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将他们召回。图帖睦尔的哥哥和世■亦于1327年遣使来贡,他已在起兵 
                                                                  ③ 
  反对爱育黎拔力八达失败后逃到察合台汗国境内。 察合台汗怯别(1320— 
  1327年在位)、燕只吉台(1327—1330年在位),伊利汗不赛因(1317—1335 
  年在位)以及钦察汗月即伯(1312—1341年在位)与元廷的通贡确实比以前 
                 ④ 
  频繁得多。 为进一步巩固皇室成员的支持,也孙铁木儿新封了24个王,而 
                                            ⑤ 
  硕德八剌在位期间只封了7个王。也孙铁木儿也推翻过去降低军事结构封建 
  色彩的趋向而指派宗王统军出镇汉地和草原。⑥ 
        硕德八剌停发或削减的岁赐和特殊赏赐都被恢复。事实上皇帝对诸王相 
   当宽容,甚至对他们中的部分人所犯罪行亦不做惩处。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 
  斡赤斤的后人辽王脱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脱脱诛杀本族人上百人,尽管 
                                                                           ① 
  御史台多次揭发其恶行,但皇帝却未对他采取任何行动。为赢得诸王的支 
  持,也孙铁木儿不仅与爱育黎拔力八达和硕德八剌削弱诸王世袭封建特权的 
  政策背道而驰,还放松了对他们的控制。 
        在文化和宗教方面,也孙铁木儿也想赢得最广泛的支持。作为中原的皇 
  帝,也孙铁木儿适当地显示出了对儒家传统的尊重。他在即位后不久就派遣 

④  '653' 《元史》,卷112,第2826—2828 页。 
①  '653' 《元史》,卷29,第640 页。 
②  '653' 《元史》,卷29,第643 页。 
③  '653' 《元史》,卷29,第643 页;卷30,第680 页。 
④  '435'佐口透:《十四世纪元朝与西方三王的关系》,第173—178 页。 
⑤ 见'850'萧功秦: 《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①  '653'  《元史》,卷29,第644、646 页;卷175,第4076 页;'619'许有壬:《至正集》,卷476,22a—b。 

亦见'192'崛江雅明:《铁木哥斡赤斤的子孙》,第240—250 页;'713'叶新民:《斡赤斤家族与蒙元汗廷 
的关系》。 

… Page 365…

  官员前往曲阜圣人的出生地祭奠。他还否决了废止科举考试和将太庙的一岁 
                                   ② 
  四祭改为一岁一祭的动议。最有意义和最令人吃惊的是也孙铁木儿恢复了经 
  筵制度。 
        经筵是儒家的传统制度,即著名学者向皇帝讲解经典要义及其与日常事 
  务关系的皇室咨询活动。虽然忽必烈朝之后经筵曾非正式的举行过多次,但 
  经筵制度在元朝还没有正式恢复。由于也孙铁木儿不懂汉语,在 1324年恢复 
  经筵后通过翻译向皇帝讲解经典。讲解者有著名的汉人学者王结(1275—1336 
  年)、赵简、吴澄、虞集 (1272—1348年)、曹元用 (死于1329年)、邓 
  文原(1259—1328年)、张起岩(1285—1352年),还有畏兀儿翻译家忽都 
  鲁都儿迷失和蒙古著名作曲家阿鲁威。 
        最初讲解的是已经翻译过的经典,但是另有几部著作亦为经筵而组织了 
         ③ 
  翻译。经筵的实际作用可能不过是使蒙古君主熟悉汉人的政治观点和历朝历 
  史。经筵对朝廷的实际政治倾向显然影响很小,最早建议实行经筵制度的斡 
  林学士赵简在1327年曾懊丧地表示,没有任何一个政策源自经筵。① 
        也孙铁木儿不能只尊崇儒教。作为一个典型的蒙古统治者,他亦尊崇伊 
  斯兰教,并特别尊崇佛教。显然是在朝廷中的回回大臣的影响下,也孙铁木 
  儿对伊斯兰教颇为呵护,于1324年拨款在上都和山西大同建造了礼拜寺。② 
  同一年,下诏免除了伊斯兰教士(答失蛮)和基督教士(也里可温)的差役。 
  ③回回商人尤其得到了官府的好处。虽然累朝拖欠斡脱(回回官商)的债务已 
  于1324年取消,但是元廷在当年付给斡脱的钱超过40万锭,在此后的三年 
   中,又付出10。2万锭,以解决历朝售宝未付钞问题。④ 
        也孙铁木儿对儒教和伊斯兰教的尊崇,都是出于政治目的;他对佛教的 
  尊崇,则出自他个人的信仰。他对佛教的捐赠与硕德八剌一样多。除了花费 
                                            ⑤ 
   巨金建造寺院、佛塔和作佛事外,也孙铁木儿还不断请帝师公哥列思巴为他 
  及他的家庭作佛事。帝师在元廷享有的待遇如此之高,以致他的弟弟琐南藏 
   卜在1326年被赐封白兰王并与公主成婚;当帝师抵达都城时,中书省官员都 
                        ⑥ 
  要奉命出城远迎。不仅帝师的家庭成员得到极大尊崇,许多喇嘛亦得到封号 
                             ⑦ 
  并被赐予金、玉印章。也孙铁木儿确实是皇室尊崇所有宗教的蒙古传统政策 
  的维护者,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很大的财政支出和其他花费。 

②  '653' 《元史》,卷29,第640、641 页;卷172,第4027 页。 
③  '653' 《元史》,卷29,第644 页;'615'虞集: 《道园类稿》,卷33,16b—18a。 
①  '615'虞集: 《道园类稿》,卷33,17b。 
②  '653' 《元史》,卷29,第648 页。 
③  '653' 《元史》,卷29,第653 页。 
④  '653'  《元史》,卷30,第678 页;'104'伊丽莎白·恩迪科特—韦思特:《元代中国的商人组合:斡脱》, 

第149—151 页。 
⑤  '709'札奇斯钦:《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第289、294—295 页。 
⑥  '653' 《元史》,卷30,第669 页。关于琐南藏卜,见'166'韩百诗:《〈元史〉卷108   〈诸王表〉译注》, 

第137 页;亦见'779'陈庆英在《元朝在西藏所封白兰王》一文中关于白兰王封号的讨论。 
⑦  '653' 《元史》,卷202,第4521 页。 

… Page 366…

                   图帖睦尔朝 (文宗),1328—1332年 

                                        帝位争夺战 

        1328年8月15日,也孙铁木儿死于上都,终年35岁。他的去世立即引 
  发了元朝历史上最血腥和破坏性最大的帝位之争,争夺的结果是帝系重新回 
                                                       ① 
  到了海山后人手中,并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也孙铁木儿死后,四年前被封 
  为皇太子的他的幼子阿剌吉八 (死于1328年,亦被称为天顺帝)于10月在 
  上都即皇帝位,拥立他的有中书右丞相倒剌沙、辽王脱脱和也孙铁木儿的侄 
  子、不久前被封为梁王的王禅。 
        与此同时,大都宫廷中已经发生政变,目的是重使海山汗的儿子成为正 
                        ② 
  统的皇位继承人。 自爱育黎拔力八达在1316年以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取代 
  海山的长子和世■为皇太子后,试图恢复海山儿子帝位继承权的努力即成为 
  一股政治暗流。也孙铁木儿之死不过是为这股暗流的表面化提供了机会。 
        卷入帝位争夺的有三位关键性人物。虽然和世■和他的弟弟图帖睦尔是 
  帝位的竞争者,但推动帝位争夺的实际上是海山的旧侍从燕铁木儿。和世■ 
  与图帖睦尔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和硕德八剌朝曾受到政治迫害。和世■于 
  1316年被封为周王,被派往远离都城的云南,以给册封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扫 
  清障碍。为表示抗议,和世■在陕西举兵,但很快失败,在此后的12年中, 
  他成为一名政治流亡者,在察合台诸汗的庇护下,居于中亚的塔尔巴哈台地 
       ① 
  区。1321年,硕德八剌将图帖睦尔放逐到热带的海南岛。三年之后,也孙 
  铁木儿将图帖睦尔召回,封为怀王,不久又送往建康(南京)和江陵(湖北)。 
  ②作为前大汗的儿子,和世■兄弟在诸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同情;而更重要的 
  是经过各种政治变迁存留下来的一些原海山汗的追随者,依然效忠于海山汗 
  的后人。但海山后人的重登帝位,靠的主要是燕铁木儿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实 
  力。 
        燕铁木儿出身于一个在对抗乃颜(死于1287年)、海都和笃哇诸叛王战 
                                  ③ 
  争中功名显赫的钦察家族。燕铁木儿的父亲床兀儿 (1260—1322年)和他 
  本人都是海山征讨叛王时的统帅和海山即位的拥立者,海山在位时该家族的 
  地位达到了顶点。但是,在其后的两朝皇帝在位时,此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 
  也孙铁木儿去世时,燕铁木儿出任级别不高但主掌要务的枢密院佥院一职。 
  可能是出于对海山家族的效忠,加上恢复本家族崇高地位的个人心愿,使燕 
  铁木儿起而反对也孙铁木儿的后人继位。 
        并不是所有参加兵变的人都像燕铁木儿一样与海山家族有密切的关系, 
  参加者亦不都以海山的后人即位为主要目的。有些人要追究硕德八剌被杀的 

① 关于1328 年图帖睦尔的复位,见'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31—52 页;'851'萧功秦: 《论元 

代皇位继承问题》,第32—36 页。 
②  '653' 《元史》,卷31,第694 页;卷32,第704 页;卷138,第3326 页。 
①  '653' 《元史》,卷31,第693—694 页;亦见藤岛建树对和世■的研究,'151'  《元明宗的生涯》。 
②  '653' 《元史》,卷32,第703 页。 
③ 关于燕铁木儿,见'653'  《元史》,卷138,第3326—3334 页;'613'马祖常:《马石田文集》,卷14, 

6b—11a;亦见'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10—11、39—50 页。 

… Page 367…

           ④                                                                                  ① 
  罪责,还有些人则是因为不喜欢或惧怕倒剌沙、脱脱和王禅而参加兵变。 
  因此,帝位争夺的最初阶段是试图使答剌麻八剌的后人即位。因为当时已没 
                                                                                               ② 
  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后人在世,所以拥戴海山的儿子即位成为争位的口号。 
        1328年深秋也孙铁木儿患病,燕铁木儿立即着手组织兵变,他计划在两 
  都同时动手。燕铁木儿虽然职务不高,但有利的是在皇帝离开大都后掌管着 
  留在都城的卫军,因为按照元朝的制度,枢密院和中书省的主要大臣每年都 
                                                                                      ③ 
  要随同皇帝巡幸上都。在皇帝出行时留守京城的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 的协助 
  下,燕铁木儿于9月8日清晨成功地冲进宫中俘虏了乌伯都剌和在大都的其 
  他大臣。但是,燕铁木儿在上都的18名同谋被发现和处死。这样,对立的两 
  派各控制了一个都城。 
        在控制大都之后,燕铁木儿马上组织了一个临时政府并遣人报告在江陵 
                                                    ④ 
  的图帖睦尔和在河南的蔑儿乞部人伯颜。伯颜是帝位争夺中的又一个重要人 
                                                                        ⑤ 
  物,他在海山征讨诸王叛乱时是其手下的一个低级幕僚。伯颜当时任河南行 
  省平章政事,能够控制这个具有战略要地地位的行省,调集所需军队和物资, 
  并亲自护送图帖睦尔抵达大都。10月16日,图帖睦尔在大都即位,并宣布 
   当他的兄长和世■从中亚返回后即让出帝位。 
        在随后爆发的冲突中,上都派的理由似乎更为充分,因为他们支持的是 
  前皇帝指定的继承人。但是,这种道义上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在忽必烈朝 
  之后的帝位争夺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争位者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因素,而不是 
  正统因素。 
        相反,大都派在地理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大都派可以从中书省 
  直辖地区及河南、江浙、江西、湖广等行省得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