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  '63'陈恒昭:《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法律传统:1291 年法典复原》 (普林斯顿,1979 年版),第31—32 

页。 
①  '628' 《元典章》,出版时用的是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2 年版), 

60 卷,16 册。书后附有博物院职员昌彼得的重要跋文。 
② 最有代表性的是京都大学元典章研究班20 世纪40—50 年代的成果,包括'270'1957 年出版的《元典章索 

引稿》(台北,1973 年再版)和《东洋学报》24 期(1954 年)为元典章研究出的特刊。近年的成果有'515' 
植松正编辑的典章正文的年代索引《〈元典章〉年代索引》(东京,1980 年版)。'221'岩村忍、田中谦二 
编校了《元典章》卷39—57“刑部”部分——即犯罪和断案部分——并以《元典章·刑部》之名出版,2 卷 
 (京都,1964、1972 年版)。关于日本的其他研究成果,见'516'植松正《元代制度与社会》的介绍。 

… Page 475…

  研究成果。一方面,有中国学者与蒙古学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有 
   中国学者与国外其他研究中心的相互影响,人们可以说元代和蒙古研究在今 
                               ① 
  天已经是“国际学”。这对中国的元史研究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需要介绍的近年来出版的元史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在这里只能 
  介绍在本书各章中引用的成果。 

①  '106'伊丽莎白·恩迪科特…韦思特在《苏联对前现代化中国的研究》中的《元代》里,介绍了苏联的研究 

情况。对其他国家研究成果的综述,现在还没有。 

… Page 476…

                 4。蒙古帝国的兴起及其在中国北部的统治 

        蒙古帝国的兴起在同时代或者相近时代的史料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尤其 
  是蒙古文、汉文、波斯文史料最为重要。 
        由于《蒙古秘史》的神话特征、年代含混,加之有关它的作者、成书及 
  刊刻年代颇有争议,常使人低估它的史料价值;尽管如此,该书还是成吉思 
  汗和窝阔台汗时期的关键史料。成书于13世纪中叶某时的《秘史》(更准确 
  的名称是“成吉思合罕讷忽札兀尔”,成吉思皇帝的根源),提供了蒙古帝 
  国兴起的独一无二的画面,揭示了其他史料未能提供的蒙古人的动机和目 
  标。同样重要的是,它还有建国前蒙古制度发展的生动叙述。我们现在已有 
                                      ② 
  柯立夫 《蒙古秘史》的英译本和罗依果的又一个英译本。 
        1369年成书的《元史》对前四汗时期的记载颇令人失望,这主要是因为 
  有关早期蒙古的记录已经丢失和毁坏。例如在志中很少涉及忽必烈以前的情 
  况,本纪也很简单,很多关键性人物如马合木·牙老瓦赤没有立传。元人文 
  集中收录的传记资料能够部分补充《元史》的不足。耶律楚材的神道碑,被 
                                                             ① 
  收入苏天爵 (1294—1352年)编录的《元文类》中,就包括了不少《元史》 
  本传没有记载的重要资料。有关帝国早期其他重要人物(如镇海、速不台等) 
                                                                                ② 
  的资料,可在罗依果等编的《金元文集传记资料索引》中查到。 
        使者的报告和游记是当时的另一种重要资料,代表作是1221年出使中国 
  北部的宋人赵珙的《蒙鞑备录》和1234—1235年前往窝阔台汗廷出使的彭大 
  雅、徐霆所写的 《黑鞑事略》。李志常的《西游记》记录了受成吉思汗邀请 
  于1221年至1223年前往中亚的长春道士旅途的见闻,包括了与帝国建立者 
  会面情况的描述。阿瑟·韦利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将该书翻译成了英文。 
  ③                   ④ 
     《圣武亲征录》是另一种不同的著述,作者不详,用编年形式记述了成吉 
  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事迹。虽然记载简略,但是该书还是很重要,因为它源 
   自现已不存的蒙古原文。后者翻译成汉文的时间是在1285年以前,后来被《元 
  史》的编撰者用来作为前两个皇帝本纪的资料之一。这四部著作的汉文本被 
                                            ⑤ 
  王国维编成了《蒙古史料四种》。 
        总的说来,忽必烈以前的文献资料是极其有限的。元代主要文书的编辑 
  是在14世纪初叶,收录的是忽必烈及其继承者在位时的资料。但是,在这后 
  几十年的资料中涉及到沿用窝阔台和蒙哥的政策,有些引用或保留了早期公 
  文(通常是诏令)的实际内容。1322年成书的《元典章》和1321年成书的 
    《通制条格》中有关资料的详细索引,将大大有助于早期帝国历史的研究。 
                                                 ① 
  植松正编的《〈元典章〉年代索引》, 是当前很有用的一部工具书。 
        有关前四汗时期的波斯史料保存了许多其他地方未提及的资料。当然最 
  重要的是《史集》,成书于伊利汗完者都在位时(1304—1316年),作者是 

②  '76'柯立夫英译 《蒙古秘史》(坎布里奇、伦敦,1982 年版)。 
①  '623'苏天爵:《国朝文类》(《四部丛刊》本)。 
②  '400'罗依果等编:《金元文集传记资料索引》,3 卷 (堪培拉,1970—1979 年版)。 
③  '534'阿瑟·韦利:《长春真人西游记》伦敦, 1931 年版)。 
④  '160' 《圣武亲征录》,载王国维编《蒙古史料四种》(台北,1975 年版)。 
⑤ 王国维编:《蒙古史料四种》(台北1975 年版)。 
①  '515'植松正:《〈元典章〉年代索引》(东京,1980 年版)。 

… Page 477…

  波斯的蒙古汗廷的高官拉施特。由于拉施特的官员身份和宫廷的支持,他能 
  够在为写作成吉思汗和他的直接继承者的历史准备资料时接触到现在已经散 
   失的蒙古记录和故事。他所用的一种史料显然就是以《圣武亲征录》为名翻 
  译成了汉文的蒙古编年史。拉施特书仅有的全本,但是并不意味是最令人满 
                                                   ② 
  意的版本,是B。哈力迷编的原文本。窝阔台、贵由和蒙哥部分,被约翰·A。 
                                                                  ③ 
  波义耳翻译成英文,名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拉施特的另一部著作是《五 
                ④ 
  世系谱》,展示了他的家族对《史集》的支持,也保留了许多有关成吉思汗、 
   窝阔台、蒙哥时期官员的名号和种族背景的资料。可惜这部珍贵重要的手稿 
  至今还没有刊本问世。 
        在写作窝阔台、贵由和蒙哥朝历史时,拉施特频繁使用了志费尼的《世 
                        ⑤ 
  界征服者史》。 此书完成于1260年前后,有穆罕默德·可疾维尼的极好的 
  校本和约翰·A。波义耳的优秀译本。志费尼是在波斯的蒙古统治机构的中级 
   官员,相当熟悉13世纪40至50年代的政策和人物;尽管是亲蒙古和总是亲 
  拖雷家族的,志费尼对这一时期的叙事还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关于税收和 
  统治机构的描述。另一个波斯史家术兹札尼用编年的体例叙述了蒙古帝国从 
                                                                    ① 
  初起至1259年的历史,这部称为《纳昔儿史话》的著作,有助于纠正志费 
  尼的亲蒙古态度。术兹札尼并不掩饰对入侵者的敌意,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 
  看待蒙古对伊斯兰世界的征服。术兹札尼的著作有H。G。拉弗梯的一个使用便 
                                                  ② 
  利但是偏执的译本《纳昔儿史话》。在看待早期帝国历史时,这三部波斯史 
  著总是相互参考并要对它们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对比。 
         欧洲人对早期蒙古人的叙述并不多,但是1245—1247年前往蒙古的加宾 
  尼和1253—1255年前往蒙古的鲁不鲁乞的游记,有帝国在其巅峰期的迷人的 
  叙述。尤其是鲁不鲁乞,是一个认真和批判地对待蒙古人事务的观察者,他 
   的叙述为成吉思汗家族诸王间的政治关系、蒙古人在征服地区的政策以及宫 
  帐哈刺和林无以伦比的场景提供了很多资料。这两部著作可在克里斯托弗·道 
                                 ③ 
  森编的《出使蒙古记》中找到。 
        叙述早期蒙古历史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直到1970年才有了第 
  一部关于帝国建立者的学术传记,李则芬于当年出版了他的优秀论著《成吉 
                     ④ 
  思汗新传》;更近的有保尔·拉契内夫斯基的同样扎实的传记《成吉思汗: 
                             ① 
  他的生平和事业》。韩百诗的《成吉思汗》虽然是通俗本,叙事简洁,亦是 
                                          ② 
  一个对成吉思汗的极好介绍。关于窝阔台时期,见N。TS。蒙库耶夫的《关于 

②  '404'拉施特:《史集》,2 卷,哈力迷编 (德黑兰,1959 年版)。 
③  '407'拉施特:《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约翰·A。波义耳翻译 (纽约,1971 年版)。 
④  '406'拉施特:《五世系谱》,手稿,脱卡比·撒拉伊博物馆,编号2932 号。 
⑤  '19'阿塔蔑力克·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3 卷,米尔咱·穆罕默德·可疾维尼校勘波斯文本(伦敦, 

1912—1937 年版);'18'阿塔蔑力克·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2 卷,约翰·A。波义耳英译本(坎布里 
奇,1958 年版)。 
①  '312'米哈伊·阿老丁·术兹术兹札尼: 《纳昔儿史话》,W。纳骚·李士编 (加尔各答,1864 年版)。 
②  [313]米哈伊·阿老丁·术兹札尼:《纳昔儿史话》,H。G。拉弗梯译,2 卷 (新德里,1970 年版)。 
③  '87'克里斯托弗·道森编:《出使蒙古记》(纽约,1955 年版)。 
④  '761'李则芬:《成吉思汗新传》(台北,1970 年版)。 
①  '409'保尔·拉契内夫斯基: 《成吉思汗:他的生平和事业》(威斯巴登,1983 年版)。 
②  '168'韩百诗:《成吉思汗》(巴黎,1973 年版)。 

… Page 478…

                                         ③ 
   蒙古早期大汗的汉文史料》,该书重点叙述了耶律楚材的改革。罗依果在《耶 
                                                                       ④ 
  律楚材 (1189—1243年):佛教徒和治国儒者》 中亦探讨了同一问题。保 
                                                                                                          ⑤ 
   罗·比尔的学位论文《早期蒙古中国的部落、汗和兀鲁思:早期元史绪论》 
   是研究窝阔台时期和总的蒙古统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贡献。关于蒙哥时期,见 
   托马斯·T。爱尔森的《蒙古帝国主义:蒙哥汗对中国、俄罗斯和伊斯兰地区 
   的政策,1251—1259年》。⑥ 
         对蒙古人进军中亚的最好的研究仍然是W。巴托尔德的经典之作《蒙古入 
                                  ⑦ 
  侵时代的突厥斯坦》。 对金朝的攻击,已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见H。德斯 
                                                                             ⑧ 
   蒙德·马丁的《成吉思汗的兴起及其征服中国北方》。罗依果在他的重要论 
                                        ① 
   文《蒙古早期的北中国人》中,讨论了征服带来的政治问题。亦见《元人传 
          ② 
   记》,该书包括了许多为早期在中国北部的蒙古统治者服务的汉人和外族官 
   员的传记。关于儒学在中国北部的命运,见牧野修二《金后期和元初期〈十 
   经〉的翻译》。③ 
         关于前四汗的财政政策,有H。F。舒尔曼的细致讨论《13世纪蒙古的贡纳 
         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