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态种种-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的纱网,所以,只能不太真切地看出她那秀丽的脸庞。

    坐定以后,阿P对我说:“很抱歉,李先生,我来晚了!”

    “没关系的!”

    “莺莺也Call了我,你不会介意吧?”

    “我们不是头一回见面,也算是熟人,无所谓的。”我回头问她:“你挺好嘛?”

    她点点头,尽量避免跟我交谈。

    阿P说:“我先送你,李先生——”

    “我不着急的,女士优先,送小姐吧!我晚到一会,还省得跟老外废话呢!”

    阿P听我口气,知道我不乐意这趟公差。“既然如此,何必去跟他磨牙!”这时,皇冠
已经在华灯初上的长安街上,朝东急驶了。

    “嘿,老先生没吃着葡萄,便说葡萄酸,你车没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让我也把那老
外干起来。有什么办法?我认识这个老外,具体接待的人很为难,我只好帮这个忙。”

    “又是那种汉学家吧?”

    “外国人只要认识两个方块字,都叫汉学家。反正他有外国钱,大家就围上去了。有的
老外还好,有的老外就挺讨厌的了,是不大把麻烦别人,往心里去的。好像有了两个臭钱,
全世界都得围着他转,所有人应该朝他鞠躬似的。”

    “主要是有的中国人太没起子了!”阿P说。

    我觉得阿P是故意讲给后座的“夜莺”听的了。冲她面说这些,多少有点残忍,她是靠
老外挣钱的。因为阿P说过,莺莺通常是在那饭店、宾馆、商场以及外交使团聚居地一带,
找个不太显眼的地方下车,然后,就消失了。据他分析,估计她有几个常客,不是商社,就
是公司。很显然,冲她这身穿戴打扮,这判断不会有错。可是为什么怕被人发现?为什么鬼
鬼祟祟?

    为什么还端着一个架子?这“夜莺”简直是一个谜。

    “阿P,你拉她多久啦?”

    “两三个月了吧?每个礼拜五,她要Call我的。”

    因为一个人,是快乐,或者是不快乐,或者是很不快乐,旁边的人,倘非木瓜,不可能
完全不感觉到的。这是第三次见到她了,那郁郁寡欢的样子,多一句话也不说。如果她不是
从事这项古老职业的女人,那她这样不快活,为什么?

    她始终一言不发,于是她的异常沉默,使车内空气弄得很沉重。

    也许能够讲出来的痛苦,算不上十分的痛苦,至少还能得到旁人的一些同情;怕的是那
种不能讲出嘴的痛苦,才是谁也帮不了忙的真正痛苦。我真想找些话,来同她谈,可她总是
把答案凝缩成一两个字,或是,或不,或唔唔来回复你,把自己包藏得紧紧的。

    自然,一路无话,到了那高楼林立、洋人聚集的地段,选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她就从后
座伸过手来,让阿P把车停下。

    “再见!”她走出车去,从手包里掏出钱来,“你收下吧,够了吧?”

    “小姐,你不用付车钱了!这半天整个是李先生的单位租车,算是公家请你客了。”

    “不!”她还是把车费塞给阿P。“你也不容易!”这是我见她三次,第一回听到的一
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话。

    阿P探头车窗外:“谢谢啦!”

    “唔——”她没有马上走。

    “有事嘛?”

    “你能不能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到这儿来接我?”

    阿P看看我,我想,只要他能多挣两个,我何乐而不为呢?便点点头。

    “要是——”她说话口气有一点犹豫。

    “你说怎么吧?”

    显然她认为无须防我什么。“要是过了十一点半,我不在,麻烦你给我家打个电话,号
码你知道,就说我不回去了,别给我留门。”

    她说了一声“回头见”,迈着急匆匆的步子离开了。

    “这什么意思?”我问阿P。

    “弄不明白!”

    “究竟为什么?”

    阿P又是那句话:“反正是没起子吧!中国人,唉,唉……”

    我望着她那俏丽的背影,很快融入那一幢幢的建筑物的阴暗里。我们俩对这有点诡秘色
彩的“夜莺”,怎么也是说不明白。也许这个世界,就像眼前的朦胧夜色,一下子是很难看
清楚的。

    可是看个一清二楚,又能怎么样呢?

    这时,八点多了,他让我允许他吃一点东西。

    “你请便!”

    他一边咀嚼着食堂的包子,一边望着那早走远了的人影,向我道歉:“让你跟这种女人
坐在一起,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这有什么,她没有什么不让我尊重的,是不是?你不是说过的吗?体验生活,我多久
也没看见这种夜景了。”

    他从热水壶里倒了杯酽酽的茶给我:“请喝点水!”

    “谢谢!”

    “耽误了你办事,李先生,真对不起!”

    我再一次告诉他不需记挂,其实到老外那儿,寒暄两句,就算交差。再说,这样欣赏暮
色苍茫的夜景,多难得啊!我摇下车窗看出去,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河人流,沿街灯红酒绿
的光彩,把都市的黄昏点缀得五光十色,如果不想那些不愉快的一切,不也赏心悦目吗?
“这倒是一次难得的清闲,阿P!着什么急呢?”我喝了一口茶,想不到的热,差点吐出
来。“哇!真烫嘴!”

    “这是我哥每天下车前泡好留下的,他怕我夜里开车犯困,可没少放茶叶。”说到这
里,他乐了。然后一抹嘴,搓搓手,“好了,这回送您老——”

    等我到达那位汉学家临时下榻的公寓,没料到,那里的好戏正在开演。

    推开他老兄的门,屋里正在开烛光晚会,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有我认识的人,也有
我不认识的人,把里外屋挤得满满的。

    早知道,有这么多热情洋溢的朋友,包围着这位老外,我也就不必凑这个热闹了。“哈
*獱!”他跳过来,“我以为你不来了!”

    我把材料交给他,“行了,老兄!看你的安排,现在恐怕不是谈论学术问题的时候!”

    “没关系,没关系!”他又来他那一套要别人围着转的老手段:“你先玩,等他们离开
了,再谈!”

    我心想:算了吧!阿P的车,十一点半还要赶到亮马河呢!有材料,你自个儿看吧!

    “不不,我喜欢面谈!”

    你喜欢,不等于我喜欢,我只好支应着:“改日吧?好不好?”

    “那,那!”他还在腻歪,可我坚决要离开了。

    这时候,一声“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把我听愣了。

    怎么这样熟悉?我相信我的耳朵不会听错的,这不是赌气不来的老先生吗?他老人家怎
么也光临这儿啦?正连说带唱地讲京剧《失空斩》呢?可能烛光里,他老人家没看清楚我,
情绪十分高涨,那我就别打扰他的雅兴吧!我从那座公寓走出来,找阿P的车时,仍想不
通,也许这一晚上那位“夜莺”弄得我有点糊涂,这出京戏和老外要知道的中国小说情况,
有些什么联系?

    这位老夫子,还真是怪幽默的。

    “李先生!”阿P把车开过来了。

    我一看表,“是不是该接那位小姐了?”

    他说:“我把你送回家,再说吧?”

    “现在都快十一点了,走吧?”

    但我们在那约定的地点,等到快十二点了,仍旧不见那位“夜莺”的踪影。夜班巡逻的
人员,在我们车子附近察看好几回了。

    老实说,在都市的黄昏里,谁也不注意真正的天。那高楼大厦,把天挡住了,密密麻麻
闪着灯光的窗口,似乎代替着天空的繁星。这一切看上去像布景一样可笑的东西,便成了都
市人的夜空。这些庞然大物,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我们这些忙忙碌碌,兢兢业业,跌跌撞撞,
营营嗡嗡的都市人。谁不仰慕地望着这些现代金字塔,而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呢?于是,无
论你高兴,还是不高兴,现代种种拜物教也就一点也不奇怪的了。

    阿P说:“走吧,去给她家打电话得了!”

    “再等一会,好吗?”我走出了车外,晚上的空气,要比白天好些,而且夜晚的最伟大
之处,便是像“夜莺”脸前那块飘曳的薄纱,一切都变得那么隐隐绰绰,肮脏和美好的界
限,模模糊糊起来,人们也就不必想得太多了。

    “不等了,我去打电话了!”阿P不耐烦了。

    这一带有的是公用电话,我们找了一个,阿P把硬币投进去。“还是那个哮喘病的老
人?”

    阿P点点头,把话告诉对方以后,没想到老人不停地重复着那两句话。他让我拿起听
筒,果然是:“这会好了,能走成了!这会好了,能走成了!”

    后来,好像这位“夜莺”,在都市的黄昏里,消失了。

    据阿P说,她再也没有Call过他,也许,和我认识的热爱京剧的老先生一样,已经
在大洋彼岸了吧?

    现在,当我提笔写这段真人真事时,回想起来,很奇怪,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那位
“夜莺”的面纱,也不是老先生那沙哑的老生唱腔,倒是在马路旁边停车那会,喝的那杯滚
烫滚烫的浓茶。

    那是一个做哥哥的,为他打夜班的弟弟准备的茶。

    虽然,只不过是一杯茶,但那份热,在那个夜晚,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美妙的声音

    我总羡慕人家有一份好嗓子,唱歌也好,交谈也好,使人感到亲切。

    我认识一位长老级的前辈作家,文学界的老领导了。他善于发表众所周知的见解,譬如
天阴,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初一,然后初二,初二,然后初三之类的接近于废话的废
话。人活一辈子,很多时间得听这种说了和没有说是一样的话,是最浪费一个人的听力,顶
让耳朵过不去的。

    不过,老先生早年也是一位文武昆挡不乱的全才,革命需要,什么都通,什么也都稀松
地会一手,演戏唱歌都来得的,因此练就一副嘹亮的嗓子。听他训话,聆音而不辨意的话,
管他妈讲什么呢,就听那铿锵之音,也还不算太大的痛苦。

    最伟大的,他老人家能一讲几个小时,而不舌干口燥,而更伟大的,是他不假思索的即
席讲话,如自来水龙头,只要拧开,便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不管什么场合,什么题目,
那如簧之舌,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

    这叫功夫,他是呆在那个领导岗位上,积数十年之训话经验,已形成的巴甫洛夫式条件
反射。只要面前摆着麦克风,那嗓子就发痒,就会有一大堆废话要从喉咙里喷发出来。

    幸好,他的音色还算不错。

    否则,太痛苦。

    那天在文学会堂,听了他老人家一顿有关“主旋律”的训话以后,耳朵里仍残留着他那
“振聋发聩”的和“大声疾呼”的棒喝之声。老先生音量之高,加上激昂慷慨,震荡得我回
家后,仍旧头晕眼花,不辨东西。

    于是,炮火轰鸣的黄钟大吕之后,忽然间听到这位素昧平生的吴干事的那“杨柳岸晓风
残月”之音,真是如同在沙漠里干渴的旅行途中,终于到达了绿洲,喝上清泉那样愉悦。

    虽然是在电话里,那声音却似甘美的泉水漫过来一样,使心田舒适不已。

    “您是李先生吗?”

    吴先生非常客气,这客气不是表现在措词上,而是语调的亲昵。

    我敢说,这声音有一种使你受宠若惊之感,一切显得那样正确,那样为你着想,那样甚
至为你前途,为你幸福,为你未来都设计得无法再周到的完全彻底,和全心全意,和正大光
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天哪!我敢说鄙人的耳朵从来也没欣赏过这样动听的男高音。
洪亮,宽阔,甜美,亲切,而且那语音里有股让人抵抗不住的魅力。

    你得信,你若有一丝不信,你便像犯了弥天大罪一样,不能原谅自己。

    让你做什么,请你做什么,建议你做什么,和命令你做什么,或者禁止你做什么,以及
更客气些,同你商榷做什么,而你又不能不做什么的时候,意义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声音
的威力了。

    很明显,我被这声音征服了。不过,这声音虽然美妙,但很陌生。连忙请教对方:“你
是谁?”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一个烦扰的世界,而声音,是一个最可怕的烦扰源。除了聋子
以外,你的耳朵永远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声音,有老前辈和这位干事的金石之音,也有像老聒
闹树的噪音,像玻璃相划的刺耳之音,也有你东我西的不谐和音。在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