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府上上下下喜爱,即使小丫头也更喜欢跟薛宝钗一块儿玩。林黛玉有点儿郁闷,
有点儿忿忿,但不强烈。因为林黛玉心中只有贾宝玉,虽然她为什么总把贾宝玉
放到心里,为什么一见不到贾宝玉,她就闷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黛玉实
际还不太明确。但她心里就是只装个贾宝玉。只要不牵涉到贾宝玉,哪个人喜爱
薛宝钗,她都不在乎,只要贾宝玉不喜欢就成。这就是第五回写的,因为贾宝玉
和林黛玉同随贾母,两人亲密,就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八个字是
什么意思?为了追求完美,难免互相责难;即使亲密,也难免会有误会。而这种
求全和误会还不是双向的,往往是单方面的。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求全。林黛玉动
不动对贾宝玉产生误会、生气、口角。林黛玉要求的“全”,是要贾宝玉以她为
中心,以她为唯一;她对贾宝玉产生的误会,就是觉得贾宝玉还关爱别人了,在
意别人了,特别是关爱薛宝钗了,或者因为在意薛宝钗就不在意她了。
    宝钗在得到贾府众人的喜爱后,开始有意无意地介入宝黛之间,林黛玉不自
在了。这段有趣的描写集中在第八回。
    第八回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生病的薛宝钗,林黛玉也来了,庚辰本第八回回
目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半含酸”很妙,有点儿醋意,
不那么强烈。
    林黛玉一看到贾宝玉,就说:“我来得不巧”,“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
    林黛玉这话讲得多么没道理、多突兀?这是林黛玉情绪的自然流露,是脱口
而出。林黛玉为人率真,有话就说,不藏着掖着。
    薛宝钗话跟着话连问两次。第一次是林黛玉说“我来得不巧”,薛宝钗问
“这话怎么说?”是很有礼貌的笑着问;第二次林黛玉说“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
了”,薛宝钗问“我更不解这意。”这次,薛宝钗问得咄咄逼人而且不笑了。薛
宝钗不笑,情况严重了。
    林黛玉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是她一点儿也不愿意看到薛宝钗跟贾宝玉在一起!
薛宝钗肯定知道林黛玉是这么想的,她得诱使林黛玉说出来,出林黛玉的洋相。
    林黛玉怎么回答呢?“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
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来,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清,也不至于太热
闹,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回答得无懈可击。似乎林黛玉不过把贾宝玉来薛宝钗这儿看成是表姐表弟之
间互相问候、互相玩耍,根本不涉及谁亲谁疏!林姑娘太聪明了。薛宝钗想骂人
都没法开口,想咬人都没处下嘴。
    我琢磨《红楼梦》跟很多红学家路子不太一样,我不喜欢高堂讲章、笼而统
之地做思想分析、人物剖析、艺术论析,专喜欢琢磨细节,琢磨曹雪芹如何写人
与人之间具体交往。我觉得这样琢磨,才能体味出《红楼梦》到底有趣在什么地
方。
    《红楼梦》有趣就有趣在它写人物之间的交往时不是写简单的交往,而是充
满了智慧。有些红学家喜欢分析林黛玉是封建叛逆,薛宝钗是封建卫道,在我看
来,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聪明姑娘,但是两个姑娘有不同的聪明。林黛玉把聪明
用到追求诗意的栖居,追求跟贾宝玉的心心相知上;薛宝钗把聪明用到贾府的关
系学,用在追求金玉良缘上。我们看这两个姑娘斗嘴,就像看三国人物斗法一样,
好玩极了。
    这一回的回目“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露什么意?金玉良缘的意。林黛玉想
不到,她来到之前,薛宝钗的侍女莺儿已经开始宣传“金玉良缘”,林黛玉如果
听到,肯定不会回得这么轻巧。
    林黛玉是性情中人,是不会对他人设防的人。她机智地回答了薛宝钗的“挑
战”,能不能把她不乐意看到贾宝玉跟薛宝钗亲密的不悦一直深藏不露?不能。
贾宝玉一旦表现出哪怕一点儿以薛宝钗为然,林黛玉马上就不以为然。
    贾宝玉要喝冷酒,薛姨妈劝止,没有劝阻住。薛宝钗告诉贾宝玉不可以喝冷
酒,贾宝玉接受了。林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她是一边笑一边琢磨
怎么样嘲笑贾宝玉。恰好雪雁来送手炉,说是紫鹃让送的,林黛玉立即指桑骂槐
:“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
圣旨还快?”表面说雪雁,实际说宝玉。林黛玉希望贾宝玉不亲近薛宝钗,不听
薛宝钗的。贾宝玉在喝不喝冷酒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上听了薛宝钗的,林黛玉
就不舒服了,就挖苦上了。贾宝玉马上听懂了,却装不懂,嘻嘻笑一阵子算完。
    薛家母女对林黛玉这样做是什么态度?薛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人,也
不去睬她。”薛宝钗知道林黛玉是这样的脾气,干脆不理她。这说明什么?说明
虽然曹雪芹没写在这之前他们三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但因为“素知”这两个字,
说明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多次。这也是曹雪芹用笔的巧妙。薛姨妈是局外人,作
为长辈,她当然就得问问林黛玉为什么这样教训雪雁?林黛玉说:“幸亏是姨妈
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都没有,巴巴的从
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鬟们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解释得
天衣无缝。林黛玉真是冰雪般的聪明。脂砚斋评论:林黛玉这段话是“真可拍案
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颠倒天下裙衩矣。”
    薛姨妈怎么回答?“你是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心。”
    林黛玉“多心”从薛宝钗的母亲嘴里说出来了。其实,真正多心而且千方百
计把“多心”栽到林黛玉头上的,正是薛家母女。
    贾宝玉和林黛玉离开薛家时,丫鬟笨手笨脚给贾宝玉戴斗笠,遭到贾宝玉埋
怨,林黛玉说:“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吧。”然后,“用手整理,轻轻笼住
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棵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
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吧。‘宝玉听了,方接了
斗篷披上。“。林黛玉给贾宝玉戴斗笠这一段写得非常细,林黛玉对贾宝玉事物
关心用心,贾宝玉对林黛玉百依百顺,两人的亲密无间,写得活灵活现。
    有人喜欢说,像林黛玉这样的人做不了好妻子,我认为恰恰相反,如果林黛
玉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她肯定是个称职的好妻子,因为她对贾宝玉,时时在
意,事事上心,充满了柔情和蜜意。
    第八回从林黛玉半含酸开始,以林黛玉照顾贾宝玉结束,活画出宝黛爱情的
朦朦胧胧又甜甜蜜蜜。
    第二个回合:黛玉剪香袋。
    薛宝钗跟贾宝玉认通灵和识金锁是在第八回,从第九回到第十五回写了贾宝
玉闹学堂,贾瑞之死,秦可卿之死。有的活动贾宝玉参与了,林黛玉一概没参加。
林黛玉这朵“阆苑仙葩”跟肮脏的人间纠纷扯不上一点儿关系。曹雪芹让林黛玉
躲开跟她的个性不协调的活动,因为父亲病重回苏州了。林黛玉回来,在贾宝玉
眼里,她“出落得超逸了”。“超逸”不是更美而是更飘逸更脱俗。林黛玉正在
从小美孩儿变成美少女。
    林黛玉一回来马上跟贾宝玉发生小纠纷。贾宝玉大观园题额题得好,贾政的
小厮们抢走了他身上佩戴的荷包香袋之类。林黛玉一听,对宝玉说:“我给的那
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要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赌气回房,把正在
给贾宝玉绣的香袋剪了。贾宝玉急忙解开衣领从贴身棉袄上解下林黛玉送给他的
荷包。贾宝玉如此珍爱林黛玉送的东西,林黛玉又自愧又感动,一句话也不说。
贾宝玉居然想得理不让人,教训林黛玉几句,把荷包撂到林黛玉的怀里,说他不
要了。林黛玉拿起荷包又要剪。结果是贾宝玉把“好妹妹”叫了又叫,“妹妹”
长“妹妹”短地赔不是。
    明明是林黛玉错了,还得贾宝玉赔不是。贾宝玉有没有原则?有。贾宝玉的
原则是:林妹妹永远没有错,林妹妹万一错了呢?宝哥哥赔不是。世界上就是有
这样颠颠倒倒、无是无非的事,这叫什么?这就叫“爱情”,因为在萌芽状态,
特别好看,特别有趣。
    剪香袋,林黛玉错了,胜利的还是她,因为她知道贾宝玉最在意她。林黛玉
当然更在意贾宝玉,袭人说,林黛玉一年都未必做一件针线活儿。她给贾宝玉做
的香袋却十分精美。
    第三个回合:黛玉变香玉。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是宝黛爱情最温馨最柔美的章节。有意思的
是,我们说大观园是曹雪芹脑海中的伊甸园,宝黛爱情最美丽的章节却出现在宝
黛进大观园之前。进了大观园之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再也没有过这样纯净、
这样天真、这样烂漫的章节。来世间还泪的林黛玉在“玉生香”章节里动不动就
笑得透不过气来。
    元春省亲,身体虚弱的林黛玉不得不熬夜,第二天浑身酸痛。贾宝玉来到林
黛玉房间时,她正在休息。这时,林黛玉和贾宝玉还住在贾母的身边,一个在碧
纱厨里,一个在碧纱厨外。贾宝玉随时可以一伸手就挑开林黛玉居住处的纱帘,
一抬腿就跑进林黛玉的房间。
    林黛玉会不会因为贾宝玉来而欢天喜地呢?不。她不止一次地叫贾宝玉先到
别处闹会子再来。曹雪芹写得多有趣?因为林黛玉累了。
    宝玉劝黛玉不要刚吃了饭就睡觉,要跟她说话解闷。黛玉叫他老老实实坐在
一边说话,宝玉却要求歪着,也就是,躺到林黛玉的床上,还要跟林黛玉枕一个
枕头。林黛玉笑骂他是自己“命中的魔星”,把自己的枕头让给宝玉。两人对面
躺下。林黛玉看到贾宝玉脸上有块红颜色,就担心地问,是不是什么人抓破了?
贾宝玉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是给丫头们淘胭脂蹭上的。黛玉亲自动手擦净,嘱
咐贾宝玉:你干这些事也罢了,还要带出幌子来,叫他人当新奇事传,吹到舅舅
耳朵里,叫大家不干净惹气。按说贾宝玉办的事很没出息,如果是薛宝钗肯定会
来一番大道理:宝兄弟,你不可以做这样的事,你得好好读书,好好上进。但林
黛玉根本不大惊小怪。这就是“知心”。
    更有趣的是,林黛玉如此关爱贾宝玉,贾宝玉该当圣经一样地认真听吧?他
偏偏不好好听,他感兴趣是林黛玉身上发出的令人“醉魂酥骨”的香气,一把拉
住林黛玉的袖子要看看笼的何物?
    林黛玉笼香没有?薰香没有?都没有,林黛玉自己说寒冬十月,谁还带什么
香?贾宝玉说,这香不是香饼子、香袋子、香球子香。那么,它是什么香?是林
黛玉自身的幽香。这是曹雪芹写林黛玉的又一神来之笔,林黛玉是带香气的,这
香气是哪儿来的?当然是天生的,也是从西施那儿来的,传说西施就自身有香味
儿,西施洗澡之后的水沉淀下来可以做成香料。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自
然也要有香味。
    更好玩的是,从贾宝玉问香,引出了林黛玉说香。林黛玉冷笑说:“难道我
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
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林姑娘真真巧舌如簧!想象一下,一个苏州姑娘用软软的苏白讲这番话,多
么像三月黄鹂鸣翠柳!
    林黛玉这番话什么意思?是讽刺薛宝钗一家虚张声势地造假。“罗汉”“真
人”实际就是和尚道士。林黛玉因为贾宝玉说到香,就棍打狗,先拿“冷香丸”
开涮,挖苦薛宝钗,看看贾宝玉怎么应对?
    贾宝玉很聪明,他不上林黛玉的当。小说写:“宝玉笑道:”凡我说一句,
你就拉上这么些,不给你个利害,也不知道,从今儿也不饶你了。‘“宝玉给黛
玉什么利害?挠痒痒。完全是孩童之间的动作,结果素性最怕挠痒的黛玉说”再
不敢了“。她真不敢了?她来了句更别致、也更切中要害的问话:”我有奇香,
你有’暖香‘没有?“
    贾宝玉没听懂,林黛玉一边挖苦他“蠢材”一边说“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
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林黛玉居然大大方方地拿“金玉良缘”开涮了!说明什么?说明林黛玉根本
不相信和尚道士的话,认为是薛家为了配玉而创造了“金”,林黛玉以此类推,
讽刺可以造个暖香以配冷香。薛家创造的“金玉良缘”和薛宝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