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骗术案例大全-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工。刘闽还称,如果他们投资,每20万元可以给5公里工程施工权,但要先交钱后才能签合同。听到有工程可做,万福等人很兴奋。  
  第二天,万福代表易德、黄承、刘玉等人交了5万元现金给易良作为定金。随后,万福、黄承等人回家筹集了75万元,于6月18日转到刘闽的账户上。刘闽还称,如果他们投资,每20万元可以给5公里工程施工权,但要先交钱后才能签合同。听到有工程可做,万福等人很兴奋。第二天,万福代表易德、黄承、刘玉等人交了5万元现金给易良作为定金。  
  随后,万福、黄承等人回家筹集了75万元,于6月18日转到刘闽的账户上。刘闽确认钱到后,给他们写了一张80万元的收条和一份承诺书,承诺书上写明“万福同志在广西桂梧高速公路项目的20公里路段和全权施工任务,并享受其他各工程队的同等待遇和义务”。易良把万福、易德等人骗了之后,又把目标放到熟人陈国平身上。7月24日,陈国平邀请几个朋友从江西省新余市来到某市。易良对陈国平大吹特吹:7月31日以前,公司资金100多亿美元便可以到位……  
  在易良的诱导下,陈国平向易良交了10万元人民币押金,并签订了一个标段5公里的工程承诺书。2004年9月24日,陈国平突然接到易良的电话:“经协商后,同意在总公司今年的标段中,多拿一个标段给你做,并说梧州市远东公司的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了,你做这个标段可以享受龙头企业的待遇,你赶紧到某市办理手续。”  
  9月27日,陈国平又来到某市,和刘闽又签订了一个5公里标段的承诺书,并再交20万元押金。10月9日,刘闽又打电话给陈国平,说美国远东公司的两位老总冯昭、劳雷斯和财务总监等人14日左右从美国到香港,叫他13日前赶到梧州市,一起去深圳接他们,并特别说到郑炎铨特别照顾他一个标段,要他带够20万元人民币新增一个标段。  
  10月13日,陈国平带了20万元,再次来到梧州市与刘闽、郑炎铨签订了一份10公里的承诺书。10月15日,易良对陈国平说:“郑炎铨、刘闽叫你负责80公里高速公路龙头单位的管理工作,并叫你与他们签订一个合同,万福当60公里的龙头单位经理,已拿了6个标段,你作为80公里的龙头单位经理,更要拿6个标段。”陈国平对易良说:“当龙头单位经理的合同我不同意签,但刘闽等人真的宣布我是经理,我可以帮他们管,也可以接,但暂不能付款。”  
  16日,刘闽、易良又对陈国平说:“万福已经回去取款,准备交齐6个标段的押金,你至少要交4个标段的押金。”陈国平对他们说:“要到深圳看看情况后再说。” 10月18日,刘闽、易良、郑炎铨带着陈国平、万福等人从梧州市到深圳迎接冯昭、劳雷斯等人。去深圳时,刘闽又分别向陈国平要3万元现金,向万福要了2万元现金。  
  陈国平和万福提出:“为什么要钱?”刘闽说:“这些钱是预交,日后工程上马,再将钱减去。”到深圳后,冯昭、劳雷斯和陈国平、万福等人在吃饭期间,还向他们介绍了一位交通部的所谓“副部长”。  
  20日上午,冯昭等人又在宾馆“接见”了他们,介绍了资金到位情况,回答了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冯昭说,所有资金3个工作日到位,年底必须动工。谈话期间,刘闽、郑炎铨把陈国平拉到一边说:“现在情况明白了,你赶紧补齐四个标段押金40万元。”陈国平马上打电话和家里的女儿、女婿联系。当日,陈国平的女儿、女婿就将钱打进郑炎铨的账户。  
  贪心不足骗子落网  
  万福、易德等人交钱之后,他们就等待工程开工。几个月过去了,每次追问刘闽、易良何时开工,他们均答复说:“快了!”他们着急了。万般无奈之下,易德于10月18日早上拨通了梧州市市委某主要领导的电话,询问是否有“广西梧州市远东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梧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事情,回答说这是交通厅的项目,要他们找交通厅。  
  10月19日,他们赶到南宁,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核实相关工程文件,得到答复是,这些文件、资料全是假的。10月25日,易德等人向某市市公安局报案。11月5日,梧州市市公安机关在深圳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将郑炎铨捉拿归案。近日,梧州市市检察院经审查后,以涉嫌诈骗罪分别对郑炎铨、刘闽、易良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完)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476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医院价太高?还是医生太黑? 
  【案例导读】  
  原价120元的多谱勒检查,50元就能“私了”,看病竟有“黑市价”的现象得以“生存”,究竟是医院的价儿太高?还是医生太黑?  
  【案例正文】  
  原价120元的多谱勒检查,50元就能“私了”。这样的怪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看病竟有“黑市价”的现象得以“生存”,究竟是医院的价儿太高?还是医生太黑?  
  当然,这种收费不会有医院的正规收据,也大概不会进入医院的收入,只能是落入小团体,最终是个人的腰包。  
  有关人士认为,这暴露了黑龙江省医院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  
  黑龙江省医院看病竟有“黑市价”  
  原本明码标价的医疗检查,可你只要偷偷塞钱给医生,同样的诊断,只需花费不到原价一半的费用。但患者质疑,这样的诊断可靠吗?要是有误诊等医疗纠纷,医院承担责任吗?  
  黑龙江省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设一个住院部、一座分院和附属消化病医院、两个门诊部。在黑龙江省算得上医疗龙头之一。  
  记者偶然听说,该院的清洁人员好心地告诉正在等候就诊的患者,如果不报销,不要收据,原本120元的多普勒检查,60元就能作。但你要把钱直接塞给负责检查的医生。患者十分纳闷,这样一所大医院,这可能吗?这样的结果可信吗?  
  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暗访。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二楼的多普勒检查室内,一位戴着眼睛的男医生正独自在室内翻看资料。记者提出以前曾得过神经性偏头痛,想作个复查,“如果不走收款台,把钱真接给您可以吗?”记者问。“可以。”这位“和蔼”的医生抬手(骗术研究网 163164 )指了指仪器旁边的检查台,接着对记者说:“上去吧!”一番检查过后,医生拿着仪器打印出的检查结果给记者下了诊断,“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增快,频谱充填,脉动指数正常。”“血流增快是什么意思?”医生分析说,“可能是睡眠不好造成的,但偏头痛也可能导致这种结果,不要紧,基本正常。”“谢谢!多少钱?”记者问。“你就给50吧!原价是120。”  
  看病竟出现了“黑市价”,有关专家指出,这种非正规程序的就诊方式,如果出现误诊,患者的权益根本无从得到保证。  
  而另一位有过类似就诊经历的人士感慨地说:“这么大的医院,这医疗检查价格到底有没有个谱啊!都说医院的检查是暴利,以前还不信呢!可见这医院平时的利润有多大!”难道这是医生自己给医院降价了?  
  有关人士认为,黑龙江省医院是国家事业单位,拿着公家的资源、设备给自己或小团体牟利,即便是不全部装入个人腰包,这种行为又算不算一种贪污呢?  
  这暴露了医院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  
  近年来,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歪风邪气,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除了打击力度不够外,还有医院管理者的认识不清问题。不仅内部整改敷衍了事,对外来的监督检查、治理整顿也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董鸿扬认为,这暴露了医院在设备、机器的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管理层应有明确的应该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只要求相关业务人员知道还不行,还应有完善的监督体系。  
  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的求利心理,这种心理是合理的,但应取之有道。目前,人们缺乏对规则、规范的遵守的意识,这在社会上已形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风气,人们观念中公私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这更需要我们的管理层发挥监管作用,万不可姑息、放纵这种现象的存在。  
  腐败蔓延 医院“黑市”不可小看  
  黑龙江省医院出现“黑市”现象,或许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却也小看不得。医疗腐败这些年越来越严重,“大处方”“红包”“回扣”、药价虚高等等,迄今仍缺乏医治良方,而这些积重难返的问题,都是从“个别”蔓延开来的。  
  患者到医院看病,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其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它事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而且在于其消费知情权是不完全的,其中一部分掌握在医生手里,患者往往无法自己决定是否消费、如何消费。这种特殊性,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医德和医疗卫生管理上的一点缺失,都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健康。  
  医院“黑市”现象的直接危害在于,人命关天的消费行为失去了契约的保障,如果出现误诊和医疗纠纷,患者连张收据都没有,失去了最后的保护。另外,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医院还是事业单位,负有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医生执业使用的是国有资产,是一种职务行为。看病黑市价,这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而对于个别医务人员来说这堪称是医疗腐败的又一升级版。  
  医疗卫生行业已成为群众意见最多的行业之一。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谋求治本之策,但从已经揭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来看,当前急需解决的是执行力问题。我国也有医师协会,能不能像一些国家那样,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但尚不构成违法犯罪的医生,查出一个就终身禁业?  
  记者有话:看病“黑市价”再次拷问医务人员道德底线  
  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管理出现这样大的漏洞实在让人难以置信。问题是,医院的医生能够如此心安理得、从容不迫地私下收钱,不禁让记者的心头一惊。从拿回扣坑患者,到收黑钱坑医院,医务人员的道德底线又降了。  
  以前说起医生的“回扣”“红包”问题好像是在和医生过不去,医生们满腹委屈,好像是天大的冤枉!但这“回扣”“红包”黑得都是患者,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连自己的医院都黑的医生。如果说医药、检查开票提钱,似乎要经过一道手续还有所顾忌的话,这回直接拿钱了,这简直是割股自啖。   
  针对医疗行业的这种现象,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反复重申,新闻媒体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露抨击。可是也有不少医院,尤其是医院的管理者心存“委屈”,甚至认为是有意妖魔化,治理中并不那么尽心尽力,否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怎么还会存在那么多问题。  
  黑龙江省医院看病有“黑市价”告诉我们,贪欲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道德的底线就会冲垮;告诉我们,治理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受益者也包括医院本身。   
  医院,老百姓生命的“守护神”,它的健康运行离不开严密的管理制度,因此一个严谨的管理层,应以严惩儆效尤,切不可让百姓失去对医生最后的信任。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477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令人疲惫的“十面提醒” 
  【案例导读】  
  这是一篇评论,因为涉及到两个具体行业的骗术,放上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案例正文】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发出2005年第1号消费提示称,“超低价”机票有陷阱,购票者不仅有可能要多花冤枉钱,甚至还有可能买了机票却无法登机。因为这种所谓的“超低价”机票,实际上是航空公司外流的“内部票”。这些机票的票面上没有日期和班次,使用这种机票的前提是航班未满座。(新华社报道)  
  无独有偶,另据《齐鲁晚报》11日报道,接连数个月的低温冷冻天气,使得国内旅游市场降价旋风一个劲儿刮,各大旅行社里的旅游线路价格争相“跳水”(骗术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