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经注解(震阳子)-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章解' 天下柔弱的,没有柔弱过水的,然而攻坚破强,没有能在它以先的。因着它就下的性,没有变更呢。所以柔的能胜过刚的,弱的能胜过强的。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没有能行的。所以圣人说:“受全国的垢辱,是谓祭社稷的国主,受全国的不吉祥,是谓天下的王。”这是正话,却像是相反。 
  '演说' 江圣云:忍辱下人,以柔弱自处,是人所厌恶的。不知唯至柔至弱的,能胜过至刚至强的,试看这水就知道了。因为天下的物,刚的可以使折,强的可以使弱,但这水已经柔弱到极点了,没有法再破坏它了。所以以柔弱自处的,能忍辱下人的必有包容,为难不避的必有担当。这样的人,可以为天下国家的主宰,必能为天下国家谋幸福。 
  黄真人云:太上前章言: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是以柔弱者处上,坚强者处下。可知至柔而至刚,至弱而至强。人当日夜行习,在在以柔弱为重,而不以刚强自用矣。试观诸水,夫水至柔而至弱,利益万物而不争,常处污下而不厌。虽一滴之微人得侮之,一勺之多人得轻之。及其积而为渊汇而为海,则汪洋浩瀚,能载舟亦能覆舟,能成物亦能戕物。不唯天下无以胜之,即善攻坚强者,无坚不破无强不摧,亦莫与之抗衡。是知天下之至柔,能御天下之至刚,天下之至偌,能驱天下之至强。水哉水哉,何其柔弱若此而刚强若彼哉?且夫天下之事,无有易于攻水者,而坚强卒莫能胜。人何以不居柔而居刚,不为弱而为强者,随在皆是也。岂不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乎? 
  盖以天良之动,莫不有知,而一动之后,顿为情欲所染习俗所移。故悻悻自雄,不啃安于柔弱,是以机巧熟而义理生,嗜好偏而天真没。致令道心离人心起,客气盛正气消,生理无存生机已灭,欲其生生不息者,难矣!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如成汤言:“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退步即为进步,所以受天命于无穹也。“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此真常不易之理,万古不磨之经,是为天下正言。而圣人反求诸己,又何尝以此苛求于人耶?水喻一阳初动真精始生,其机至弱其势至柔,而渐采渐结日益月增。以至于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乎两大统乎万为,无坚不入无强不破者焉。悟真云:“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上善若水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顾气之柔弱有似于水,至柔而寓至刚,至弱而兼至强,实有擎天顶地,捧日举月,呼风唤雨,驱雷掣电之威,是天下之至坚强者。虽曰浩气其实真精,须以至柔至弱自神,养之而无为,为为无功,庶几得矣。其曰:“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者何?即古人反躬自责:“朕实不德,民有何辜”之意也。学者求之于外,何若反修诸身之为得耶? 
  震阳云:太上爷把水称之为上善,比喻得极为恰当。以五行而言,天一生水,皆以水为第一位。在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三十四章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六十一章云:“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六章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那么这一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去、恺切详明。使后人要跟着水学其柔弱,赞美水有坚韧的内在性,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能量。甘愿居卑而处下,似乎像是很低下,实际上能保持高上的地位。所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比之为大道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的的确确,水滋养生命须臾不可离也,离水则死。修道之要比之曰“命”,无此命就不可能存其性,悟得此理则性命自学得之矣。                    
第七十九章 任契 
  太上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章解' 调和了大仇怨,外面上虽然调和,内里必然有余怨,这样如何可以算善呢?因此圣人拿着左契,等着人来求和,却不去求着与人和。所以有德的就像拿着书契,人自然就来求和,无德的就像管着收税,去求人和人还不乐意。且说人与我相和,其中有道,天与才能人归。但天道无所偏爱,常归向善人。 
  '演说' 江圣云:此章是遵王道黜霸术。古今来凡霸诸侯的,必仗着兵力,先以兵威示人,然后再讲和。既仗着兵威,不能没有杀伤,杀人人所痛恨,是最大的仇怨。结下仇怨再讲和,这和能算是好和吗?且说用霸术的也并非和平主义,与人讲和不过使能亲密,使人不防范他,可以设出种种妙法,谋取人的权利就是了。试看老子无德司彻这句话,真是将霸国的诡谋全形容出来了。但既是抱怨讲和,和了以后又夺取人的权利,这怎么能和得成?必然要分裂,这讲和的时候,正是后日战争的起点,所以列国五霸后便成了战国。人徒知七雄残暴不仁,是五霸的罪人,不知这战祸早胚胎于五霸和诸侯的时候呢。不然,孔门五尺童子何以羞称五霸,岂是高谈王道鄙薄功利?实系以理而推,用霸术必酿成兵祸。所以不忍心说也不敢说。不说后世还窃取他的权术,要是再称道他的功业,将见人人效尤没了正道,那还了得吗?况说以霸术欺人,是天道所不允许的。怎么说呢?天道是自然的道,霸者以刀兵杀人,以权谋夺人之利,自然是人所痛恶的,人所痛恶,天自然也要痛恶,天人所同恶的,就自然要失败。哪如有德的修德行仁,不求着外面与人和,自然天与人归,像文王以仁厚待人,后来武王在孟津没有期会,八百诸国就自己来了,公推武王为天子,这不强过用霸术的万万倍吗? 
  黄真人云:修身之道,唯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不在人。唯事事内观,时时返照,过则改之,善则加勉。庶几明善其身,永为天地之肖子,圣贤之完人,而不至有缺矣。足见为善者,只问己之修省,不问人之从违。如责人而不自责,观外而不观内,则小忿积而至于大怨,纵能十分解散,而不至于成仇。然内无返躬自责之道,惩忿窒欲之功,虽能解之于外面,不能释之于隐蔽。安能清净无尘,潇洒自乐,而复乎本然至善之天也哉?故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唯圣人持身接物处己待人,一以修己为重,而人之是非好恶概不计较。譬如合同约契,分左右而执之,永以为凭,明尔无我虞,我无尔诈之意。圣人执德如执左契,只修诸己不责诸人,此所以与天地同其大也,是谓有德者司契。无德之人重外轻内,常以察察为明,而人之恩怨必多,此为无德者司彻。夫司彻者,以考过为事,如收税者然,全不自省而民弗从。何若司契者,责己重,则人轻,而人无不相孚以信。可知责人者轻己,己之善难完。责己者轻人,己之善克浚也。人抵于至善而天心眷顾,自亿万年而不朽。书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即太上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谓欤! 
  圣人之学,唯洗心退藏于密,以外之善恶,好丑,是非,从违一概不计,所以汰虑沉思凝神默照,以至于心明性见,欲净理纯,上与天合德,历万古而不磨。其功始于守中,其成由于胎息,人亦知之乎?古人言胎息,学人莫看成外气。是凡息停时,丹田中真阴真阳元神元气,融合一团混成一气。氤氤氲氲蓬蓬勃勃,若劈若合,若有若无,视不见听不闻,想象之有迹,恍惚之而有形者,此殆人生之始气,心得之而有体,性得之而有用。人非此气而不能生,欲成上品之仙,亦离不得此气为之主。古云:“人生之始,因理有气,因气有形,此天地生人之顺道也。”返还逆修者,实从形形色色中,慢慢运起阳火阴符,收归五明宫内而以太乙祖气天然神火烹之,即可化形而为一气。又由此气一炼,即可化气成神。于此固守虚无,保养灵阳,即还于无极之初,可以出则成行,入则无迹,道有何异于人哉?总之此个胎息,即返到父母媾精,一团气血之候。人能养此胎息,日夜以无为有为,,无思有思之真意,保守之,团聚之,即结成灵胎而为元神。迨至十月形全脱壳而出,上透顶门直冲霄汉,可以骖鸾鹤上云霄,遨游天下飞升玉京,直顷刻间事耳。然此胎息虽从凡人色身中炼出,却又不是凡精,凡气,凡神结成。炼丹者虽不得不以后天有形有色之精气以为之本,却亦不全仗于此也。盖后天精气皆有形质,便有气数,生死轮回势所不免。又况粗精粗气尽属蠢钝之物,焉能有灵?要不过借此凡色凡身中所有之顽物,千烧万炼,取出那一点清净无尘,至灵至神之精气神,以真一之气而返之与我,以成仙胎神丹耳。所谓抽铅添汞之说不过如此,其余著形著色皆非道之正宗。古人云:“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是知欲结神丹,成就不老之躯,非养胎息不能。欲得胎息凝聚虚无丹田中,非结得有胎,他亦不肯来归。而纯纯乎动静与俱,若有一点凡气夹杂,凡神外驰则神必外游,气必外泄。怎能如子母夫妇聚而不散也? 
  玄真云:总结这一章,不论是治国也好,修身与养生也好,离不开天道大自然之规律。只要体天行道,必然得道多助。失去自然天道,必然失道寡助。最后连一点帮助也没有了。何如顺天者存,何必逆天者亡呢!此请世人猛醒,否泰自然迎刃而解矣。                    
第八十章 独立 
  太上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章解' 使天下的国,皆成了小国,减少它的民。教它有十样百样的器,并不妄用。教这民知道珍重死,不往远处迁徙。就是有船有车也无所乘载,就是有军衣兵器也无所陈列。教这民再恢复上古结绳记事的用法。甘馨了人的饮食,善美了人的衣服,平安了人的居住,和乐了人的风俗。邻国彼此相望见了,互相能听到两边的鸡鸣狗叫,人民至老死彼此不相往来。 
  '演说' 江圣注到这一章,不觉手舞足蹈地说:真神妙得很啊!但世人不知,必以为当今世界交通这么发达,这一章的话万不适用。其不知这一章有两样道理,不但不交通时代适用,现代交通发达时代最适用,即进化到了千百万年后亦无不适用。试为解说:一曰感慨主义。世界越交通,战祸越酷烈。交通越广,战场越大,火车轮船越便利,运兵载饷也越便利。且说交通便利之后,或因传教惹起祸来,或因开殖民地惹起祸来,兵祸既起,惨不忍言。以老子的神圣早已知道,所以发这一章的议论。也不是教人因噎废食,是故意说些不近人情的话,藏着无限感慨,以讥讽人,以警醒人,人要有感悟,战祸就可以息。这主义用于交通时代,可以救兵祸的惨毒。二曰进化主义。国大势力就大,往往恃强凌人。民多就难以治,且民多必兵多。要分为平等的国(国无大小,大小因比较而起),减少其民。这样不但国无吞并人的心,民无繁杂的情,且民少事也少。只设简单政府,不必多立机关耗费金银,因之用度也少。所以减少生人,是治天下正本清源的妙法。试看天下少安的时候,必是大乱之后,人民稀少的时候,平安了生殖就渐渐的多,生殖既多则财物必然难窘,因之而争端起。且一父母而生数子女,衣食尚顾不上,还有力量教育他吗?衣食困难又是小事,不得受普通教育,一生糊糊涂涂如在黑暗地狱,实在可怜。且既不受教育,还不知道仁义道德吗?又加上谋生艰难,必至作卵犯法,小之就盗贼蜂起,大之就战杀相寻。这是天下大乱的病源,独有减少生人才能保持世界永远和平。但这道理是要自然地进化,必须人民进化地道德知识皆高了,淳朴敦厚情欲减少。男子二十五岁以上而娶,如有了子嗣,妻死了即不再娶。女子二十岁以上而嫁,如有子嗣,夫死了亦不再嫁。实行一夫一妇的制度,上自国主下及庶民,皆不得纳姬妾,且相敬如宾不以情欲相溺爱。仅生有子嗣,既免了不孝无后的大罪。夫妇均研究道家之《参同契》,佛家之《楞严经》,修养精气神以成仙了道,就立断情欲,如是只生一子一女以传种。生殖既少,所生的幼孩身体必然健壮,无有夭折,精神必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