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速不台发动了对欧亚草原西部的著名远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武力侦察。 
  他率领着由三个万户组成的一支军队进入了南俄罗斯草原。1223年春末,他 
  在喀剌喀河 (一条流进黑海的小河)战役中击败了斡罗斯诸王公和西部钦察 
  人组成的联军。接着,速不台向西武力搜索斡罗斯诸公国直到第聂伯河,而 
  后才折回向东,在与伏尔加地区的不里阿耳进行了一次短暂交锋后,于1224 
  年返回蒙古西部。获得必要的情报后,术赤受命发动一次后续战争以使西部 
  草原纳入蒙古版图。 
       成吉思汗在此同时从突厥斯坦撤出了他的大部分军队,1224年夏季他到 
  达额尔齐斯河,1225年春季到达蒙古中部。回到家乡后,他计划发动另一次 
  战役:1223年党项君主在没有通告的情况下,撤回了他支持蒙古对金战争的 
  军队。蒙古统治者决心严惩这一不忠行为。 

                               木华黎的对金战争 

       当成吉思汗在1215年底或1216年初到达克鲁伦河时,蒙古对金的进攻 
  暂时减少了,但并没有停止。成吉思汗最能干和最受信任的将领之一木华黎 
  继续努力清除辽河流域的女真军队,1216年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在占领这一 
  地区的主要城市后,木华黎于1217年秋回到蒙古向他的主人报告。出于对他 
  战绩的满意,成吉思汗赐予他“太师国王”的称号,并且任命他为统帅,以 
  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去夺取仍在女真人手中的中国北方领土,即太和岭以南的 
  土地。 
       木华黎于同一年回到南方,在中都(此时改名为燕京)和西京(今大同) 
  建立起军事指挥机构。他控制下的军队包括蒙古左翼军的2。3万人,扩编的 
  由7。7万名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组成的附属军队。后者在与金朝战争的早 
  期,不是投降就是叛逃到蒙古人一方。蒙古人在政策上鼓励和奖赏这些背叛, 
  而且效果令人满意,大量金军指挥官,特别是那些非女真族的指挥官,带着 
  他们整个的军队投奔过来。正是这些起关键作用的附属军队的扩充,占去了 
  木华黎可使用军队的3/4。这使蒙古人甚至在占他们军队大部分的中军和右 
  翼军从中国北部撤出进行西征后,也还能对金朝保持不断的压力。① 

① 黄时鉴仔细地计算了木华黎能够使用的军队的数目,见'847' 《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对战役的叙述, 

见'390'罗依果:《木华黎、孛鲁、塔思和安童》,第45—55 页;以及'301'马丁:《成吉思汗的兴起》, 
第239—282 页。有关1217—1225 年蒙金战争中宋朝的作用,见'379'查尔斯·A。彼得森:《旧幻想与新现 

… Page 248…

      在新战役的初期,木华黎从中都和西京发动了一场三路的攻势,企图从 
  金朝手中夺取山西、河北和山东。率领中军主力推进到河北的木华黎,不久 
  就遇到强烈的抵抗。他不得不用直接进攻的方式夺取城市,这使双方都损失 
  惨重。而有时花费这样高的代价所夺取的城市又失掉了,不得不再次攻取。 
  虽然进展非常困难,但木华黎仍缓慢推进。到1218年,在留下金朝叛将张柔 
  巩固蒙古人在河北的战果后,木华黎又将注意力转向山西。 
       太原位于山西西北部,是金朝西北面的战略堡垒。在太原于10月被攻陷 
  后,蒙古人得以稳固地向南推进。到1219年底,只有山西最南面的狭长地带 
  仍在蒙古人的控制之外。木华黎于是又回到河北中部,并在1220年的夏秋两 
  季接受了金朝控制下的残余城市。包括大名要塞的投降。此后,他推进到山 
  东西部,于十月未经战斗而占领了重要城市济南。 
       由于金朝在南方的错误军事卷入,使1220年蒙古人进展顺利成为可能。 
  1217年,在与蒙古人战斗的间歇期间,金朝皇帝愚蠢地同意对宋开战,因为 
  三年前宋朝中止了对金廷的朝贡。从1217年到1224年,每年由金朝发动的 
  一系列进犯虽然常常在局部获得成功,但他们从未获得绝对胜利。宋朝尽管 
  在开始时遭受挫折,但仍拒绝谈判,他们继续抵抗,在1219年夏天甚至在汉 
  水流域一度设法击溃了金军主力。 
       金朝分散兵力的作法显然得不偿失。从宋朝得到的疆土无论如何也不够 
  补偿他们在北方丢给蒙古人的土地。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明显破坏了 
  他们对付木华黎军队的能力。然而,金朝毫不畏惧,在1220年,他们征集了 
  一支新军,准备进行反击以重新获得他们损失的一些地区。新军刚组建起来 
  即进攻山东东部,在那里已掀起反抗女真人的汉人起义 (红袄军),这很快 
  就引起了蒙古人的注意。一当木华黎得知了这支新军的存在后,他立刻在 
  1220年底从济南移师南进,在离开封不远的黄河南岸的一个浅滩黄陵冈对其 
  发动了进攻。他以决定性的胜利击败了敌军,而且由于这次成功,蒙古人扩 
  大了他们的控制地区,占领了除山东东部和陕西之外的黄河北岸金朝的大部 
  领土。山东东部仍在红袄军手中;陕西则仍在金朝的统治之下。 
      在任命汉人叛将管理投降地区之后,木华黎回到北方,沿路进行扫荡。 
  同时,金廷由于反攻失败,派出了一个由乌古孙仲端率领的使团来到西部成 
  吉思汗处,商讨可行的和谈条件。蒙古人要求金朝皇帝接受“王”的称号, 
  这样就承认了成吉思汗的宗主地位;而且必须撤出陕西。然而,金廷认为过 
  于苛刻,所以敌对状态仍继续存在。 
      在1221年中期,为了向金朝重施压力,木华黎在陕西和甘肃东部发动了 
  一次巨大攻势。在首次越过鄂尔多斯之后(这得到西夏军的默许,西夏还提 
  供了为数5万人的附属军队),木华黎于当年年底和第二年年初攻陷了陕西 
  北部和中部的许多重要城市。到 1222年春季,他留下了他的将领之一蒙古不 
  花指挥在陕西的进攻,而他自己则越过黄河进入山西,在这一地区阻挡金朝 
  的一次新的反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蒙古人占领了河中和沿黄河的其他设 
  防城市。但在陕西,蒙古不花却由于金军广泛的封锁行动而陷于困境。甚至 
  在木华黎和他的军队于1222年秋季返回之后,蒙古人仍然不能迫使包括长安 
  和凤翔等许多重要城市投降。而在这紧要关头,西夏军队的突然撤回更进一 
  步削弱了蒙古人的军事力量。由于进攻力量大大削弱,木华黎在1223年初解 

实:1217—1234 年宋的对外政策》,第204—220 页。 

… Page 249…

  除了对凤翔的包围。在对西夏边界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报复性进攻后,他回到 
  了山西,在那里不久就病倒并去世(在3月或4月)。 
       去世的指挥官立即被他的弟弟带孙代替,但是蒙古人的进攻势头已减。 
  金朝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立刻结束了与宋朝敌对状态,将其军队撤回到山西 
  南部,收复了以前丢失给蒙古人的一些领土。红袄军在与其结成松散联盟的 
  宋朝的支持下,也利用这一形势扩大了他们在山东的统治,而且短暂地占领 
  了河北的部分地区。后者的行动促使武仙的突然叛变。武仙是不久前投降蒙 
  古人的原金朝将领,1225年,他又一次转变立场,这一次,他将其命运与宋 
  朝联系在一起。面临这些挫折以及成吉思汗决定对付反叛的党项人,蒙古人 
  在以后的几年中,只得满足于对中国北方的控制。 

                                对中国北部的管理 

       正如成吉思汗本人所承认的那样,蒙古人绝少懂得城市的法律和习惯, 
  而且很难依靠自身能力从事复杂的定居社会的行政管理。因此,有必要吸收 
  大量的熟练专家,尤其是那些有着行政管理和经商经验、愿意帮助蒙古人管 
  理和剥削其统治下的农村和城市居民的人。甚至早在入侵金朝之前,成吉思 
  汗即开始组织由这样的专家组成的骨干,这些专家来自契丹和汉人官员,由 
                                                          ① 
  于种种原因,他们抛弃金朝的职位而投奔了蒙古人。 到1211年发动对金作 
  战为止,成吉思汗的身边已有一批既非常熟悉金朝的行政管理体制,又非常 
  熟悉中国北部情况的顾问。 
       随着蒙古人越来越猛烈的进攻势头,叛投者的人数也显著增加。汉人官 
  员在第二次波动中数量最多,但也首次出现了一些女真人投奔到蒙古人的阵 
  营中效力。没有进行抵抗而叛降的行政官员按惯例都保留了他们管理县和州 
  的旧有职位。他们的首要职责是维持秩序,征调本地区的人力物力,为蒙古 
  人的军事机器服务。 
       改变立场的汉人和契丹人军事将领参加了进攻金朝的战争,他们或者独 
  立作战,或者与蒙古军队联合作战。这些将领由成吉思汗或后来的木华黎批 
  准任职。他们得到汉式或蒙古式的官职,被授予权力的符牌(蒙古语:gerege 
  或baisa,汉语:牌子)以作为他们新地位的一种标志。 
       为了协调军事和行政管理工作,蒙古人借鉴金朝的先例,建立了一系列 
  行台中书省 (译者注:应为行台尚书省)。这类机构原来是金朝政府的最高 
  行政管理机构尚书省的分支机构,最早于12世纪初组成,它们简称为行省, 
  主要建立于新征服的领土以及后来受到进攻威胁的边界地区。其负责官员, 
  也被称为“行省”,在他的管辖范围内被授予全权,而其管辖范围与金代正 
  式的路 (下面分为数州)相当。 
       蒙古人迅速地采用了这种制度以适应其需要。1214年,建立了第一个行 
  省,其首领为蒙古将领三模合拔都。中都被攻陷后,1215年,契丹人石抹明 
  安被任命为燕京(中都)“行省”。1217年大规模战争重新爆发后,迎来了 
  汉人反叛的又一次浪潮,一些汉人首次被任命为“行省”。 
       像他们的金朝对手一样,蒙古人任命的“行省”在就职后也获得了处置 
  全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武将,既然被授予重要职务,在被任命之前就都 

① 在准备这一节时,我主要参考的是'391'罗依果的精辟研究:《蒙古早期的北中国人》。 

… Page 250…

  要仔细地筛选。虽然“行省”这一职务至少在表面上与蒙古习惯相异,但它 
                                            ① 
  被有效地纳入了蒙古社会政治体系。被任命这项职务的汉人或其他族人被授 
  予一种适当的军衔,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还被任命担任护卫军中的职务。这 
  样,他们成为成吉思汗或他属下的国王木华黎的伴当 (那可儿)。为了确保 
  他们的忠诚,这些官员的儿子们被留在各种怯薛中作人质。这样,一个汉式 
  行省,就其军政合一的权力、正式的军衔和与汗廷关系的程度而言,大体上 
  相当于千户 (敏罕)或万户(土绵)的高级蒙古指挥官(那颜)。 
        由于蒙古统治体系中的忠诚纽带是高度个人化的,所以任何种类或重要 
  的官职通常均为世袭的。“行省”也是这样:儿子继承父亲,时间一长,行 
  省辖区即变成私人领地。从长远角度而言,这种“封建化”进程会带来蒙古 
  宫廷所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但在短期内,它是巩固对中国北部新征服地区统 
  治的有效方法。 
        站在统治中国的蒙古行政管理体系顶点上的是统帅木华黎。他无疑听命 
  于成吉思汗,但从总体而言,他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力。一位宋朝使臣赵珙曾 
  于1221年访问过木华黎的营帐,他把他同中国的皇帝相比,虽然他知道木华 
                                     ② 
  黎实际上并不是最高统治者。 当然,没有其他蒙古指挥官像“国王”那样, 
  被赋予如此多的权力和行动自由。 
       在长期与金朝作战的过程中,木华黎自然也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的一些 
  方面。据赵珙记载,“国王”的衣着和服饰是中原式的,他营帐中所采用的 
  宫廷礼节也同样如此。而另一方面,赵珙记载说,在木华黎的营帐中,妇女 
  地位很突出,她们可以自由地与男人喝酒和交谈。所有这些均证实了蒙古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