻得红肿发黑,
一天吃两顿麦片煮的稀粥,饿得头发晕,趴在村办小学校的课桌子上——“在这种饥饿的感觉里,你体验不到那种尊贵
的感觉、尊严的感觉……”(葛红兵)
    多年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葛红兵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
心中最为纯真本然的情感和思绪:“比如说跟动物的交往、小鸟的交往,跟猫、狗还有牛、羊、马等等,一系列这样一
些小生灵的交往。还有就是跟树木植物的交往。因为你知道,一个农村的人,他对植物的认识,跟城市里的人完全是不
一样的”(葛红兵)。
    村外麦浪暗绿色地起伏,田间农民淌着汗水劳作,一切都映入这一个农民儿子的眼睛里和心里,童年和少年的时光
飞快地流过。站在家乡的村口,看见太阳在身前的这一片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东升西落,他想,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子的?

黑色怪圈与精神孤儿

    和中国千万个农村贫苦孩子的读书经历非常相似,坎坷艰难筑成了葛红兵二十年的求学之路。
    因为没有家世背景而不能升入乡办中学,只能留在村里的小学附设初中念书,1984年初中毕业,葛红兵是那一所设
置简陋的农村学校自办学以来唯一考入高中的农村孩子。他被海门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了,家里人都为他高兴,高兴孩子
有了这样一个脱离农村户口将来吃皇粮的机会。来到海门,从来没有走出过家乡的他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虽然那
时的他所知是很有限的,但是命运在他的眼前打开了这一扇窗口,由这里,他可以比先前在家乡的村头看得更远更广阔
了。
    读初中和高中,葛红兵好学不倦,文理科兼优,他能用痴迷诗歌的热情去演算复杂枯燥的数理化习题。过人的天资
和勤恳的学习态度使他在学业上几乎无往而不胜。多年以后他回忆说,由于对于文学的挚爱而不得不放弃了理科专业的
选择,但是他相信,当年自己如果选学理科,今天一样也会获得成功——关于这一点,他十分自信。三年以后,1987年,
葛红兵以优异成绩从海门师专毕业,以2%的选拔率,免试保送进了扬州大学。
    80年代末的中国,一个人文主义复兴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处处飘荡着文学青年的纯真的梦。在扬州大
学中文系本科求学期间,在大学课堂,在学校图书馆,如天方夜谭里的传说,知识之门五光十色地在他的眼前轰然开启,
他走进去。那是怎样的一种贪婪的阅读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读黑格尔、读康德、读萨特、读波伏娃的作品,那个时候
《第二性》刚刚流行。读这一系列的作品,就是为了什么,在精神上跟我的乡村意识彻底的决断。有时候我说我希望自
己在精神上是个孤儿”(葛红兵)。他如饥似渴,汲取他所能获取的知识精华,如他在回忆中写到的那样:“对自己都
到了苛酷的程度”。“苛酷”,一个很可怕的词,用在一个刻苦求学的农村孩子的身上却是非常贴切的。
    扬州大学四年,葛红兵的学习成绩连续四年全年级第一名,四次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
是,毕业时他报考研究生的要求被拒绝了,有规定说他是“保送生”,所以非得“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当他踏上人
生旅途的初期,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他总是陷入到这样一个怪圈之中。一个能够扼住他命运的“神秘的物”,一而再
地“阴影一样来到他的生活中……”
    葛红兵回到海门,在原先的那一所母校海门师专教书。从这个地方飞出去,“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
点……”(鲁迅《在酒楼上》),他的心情的沮丧是可想而知。在这个很小的城市,他找不到一本可以阅读的书,也找
不到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不断地翻看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他想追问人的存在的本源,人与
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他因为彷徨而痛苦,他很想知道,目前他所面临的难道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一切——“因为没有希望。
一个人,他的生活就像模子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