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的二諦理,此空宗義豈不簡明確實?何用彎彎曲曲於勝義上生許多障礙,反使其不
直截明顯!故不如空宗因緣生法自性皆空來得爽快。如弘一法師前在廈門曾對我說:
他所以不喜歡研究法相唯識,因為研究的結果仍不過明人法二空。故中國昔時唯識學
並不怎樣興盛,一般人都喜歡趨入天台、賢首、禪宗等。但是近代科學哲學昌明了,
有宗義和科學哲學重重義相,有能攝受現代思想的機用,所以復成興盛的趨勢。如現
在的世間常識所認的宇宙萬有、地球星球等等,就是世間世俗法。至於說到世間勝義
道理世俗的蘊處等,在小乘中講明的如一切有部諸論及俱舍論等;而這些所說的,多
近科學,如純理的自然科學等。
純理科學的解析宇宙萬有,不出一、物理,二、生理,三、心理的三種現象。例
如專從物理研究的對象上,就可以無整個的人物等而唯是伲Γ蕪目普軐W觀宇宙萬
有只為伲Φ鹊慕Y合體,也猶小乘觀唯有蘊等法而洠в袑嵨业囊馑肌N锢韺W對象即等

於六塵,生理學對象即等於六根,心理學對象即等於六識。所以科學所見的萬有和常
識上見的不同,科學所見的較為確實,而常識所見的不過就和續相的人物上的觀察;
因此科學知識的境義較常識的境義為勝進,得名勝義。
又小乘猶有執蘊處界等是實有者,科學知識上也認為物理等是實有,但在唯識則
說蘊等法,都是唯識所變的,識就是五蘊中的識蘊或受、想、行、識,十二處中的意
處,十八界中的意界及六識界。這同於現代的科學哲學之休謨經驗論、羅素新實在論
等,他們說宇宙萬有所存在的原料唯是感覺經驗;這都歸之於感覺的說法,和唯識所
明的前六識之現量性境同。其物理、生理、心理都從這感覺分析出來,這感覺就是根
本的實在,這種科學哲學很可相通到唯識論,更可名為世間勝義。
於蘊、處、界等法而明一切皆唯識,可接近科學的哲學而引科學者入佛法,因為
科學的哲學所認為實在的,唯識亦然。但這所認為實在的,並不同於常識,常識的人
物等必由概念以立種種名而起分別,感覺則不待概念而直接了知。如現前感覺冷熱等

,不必有名相而有感覺自相,這和唯識所講的性境相似;就是於塵識等,不須起名言
種類分別,在感覺即有自相,也就是正明其為唯識現。故唯識論能將世間世俗所不同
於世間勝義之界限詳細分明,很合乎現代的常識與科哲學理智的區別。
又從四拢B的道理勝義以明,就是安立世出世間的染淨因果之理,所謂苦、集、
滅、道。苦集就是世間的染果染因,滅道就是出世的淨果淨因。這在世間通名上說,
就是宗教;即明此世出世染淨因果,皆唯識所現,就成宗教哲學。這裏的宗教哲學,
是指佛法,依佛法所開導的斷染因果、證淨因果為趣向之目標。然不明唯識義則不能
成立宗教哲學,因為對於世出世、染淨因果不能詳確精徹的說明,於現在有科學知識
的人,便不能予以確實的認識而起其宗教信仰。故唯識所現,更是說明道理中的勝義
,也就是唯識學的特長。至於就圓成實說後二重,以猶帶有依他起的世俗法,故在證
得是勝義;在勝義勝義尚是世俗,若遣盡了世俗相就是勝義,也和空宗無何差別。這
是就二諦上略說空有的不同點。

空有宗二諦上的差別,在有宗世間勝義和道理勝義上,空宗不承認其為勝義而與
之辯論。至於證得勝義以下,便洠в惺颤N差別了。然有宗說的世間勝義等,不過是對
待世間世俗等而說,並不許為究竟勝義。明此,則二宗可無諍了。
乙  論法上觀察空有宗
1  有宗用科學邏輯立論
有宗立論的方法,多用因明。因明和西洋論理學比觀,是包括演溃Хāw迹ǖ
。屬於歸迹囊环N,就是所謂科學邏輯。邏輯、譯為論理,是合理不矛盾的意義。這
科學論理,為西洋近代文明特色。若從所立的一種假設去種種觀察而得同一的結論,
成為公理定律,就叫歸迹摾怼4嗽谝蛎魃弦灿羞@種意義,例如瓶等所作故無常,證
聲也是無常,這等字即指從瓶盆等多種觀察得到同一的結論。
有宗從無著世親等造論以後,多用科學論理的方式。如於佛經上意義上發生問睿
的,就依之說下去;若有問睿耍瑒t引多種經及多種理來成立,如立第八識,引五教

十理以證成。又如建立世間勝義之蘊處界與道理勝義之四拢B等,都是用科學方法立
論。其特長,就在精詳的建立法相及因果之理。
    從此等科學的立論法上,也自然有唯識的趨向。如被現代科學研究所逼生的哲學
認識論,就其認識的限度,以立對於宇宙萬有認識的範圍,這很近乎唯識的道理。又
如最新物理學講到最後之物伲ǎ袁F於認識上而名之為認識波,彌近唯識所變義。
2  空宗龍樹等用辯證法破顯
龍樹、提婆、佛護、月稱等的傳承,他們都用似乎近代西洋的辯證法──亦譯對
演法──來破執顯理。因為龍樹等的論旨不適於用因明,重心唯在直明諸法空性實相
,故用辯證法。這辯證法,是觀萬有皆不安定而變動無常,一切存在皆是含有矛盾性
的暫時統一,而無絕對性的統一;祇是矛盾的統一,故不能永久安定。由矛盾故發生
變化,由變化又起新的統一,新統一仍是矛盾的和合,不安定的,有變化的。
從龍樹等所說的看,亦說萬有皆因緣有,都無有決定的自性。這因緣和合有,就

是矛盾性的暫時和合,剎那生滅變化,不成決定不變的絕待自性;故於空宗,假使要
究其決定的自性,他的回答,就是一個空字。不但蘊界處是如此,就是苦集滅道也如
此。然非無矛盾和合的暫時存在,不過是因緣有的存在罷了。由因緣有故無獨立的自
性,不能安定的存在,究之、就是畢竟空。這就是由因緣法上顯其空性,亦即在空性
上說明因緣如幻的道理,比西洋的辯證法更為徹底,更不須用因明。因為是自無所立
所說,皆就他之立說而破,如拢煺f:「破如所破」,就是說能破的理亦同所破的執
而空無所存。故此空宗最徹底的辯證法,較西洋的辯證法更進一步了。
3   空宗清辨派近於形式邏輯
中國以前羅什到嘉祥的三論宗也用辯證法,不過就後來傳入的清辨的學說觀之,
似陷於形式邏輯。西藏所傳,則有佛護月稱派和清辨派,區別頗嚴。或說其不同點在
於因緣世俗立自性和不立自性。依我看來,這立不立自性,不過名詞上的區別,以清
辨等的自性也是就緣生法假名的,並不同世間所執的實我實法──實我法的自性,唯

識和清辨都是早已破除了。如小乘破凡夫我執,大乘破小乘法執等,所以不但清辨不
執,即有宗也是不執的。故清辨所說的自性也是不過世俗名言上相待而說,如待彼說
此說此非彼等,並不摺骋蚓壖倜牡览恚粍t用不用自性之名,自是洠в卸啻蟛顒e了
。其最大差別,還是在立論的方法。按西洋的論理學,有演溃Хㄅc歸迹āQ堇'法的
形式邏輯,只求形式對而其實無益。例由大前睿谐槌鲂∏邦}而作斷案,其斷案是於
大前睿幸褯Q定的,如曰:「有為是空,緣生故,如幻」;緣生與喻均是有為,因喻
已為前陳所包,所以這種立論但有形式而不生功用。所以,空宗自無所立,唯就他人
的立說而破,他若無所說,自亦無所破。若如清辨自有所立,是則不能不就色心等各
立自體為立論的基本,反蔽畢竟空義。所以空宗兩派,是立論法上隨應破與自立量的
不同,而帶起立不立自性的差別。
丙  空有宗比觀
空有二宗,都是大乘。就空宗說,地前菩薩位上,以徹觀空性而證究竟勝義為勝

,有單刀直入之功。有宗以顯理策行為勝:如有宗顯示蘊處界各各因緣,及無始時來
凡染因果與如何對治修證而轉成拢郎Q等,非常詳明;由此等理論使一般能了解的有智
慧者,不能不信受而發起捨凡成拢龗稳境蓽Q的心。因此、有宗以令人修習淨行,對治
染因,策修廣行見勝。更就地上觀二宗,空宗說根本智境,有宗說後得智境。如唯識
說「勝者我開示」及「我於凡愚不開演」等,皆明是後得智境。是則二俱智境,平等
平等;若至佛果,則一切智智更無二宗的差別。
丁  漢藏應互學
漢藏雖都有性相二宗,但是兩地都有所缺,如漢文佛教缺少關於空宗的,有佛護
、月稱、阿底崳⒆诳Π偷劝l摚Э兆诘睦碚摚@些都應當學。關於有宗的,中國於安
慧的唯識不完備,亦需補充。至在西藏方面,也應學漢文佛教的護法、戒賢、玄奘、
窺基等的唯識義,及羅什以來三論宗義和安慧中論釋等。這樣、纔可和合成空有圓融
的大乘。本來、空有二宗論傳到中國,大抵皆提倡相助相成,而不是相破相毀的。如

有宗雖明世間的道理的勝義等,無不以通達二空真如的真唯識性為究竟,故與空宗並
不相摺5ㄏ嗨f,在空宗的因緣假有上、對於凡夫外道小乘所執的人法上,以重
重破除而顯重重的染淨因果差別,如辨二無心定差別及二世緣起義等,此皆非俱舍等
小乘法相之可及,豈應以偏見而捨瑜伽、唯識等勝義而不用?這是從漢藏教理上略談
到的一點。
三  顯密問睿
甲  不取枺芘薪倘〔厮诛@密
再講顯密問睿o@密所以成為問睿撸怯伸睹苤渑d盛,而批判其餘一切教法為
滐@,成為顯密對立,所以發生了問睿1緛怼⒚芙虃鞯街袊彩呛茉绲模蟾旁诹
朝時候吧,便有了雜密的經典輸入。但是、真正的建立密教,還是在唐朝開元年間,
當時有名的人物,如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等,都是專門宏揚密教的上師。並且
在這時,也傳去了日本。中國的佛法,因為經過了唐武宗的毀滅密教也就一蹶不振,

繼之而起的是不立文字的禪宗。一直到了元明清的時候,因為蒙藏的關係,帝王很多
信仰密宗,在北方五台山等處也有很多密宗寺院;但多是喇嘛,和中國僧眾及民間信
仰,洠в惺颤N關係。所以,可說漢土民間信仰祗屬禪宗等;其燄口和其他的密咒,雖
普遍於民間,為社會的風俗信仰,然非寺中修習的正課,如禪門日誦中的密咒,不過
是附屬的一種助行罷了。在民國六七年前,還洠в兴^顯密問睿=陙恚驗槊芙
的勃興,一方面有由日本而輸入中國的枺堋⑻埽环矫嬗擅刹仃P係的密切,而傳
來黃、紅、白各派的藏密。漢地佛教有了密教而佔有重要地位,形成顯密對立的狀態
,因而又產生所謂顯密問睿恕
現在判顯密教法的,有西藏和日本兩方面。依日本所傳的,又有枺芴軆膳桑
枺苁呛敕īぉた蘸4髱熕鶄鳎詵|大寺及現在的高野山為基本道場;台密是兼天台
宗的傳教大師所傳,以延歷山為主要道場,這是枺堋⑻艿妹挠蓙恚乙嗍敲芙
在日本放一異彩的中心點。不過日本的空海首把顯密二教剖開,如中國密宗的經咒儀

軌中,虛來皆無判教之說,自從弘法大師著了十住心論及顯密二教論以後,就有了密
宗判教之說。十住心論,他還是根據賢首的五教,如十住心論中有畜生心、人心、天
心的三種世間心,及聲聞心、獨覺心的二種就是賢首的小教,其第六、七、八、九心
,就是賢首始、終、頓、圓的四教,此外再加密教為第十心。所以教理的分配,不過
在賢首五教上更加密教。但其建立顯密二教分判法,不啻把整個的佛教解剖開了,不
免有所偏蔽,所以為現在講顯密問睿蝗 
台密本來的判教法,是依天台的四教,而說圓教為密教;後來因受了枺艿挠绊
,便說法華等為理密,密宗為事理俱密。依我看來,日本枺艿呐薪谭ǎ且漓短
、賢而失其當。因此由其判教之結果,演成各宗派而無整個佛法的流弊。現在不取日
本所判的顯密,而取西藏所分之顯經密續。
西藏於佛說,除律以外總分為顯經密續二種,從說人天聲聞等小乘法及說空有觀
行等大乘法為顯經,其餘由師弟傳承的咒印儀軌等為密續。其相傳續承的密法,換言

之,亦即實際的修習法,所以密宗道次第上亦未另有判教之說。單就所傳的實際修習
法而說為作、行、瑜伽、無上四層,故今取之。
乙  性相為顯台賢禪淨等即等於密
此義在上次佛理要略中也曾說過,所謂大乘法有三:一切法自性空義,一切法唯
識現義,一切法大總持義。這裏的相,就是唯識,性就是空宗,此二皆重在以教顯理
,即將一切法的究竟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