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拯救大唐mm-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之若素。

    窦建德却暗暗多看几眼,倍加注意。

    虽然商秀询名气不及沈落雁于群雄中那般大,可是,在窦建德的心中,这一个飞马牧场的女场主,却丝毫也不会逊色于那个名震天下的女军师沈落雁。华夏军近半的士兵,几乎全部的战马,还有大量的金钱,都是出自于这一个飞马牧场女场主之手。

    她在华夏军中战功无数,攻城掠地,但默默无名,不为人知。

    虽然沈落雁是对外的主事人,是华夏军的军师,这个商秀询没有任何对外宣称的高官要职,但是,她一直都伴在沈落雁的身边。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她是沈落雁的护卫,只有最清楚内情的人才会知道,她是华夏军的决策人之一,就算是华夏军师沈落雁,也无时不与她共同决策军中大小事务。

    “沈军师,窦建德此来,除了与徐公子一会之外,另有一事。”窦建德开口见山,不玩弯子,直道来意。

    洛阳外,一处名胜古刹。

    “好小子,真是有趣。”道信哈哈大笑,拍拍徐子陵的肩膀,道:“不过像你这般的人,何必于世间几尘俗世自寻烦恼?何不逍遥自在。与美同游于世,岂不快活?”

    “这样的生活小子自然向往,不过独乐不如众乐,有名为范仲淹之人,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子虽然做不到那么伟大,但心中也赞同此举。何不等大家都生活安定,再行逍遥自在?”徐子陵微微一笑。道:“智慧大师之言,迟早也是一样。小子纵迟,但想必日后再行,亦会无差。”

    “治世之举。对外人自然是崇高理想,但对于老和尚,却是虚幻一场,道信大笑,道:“小子你既然悟到,为何苦苦困扰自已之心?”

    “小子放不开,老和尚何尝能尽抛世事?”徐子陵淡然笑道:“人行于世,自然便可,想笑就笑,想说便说,想做便做。纵小子抛下世事,不闻不问。也有别人来做此等之事。我虽独安于世,逍遥自在,但是对我有期望的一些人,他们尽不得安宁,小子如何逍遥到底?”

    “世人迷,纵你千般为他,他也不解,或不喜,岂不像白费气力空忙碌?”智慧忽然问。

    “不求他人喜,也不他人解,小子行为,随心便可。”徐子陵微微一笑,道:“小子非是大善之人,这些不喜不解之人,若为属下,便力压、威吓、震慑、订律法规定约束其行为,所以,他们不喜不解又有何妨?纵再多人不喜不解,也一笑而过。”

    “徐公子若尽把胸中之学授予他人,相信世间也能大安,此举又如何?”智慧句句都是重点,一针见血。

    “此举短期佳,而长期死。”徐子陵摇摇头,道:“明主,只在一世,或者十数年贤明,待久居皇位,定会渐渐变质。子孙后代,能守成者更少,若是国家兴盛富足,便会骄奢淫逸,一代不如一代,王朝崩溃,几乎是铁定之事。”

    “徐公子若是为帝,又会如何?”智慧再合十为礼,问。

    “不为。”徐子陵呵呵笑道:“假如真有如此一天,那么小子尽量少管事,让天下人自己去管自己。他们管得好,是他们的本事,他们管不好,是他们自已不够努力。小子嘛,自然也是管自己,自己逍遥自在去,如果不是最大最难或者外族之事,自然撒手不管。”

    “清淡无为而治,两晋之所为,但证明此举亡国,徐公子此举可有不同?”智慧再问。

    “两晋是百官讲清淡,他们身居官职,却不做事,误国误民也!”徐子陵呵呵一笑,道:“若是换为小子之举,除却小子一人撒手不管之外,百官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自然不会有任何误国误民之举,与两晋地清淡有天渊之别。”

    “如若此种治世不可为,徐公子又待如何?”智慧听后点头,微沉吟一下,又问。

    “大师观小子治下,可有不妥?”徐子陵微笑,反问道:“百姓自已管自已,自然不会有完美之举,但他们自已会积累经验,慢慢摸索,也是一种过程,等到不知多少年月,他们会渐渐管好自已。相比起一开始就由君主规定天下大事,不多其它,只是自由。”

    “原再听其祥。”智慧合十,倾听。

    “打个比方,像一匹马,安上缰绳,便能成为坐骑,但如果非它所愿,便是失却自由。”徐子陵点头,缓缓而道:“但也许有一种情况,如果是它们愿意为人策骑,与人生活,无论安不安缰绝,那心情愿,便不算失却自由。治下之民也是一样,强行而令,自然容易激发民变,民乱,若是任他们而管自已,他们岂有造反自已之理?”

    “又及,大师当认为修佛是最好之举,但大师岂能强行威胁天下之人,强令他们修佛?若是自由,任意他们进沙门,率其真心而为而修,想必才是大师之愿。此举比起治世,如何?”徐子陵淡淡而问。

    “此举恰当,自由可贵。”智慧合十顿首,道:“智慧疑问已止。”

分曹射覆蜡灯红 第五百六十二章 自创武功

    “智慧老秃难得让人说得哑口无言,小子真是厉害。”道信呵呵大笑道:“小子你又想怎么来说服我这个老和尚呢?”

    “心中有理,自然不说也服,若是无理,再说也难以服人。”徐子陵反问,道:“大师想我怎么说?”

    “哈哈哈,好好好。”道信摇头大笑,道:“虽然不知道帝心和嘉祥那两个老秃是怎么看,但是老和尚及智慧两个,却无意再与你辩。算了,谁输谁赢,候是虚幻,不如不辩,一笑而过。”

    “徐公子。”智慧合十向徐子陵致礼,缓声平和,道:“智慧与道信厚颜,愿长留此地,以观徐公子日后所为。虽然不敢说会为徐公子日后以力荡魔,助佑前行,但是绝不会对论而阻。徐公子,之前请恕智慧和道信两个老和尚修行浅薄,为世俗之事所左右。”

    “两位大师愿长留,小子求之不得。”徐子陵一听,心中大喜。

    有了道信和智慧两个中立,那么四大圣僧剩下两个,他就更有信心去应对了。虽然他们要留在此地观察自已的政绩,可是如果自已干得还不坏,相信他们多半不会再以什么籍口来阻挠自已。智慧这一个决定,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难怪他和道信两个早早来到此地等他,原来还有这一种深意。

    徐子陵心中极是感动,觉得自已一番的想法,还是有人能赞同的,虽然他们是敌方之人,但是却也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最少在目前。都一直不偏不体,平心而言。

    “回去吧!”道信哈哈大笑。道:“以佛理和治世,你小子尚可勉强过关。但若是武关和霸业,你这个小子却还没有资格去见帝心和嘉祥两个老秃。你回去吧,不论是一月后,或者一年后,或者更长的时日,请你真正准备好了,再来去见那两个老秃吧!”

    “这样可以吗?”徐子陵惊讶地问。

    “有什么不可以?”道信哈哈大笑,拍拍徐子陵的肩膀,点点头道:“四大秃驴假假地也有一个名宇叫做四大圣僧,又不是叫做四大凶人,有什么不行?”

    “可是,这样一来,你们岂不是会让人……”徐子陵差点就说出慈航静斋的梵清惠来。

    “小子多心了,四大秃驴是和尚,就算做什么事。也会按照和尚的方法去做,你小子难道连这一点也想不通吗?”道信大笑,转身就走,一边大唱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都都黄花,无非般若。小子,你可要一路走好。”

    明明是他在走,却叫徐子陵走好,禅理十足,让人惊悟。

    “徐公子。若以武功论,智慧的‘心佛掌’只排四人之术。”智慧合掌,缓声道:“智慧只练一次,徐公子可要看清楚了。”

    智慧双手没有丝毫的真气,只是在半空中缓缓划动,不带一丝火气,淡如清溪流水,又如松林明月,似随风而动,又似随意而为。双手在半空中没有任何的旋动,没有繁杂花式的转换,只有极简单的手印,似莲花生绽,似问心生明,似合十生悟,似颂经生音……。

    梵音若有若无,于极远飘渺之间,又似在耳旁,不听模糊无比,细听清晰入心。

    徐子陵一时惊呆了。

    不但因为这一个自已还以为会百般刁难自已的智慧大师愿意把自已的武功展示出来,让自已参悟,而且为他这一种助佑自已地行为,感到惊震。为什么他要自已的武功展示出来?在日后,自已还会碰到什么样的强敌?他为什么会要相信自已?他为什么在暗中这样助佑自已?

    徐子陵现在再也弄不清楚这个智慧大师和道信大师,留在洛阳观察和监督自已的真正意图,到底是观察徐子陵与华夏军的政事,还是在此地镇守,护佑华夏军的慢慢成长呢?

    一时间,徐子陵再也猜不透智慧和道信两位高僧的真实意图。

    智慧大师最后合掌于胸,双手合十,轻轻颂经一阵,再微微向还在惊呆之中的徐子陵点头致意,然后缓缓转身,向远处的大殿走去,一边轻轻和颂着那些僧人正在吟颂的佛经,一边渐渐远去。徐子陵到此时,才觉得这两位高僧地确有过人的修行,并不像普通的僧众那般执着,单单从对待这一件事而言,他们的行为,完全无惭于圣僧的称号。

    虽然不知道帝心尊者和嘉祥大师两人强到何等程度,但是照道信和智慧他们刚才所言,那么徐子陵如果再去跟他们对战,进行什么武关和霸业,相信就连道信和智慧也不看好。

    为了让徐子陵打消退堂鼓,智慧大师甚至亲自演示了一遍自已的‘心佛掌’。

    一来,他有助佑徐子陵提升实力的意图;二来,想必就是想告诉徐子陵,武功排在四大圣僧之末的智慧大师,他的‘心佛掌’都已经达到这等程度,而那个武功排在第二帝心尊者的‘大圆满杖法’和四位圣僧中最强嘉祥大师地‘枯禅神功’会达到何等境界。

    就算之前没有道信大师的劝告,徐子陵自然也能明白智慧大师此举的用意。

    如果现在不用去挑战帝心尊者和那个嘉祥大师,徐子陵自然举双手赞成的。

    经过与天刀一战,徐子陵自已感觉也提升不少,但是,若是真正跟天刀都王四大圣僧一个级别的超级高手过招,特别是面对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时,徐子陵他不但没有任何的胜算,甚至就连安然逃遁也觉得没有太大的把握。

    徐子陵敢不顾一切去见四大圣僧,就是算准四大圣僧并不会真正至自已于死地。

    相比起来,虽然也是同样称为超级高手,但是事实上却有天渊之别。

    比如南海仙翁晁公错、天君席应、魔瞳尊者这一些,徐子陵不但可以挑战,而且可以拼死对方。但是面对真正的超级高手,比邪王、天刀、四大圣僧,徐子陵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已的功力不足,难以憾动对方。

    若是对方相等或者稍胜一线,徐子陵就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战法策略,还有借助各种宝物,将对方并不太费劲地击败或者斩杀。

    但是面对远在他之上的真正强敌,徐子陵却很难保持不救。

    通过与邪王还有天刀两个超强高手的对阵之后,他开始明白自已的缺点,那就是功力不足。

    他地功力还不足与最强的超级高手相提并论,他还要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地达到宗师的境界,才能步行真正超级高手的行列之中。

    徐子陵一边回想着刚才智慧大师的‘心佛掌’一边缓缓下山。

    一直以来。徐子陵都没有一个全面防御性的武功,几乎都是以攻击为主,虽然也有少数招式是辅助和防守的,但其实效果甚微。徐子陵虽然知道太极是天下间防御和反攻最强的武功,可是他不懂太极的心法,不知道该如何运行。

    一直以来,以他自已领悟的太极,不敢与真正的高手过招,仅仅是在少数的战斗中极少地使用。

    智慧的‘心佛掌’没有任何太极的影子,但是,它也是一门守御为主的武功。

    虽然智慧大师没有使用任何的一丝真气,但是徐子陵却能感觉到那种‘心佛掌’的神奇之处。以徐子陵目前的功力和招数,若是智慧大师没有任何攻击的想法,只是全力守御,相信他没有办法破开这一种‘心佛掌’来攻击智慧大师。

    所以有了这一种神奇掌法的见悟,徐子陵忽然想起来,自已何不也像邪王石之轩一样,自创一个全面守御的武功。既然全力攻击的‘十指化生’可以自创出来,那么这种全力守御的‘长生太极’也一定可以自创出来的。

    后世里地太极拳虽然失传很多奥义,但是还是有许多神奇。

    徐子陵武功越是提升,对后面太极拳里那些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