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靠谁养活中国 王治安著-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义,省国土局局长傅应铨等等。他们正襟危坐,从脸神上透露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这次会议,无论怎么说,开得及时,开得成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还发来贺电。会议主持人,首先向大家宣读了电文:“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我国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猪生产基地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耕地减少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保护耕地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大事’。就是要求我们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切实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其落在实处。成都市地处‘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保护好成都平原的耕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接着,市长王荣轩作了长篇讲话。这位体魄健壮的汉子,语重心长地对成都市的土地、农业、环境,以及保护耕地的艰巨性作了精辟的论述。
  他断言,成都平原的命运,令人十分担忧。
  会上,他发出了呼吁,发出了震天的喊声。成都市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保护基础。但是,对保护耕地的特殊重要意义,一些同志认识不深,没有正确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因此,曾一度出现了大量圈占耕地建“开发区”,炒“房地产”的热潮;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中,部分地区为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也不惜毁占耕地种果、栽桑、挖鱼塘。这样,虽然短时期内可能带来经济繁荣,但从长远和全局看,最终将会自食其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性和危机感、紧迫感。对成都市的市情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人口多,田地少,几乎没有耕地后备资源。1994年,全市总人口达到960多万,而耕地仅677.6万亩,人均只有0.71亩,分别比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耕地少0.12和0.59亩,已经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占有一亩的危险警戒线。而且,全市可以开发、垦复的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几乎是无荒可垦。二是人增地减呈钢性态势,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1994年比1980年相比,全市人口净增137.8万人,增长16.8%,而这14年间净减57.2万亩,相当于减少了两个温江县,平均每年净减4.1万亩。与此同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也减少了25.4万亩。三是当前我市的复种指数已经很高,能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
  市长是个文化人,他还引经据典地说了“民以食为天”,“有土斯有”,“无粮不稳”的古训。吃饭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呀!“为政之要,首在足食”,这是中国历代治国安邦的经验
  谈到这里,这位市长的心情特别难受,突然声音低沉,语气梗塞。感到一市之长,肩上的重担直往下沉。市民没有粮吃,很自然,首先要拿市长问过拿错!《商君书·算地》中说: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会议开得很成功!末了,通过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则的决定》,向全市发出了保护耕地的呼吁:千方百计,给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保命田”!
  保护耕地!1995年岁末,中央、省里都已下了动员令,并召开会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保护耕地!这一响亮的口号,这些年来,并不是没有喊过,但声不正,气不足,效果差!
  保护耕地真难啊!
  1995年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保护耕地工作会议”,同年11月中旬,四川省又召开了保护耕地工作会议。
  土地形势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关头了!为了千秋万代,国务院在1994年8月18日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这个条例,对于保护我国紧缺的耕地资源,保护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国因法律而昌!
  一系列土地法规的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实施,初步显示了共和国的土地使用和管理已纳入了法制轨道。这是文明古老的中国亘古未有的创举!
  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想,长此实施,无疑是对人类的巨大奉献,也一定会取得丰厚的回报!
  但是,还应该看到,这些条文法规毕竟在纸上,要实施,还有一场斗争,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法律变成现实,祝愿顺利实施!
  一元复苏,万象更新!又一个年程开始之际,对全国土地管理,又有新的认识,新的打算,新的决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奋斗目标,以及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提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新思路,这就是通过土地管理方式,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土地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严格控制土地总量,使用土地朝着节省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提高使用效率的方向发展。中央指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为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必须全面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在管理体制、规划方法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地租税费、立法和执法、科研和教育等各方面深入地进行变革和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具体的系统工程,保护耕地只能是一句空话。
  19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10周年。国家土地管理局专门发了文件,制定了10周年宣传方案。方案写道:“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回顾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10年成就,展望土地管理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深入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我局确定宣传主题是‘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90年代已过半程,新世纪已初露曙光。1996年是《土地管理法》颁布10周年,又是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10周年。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殷切希望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土地管理工作者,以奋发创新的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
  人们对从事国土管理、国土保护工作的人称为“土地神”、“土地爷”,这似乎有点别扭,其实是最亲切的称道。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土地神”是很尊重的,建土地庙,拜“土地神”,求它保佑五谷丰登。这是华夏民族的一片真心。
  对国土部门的要求,也就是要他们保护土地。这几年,由于土地管理乱了套,偏离了“主题歌”,所以群众怨声载道。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洒向土地,用歌声抹去怨声,用爱去换得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土地报》1996年新春伊始,刊登了中山市第一中学阮峥老师的一首诗《把爱洒向土地》,充分表达了他对土地的深情。
  啊,土地,
  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小学的地理课本,
  早就让我熟悉了你。
  你辽阔宽广,物产丰富,
  是我们衣食之源。
  我梦想在你碧绿的田野上,
  快乐地奔驰。
  现实击碎了我的梦境,
  你令人担忧的是什么?
  是人们盲目地滥用你!
  是遍地黄沙,到处闲置搁荒!
  你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怎受得了这巨大的冲击?
  人们得意洋洋,哪知道你在委屈呻吟。
  人啊,瞧瞧伤痕累累的土地,
  冷静一下被金钱冲昏了的头脑吧!
  不要顾此失彼,
  搬石头打自己的脚。
  看看现在,想想将来。
  让我们清醒过来,行动起来。
  把爱洒向土地,
  让土地母亲恢复盎然生机!


  第九章规范化
  第五个全国“土地日”法制
  越权·揽权·争权化
  培植“一五二六四”系统工程
  给土地上“户口”
  一个新行当:土地估价
  多一点忧患意识,
  多一点法制意识

  第九章规范化,法制化
  大地在呼唤法律,人民在呼唤法律,而法律却没有完全醒悟。因此,在神州涌现出一场土地鏖战,致使百姓遭殃,国家受损,教训严重啊!建立健全土地法规,使土地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势在必行!
  第五个全国“土地日”
  土地是衣食父母,
  土地是春秋冬夏,
  土地是民族之本,
  土地是社稷国家。
  珍惜每一寸土地,
  珍惜每一捧泥沙,
  珍惜土地吧,爱我中华。
  土地哟,土地哟
  一曲带有川味的主题歌《大地颂》悠扬激荡,四位歌手的演唱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的伴舞,拉开了“大地呼唤”文艺晚会的序幕。
  那振奋人心的歌词,令人激昂而奋进的歌声,在大厅内回旋,使数千名观众难以平静。
  “啊,土地,人类的衣食父母”歌声啊,多么富有震撼力,多么叫人难以忘怀啊!它渗透着土地---母亲,对人类巨大的奉献和深沉的爱。
  “大地呼唤”这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晚会,是四川省暨成都市携手合作,专为纪念第五个全国“土地日”而举办的。
  这样以土地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在“天府之国”还是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
  为了纪念这个富有重大意义的日子,省市的主要领导和数千名蓉城观众,在成都最豪华的剧院---锦城艺术宫,欢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演出。
  晚会在隆重地进行着,观众正襟危坐,那氛围,似乎不是在观看一场娱乐、休闲的艺术佳作,而是在倾听振聋发聩的呼喊!
  随着悠扬的歌声缓缓升起,两位主持人以高亢的气势扬起了大地呼唤的证词:
  男:朋友们,人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依赖于地球,依赖于地球上最宝贵的有限的资源---土地。
  女:生命的起源、繁衍和发展,
  从来就和土地血肉相连,难舍难分。
  没有地球就没有生命,
  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
  当然,也就没有我们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男:是啊!如果你要问我,
  世界上什么最美丽!
  我会肯定地回答
  土地,土地,土地!
  虽然她朴实无华,无声无息。女:土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依偎在您广袤的怀抱里。
  那水是土地流淌的血液,
  那山是土地顽强的肌体。
  就连那熬粥的沙锅,
  盛饭的瓷碗,
  也是烧制过的泥土。男:然而,耕地却一天天被吞噬,人类的生命圈一天天在缩小长此以往,地球将不堪重负,人
  类靠什么生存?大地向人类发出了含血溅泪、振聋发聩的呐喊!女:肥沃的成都平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男:可眼下,这片宝贵的耕地资源正在一天天减少。
  死者土葬,与生者争夺土地;
  违法者乱占滥用,在蚕食着土地。
  女:乱砍滥伐者又在破坏着土地;
  人口“爆炸”继续在压迫着土地,
  男:朋友们,不可小视啊1自1958年以来,成都平原减少的耕地数,相当于每年减少200至300亿斤粮食。眼下,成都平原的粮食已经难以养活巴蜀儿女,仅成都、重庆、德阳三个市,每年就要调进粮食60亿斤!
  女:这严酷的现实,怎能不使我们每个人深思和忧虑呢?
  土地联系着你和我,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合:朋友们,为了民族的富强,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这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爱护土地,保护耕地!
  我迎着潮水般的掌声,走向后台,采访这台晚会的编导和演员,探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的代价。
  接待我们的是编剧曾渝陵小姐。
  她,一位富有才华的女性,热情的心底如同这片热土,在起伏升腾。从她那睿智清秀的脸庞上,就足以让人看到她的内心世界,看到她对土地的执著和艺术的娴熟。
  晚会颂词是她的杰作。她说:“我们接受主办‘大地呼唤’的晚会,时间急,任务重,一切都是在匆忙中上阵的,又是在匆忙中去奋进,去发掘它的主题和深远的内涵的。”
  她的语言生动,寓意深邃。在她看来,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奉献一颗博大的热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