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谅诈是在母舅没藏讹庞家里长大成人的,没藏讹庞曾在野利遇乞手下服 
  役。野利皇后的被贬(1047年?),激起了被剥夺了继承权的太子宁凌噶刺 
  杀皇帝、为野利氏报仇雪恨的愿望,太子的行为得到了没藏讹庞的默许。当 
  年末,在劓去了父亲的鼻子之后,宁凌噶逃进了没藏讹庞的宅邸,但是没藏 
  讹庞却立即逮捕了这位倒霉的年轻人,并将他与其他幸存的野利氏成员一起 
  处以极刑。 
       为了确保他们的傀儡幼帝的地位,没藏氏的长者没藏讹庞炮制出了一套 
  完善的方案,野利氏败落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很快就由没藏氏填补了。元 
  昊在遇刺后的次日就去世了,为了选定新的君主,西夏召集了大首领议事会。 
  部落长者一致同意嵬名元昊的侄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因为元昊的侄子是由已 
  故的皇帝在遇刺前就已经选定,并在临终遗嘱中再次明确指定的继承人。只 
  有没藏讹庞对此持反对意见,他提出的理由是很虚伪的,讹庞认为由侄子继 
  承皇位,将会违反既定的长子继承惯例,而且称被选定的继承人缺少“功业”。 
  为此,没藏讹庞提出了以幼年的皇帝私生子为继承人的建议。据记载,他的 
  建议没有引起任何异议,这不能不说是十分令人惊诧。于是元昊的幼子成了 

① 本段内容,请参见下列记载:'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2,1a—2a;'574'司马光:《涑水纪闻》, 

卷9,9a—b;卷10,5b、9a;卷11,11b—12a;'581'王偁(死于1200 年):《东都事略》,卷127,6a—b; 
'688'戴锡章:《西夏记》,卷11,11b—12a;'679'吴广成:《西夏书事》,卷18,12b—13a。 
①  '644' 《宋史》,卷485,第14000 页;亦见前页注①所列资料。 

… Page 140…

新皇帝 (庙号毅宗,1048—1068年在位),他的母亲被尊为皇太后。没藏讹 
庞则成了摄政者和宫廷的“家相”,即西夏事实上的统治者。 
     在反对部落寡头政治集团的斗争中,嵬名元昊最终没能使王权保持不 
坠。在元昊以后的50年中,西夏实际上是由后族统治的,最初15年由没藏 
氏秉政,后来权力又转落在了势力强盛且娴于权谋的梁氏手中。这种由母族 
执政的类型显然深深地植根于党项 (和吐蕃)的社会政治和血缘亲族的传统 
之中。 

… Page 141…

            国政危机:毅宗朝(1048—1068年)、惠宗朝 
                 (1068—1086年)和1100年前的崇宗朝 

       与毅宗同时代的汉族文人们,对他极尽诋毁之能事,将毅宗描述为一个 
  冥顽不化、轻率荒忽的年轻人、元昊的不肖子孙。但是事实上,当毅宗成人 
  时,他一直致力于改变极端不利的局面,以维护自己的自主地位,他还制止 
  了国家权力和声望的衰落。作为政治阴谋的牺牲品,皇太后是在1156年(译 
  者注:应为1056年)去世的。1061年,年仅14岁的毅宗,便铲除了没藏讹 
  庞。为了寻求比没藏讹庞更可靠的联盟者,毅宗与自己的同谋梁氏结姻 (梁 
  氏早先是没藏讹庞不得宠的儿媳),并任命梁氏的弟弟梁乙埋为新的世袭家 
       ① 
  相。梁皇后及其兄弟两代主政,西夏的命运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批嵬 
  名氏成员被镇压、流放,或被剥夺了权力。而其他人则主要是基于荣誉和忠 
  诚,接受了后族专政的现实。 
       强大的梁氏集团在西夏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他们的权力建立在 
  与他们结为联盟的部落首领控制的武装力量的基础之上。这些部落与宋朝边 
  疆大吏及其属下的非汉族部落有着世代的血仇宿怨。这样一来,大权在握的 
  梁氏集团就得以煽动起对宋朝毫不妥协的敌对态度——宋朝曾长久地危害西 
  夏的利益,而一旦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呼声加剧时,要改变这种做法就变得 
  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为了反对好战的部落集团,维护自己的权威,党项 
  皇帝经常被迫做出亲宋的姿态。毅宗解决了与宋朝间长期悬而未决的边界争 
  端,议定了一条新的东部边界;同时,他还安排设立了与宋朝边界的榷场, 
  早年因为没藏讹庞挑衅性地在屈野河沿岸从事移民活动,这些榷场曾被宋朝 
  关闭。 
       大约在没藏讹庞去世前后,毅宗请求宋廷恩准“去蕃礼,从汉仪”,并 
                          ① 
  请求服饰汉族衣冠。毅宗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汉族与党项礼仪的争论, 
  双方时而他占上风,时而你据优势,这种波动反映了主张亲汉派与党项排外 
  派之间的相互力量对比的变动。后来,皇太后主张拥护党项礼仪,而只要有 
  机会皇帝就要改用汉族的传统习俗。在兴州朝廷的权力斗争中,汉族的标志 
  制度,甚至是具体的汉人,都成了双方斗争的武器(和被攻击的对象)。 
       毅宗这些举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个人权威的范围。从另一个角度来 
  说,也可以将它看作是试图得到宋朝承认并增强党项的威望的一种努力。辽 
  朝在这时已经冷淡了与西夏朝廷之间的关系,转而竭力向与党项人时和时战 
  的吐蕃人表示好感。1058年,辽廷将毅宗没有得到的一位契丹公主嫁给了唃 
                                              ① 
  厮啰的儿子并且是最后的继承人董毡。与此同时,宋朝与西夏间永无休止的 
  外交较量也在继续进行:党项使臣一再要求得到与契丹使臣相等的礼遇,而 
  宋朝官员则抱怨党项使臣素质低下,言辞无礼;双方相互攻讦不已。 

①  '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4, 10b, 15b;'577'沈括: 《梦溪笔谈》,卷25,第452 页。关于梁 

乙埋和他的儿子乙逋的名字,见'693' 卜平(李范文的笔名):《西夏皇帝称号考》。 
①  '644' 《宋史》,卷485,第14001 页。很可能是梁氏唆使毅宗这样做的。虽然有证据表明,梁氏出自一 

个古老的宕昌姓氏,但是沈括称,梁氏出自汉族。'577'  《梦溪笔谈》,卷25,第452 页。 
①  '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8,2b—3a 。 

… Page 142…

                                                                                             ② 
        1067年,一位宋朝边疆官员靠施展阴谋,夺取了西夏的城市绥州。作 
  为报复,党项人杀害了一名宋朝官员,斥责他为口是心非的奸诈之徒。经过 
  冗烦的争论之后,宋朝决定坚守绥州,这一决定大大激怒了党项人,此后他 
  们就开始不断地骚扰这一地区。同年底,毅宗去世,年20岁。他很可能是在 
  战斗中受伤而死去的。在这年冬天,毅宗的长子,7岁的嵬名秉常(惠宗) 
  继承了皇位。 
        毅宗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渐放弃了他父亲创立的处理汉人与党 
                      ③ 
  项关系的旧例。汉人之所以对他和他的政策深恶痛绝,与其说是因为他的一 
  些所谓的性格弱点,倒不如说是因为他的背离传统的行为。 

②  '683'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5,1b—2a。 
③  '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23b。 

… Page 143…

                         惠宗朝 (1068—1086年) 

       惠宗统治时期,或更确切地说。是他的母亲梁太后统治时期,是一个纷 
  扰频仍的时期。1070—1071年,因为宋朝拒绝就解决绥州事件进行谈判,导 
  致了宋朝与西夏间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随着这场战争的爆发,拉开了惠宗 
  统治时期的序幕。此后,宋朝为取代青唐的吐蕃人,开始着手制定在西方兴 
  建边境要塞的庞大计划。宋、夏条约一再被违背,竞逐军功的丰厚赏赐大大 
  刺激了宋朝各级官员对战争的狂热情绪。 
       在扩张主义情绪的鼓动下,宋朝变本加厉,在1081—1083年,1091—1093 
  年和1096—1099年频频对西夏发动进攻。1081年,宋军收复兰州,挺进青 
  唐。随着战争的继续和战场的扩大,梁氏集团对于独立性日益增加的武将的 
  依赖也越来越强。皇族嵬名氏的成员是这些武将的首领,他们统治着西夏的 
  中部和东南地区,而且与控制着邻接陕西西部和青海地区的西南地区的仁多 
  氏结成了联盟。 
       与此同时,党项与契丹的关系开始得以改善,而受到强大压力的吐蕃人 
  也在谋求发展与西夏之间更密切的联系。1072年,党项皇帝甚至将自己的妹 
  妹嫁给了董毡的儿子蔺逋叱 (Rin… poche)。① 
       年幼的党项皇帝是在母亲梁太后和太后的弟弟梁乙埋的完全支配下长大 
  成人的。为了保证梁氏家族能够继续掌握政权,他们将梁乙埋的女儿嫁给了 
  皇帝。1080年,惠宗因不满于母亲的支配,放弃了皇太后在1070年恢复的 
  党项朝廷礼仪,转而赞成汉人礼仪。次年,夏廷揭露了一起阴谋,据称,年 
  轻的皇帝与他的汉族宠臣李清策划,要将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归还宋朝。事情 
  败露之后,李清被诛,惠宗也被临时囚禁在了距离皇宫5里远的一所戒备森 
  严的城堡里。皇帝的支持者立即召集军队,公然反对梁氏的统治。国相梁乙 
  埋派遣使臣前往他们的营地,用银牌招谕,企图要他们声言效忠梁氏,但是 
  最终还是徒劳无益。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宋朝官员一直在静候西夏内乱的结果。最终,宋朝 
  皇帝下令调动了一支大军,由宦官将军李宪率领,分兵五路“讨伐”党项都 
  城。但是由于宋朝各路将领之间很快就发生了争吵,所以五路军队没能在指 
  定的时间汇合。但是在1081年,李宪还是设法攻克了兰州。自8世纪以后, 
  兰州就处在吐蕃的统治之下,大约在1063年,才开始纳入党项的统治范围。 
  ①此外,李宪和其他的将领们还使西夏南部诸州蒙受了重大损失,进行了毁灭 
  性的破坏。当然,他们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战争初期,梁太后和她的将军们退守首都和灵州,仁多唆丁率领亲嵬名 
  氏的军队在西南部抵抗李宪的猛烈进攻,保卫天都山地区的皇宫和政府建 
  筑,仁多唆丁的军队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在这场战斗中,仁多一嵬名联盟将 
                                                  ② 
  其指挥中心设在了兰州北面的卓罗监军司。 1082年末,两个敌对的集团终 
  于联合起来,在陕西北部的横山打败了宋朝军队。 

①  '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3,6b-7a。 
①  '683'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5,12a—26a。关于党项统治下的兰州,见'688'戴锡章:《西夏纪》, 

卷13,9b;'58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6,3a。关于李宪,见'800'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卷2,第 
912 页。 
②  '295'前田正名: 《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第593—613 页。 

… Page 144…

       到1083年末,宋朝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最终被迫接受了党项的议和方 
  案。但是,宋廷拒绝就归还已经被宋军攻克的地区进行讨论。这些地区在将 
  来的战争中对宋朝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兰州附近的地区更是如此。宋朝 
  很快就巩固了对兰州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外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范 
  围。 
       老成持重的惠宗终于在1083年重新得到了皇位。梁乙埋死于1085年, 
  他的儿子梁乞逋继承父位,成了新的国相,勇武好战的梁太后也死于同年年 
  末。1086年,惠宗也去世了,西夏皇位传给了年仅3岁的儿子嵬名乾顺(崇 
  宗,1086—1139年在位),由惠宗的寡妻、梁乞逋的妹妹摄政,是为新的梁 
  太后。这样一来,虽然历经了一场公开的较量,但夏都中兴府的权力最终还 
  是又落在了梁氏下一代的手中。 
       与此同时,在宋朝京都内也发生了一次权力的转换,结果使宋、夏和约 
  关系得以短期恢复,也使宋朝归还了少量的堡寨。但是太后与她的弟弟、国 
  相梁乞逋之间很快就产生了矛盾冲突。在边境地区,广泛流传着兴州发生了 
  军事政变的谣言。辽朝也因为不喜欢西夏新的摄政者,对西夏的恶感越来越 
  强烈。 
       这时,梁乞逋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